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清中期江广盐价调控政策的名实与转变

信息来源: 《史学月刊》2025年第9期 发布日期: 2025-09-23 浏览次数:

【作者】韩燕仪,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副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清廷对江广盐价的调控,遵循平衡财政、商利和民食的原则。不过,这一平衡原则并非均等和无差别,不同时期朝廷对财政、商利、民食三者的偏重程度各有不同,盐价调控政策也因之而有所变化。清前期,朝廷多次利用行政手段限制盐价,保障民食。到了清中期,朝廷不再限制盐价,而是保障盐价,优先维护商利和财政收入,并先后实行了在限价名义下实施保价和利用例价制度保障盐价的政策。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盐价调控政策逐渐失败。其重要原因是,朝廷追求短期财政收入,轻视民食及其蕴含的市场能量,过度保价和提价,造成民众贪贱而买食私盐,官盐滞销,进而对淮盐市场和财政收入造成反噬。由此可见,朝廷对民食的轻视,不仅不符合儒家的济民理念,从市场和财政角度来看,也不是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清中期;江广;盐价调控;财政收入;淮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