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灾害文化:透视传统中国的另一个视角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灾害文化:透视传统中国的另一个视角

作者:陈业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李东辉,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受自然条件的掣肘,复以人为因素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灾害不断,水、旱、蝗、震、风、雹、疠疫接踵而至,对农业经济、国家政治、思想文化、区域社会发展等形成诸多直接或间接、良窳不一的影响,中华文明因此留有难以磨灭的灾害烙印。因此,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灾害,既是自然灾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深入认知、理解传统文明的另一路径。自193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历史灾害与传统社会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其内在缺憾尚待学界同人勠力弥补。

灾害具有自然、社会的双重属性,研究历史时期的灾害,不仅能够把握灾害发生基本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深度透视传统中国。

一、传统中国:灾害多发的自然背景

诸所周知,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年内降水时间、空间相对集中,但年际降水量差别较大,极易发生水旱寒冻等自然灾害;山川形势方面,西部、北部地区以高原为主,中部为丘陵,东部则是平原,具有突出的西高东低特征,对季风、降雨影响颇大;主要河流总体以“西—东”流向为多,大江大河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夏季大气降水与江河上中游来水相会,时常导致涝灾。气候、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既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但也是中国灾害多发的诱因之一。除自然原因外,人的主观行为也是中国灾害多发的原因之一。

二、灾害文化:传统文明特有的自然印记

灾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远。灾害在传统文明中留下的印记,可以称之为灾害文化。

第一,从物质层面上看,传统中国以农立国,农业是国计之基、民生之本。区域灾害的频发,一方面阻碍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灾害发生后,国家在税赋减少乃至锐减的情况下,还要对灾区进行必要的赈恤,加大国家负担的同时,也影响了灾赈的力度和成效,此其一。其二,灾害对历史时期经济重心的变动具有一定影响。其三,对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从思想文化层面看,自然灾害在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烙下印记。其一是思想方面,灾异思想是传统文明的一部分。其二是文化方面,可以两点为例喻之。一为相关文献中关于灾异的书写。受灾异天谴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典籍十分重视灾异的记载和诠释。二为灾害民俗。

第三,从社会层面来看,灾害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灾害的社会影响具有全面性特征,这里粗略列举几个显而易见的事例以窥一般:其一为积贮的传统。其二为逃荒习俗。其三,对国民隐忍品性的塑造。其四,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赘语

环境既是现实的问题,也是历史的问题。就现实而论,人类现在遇到的环境问题前所未有的严重;而其历史性则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则环境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时期即存在环境问题。二则今天的环境是历史环境的一部分,是历史环境的发展和继续。

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常态、非常态两个基本形态。受此影响,华夏文明发展呈现出寻常、非寻常两种状态。在常态环境下,人们按部就班地过着寻常的日子,社会则一如既往地循着固有的节奏前行,文明渐进发展。然而,这种状态常为自然的非常态即灾害打断。灾害既是环境的一部分,也是环境变迁的表现和结果。和常态环境对社会的缓慢性、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相比,灾害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剧烈和可视。灾害的发生,首先遭受影响的就是人财物。面对灾害,历代专制者都采取了诸如赈饥济民、蠲免税赋、复兴农业、兴修水利、改善吏治等广涉经济、民生、工程、政治的应对举措;在灾害的打击下,非统治阶层尤其是广大民众,出于生存之迫,也会有自己生存策略的选择,并付诸行动,如流徙、劫掠等。这些行为,显然为统治者所不容,随即采取相应的应对举措。于是,在传统社会内部,就产生了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挑战和应战,进而形成了相关复杂社会文化事象。华夏社会就是在这种常态、非常态自然环境下,以寻常、不寻常的两种样态踽步前行。灾害史的研究,就是揭示历史时期的灾害基本情状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文章摘自《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原文约10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