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漂流的信仰与图样——泉州石塔半身像表现溯源探析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3-10-01 浏览次数:

【作者】陈越,中国美术学院。

【摘要】在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留存的大量古代石塔中,有一类石塔上的佛菩萨造像表现不全,仅雕刻有胸像或头像,这在全国其他地区罕见。目前发现这类半身像石塔形制多为阿育王塔样式,且大多建造于宋代。阿育王塔的建筑形制,明显源自闽北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地区;而石塔上半身像的表现,则可以在东南亚以及印度神庙建筑中找到大量相似案例。11世纪,泉州在商贸兴起、海路宗教文化复杂的背景下,僧人、商人的对外活动极有可能混用了印度教与佛教中的图像,并将海外建筑上的半身像作为密教形象带回本土,从而在信仰复杂的闽南地区,出现这类原先出现在印度教建筑中的造型表现。

一、远隔重洋的半身头像表现

诸如此类的建筑,大多建于89世纪,坐落在中爪哇具有神之居所之意的迪恩地区,这些神庙均是为了湿婆而建,建筑内部还有林伽的雕塑,表现出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东南亚建筑遗迹上的头像表现,应为随着寺庙建筑从印度传来。如今印度地区留存的大量古寺庙建筑中,不乏此类头像表现,如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毕玛坎蒂风格来源的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布巴内斯瓦尔地区。从现存的印度神庙遗迹来看,这类头像装饰使用广泛,在印度北部和南部均有出现。头像外部的龛形构件,也已经成为了神庙建筑中的重要结构。巧合的是,在泉州地区发现的早期半身像表现石塔,开篇提及的洛阳桥“月光菩萨塔”,其造像龛形正是圆形。这可能并非石塔设计者的偶然为之,因为在随后元祐年间(10861094)建造的泉州同安(今属厦门)西安桥石阿育王塔中,同样出现了头像龛形刻意表现为圆形的做法。

二、印度、东南亚与泉州三地图像交流的可能

事实上在过去百年间,泉州出土了大量的印度教建筑,表明宋元时期确有印度文化的流入。这些构件主要如泉州开元寺与泉州天后宫中的印度教石柱、保存在晋江池店村的印度教石刻、发现于泉州白狗庙(白耇古庙)的牛以乳汁供养林伽、大象蜘蛛与林伽故事石雕。还有上世纪泉州古城考古、城市改建时发现的大量印度教图样柱头石,浮雕花纹等。

泉州在五代和北宋早期的对外贸易更多是面向东南亚地区,在留存下来的记载中也多见东南亚诸国与福建之间的交流往来,这是因为以苏门答腊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一直被作为中国到印度之间的“商贸中转站”而存在,旅客也往往会在苏门答腊一带换乘船只,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尽管我们尚不清楚北宋时期的泉州人是否能够通过海路直接抵达南印度地区,但南印度的商人们正随着朱罗王朝强大的舰队散布到东南亚地区。从这个角度而言,11世纪朱罗王朝对其他国家城市的侵略,对海上话语权的掌控,实际上也加速了航线上南印度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泉州人也并非是被动接受,从一些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北宋时部分有信仰的泉州商人还会依靠地理优势对外求法。

三、多元化背景下的图样混用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一图像的本土化过程产生了跨越宗教的文化借鉴。到访东南亚的泉州商人所见所闻其实是印度教图像样式,但泉州的半身头像表现却仅出现在佛教石塔上。如果我们观察这一时期的东南亚以及南印度地区,便会发现此时的印度教与佛教并非对立排斥。日常膜拜和艺术呈现领域中两种宗教人像并存的现象,并非吴哥地区的个例。临近的占婆地区,在10世纪中期的佛教寺庙里也供奉有湿婆神以及观世音菩萨,甚至将佛陀与湿婆看作二位一体。这些情况在中国地区难以想象,也与今日的佛教大相径庭,但强调印度与东南亚在当时具有多个宗教的图像互相影响,甚至杂糅,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看待这一时期的图像时,需要不断重申当时印度教与佛教共存的包容环境。这种环境下,类似半身头像的表现,即有可能在文化交融中被佛教信仰者采用。

虽然南宋前中国官方一直参与海上贸易,但泉州地区的早期商人群体却多为普通百姓。在一些史料中很容易发现活跃在东南亚地区的福建民间商人。而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泉州自北宋对外贸易兴盛开始,直接参与到文化交流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出海商人,还包括身在泉州的民众。种植什么农作物,生产怎样的器皿,都开始与商业、文化产生密切关联。

对于北宋密教的关注,又与本文研究的古塔半身像表现又产生了关联。在目前发现最早的半身像塔洛阳桥“月光菩萨塔”中,头像表现相对的那一面出现了五方佛种子字:以中央的大日如来为中心,分别在左上角安置西方阿弥陀佛,右上角安置东方阿閦佛,左下角安置北方不空成就佛,右下角安置南方宝生佛。这表明此塔明显具有的密教因素。而且这并非是洛阳桥上唯一的五方佛种子字,在今日洛阳桥南端西侧的一座六角石塔中,最上层从东南侧开始顺时针雕刻着“十”“方”“三”“世”“一切”“佛”七字,中层则雕刻了六个符号。一直以来学界大多将其视为“六字真言”,但从此塔的拓片中清晰可见,六个图案中的五个与月光菩萨塔五方佛种子字完全相同,剩下一个其实是常说的“唵”音符号。这个符号往往出现在真言最前,是一个独立而完美的赞美及感叹的字。这六个符号并非按照空间布局,而是两两对应,不过中心依然突出:大日如来的种子字最早出现,与该塔上层的起始文字“十”相对应,意为首要表现。从两座石塔字体完全一致,以及相同表现意图可见,南端西侧的这座六角三层石塔也应为北宋时期原物,在使用目的上与“月光菩萨塔”相似。

洛阳桥上半身造像与密教的共同出现,说明石塔建筑上的不全像特殊表现,很可能是在宗教并存的航海背景下,将其视为一类密教图像,从印度教建筑中演化而来。彼时的福建地区拥有丰富的神灵系统与佛教信仰,这无疑为密教融入闽南提供了基础。另外福建地区的桥梁建造传统,宋时僧人参与建桥的大流行,使得神灵造像、石塔建筑成为了需要精心设计的部分,以期神力守护易损的建筑。这种需求迫使泉州地区更加关注建筑上神像的表现。印度神庙中的半身像既是建筑构件,同时又是神灵本身的体现,在表现以及含义上与泉州桥梁神像表现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在寻找泉州建筑头像的线索时,并没有一个准确且可被追踪的传播路线,我们看到有很多证据说明泉州与印度之间的直接影响,以及随着考古出土文物的发现,泉州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在逐步显现。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即对于传播细节的掌握不尽人意。不过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我们也不能忽视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出现在宗教建筑上的不全像表现,与泉州石塔上的造像相比,二者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构成了遥远两地可能具有的惊人联系。首先是年代上的吻合,泉州半身像集中出现于11世纪至14世纪,较晚但与印度东南亚地区的表现有部分时间上的重合。其次是造像图样以及内在含义上的相通:两者均为宗教建筑的一部分,而造像身份也多与宗教神灵相关,体现出神像与建筑的一体性。

文章摘自《海交史研究》2023年第1期,原文约1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