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宋代素馨、茉莉名实辨——社会知识史的视角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周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素馨与茉莉这两种外来花卉在唐代之前就已经被引入中国。在宋代,精英阶层的花卉鉴赏品味从重花色逐步转为重花香,素馨与茉莉由是广受欢迎。这两种花卉是“近亲”,花色、花香与花型近似,宋人实难从文字上对之加以形容分辨。如果仅考察花名从拗口的音译到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通用名的变化,难以呈现外来花卉融入宋代社会的复杂进程。素馨是表意的花名,而茉莉是花卉梵文名称的音译。不同的翻译策略反映了外来植物融入本土文化的路径差异。素馨被认为与岭南特别是与广州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素馨“狭隘”的地域联系不同,茉莉的本土化路径中有着更为广泛的空间及象征关联。对宋代有关素馨与茉莉命名法的对比研究,可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交融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外来植物命名的策略,指出素馨与茉莉在宋代本土化进程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闽粤两地进入“大传统”的步调不一致所造成的。茉莉成为“闽花”,其外来属性让位于地方性,这为其将来被赋予“中国性”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植物知识系统化的关键时期,外来花卉如素馨、茉莉等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本文将以素馨花和茉莉花在宋代的命名变迁及两种花卉的地位对比之变化为切入点,说明抽象的“名称”是在历史进程中被添加上各种意涵并被赋予了象征的意义,从而实现了“名”“实”的结合,由此完成了素馨花与茉莉花的基本知识建构。

名实考证成为宋代植物知识建构的重要内容。因为植物的名实考证,难以脱离儒家“正名”的思辨方法,可以说,早期中国的生物分类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名实的考据。对事物名称的“阐释”,包括了从客观观察到主观认知的不同层面,以及从个体认知到社会建构的过程。宋人在整合植物的知识史时,常采用主观的审美标准与道德判断,即出于此种阐释的模式。事物的名称,要完整地表达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应该涵盖这三个层次,也就是说,名实相符是知识建构的最高标准。

刘蒙在撰写《菊谱》时,在文末补充说明了花卉命名的多样性。“色—香—态”的花卉命名序列,有高下先后之分,对色、香、态等外在特性的撷选,其实已经反映出了命名者对于“贵贱”的判断,甚或蕴含了“偏爱”的情感。将花卉的“正名”提升到与“松竹兰菊”相畴的地位,意味着对花卉的命名,乃是社会符号的整合,花卉因而具有了象征的意义。北宋时期,品花重“色”的现象,在陈师道论芍药的著作中,也有印证。由于强调了叙事中的意义,因此花名本身的语义指向反而显得不重要了。可以说,对花卉名称的“正名”,重在解释而非字词的取舍。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花品叙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这样的次序,正是解释次第展开的“范式”。后人称许欧阳修的这部著作“叙述雅驯”,当中自然包括了对其花卉“正名”范式的肯定。北宋的花卉命名法,并无定式,所重者在于花名可供“正名”其所对应的事物。象征意义的凸显,需要时间的积淀,因此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物品的命名法可能会加速转为其他命名模式。素馨与茉莉的名称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关联,即长时段发展的结果。

素馨和茉莉的“花色”“花香”“花姿”都非常相似,并且均由海外入华,要将之分别指认清楚,殊为不易。可以说,两种花卉的知识建构进程,是纠缠难分的。虽然有关耶悉茗、茉莉等外来香花的名称来源,仍无法确证,但是它们的命名法,却反映了外来物品本土化的不同路径。

名称的音译往往是花卉本土化的第一步。但随后的本土化路径,如花名的翻译方式,会有不同的指向。素馨名称的变迁,实乃其形象本土化过程的反映。“名传岭外”,意味着素馨的种植有地域的限制,北宋人士提及素馨花的时候,多是将之作为岭外特产来加以推介的。从这些零星的北宋文献中,我们只能知道“素馨”是香花,它与耶悉茗的关系,是由南宋时期的文献建构完成的。由于汉语命名植物多习惯于采用两个字而非三个字,因此耶悉茗的三字译名,相较于茉莉的两字译名,更不容易令人接受。这大概是耶悉茗之名被转为“素馨”的重要缘由。从几乎没有任何空间指向的译名“耶悉茗”,到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说命名法,素馨经历了名称本土化的过程。名称的转变,意味着旧名被认为无法表达新名所蕴含的深意。因此,“素馨”之名被制造及被接受的过程,涉及了多次对文献的篡改。

素馨之名,看似雅致,却有不逮茉莉之处,因素馨之谓,可用于指代任何素色香花,“同名异实”的情况可以想见。文献中的“素馨”,可能指别的花朵。而“茉莉”虽为音译,但其所指之物与该名称之间的关联较为紧密,并且没有素馨名称转变过程中“名—实”分离的周折,故而茉莉的名实之间具有更强的关联性。

与从耶悉茗的音译到素馨的意译适成对比的是,茉莉的译名始终保留了音译的名称。茉莉花的名称,经历过本土化,不过依循的是另外一种路径。“名字曾于佛书见”,为茉莉花的名称赋予了某种正统性,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由,这个名称没有经历从音译到意译的转变。虽然读音不变,但是用字从“末利”到“茉莉”,显而易见是花名本土化的结果。“茉莉”两字被造出来专指花名,既维护了佛书的“正统”,又符合汉字表达“雅驯”的要求,因此,“茉莉”逐渐取代了“末利”而成为花名的正体字。名物,除了正名之外,尚需讲述其故事,通过故事来塑造花卉的象征意涵。明清时期粤东人士对于茉莉花的“小南强”典故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表明粤东才是茉莉花在中国的始源之地,以“修正”宋代闽人对茉莉花地方性的界定。

茉莉花在南宋成为闽地的象征。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宋朝政治权力的空间转移,使得茉莉的供应地发生了改变。对“闽花”地域想象加以表达的,非仅江南人士。更重要的是,福建本土的人士有意识地宣扬了茉莉花与闽地的关系。由于福建人在科举事业上的成就,以及前往福建为官者多对当地有好评,因此外地人士也成了宣扬茉莉花的地方特性的重要力量。茉莉花的闽地化,与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在塑造茉莉花地方性的进程中,茉莉花产地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运输的条件,特别是从花卉产地到权力中心的运输条件,还有花卉贸易经营者的经营模式,以及是谁掌握了塑造花卉形象的话语权。相较于岭南地区,福建在运输条件及掌握话语权这两个层面上,都占有更大的优势。

本文着重探讨了宋代素馨、茉莉的名实之塑造,它们同源而异途,两者都是外来花卉,并且都代表了花卉鉴赏从重花色拓展到了重花香的认知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茉莉逐渐被塑造成具有本土象征意义的花卉。虽然素馨在经济价值上不亚于茉莉,但是由于没有被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建构者们选择,因此其地位相较于茉莉,每况愈下。此番境遇,与茉莉的花容几乎无人不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根据本文的讨论,可以看到,素馨没有成为被选择的一方,与闽地更早地完成了国家视域下的地域特性建构有关系。


文章摘自《海洋史研究》2024年第1期,原文约3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