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史前”概念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作者:陈星灿
“史前”概念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传播陈星灿由于田野考古学的进步,史前考古学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得以确立①。1865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约翰·鲁伯克(Johulubbock)在其《史前时代》一书里以"史前"为题,论述了人类的远古历史。1871年,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使用了"史前"的概念,接着,1883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里也使用了"史前"一词,1888年英国《泰晤士报》正式使用这个名词,这意味着"史前"的概念不仅在考古学界而且也在一般知识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史前"一词是谁发明的呢?当时一般认为是英国学者丹尼尔·威尔逊(Danielwilson)。他在1851年出版的《苏格兰考古与史前学年鉴》一书的标题中,第一次使用了"史前"一词。后来的《牛津英语词典》以及英国现代著名考古史家格林·丹尼尔(GlynDaniel)在他70年代以前的一系列专著中,比如《三个时代》(1943年)、《考古学一百年》(1950年)、《史前的概念》(1962年)、《人类过去的发现》(1967年)《考古学的起源和成长......

河洛地区──华夏文明的策源地
作者:陈昌远
河洛地区──华夏文明的策源地陈昌远河洛地区主要指今黄河以南包括陕西潼关至郑州以南、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以及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相当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这个地区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核心区。在漫长的华夏文明史前时期、始终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场所,积淀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原始文化,在华夏文明的起源过程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说明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策源地。一为什么说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策源地?首先应搞清楚作为文明的标志是什么?文明与文化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明是代表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有的提出把城市(宫殿)、青铜器和文字作为文明的三要素和标志①,这主要是根据西亚文明化的进程提出来的,它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更不能够作为探讨文明的标志。众所周知,世界上五个地区是独立进入文明社会的,即原生国家(西亚、埃及、中国、中美和南美)。中国的文明出现城市内涵不同于中西亚,有人把埃及称为没有城市的文明,中美在进入文明时代尚未使用青铜器,而南美的印加文明则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因此,我们不能以三要素或五要素作为文......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发行与流通
作者:薛平拴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发行与流通薛平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商品货币经济和两汉、隋唐时期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色。研究这些特色,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货币发行与流通是否正常,是衡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为了进一步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经济,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的货币发行与流通状况作一探索。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发行与流通,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下面试从两个方面略加分析。(一)和其他历史时期比较,这一时期的货币发行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发行量少或干脆不发行货币。东汉末以后,政府长期不发行货币。至曹魏黄初二年(221),魏文帝干脆"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①不但不发行货币,甚至连流通中的旧钱亦予以禁止。蜀、吴两国虽曾发行过"直百钱"、"大泉五百"等货币,但发行量都不大。孙权于赤乌元年(238)铸行"大泉当千"钱,八年后即停止发行,并由官府将已发行之货币收回铸成器物①。西晋统一后,则沿用汉、魏国传下来的旧钱及各种古钱,始终未发行新货币。《晋书·食货志》称:曹魏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

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的汉化
作者:程越
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的汉化程越粟特人以善于经商著名,自汉代起就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他们经由碎叶、高昌等地进入河西,与中国贸易、通使,又同突厥、回鹘、吐蕃等边疆民族政权建立过密切的联系。隋唐时期,中外交流空前发达,同时也成为粟特人入居中国并走向汉化的重要阶段。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对粟特人在隋唐五代,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的汉化过程不甚了解。本文根据墓志、经幢、碑铭等石刻史料,讨论这一时期人居中国粟特人及其后裔的汉化,包括迁徙和散居、婚姻状况、丧葬习俗、宗教信仰,以就正于方家。迁徙和散居粟特人在中国各地经商,足迹甚广,随之而在各地定居。学者们依靠汉文文献和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了魏晋以来吐鲁番、敦煌、罗布泊、且末、河西、内蒙古、疏勒、于阗、龟兹①、河朔、辽东②等地粟特人的聚居情况在讨论长安、洛阳两地的西域人活动时,向达③、李健超④都利用了大量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实际上结合文献资料,还可以发现一些粟特人的聚居点,以下分述之:(一)太原、获鹿恒州西北的太原有袄教徒活动。据《翟突娑墓志》云:翟突娑"字薄贺比多,并州太原人也。父娑摩河,大萨宝,薄贺比多。。"康式通墓志(勒成......

世宗遗命的匿废和陈桥兵变
作者:王育济
世宗遗命的匿废和陈桥兵变王育济关于"陈桥兵变",学术界已有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①。但仍留下了一些令人疑惑难解之处。如兵变前,后周大臣中有人明确向宰相范质上书说赵匡民有觊觎帝位之心,但素以"名相"②著称的范质对此却毫不理会,未作任何防范。当此"主少国疑"之际,范质何以如此缺乏政治常识?兵变前夕,京城市民哄传"出兵之日,将策点检(匡胤)为天子",可为什么包括范质在内的"后周君臣"偏偏"晏然无知",嗅不出一丝异常?周世宗去世前夕,担心政局有变,本着"互为制衡"的方针对禁军的兵权作了调整,赵匡胤"并未完全控制禁军"(赵之所以于周世宗去世半年后始敢发动政变,原因亦在于此)。可是,半年以后,禁军兵权则几乎全为赵所控制,这种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笔者以为,凡此种种,均与匿废周世宗临终遗命一事有关。透过此事,可以从一个新的侧面对"陈桥兵变"作出更为贴切和深入的解释。一《资治通鉴》卷294世宗显德六年六月癸已条载:"上(周世宗)以翰林学士单父王著,幕府旧僚.屡欲相之,以其嗜酒无度而罢。癸已,大渐,召范质等人入受顾命。上日:'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质等出,相谓曰:著终......

论金军编制
作者:王曾瑜
论金军编制王曾瑜金军编制也与宋军一样,很不整齐划一。大致可分两类,一是按女真族猛安、谋克等六级编制,二是仿宋军编制。一猛安、谋克等六级编制及其演变此种编制大体是金朝正规军编制,实行此种编制者,不仅有女真军,还包括契丹、奚、渤海、汉等族的正规军。六级编制以数字五、十、五十、百、千和万为单位,其统兵官为五夫长、十夫长、五十夫长(蒲辇勃极烈)、百夫长(谋克勃极烈)、千夫长(猛安勃极烈)和万夫长(忒母勃极烈)。按女真语义,忒母为万,猛安为千,而谋克意为氏族,蒲辇亦非五十。关于六级编制,《金史》卷44《兵志》的介绍并不完整:"其部长曰孛,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谋克之副日蒲里衍。"蒲里衍即蒲辇之歧译,此处并未说明为五十夫长。《兵志》的记事中也提及万户,却无工夫长和十夫长。孛堇为勃极烈之岐译。为了解六级编制,必须参考宋人记载。《三朝北盟会编》卷3说:"孛极烈,官人。其职曰忒〔母〕,万户;萌眼,千户;毛毛可,百人长;蒲里偃;牌子头。孛极烈者,统官也,犹中国言总管云。自五户孛极烈推而上之,至万户孛极烈,皆自统兵。缓则射猎,......

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
作者:张全明
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一样,同为宋代荒时暴月平抑高利贷剥削、以利防灾救荒的改革措施。然而,由于青苗法系一度推崇至极的"改革家"王安石所行,因此,历来评价极高;而社合制却是一度被批判、声讨的"保守派"朱熹所创,因而,对其评价,不是大加贬损,就是批判其"反动实质",或在《中国救荒史》之类的著作中也略而不论。有人认为:青苗法利国利民,对于农民也根本不存在抑配问题,而是在元丰中期以后,青苗钱"愈来愈损害大地主阶层利益";相反,"人民自行管理的社仓,只不过是给农村豪猾增加一种侵渔贪污的机会,对贫困农民并无多大实际利益"①。这就是说,前者的作用在于"抑兼并",而后者的效果是"利兼并"的。这类实质上相似的改革措施只是因主持者有别而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显然大有值得商榷的必要。上述据青苗法和社仓制而得出的"扬王抑朱"的结论,难道果真符合历史事实吗?对此,不妨先对它们作番实事求是的了解。一对于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其细则众所周知,这里毋庸赘述。但是,对于朱熹所创立的社仓制,尽管它实际上是在吸取青苗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而完善起来的,仍却鲜为人......

论清末的“家庭革命”
作者:梁景和
论清末的“家庭革命”梁景和一中国传统家庭在固守、封闭的社会里,可以依凭本身的惯性力来支撑着自己的身躯,一旦其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一旦其内部矛盾渐次明朗,它的惯性力就遭到抵制,传统家庭就将出现危机。清末,在外国殖民者"扬大旗、擂大鼓、呐大喊,顺风扬帆,满载民族帝国主义,乘潮流以入中国,张目皇皇大授大索"①的时候,先进的中国人深知中华民族"咽喉已经被人扼住,精血已经被人吸完,亡国之祸,已在眼前"②,他们仍在继续探求救国出路,在投身政治革命的同时,喊出了"家庭革命"的口号。什么是家庭革命,"家庭立宪者"在1904年《江苏》第七期上发表的《家庭革命说》一文中作了精辟的阐述:"家庭革命者何也?脱家族之羁轭而为政治上之活动是也,割家族之恋爱而求政治上快乐是也,扶家族之封而开政治上之智识是也,破家族之圈限而为政治上之牺牲是也,去家族之奴隶而立政治上之法人是也,铲家族之恶果而收政治上之荣誉是也。"就是说,所谓家庭革命就是要摆脱家庭的束缚、依恋、禁铜、限制和奴役,从而走上政治革命的道路,获得作为人的自由、幸福、才智和权力。这里我们已经感觉到家庭革命与政治革命的紧密联系。清末思.....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
作者:杨玉圣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杨玉圣一中国不是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①。这形象地道出了古老的中国在近代新陈代谢历程中的特殊之点。鸦片战争使中国不由自主地被迫从闭关到开放。在近代世界历史的急剧行程中,西方的兴盛和东方的沉沦是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两大历史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首得风气之先,乘经济、政治和思想革命的巨轮,率先闯荡全世界,"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并极力"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②。西学东渐,欧风美雨,全球各地无不受到其冲击或震撼。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在这种浩浩荡荡的世界历史潮流面前,中国的出路何在?鸦片战争用血与火为这个复杂的问题作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腐烂了的封建主义决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范文澜语)。世界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发展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东方无论其文明如何久远与荣光,亦不可能游离于这个近代整体世界之外。不管愿意与否,英国的大炮"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③。衰微的中国在满腔屈辱中揭开了新历史的第一页。中国已经不是原来的中国了④。中国必须面向世界;先进的中国人终......

胡适对徽州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沈卫威
胡适对徽州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沈卫威地域性徽州学术的发生、发展、兴盛,依赖于其丰厚的文化基础,而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上的--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商的经济资助;精神上的--"新儒学"和"皖学"的学术精神的启动。从学术上看,徽州学派集中体现了清学尚实、笃实之风,又具有相对开放之风范。诞生在这个文化氛围中的胡适,其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下的最基本的因素便是徽州学派的基本治学精神:实事求是,敢于怀疑,敢于推翻旧说。且因胡适是从徽州走向世界,向本世纪世界学术思潮认同,并与之同步,在追求学者主体与客体(研究对象)平等的基础上,重科学,重方法,在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世界学术向中国走来。上:士商相通的家庭与徽州文化精神的体认在徽州宋元明清近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以"新儒学"(胡适称唐以后的儒学为新儒学)的伦理为精神导向的商人文化主体,使得许多家庭士商相通。为士者依仗权势地位助商,为商者借助钱财资士,形成了儒(士)官、商(贾)、农、工不分的新格局:学而优则士,仕而困则商(弃儒就贾)、亦农亦商、亦官亦商--"士魂商才"。就胡适而言,他家族中几......

试论七七事变后日本的不扩大方针
作者:王树荫
试论七七事变后日本的不扩大方针王树荫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而采取的有预谋、有计划的严重步骤,是日本全面侵华的起点和标志。对此事件的性质,历史早已作出定论。但是,日本某些右翼学者始终否定卢沟桥事变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的历史必然性,把它说成是"偶然事件"、"不幸而扩大",企图以此推卸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因此,揭露卢沟桥事件后日本"不扩大方针"的实质,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仍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内阁确实制定过"不扩大方针",所谓"现地解决"和"局部化"。但日本的"局部"、"现地"、"不扩大",并不是将事件的解决局限于卢沟桥地区。彻底征服中国,实际控制华北,巩固"侵满"成果,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华的基本方针。而占领华北则是这一计划的关键和首要目标。因为占有华北与东北、内蒙连成一片,就可造成南侵整个中国、北向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直接目的正在于此。在日本的官方文件中,七七事变以后侵华事件的称谓从卢沟桥事变、华北事变,到中国事变,有个变化过程。这也正是日本侵华方针从所谓的"不扩大"、实际扩大,到公......

论毛泽东的重庆谈判艺术
作者:陆建洪
论毛泽东的重庆谈判艺术陆建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经历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谈判活动,表现出了他高超的谈判艺术,这尤其在重庆和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很少从谈判学的角度来探讨毛泽东的重庆谈判艺术,迄今未见专论,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凡事预则立,要想使谈判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就必须做好谈判的准备工作。谈判的准备阶段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毛泽东在赴渝谈判之前,却能认真做好谈判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为和谈的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争取谈判主动权创造了条件。首先,毛泽东对我党的谈判目标作了明确规定。任何一个谈判者,只有在谈判前对己方的谈判目标作出明确规定,才能在谈判中心中有数,从而把握住谈判的基本方向,这是谈判的一般规律。毛泽东在1945年8月14日接到蒋介石的第一封"和谈"邀请电报后,就立即考虑并确定我党的谈判目标。8月16日,毛泽东在复蒋的第一封电报中指出,只要蒋对是日午朱德总司令的去电"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而朱总司令的去电中则提出了我党关于解决双方争端问题的六项要求,其核心是要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谈判目标①。8月25......

对日本“锁国时代”吸收西方文化状况的历史分析
作者:冯玮
对日本“锁国时代”吸收西方文化状况的历史分析冯玮在我国史学界,迄今为止仍未摒弃对日本"锁国时代"的因袭理解。例如,近年出版的"建国以来由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日本通史",就是如此解释"锁国时代"的:"从1639年颁布最后一次锁国令到1853年美国叩开锁国大门的200多年时间里,日本在国际环境中完全处于孤立状态。""锁国政策的实施,堵塞了日本人了解世界,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①。毫无疑问,上述解释是不符合史实的。因为,"根据各地近来的报告,在锁国期间,流入我国(日本)的西方文化、文物,以及'文化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比人们所想象的要紧密且丰富得多"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学者对"锁国"时代的研究不断趋于深入,并取得了新的基本的共识。前不久,日本学者荒野泰典明确提出,应对"锁国"一词重新加以认识,认为"这一词汇脱离了历史的实态,缺乏现实性,给人以近世社会闭锁的印象"③。另一日本学者朝尾宜弘也指出,"实施'锁国'的17世纪,并没有'锁国'一词,也未必有证据证明,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国家被封锁了起来"④。对这些观点,笔者表示赞同。因为,正如本文将扼要展开的论述所......

英属澳洲殖民地流放制度论略
作者:潘兴明,许文岚
英属澳洲殖民地流放制度论略潘兴明,许文岚英属澳洲殖民地是大英帝国治下的移民型殖民地,但与众不同的是,它的最早开拓者并不是自愿型移民,而是流放犯人。因此澳大利亚的产生与英国流放制度的实施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澳大利亚的文明史发端于英国的流放制度。一向海外流放犯人是英国解决国内犯罪问题的传统做法。远在英国拥有任何海外殖民地之前,英国司法界就提出了这一主张。最早见诸于文字的此类法律条文是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该法第14条规定;任何犯人均可在法庭上提出去海外服流刑以替代其它刑罚的请求,法庭可予以核准①。1717年,议会也通过法令,更加具体地规定了不同犯人的最短服刑期限和具体实施办法。通常的做法是将这些犯人作为契约奴运往北美。到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时,北美殖民地共接收了5万名流放犯。向北美殖民地流放罪犯便成为英国刑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莱克星顿的枪声中断了这一制度的习惯运作模式。英国监狱一时人满为患。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昔日的流放地因此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要员们认识到必须另辟一地以取而代之。导致英国监......

《民报》和二十世纪初亚洲各国革命
作者:林承节
《民报》和二十世纪初亚洲各国革命林承节20世纪初的亚洲,革命运动怒涛汹涌。波斯、奥斯曼帝国、中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出现了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潮。正如列宁所说,沉睡的、古老的亚洲觉醒起来了①。作为觉醒的标志之一,这一时期亚洲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先进分子认识到被压迫国家人民在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必要性,并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民报》支持亚洲各国革命运动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民报》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它是革命派的喉舌。正因为它旗帜鲜明、文锋犀利,日本当局深感不安,1908年10月后就将它封禁。1910年1~2月,它又在日本秘密出刊两期。总共出刊26期。从1905到1910年这段时期,正是亚洲各国革命运动炽烈发展的时期。《民报》以它的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的立场,热烈欢呼、同情和支持各国革命。在不到4年时间中,它发表的支持亚洲各国革命的文章就有26篇,其中自己写的文章有10篇,译文15篇,翻译小说1篇。此外,还有画页4幅。这些文章许多是出......

二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的矛盾
作者:刘士田
二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的矛盾刘士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意日法西斯先后发动和扩大了对外侵略战争,出于其共同的利益需要,他们之间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结成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他们之间既合作又矛盾,既勾结又拆台。史学界过去对他们之间的矛盾方面研究甚少,实际上德意日之间的矛盾是十分深刻和复杂的。深入了解法西斯国家之间矛盾及其产生原因是研究二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一德意日在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方面的矛盾德日在亚太地区为争夺中国和东南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19世纪以来,德日都在中国有自已的势力范围,德国在中国的利益仅次于英法日;日本贯于利用欧洲自顾不暇而趁机在太平洋扩张,想独占中国,历来德国同英法站在一起反对日本的中国政策。希特勒上台后,继续执行前政府的对华政策。1933年和1934年4月至1935年,国防军的汉斯·冯·塞克特元帅两次访问中国,1934年8月23日缔结德中贸易协定,1936年4月8日缔结了德中借款协定,德国贷款一亿马克帮助中国建立军事工业,通过向中国供应兵器、铸铁和炼钢设备,从中国换它重整军备所急需的钨、锑等重要贵金属及其他原料。193......

《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
作者:翟俊涛
《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翟俊涛《每周评论》刨刊于1918年12月22日,其发起者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它是五四时期政治指导刊物之一,对五四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在五四运动爆发前,《每周评论》一至二十期主要宣传了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想.初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并报道了在十月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打下了坚固的思想基础。第一.刊载反对封建主义的大量文章,猛烈地抨击了代表封建势力的中国军阀。陈独秀撰文认为:欧洲大战后.中国人民对内应有的最重要的觉悟就是"抛弃军国主义,不许军阀把持政权",指出"武断政治"是"人民自由发展的障碍,终久要惹起社会的不平"他还以大量的事实,揭露了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指出中国统治阶级的"一部历史是乡愿与大盗结合的纪录","这些跋扈的武人,无聊的政客,那个不是大盗与乡愿的化身".他把军阀、官僚、政客列为中国的三害,指出这三害如不除掉.中国政治永远也不能进步。首先,军阀是中国人民的第一大害。陈独秀对当时以"参战军督办"段棋瑞为首的掌握北京政府政权的皖系军阀尤其深恶痛绝,指出他们的钱财、武器和参谋训练人员都是来自......

晚清书院制度的兴废
作者:葛飞
晚清书院制度的兴废葛飞中国私人授学的传统渊源于三代。唐正其名,至宋则昌盛,到清末废止,书院制度先后亘延一千多年。一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薄西山,其文化教育也呈现前所未有的衰败和空疏。时至晚清,教育已远远落后于时代。而对教育所彰露出的种种弊端及所面临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局面,多数士大夫仍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只有极少数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姚莹等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挣开缝隙,并对其流弊进行揭露、批判。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其本身所受文化熏陶的限制,注定他们只能对清末教育腐败的表面现象加以抨击,而不可能对造成这种衰败的文化背景作出深刻的历史推究。造成晚清书院体制空疏衰敞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1.文化专制政策。清政府一方面大开科举以八股取士,为知识分子铺设了"学而优则仕"的阶梯。并把其思想严格控制在纲常名教、忠君媚上的模式之中。二千年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教义由此而成为正统官学。二千年后,清王朝又独尊程朱,使理学成为正统之正统。康熙帝曾亲自参与《朱于全书》、《性理精义》的编定。孔庙、书院里朱熹牌位也由一般"先贤"升至"十哲之次"。程朱一派更是挥......

樊钟秀与孙中山
作者:胡文澜,朱金瑞
樊钟秀与孙中山胡文澜,朱金瑞樊钟秀,字醒民,河南省宝丰县大营村人。生于1888年(也有说1891年),兄弟四人,排行第二,故有樊老二之称。1914年起于草莽,在民党人士影响下,崇尚孙中山,参加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是孙中山的信徒。樊钟秀参加国民革命较晚,同国民党的元老相比,他可谓后生小辈,同时,又由于他早期的经历,常引起后人的误解,认为他是"土匪司令"。其实樊钟秀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应该重视和研究的,应该恢复他本来的历史面貌。本文想对此作一尝试。一樊钟秀原是个农村良家子弟,后来虽拉杆起事,但他是被逼无奈,为了求生存,而组织起来以自卫的。拉起杆子后,他常以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约束自己弟兄们的行动,保留着与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清末民初,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宝丰一带匪灾严重。1913年的一天,土匪头子牛天样要樊钟秀家在三天内送白银三百两,否则杀死全家。樊家无奈,只好卖掉粮食和家产,换成银子送给土匪。事过不久,土匪头子又得知樊钟秀的妹妹长得好看,又要逼她做压寨夫人。这样樊家已感到无法在当地继续生活下去,决定逃离家乡,于是便约同几家亲戚逃到陕西省宜川县霍家沟,开荒......

根在河洛 功存华夏──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有为,辛夷
根在河洛 功存华夏──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有为,辛夷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巩义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广义的炎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称,而狭义的炎黄文化,则是指史前的传说时代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有学者指出,在炎黄时代以前存在着"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时代,炎黄时代以后则是尧舜时代。炎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关系密切。以华山为中心的华族(以庙底沟类型陶器为代表)文化和以嵩山为中心的夏族文化在洛阳盆地交汇,形成了华夏部族文化。有专家在论述了河洛地区的史前遗存与黄帝时代关系时指出,河洛地区是史前文物最丰富、遗址最密集的地区。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存有50多处,以鼎为主要炊具,与传说中的黄帝铸鼎极为吻合。黄帝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其时代与仰韶文化时代相当。有的学者认为炎帝和黄帝均在河洛地区活动,其部族起源于新郑一带,不是从外地来的。另有学者则认为黄帝部族活动在河洛地区,炎帝部族则......

一把阅读古书的钥匙──《古书文字易解》评介
作者:竹泉
一把阅读古书的钥匙──《古书文字易解》评介竹泉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先人留下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后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多数中青年阅读古书,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即使那些具有一定古汉语功底的注译古书者,也经常在注译中出现一些错误。如全译本《资治通鉴》中,将秦人不讲礼貌的表现"抱哺其子,与公并居",译为"儿媳抱着怀中吃奶的婴儿,就与公爹姘居鬼混。"译者把"并居"理解为与"姘居"一个意思(见《光明日报》1992年3月25日老木先生的《"全译"三疑》一文).由此可见,如不把古书中文字的字义彻底弄懂,一字之差,就会谬之千里,闹出鲁鱼帝虎的笑话,而且还将贻误他人。为了帮助广大中青年读者阅读古书,河南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年逾九十的古汉语专家于安澜先生撰写的,王力先生生前为之题名的《古书文字易解》一书,奉献给广大读者一把阅读古书的钥匙。本书科学地运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估学的方法,把古书中最常出现的、又非常费解的六百多个疑难文字按形、音、义的分为三编:上编为字形,中编为通假,下编为字义。全书共14万余字。通览全书,......

为传统文化研究注入活力──《中国人与中国祠神文化》读后
作者:袁征
为传统文化研究注入活力──《中国人与中国祠神文化》读后袁征唐代的茶坊在烛台上搁着一个茶神,有生意就把茶水供奉在它面前,没有生意就舀起滚烫的开水照头没过去。这是什么心理?程民生博士的新作《神人同居的世界--中国人与中国祠神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论述了皇帝祭天、地方官敬城隍、工匠祀鲁班、妓女供奉白眉神、同性恋男子拜双花庙等等庄严而又滑稽的现象,探讨了古今除佛、道、基督、伊斯兰等大教之外的各种鬼神祭祀,揭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文化是群体心理的反映。这部新书无疑大大拓宽了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视野。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作者勤于用功,在茫茫书海和现实生活中收集了丰富的资料。书中利用了正史、野史、方志、文集、笔记里的第一手材料,还利用了《文史资料》里的回忆录、考古杂志中的发掘报告、《人民画报》刊登的民俗照片和作者本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不少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一旦认真研究第一手材料,就发现许多流行的观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大概因为这些观点是凭过去的理论和头脑里的印象推想出来的。有了新的视角和大量的材料,《中国人与中国祠神文化》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的看法,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