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平抑物价政策及其演变
作者:单宝
我国古代的平抑物价政策及其演变单宝我国古代的平抑物价政策是一种封建国家经营商业和控制商品流通的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有借鉴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古代平抑物价政策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作简要叙述和粗浅分析。一平抑物价政策的提出和推行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兴商人兴起,造成物价的剧烈波动,触犯了农民的利益,由此产生了平抑物价的思想。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平抑物价理论的是越国的计然,他提出的理论称之为"平粜"。他说:"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①。这里虽然未具体说明谷物和货币的计算单位,但其思想观点已相当明确:由国家买卖粮食,在荒年粮价过高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丰年粮价过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将粮价的波动维持在一定幅度之内,使其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流通。计然把这种平粜理论叫做"治国之道",实施以后能"农末俱利"。此后历代所不时实行的平抑政策均能从计然的贡献中找到其理论根源。我国古代最早将平抑物价思想付诸实践的是战国......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
作者:刘心健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刘心健拜读《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发表杨升南先生的《殷墟与洹水》一文后,颇有所感。兹不揣冒昧,提出笔者的粗浅理解,与杨升南先生商讨。一杨先生在《问题的提出》一节的结语中,认为:"'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仍是罗振玉所考订的紧临洹水南岸的商代遗址,即今小屯村。"笔者十分赞同。然杨先生在行文中隐约透露出把"遗址"、"殷墟"、"殷都(王都)"三个不同的概念等同起来的看法,笔者则持有不同的理解。"遗址"的内涵较广,它可包括殷墟和殷都在内。然"殷墟"和"殷都"则各有其不同的内涵,两者则不能划等号,笔者即对此试加剖析。对"殷墟"的概念,根据从古到今的诸有关史料,大致可分为"泛指"和"专指"两种不同的内涵。所谓"泛指",系指周武王灭殷后,对原殷地王畿内的那一片地域范围内的总称而言。如《史记·殷本纪·正义》转引《竹书纪年》:"……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战国策》:"纣聚兵百万,左饮淇水竭,右饮洹水不流",和吴起对魏武侯所言:"殷纣之国左盈门而右漳、滏,前带河而后披山,有其险也";《汉书·地理志》:"河......
春秋姬密地望考──兼论姬姓密国存灭年代及莒国姓氏问题
作者:周书灿
春秋姬密地望考──兼论姬姓密国存灭年代及莒国姓氏问题周书灿《左传·僖公十七年》记载:"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由于文献记载不足,春秋密姬生地若明若暗,长期为学术界聚讼纷坛,悬而未决。本文拟对该问题略谈管见,力图澄清姬姓密国历史上的若干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宋代以来,学术界对春秋姬密地望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1.河南密县姬姓密国。罗泌《路史·国名纪》引《盟会图》说:"密,圻内国,宣王灭之,齐桓公密妃国。"清代史学家梁履绳在《左通补释》中曾对密姬之"密"进行补释,他认为此密为周室族卿之采邑,即《左传·僖公六年》之新密,治所在今河南密县。2.安定阴密姬姓密国。清人李锴在《尚史·地理志下》对春秋姬密地望两存其说。他说:"齐桓公娶密姬生懿公,岂共王灭密而未绝其祀欤?"3.城阳淳于县莒国密邑。李锴在《尚史》一书另备一说。他说:"莒有密邑,城阳淳于县东北有富乡。"4.河南范县窑须顾城。钱穆先生《史记地名考》一书对密姬注释道:"《索隐》东郡廪丘县北有密须顾城,今范县南三十里,《诗·商颂......
马陵之战起因辨析
作者:刘韵叶
马陵之战起因辨析刘韵叶公元前341年,"战国七雄"中的齐、魏爆发了马陵(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之战,这在《孙胺兵法》、《古本竹书纪年》、《孟子》、《战国策》和《史记》等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与公元前353年的齐、魏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之战判然有别,两者经渭分明,不容混淆。然国史料来源不同,记载不一以及材料零碎、年代久远,使马陵之战的起因歧义丛生,主要有五种说法,争论二千余年而至今未决。一《史记·魏世家》云:(魏惠王)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膑)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魏世家》明言马陵之战的起因是由于"魏伐赵,赵告急齐",齐为"救赵击魏"。但对这一记载,后人颇多怀疑,《史记正义》)作者唐张守节指出:"此文误耳。魏伐赵,赵请救齐,齐使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乃在十八年也"。认为司马迁在此将马陵之战与桂陵之战的起因混为一谈,故有此误记。元吴师道亦有相同看法,他在《战国策校注补正》中说:"按魏伐赵,赵告急于齐,齐救赵伐魏,乃(魏)惠王十八年败于桂陵之事"......
西汉司隶校尉职务及地位的变化
作者:朱绍侯
西汉司隶校尉职务及地位的变化朱绍侯司隶校尉在西汉的官制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不仅职务特殊,其地位也非常特殊,而且其职务和地位也在不断的变化。要研究西汉君主如何加强对中央集权的控制,搞清司隶校尉的特殊职务、特殊地位及其演变的情况,实属必要。《汉书·百官公卿表》对西汉司隶校尉的设置及其职务、地位的演变,有个简单的记述:"司隶校尉,周官(师古曰:以掌徒隶而巡察,故云司隶),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师古日:中都官,京师诸官也),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元帝初元四年去节,成帝延元四年省,绥和二年,哀帝复置,但为司隶,属大司空,比司直,……秩皆二千石。"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西汉司隶校尉职务及地位的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武帝初设时期;二、武帝巫蛊之狱后至元帝初,罢司隶兵权,察三辅、三河、弘农时期;三、元帝初元四年去节,至成帝延元四年省司隶校尉时期;四、绥和二年哀帝复置司隶,属大司空时期。以下就分别谈谈司隶校尉在这四个时期,其职务与地位的变化情况。一武帝初设司隶校尉时期笔者在《浅议司隶校尉初设之谜》①一文中,对司隶校尉初设时间......
宝山与宝山城之兴废
作者:奚柳芳
宝山与宝山城之兴废奚柳芳一宝山的兴筑与沉沦宝山系人工所筑,始于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故址在今浦东高桥镇东北的长江口水域中。当时建在离岸数里的平地上。宝山之筑,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当时海运的需要。明初海运既藉元代已成之势,也沾益于当时造船工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成祖朱棣即位前乃是镇守北平(即北京)的燕王,建文四年(1402)以武力攻陷南京,夺取了帝位。明朝自太祖统一以来,北方边患就从未止息,故万里边防屯驻着重兵;北京既是成祖的龙兴之地,又是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所需粮食器材都得从南方调运。其时南北水上交通虽已有大运河这一条途径,且历年浚治经营,航运规模粗具,但却不能满足日趋膨胀的需求。海运固然风险大,损耗也不小,但载运量则很可观,能弥补河运之不足。是时成祖既有迁都北京之规,增加一条海上补给线,意味着供亿北京日用所需的可靠程度也增大了。而海船的出发地在长江南岸,船队须经由吴淞口外航道,然后折而入海北上。当时,东西洋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十分频繁,商贾纷沓于途,贡使连年不绝,仅成祖即位至建宝山的十年中,竟是接踵于海道,无年无之,有的国家一年之中......
海瑞的“忠介”与心学
作者:吴雁
海瑞的“忠介”与心学吴雁南在封建大吏中,其受心学(或心性之学)的影响较深的,海瑞是相当突出的一个。他虽不是心学家,因其忠介、刚直、廉正闻于天下后,颇为人所景仰,通过他的言行接受心学的影响者亦大有人在,而且相当深远。一海瑞(1514-1587),宇汝贤,号刚峰,琼山人,回族,官至应天巡抚、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金都御史等职。他少有大志,"稍有知识即欲学为圣贤,谓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欲人识其真心。率其身为终身行之,便是圣贤"①。其学宗陆学,由陆氏以尊孟子。其是陆非朱之著有《朱陆》等文,论点有以下三端:(一)强调直信本心方可入道。他说:"未有舍去本心,别求之外,而曰圣人之道者。……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恃有赤子之心,故虽出之千百载之前,其事千百载之下,可以一言而定。陆子门人问陆子:'学何以进?'曰:'得之孟子'。则精一执中之旨,陆子得之矣。"他批评朱熹"舍去本心,日从事古本小册子,章章句句之",未能入道。他反驳朱氏谓陆学源于禅宗时,强调说:"儒学、禅宗,其判不啻千里,而要其初只是毫忽。儒道寂守其心,中涵事物,有天下国家之用;排宗废弃百应,徒为空虚......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
作者:崔志海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中提出"新民"的口号,认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者为立国之本,虽然还没有使用"国民性"一词,但"新民"的主张,尤其是"三民"思想中的"新民德"一项,无疑与后来鲁迅所说的"立人"思想相通,涉及到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中国近代史上所谓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实质上即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尤其是对人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造,因为说到底,人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心理的载体。戊戌维新派在这一时期提出对人的改造问题,这绝非偶然,它既有与时代息息相通的诸种原因,也有其思想渊源。就时代背景来说,它首先是维新派对西方文化认识深化的结果。受中日甲午战败的刺激,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开始突破"中体西用"的思想藩篱,认识到中国不仅在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即使在体力、智力和道德精神上也是不如西方人,存在诸多的......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史滇生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史滇生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首先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陆军人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从而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甚至认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不是由于别的原因,主要决定于洋务运动的反动本质"①。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打算就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同中日甲午战争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教正。一在认识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同中日甲午战争的关系时,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推动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特别是进行近代海防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御日本的侵略。清朝统治集团兴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但是,在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对清朝封建统治威胁最大的是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有对内镇压的一......
孙中山对民族精神的反思和重构
作者:韩昱
孙中山对民族精神的反思和重构韩昱中国近代,是中国人自我认识、白我调整的时代,因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重构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孙中山对民族精神的反思和重构,既是孙中山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人自我认知的重要成果,应给予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一正象一个人需要时时认识自己一样,一个民族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这是民族自我认知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一个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民族是一个懒惰、平庸和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家,史学传统源远流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述一代兴亡之由,明一代成败之迹"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无疑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自我反省、善于自我总结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成熟的重要标志。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国失去了昔日的荣光,泱泱大国屡遭外侵,民族危亡象一块浓重的黑云压在中国人心头,令几代中国人痛心疾首。"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残酷的现实迫使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自身,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过去,探求中国致弱致祸的根源。同时,封闭的国门被打开,中国和中国人在痛苦中走向世界,中西文化在更大的时空中碰撞和交流,也为中国人自我......
民国风俗西化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少兵
民国风俗西化的几个问题李少兵一特征及其表现民国时期,西式风俗文化已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中俗西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其特征、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的价值评定秩序已被打乱,重商思潮深入人心,商业已被社会肯定为国计民生的根本所在价值观念是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价值观念的变更必然导致社会习俗的改变。其实在清末,在西方观念的影响下,重商这种西借就已经在上海、广州这样的通商口岸城市生根发芽了。这可以从当时的舆论中看出来:"商固富强之始基而国与民命脉之所系也①。""欲国之富,惟赖于经商,而欲经商之有效,必使人人有营业思想②。""商人者,民之命脉而国之血气也。血气衰则国病,命脉绝则民死,此理甚明。"到民国建立前三、四年,重商之风愈发普及,商人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商人在现世界为最要之人物,国家之富强视此为转移③"。"资本家者,国家致富之要素也。一国之资本家多,则农工商业可以振兴而国富;一国之资本家少,则农工商业不易发达而国贫④"。在重商风气影响下,中国官方、民间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并取得了成效,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商品观念的进一步普及,使重商......
钱穆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翁有为
钱穆政治思想研究翁有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正如他对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体认与审视一样①,他对中国政治也有独到的体认与思考。本文拟从钱穆对中国政治的体认、对中西政治歧异的比较以及他对中国政治前途的构思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一钱穆对中国政治的体认钱穆虽为一介书生,一生未涉足政坛,但他对中国的政治问题却特加注意。他研究历史时,便从历史的角度谈政治;他研究文化时,就从文化的角度论政治。他所以始终关注政治问题,乃是由于他对祖国历史、现实和未来有着深沉执着的眷恋、热爱和追求,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他对中国政治的独特的体认。钱穆认为,中国政治是一独特的活的生命,它是其"国家民族全部历史文化之表现"。他说:"夫政治自有生命,自有渊源"②。显然钱氏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只能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继续和发展,而不能采取其他政治模式,否则便是断送了中国政治的生命。因此,他既反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又反对非中国国有的共产主义制度。如果说钱穆的中国文化生命论③有其合理内涵的话,钱穆的中国政治生命论从理论和实践上说都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的历史已选择了虽非中国固有却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使中国......
英国议会征税权探源
作者:李金亮
英国议会征税权探源李金亮在英国历史上,征税权是议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议会通过征税权与英王讨价还价,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等重要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在17世纪中叶的内战过程中,清教徒在"长期议会"就以征税权为武器与专制王权进行斗争。因而,对于史学界来说,探讨英国议会征税权的起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议会征税权产生的历史背景议会征税权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首先,它和英国中世纪的传统观念、习惯法有关。在中世纪,英国社会有一个十分流行的观念,即"国王应该靠自己的经济收入来生活",管理国家是国王个人的事情,因此,所需要的金钱也应由国王本人承担,一般情况下不得向臣民征税。到12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法学理论,认为征税应该是纳税人的自愿捐献,国王征收动产税或其它非传统的赋税,须经全体民众的同意①。因此,在传统观念和习惯法的严格限制下,国王只能在自己的经济收入范围内解决王室和政府各部门的财政开支。其次,议会征税权的产生,也和英王经济收入的多少有直接联系。中世纪前期,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还不完善,所需开支也有限,依靠英王自己的经济收入,基本上就可以应付了,对税收的依赖比较小。只......
重评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思想
作者:李永清
重评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思想李永清1787年5月费城会议制定了一部代替邦联条例的新宪法。在批准新宪法的过程中出现了拥护和反对两种意见,从而演成了美国政治思想史上一场最激烈的论战。拥护批准宪法者,称联邦主义者①,以汉密尔顿、麦迪森、杰伊三人为代表。西方史学家对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思想的评价众说纷纭,其中很有影响的意见是将他们的政治思想列入"反动的政治思想"之列②。苏联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凯切江、费季金认为"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反人民的政治意图在汉密尔顿、麦迪森、杰伊以及其他'联邦主义者'这一类的理论家的著作和言论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和表现"③。奠基切夫也有同样的观点④。国内出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对它的评价也是低格调的。他们完全否定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思想的主要论据有三个:一是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围绕1787年宪法"斗争的焦点不在于是否要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问题上",题外之意就是反联邦主义者也拥护建立联邦。二是联邦主义者为之鼓与呼的联邦宪法,"根本没提《独立宣言》或当时各州宪法中所列举的各种民主权利"。三是联邦宪法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奴隶"字眼,但却正式默认了奴隶......
二十年代前后苏联的农民问题与社会稳定
作者:丁笃本
二十年代前后苏联的农民问题与社会稳定丁笃本20年代是苏联社会大变动时期。1921年苏维埃俄国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很快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可是到20年代末,苏联又匆匆中止新经济政策,全面火速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结果导致在30年代确立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在20年代的两次社会巨变中,农民问题始终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诱发变动的主要原因,又是变动后新的社会秩序赖以确立的重要前提。可以这样说,决定20年代前后苏联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农民安则整个社会稳定,反之则社会动荡。苏联的社会稳定首先取决于农民的稳定20年代前后,由于农民在苏联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非同一般,因此苏联社会的稳定首先取决于农民的稳定。具体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20年代前后的苏联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国家俄国资本主义虽然在20世纪初就进入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它仍然是一个农业国。1913年,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一半以上,全国80%以上的居民住在农村。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这种状况非但没有得到改观,相反,经过1917年两次革命和1918一1920......
种族集团与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
作者:何章银
种族集团与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何章银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来,种族问题已成为美国头号社会问题。对此,肯尼迪政府是积极干预还是消极回避,长期以来美国学术界争论不休,褒贬不一。7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史学界对于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大加吹捧,认为它为黑人所做的事甚至比民权立法最多的约翰逊政府还多。不少人甚至认为肯尼迪总统是20世纪第一位把黑人平等事业看成国家的和自己的事业的美国总统。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修正派的观点逐渐抬头并占据上风。它贬斥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认为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政策实际上掺杂了它对黑人选票的实用主义考虑。还有一些修正派史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肯尼迪政府为黑人做的事是很少的。然而,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修正的观点,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同的时代及其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潮的衍生物。它们对于肯尼迪政府民权政策的评价都只是简单地依据其具体的民权行动的多少,而这又是基于对肯尼迪政府本身(主要是肯尼迪总统本人)的民权态度的不同认识,并没有深入去探讨形成这种民权政策的客观历史原因,因而难免失之于肤浅。有鉴于此,本文拟从集团政治的角度对此作一新的探析。根据集团......
略论犹太人复国成功的原因
作者:路振光
略论犹太人复国成功的原因路振光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宣布重新建立"以色列国",从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件新的奇迹。称之为奇迹,并非夸张。众所周知,犹太人丧国近2000多年,其时间之长,在丧而复国的历史先例中无与伦比。其次,很多古老的民族大都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声匿迹,如与犹太人的祖先同时活跃在西亚地区的;迦南人、腓尼基人、阿摩利人和亚述人等,他们或融合于后世的民族汪洋之中,或成为某一地区默默无闻的少数民族。即使那些曾强盛一时的古埃及人和罗马人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今天也已面目全非。然而,犹太人在坎坷的历史征途上,却始终保持着其独立性,并在长期丧国和流散世界各地的情况下,于20世纪重新立于现代国家之林,这不能不使世人拍案称奇。那么,犹太人为什么能创造出这一"奇迹"呢?本文试图从犹太民族的历史特性、犹太教和犹太民族复国的国际背景等方面对此作初步探讨。一犹太人有一幅饱含辛酸和血泪的历史画卷。他们的祖先希伯来人出自美索不达米亚,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进入巴勒斯坦,通过长期斗争战胜了当地居民迦南人,转入定居生活、公元前10世纪,在大卫统率下,建立了以色列......
魏征何以不视《七德舞》
作者:牛致功
魏征何以不视《七德舞》牛致功《七德舞》本名《秦王破阵乐》。《旧唐书·音乐志二》说:"《破阵乐》,太宗所造也。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使吕才协音律.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等制歌辞。百二十人披甲持朝,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慷慨,享宴奏之,天子进位,坐宴者皆兴".这就是说,《秦王破阵乐》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唐太宗为秦王时平定刘武周、薛举、王世充等割据势力的功绩。唐太宗即位后,每逢宴会,必然演奏。演奏此乐,实际上就是侍臣们借此机会为唐太宗歌功颂德。不过,也有例外,魏征就与众不同,他"欲上偃武修文,每侍宴,见《七德舞》辄首不视,见《九功舞》则谛观之"(《通鉴》卷194,贞观七年正月).魏征为什么想要太宗"偃武修文"就不愿看《七德舞》而对《九功舞》却仔细观看呢?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当时的时代特点。隋末唐初,是由战乱而分裂割据到统一而稳定的转变时代。时代的要求,唐太宗必须由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成为治国有成的政治家。唐太宗认清了这个时代特点,千方百计的寻求治国之道.力图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样一来,他就必须抛开非常熟悉的战争经验.认真学习怎......
从唐太宗“群臣论治”谈“贞观之治”的形成
作者:王清杰
从唐太宗“群臣论治”谈“贞观之治”的形成王清杰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从此,唐王朝开始了封建社会值得称颂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时期。唐朝初年,时值大乱之后,人口死亡、流散很多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经济凋敝。怎样医治战争的创伤,把隋末战乱造成的破烂不堪、千疮百孔的国家重新振兴起来,是摆在唐太宗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不仅是关系着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而且也关系着唐朝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唐太宗亲自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战争,在战争中,他亲眼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亲眼目睹了隋朝败亡的残景。因此,他即位后,常和大臣们一起总结隋灭亡的教训,企图从中吸取一些有关"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施措的借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群臣论治"。他常以"亡隋为戒"告诫大臣,认为隋之所以灭亡.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百姓饥寒切身造成的。他常以舟和水的关系提醒自己,教育太子和大臣,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卷4).又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奔而不用,诚可畏也"(同上......
从康有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看进化论在中国的发展
作者:梁修琴
从康有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看进化论在中国的发展梁修琴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最初从西方输入并被某些中国人接受和加以传播,大约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的民权思想呼声渐大。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宣传民权思想进一步发展为要求改变专制政治制度的一场政治运动。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又明确地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并为此举行了无数次起义,最后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权思想也就有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并为广大人民所知晓。作为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即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的需要而发生的,但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其不同的特点,而前后相继,亦自有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之前,对近代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要数进化论思想。本文拟就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领导者、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康有为和辛亥革命的著名领袖、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孙中山,在民权思想上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看其异同.并借此透视进化论思想在他们身上的体现以及前后发展的轨迹。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其主......
国民党与《双十协定》的签订
作者:张小满
国民党与《双十协定》的签订张小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并最终达成《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协定中,国民党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坚决避免内战;大体上承认了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一次重大胜利。那么.一贯坚持独裁专制统治的国民党蒋介石为什么能够同意并在协定上签字呢?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分析。一首先,来自国际国内强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国民党蒋介石不敢破裂国共谈判。抗战八年,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急切地盼望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举国上下,人心思定.向往团结统一,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土纷纷发表宣言,通电、撰文呼吁和平,希望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变斗争为团结",强烈反对打内战.国共两党谈判以来,全国上下都举目注视希望和谈成功,内战不致再起。由此看来.国共两党的谈判是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与监督下进行的,如果破坏或停止谈判.就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进而将失去民心.与此同时,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还受到来自国际形势的压力和......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入校简况
作者:赵金康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入校简况赵金康1924年5月5日,第一期黄埔学生入校,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该期共有学生640人,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黄埔军校第一、二、三、四队学生详细调查表收录了该期530名学生的档案,现据此对一期学生的生源、家庭职业和状况、文化程度、入校年龄、宗教信仰、入党时间、入校动机几个方面作简要介绍.黄埔军校招生时.对学生报考条件作了如下规定: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病、肺病、花柳病等疾害.黄埔军校创建之初,中国处在军阀统治之下,革命势力所及有限,因此,黄埔一期招生采取两种办法:在革命有较大影响的广东.公开考试,广东得天时、地利之便,因此,第一期学生中广东人111名;在军阀统治区则由参加国民党一大的国共两党党员秘密推荐和招考,从学生个人所填调查表可以看出:共产党方面毛泽东、李大钊、谭平山、叶剑英,国民党方面孙中山、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李济深、于右任、蒋介石都为黄埔一期推荐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国民......
宋代开封朱仙镇考
作者:周宝珠
宋代开封朱仙镇考周宝珠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略偏西)45华里,属开封县辖区之乡级镇,可它在历史上却是全国名镇之一。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抗金,大军挺进中原,屡败金兵,前锋曾至朱仙镇。这次军事活动,后经小说、戏曲加以渲染,使朱仙镇名声大振。明清时代,由于贾鲁河交通便利,朱仙镇商业发达,人口大增,成为开封的外港,而与湖北之汉口、江西之景德、广东之佛山齐名,被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清末,朱仙镇木版年画蜚声中外,相沿至今,亦为世人倾慕,中外收藏家颇多赞颂。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当今不少人在文章及论著中,每谈及朱仙镇,总要由近追远,谈点朱仙镇的光辉历史,把建镇时间推之唐宋,甚或更远。还由于有人对宋代史籍及笔记中的朱仙镇名称理解有异,因而对朱仙镇名称也提出一些不同说法,如此等等,都需要将朱仙镇的建镇历史及名称变化,彻底澄清一下。笔者根据涉猎的有关资料,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与学界友人商榷,以求问题之早日解决。一宋代史籍中的朱仙镇宋以前,朱仙镇之名不见于史籍,包括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及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一类的地志书。但是在这个镇的东南五华里处的古城村,却有着......
周王与明代开封
作者:范沛潍
周王与明代开封范沛潍一开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形成一个马鞍形的发展趋势: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开封),是它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高峰。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伴随着魏国的灭亡,大梁城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经过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恢复和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开封在它的发展史上已开始步出低谷,当时的汴州(今开封)被称为"水陆一都会"。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不止,王朝更替频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中原王朝的建都开封,为开封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赵宋建都开封,是开封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也是古代开封最辉煌的时期。北宋灭亡后,虽有金末的迁都开封,然而,今非昔比,金末的开封是不能与宋代的开封同日而语的。元代以后,开封降为地方一级政府所在地,成了一个区域的中心。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乙亥(初四),朱元璋即皇帝位,明朝建立。其时,元朝未亡,大片土地还在元朝政府或地方割据势力的控制之下。朱元璋为了尽早实现一统,立派徐达、常遇春、邓愈、廖永忠等四出征战。三月丙戌,"(徐)达开耐牢坡引舟师由郓城趋汴......
《近代中国的对外赔款》值得一读
作者:邓宜红
《近代中国的对外赔款》值得一读邓宜红一部中国近代史,满篇屈辱的泪,整卷悲壮的歌。世界资本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政策,老大中国,成了列强吮嚼的对象。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于外来的侵略和压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但是终因综合国力太差,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弱肉强食,落后挨打,积弱积贫的中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列强欺凌剥夺中国的主要手段,除了直接进行战争掠夺和利用"特权"通过对华贸易、对华投资等经济手段牟取暴利之外,还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制中国"赔款"。"赔款",原指由于自己的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失因而赔偿他人的款项,而中国近代赔款,却是中国在忍受外来侵略压迫之痛苦的情况下,反被列强勒索的款项,是列强对华的赤裸裸剥夺,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近代赔款知多少?这些赔款是怎样进行交涉的?又是如何支付的?对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索赔国带来多大好处?等等,史学著作中还缺乏系统完整的论述。1993年11月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康大寿等人编著的《近代中国的对外赔款》,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近代中国的对外赔款》一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