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牧誓》新考
作者:杨华
《尚书·牧誓》新考杨华一《尚书·牧誓》篇一般认为是武王伐纣时的牧野之战留下来的誓师词,历代经学注疏家们都遵循着这个信条在注释、疏证和补缮《牧誓》的微言大义。但唯有誓词中这样一段话一直得不到圆通的说法:"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史记》作"今日之事,不过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一击一刺为一伐,既然是殊死的大决战,为什么只冲锋六步七步就停下来?在你死我活的搏斗中,命令将士只刺杀六七伐、四五伐就停下来,怎么能够克敌取胜?连朱熹都说:"只《牧誓》中便难晓,如五步六步之类。"①这对于圆通经师们的成说确是一个莫大的难题。刘起先生在研究了古文献之后,引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摩尔根《古代社会》中有关部落间战争歌舞的材料,再参证以我国云南景颇族、作佤族、四川凉山族等少数民族间部落战争前有舞蹈、唱歌的习俗,认为武王伐纣前也有一个隆重的舞蹈仪式,《尚书·牧誓》就是武王在这个歌舞仪式上的誓词②。刘先生此说既观照了历代旧说中"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史料,又新辟一径,把《牧誓》中的步伐和击刺......
曾子与《孝经》──儒家孝道理论的历史变迁
作者:罗新慧
为历代所重视的《孝经》一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可以说它是儒家孝道理论在上古时代的一个总结。前辈专家对于《孝经》一书虽然有所探讨,但多考证其版本、讨论其作者,而对于这本书的思想来源及其与儒家诸学派的关系却很少论及。本文试图从思想发展源流的角度来剖析儒家的孝道理论与《孝经》的关系,其中特别阐明《孝经》思想内涵与曾子学说的紧密关联。这对于研究我国上古时代思想发展问题应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儒家孝道理论的提出始于孔子,而全面发展于曾子。《孝经》一书虽然到处打着"子曰"的旗号立论,但实际上是后儒托名孔子所作。从思想源流上看,与其说《孝经》与孔子思想相通,毋宁说它与曾子思想有着更多的联系。孔子思想与《孝经》所阐述的孝道理论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可以说就是对于孔子的相关学说进行全面发挥和衍变的曾子的孝道理论。关于孝的理论,是孔子博大精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孔子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孔子所理解的孝,其基本含义是子女对于父母的敬爱之情和关怀之意。《论语·为政》篇载:"孟武伯问孝,子......
论东汉前期的“诸王之乱”
作者:曹金华
论东汉前期的“诸王之乱”曹金华东汉前期,肇自于"光武中兴",继之以"明章之治",天下一统,百姓归心,"朝无威福之臣,邑无豪杰之侠","吏称其官,民安其业","泽臻四表,远人慕化",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大治景象,真可谓乾坤朗朗,皓月当空,又一升平盛世矣!然而光武尸骨未寒,其子山阳王刘荆即飞书废太子强,欲"归并二国之众"①起兵反乱,其子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也相继阴谋造逆作乱,从而形成了与"建武永平之政"极不和谐的政治局面,对东汉政权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对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便颇觉有加以探讨的必要了。一纷扰不断的诸王造逆诸王之乱,是从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刘秀驾崩时开始的。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光武前废后郭氏薨,有人上书其次子沛王辅客刘鲤报仇杀人,又有人上书王莽后裔王肃等"受诛之家"常"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客因事生乱,虑致贯高、任章之变"②,刘秀乘机诏下郡县,依次收捕诸王宾客,沛王辅系诏狱,三日乃得出,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干人"③。同年,刘秀又诏遣郭后所生东海王强、沛王辅、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中山简王焉因年幼留京师)......
“官当”创制探原
作者:曾代伟
"官当",即官爵当刑,是我国封建法律中的一项特殊的赎刑制度。封建官僚贵族犯了罪,可以用官品或爵级抵赎刑罚,以免于缧绁之苦。它是封建法制维护贵族官僚等级特权制度的最早的规定之一,充分体现了封建制法从一开始就是公开的特权法的基本属性。对于官当的创制,过去曾有学者提出:"官爵赎刑,称曰官当,盖始于南北朝而确定于隋唐也"①。长期以来,有关中国法制史的论著,一般都采用此说。笔者近读云梦秦墓竹简,参阅有关史籍,感到上述论断尚可商榷。本文拟就此提出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一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一项重要制度或原则的形成,往往都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演变过程。它们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萌芽,并适应统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不断充实和完善,最后达到比较完备的形态,成为一项固定的法律规范或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律原则。官当制度就是如此。根据我们的考查,封建法律中的官爵当刑制度,作为封建贵族和官吏在法律上享有的最初的特权之一,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在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开始形成的过程中,就在奴隶制宗法等级制度的"废墟"上萌芽,并随着秦汉时期封建等级制的发展而日渐完善,......
论韩愈的经济思想
作者:解学东,史元民
韩愈(公元766-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昌黎韩氏时有郡望之名,他常自称为昌黎韩愈,故被人称之为韩昌黎。其一生主要经历是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之后,虽官运不佳,曾几次遭贬,但也总是不断充任了唐王朝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官职,如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和潮州刺史、袁州刺史、河南今、阳山令等职。卒后,追赠礼部尚书,谥"文"。其诗文著作,后人集为《韩昌黎集》。我们从其著作内容和从政经历来看,他不仅在文学上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抨击骈文,提倡散体,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后人誉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而且在社会上,他勇于抑制豪强,反对藩镇割据,改除弊政,关心民间疾苦,积极发展社会经济,以及崇儒和排斥佛、道等,故也是唐代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我们在本文中对韩愈不作全面评价,仅就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关言论和做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和说明。一直视发展农业经济韩愈指出,"人之仰而生者"的"谷帛"应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别重要的问题。社会上只有"谷帛丰",人们才会"无饥寒之患",然后则"可以行之于仁义之途",再措之于使社会达到"安......
宋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
作者:苗书梅
宋代官员的寄禄官阶分为文、武两大类,虽然有些武阶官可以担任州县差遣,高级文臣如范仲淹等也可以担任统兵帅臣,但两大官阶系统是不能轻易互换的,其铨选机构有严格区分,其来源也各不相同。宋代武臣的主要来源有荫补、武举、吏职流外入仕、军班军功等等。其中武举是科举制度中的贡举科目之一,主要通过考试武艺和兵书大义、策略算计等进行选拔。北宋前期,最高统治者强调以文治天下,在科举考试中唱名及第的进士出身人获得重用,武举长期废罢,几经兴复,英宗治平以后始成定制。但整个宋代,武举赐出身人的数量较少,并且不受重用,所以,并没有为宋政府选拔出得力将才。恩荫或曰荫补、奏补等等,这是为皇亲国戚、高级官员子弟及其他亲属乃至门客等直接补官的制度,它是奴隶制时代世袭官爵制的残余,在我国封建社会被一直沿用着,尤以宋代用得最滥。宋代宗室子弟多可以直接补官,外戚恩荫的机会也很多,他们均被授予武阶官。一般中高级官员本身是文臣者,子孙仍补文阶官,本身是武臣者,子孙则补武阶官。从数量上看,这一途径是宋代入仕人数最多的一种。为了保证官僚机构应有的行政效率,宋政府通过考试任用法对之......
论北宋前期治吏惩贪的特点
作者:梁凤荣
在中国封建专制政权中,官吏贪墨受赇,曲私枉法不绝于书。官风腐败直接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都程度不同的对此有所察识,并都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其中,尤以北宋前期在加强治吏与惩贪方面,举措较为有力,成效也为明显。一用法制规范官吏行为赵匡胤靠兵变旦夕间夺取政权,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巩固政权。唐末五代以来吏治败坏、官吏横行不法的种种弊端,因没经过农民起义战争的荡涤有丝毫改观。鉴于此,赵匡胤及其继任者断然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完善各种立法,尤其是行政立法,用以规范官吏行为。北宋前期的行政法律规范大多包容于其基本法律《宋刑统》及大量的敕中,其主要内容是有关官司及吏人的行为准则。它要求其文武大小官吏对赵宋政权忠心耿耿,格尽职守。《宋刑统·职制律》规定,各级官吏要坚守岗位,无故缺勤或不按时番值,要处以罪止徒一年的刑罚。如果没有朝廷命令而擅离治所,经宿不归,杖一百。太宗至道三年,西川巡检石普因擅离本部入朝奏事,"诏下御史台按问"①。宋代对官吏的管理任用采取官、职、差遣分授制度,要求各级官吏绝对......
市易法新评
作者:王盛恩
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活动中的一条重要法令,它的颁布和推行,不仅成为朝野注目的中心和士大夫议论的焦点,而且引起了王安石的第一次罢相和变法派内部的分裂。自熙宁年间以来,对市易法的评议总是与整个变法活动联为一体,随着时势的发展而褒贬毁誉。目前学术界,由于对"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认定也给市易法以很高的评价。那么市易法究竟怎样,本文试图从其推行的情况来考察一下它对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影响,以便我们对这一重要问题全面认识。一王安石制定和推行市易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摧兼并收其赢余",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市易法从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施行到元丰八年(1085年)十二月被废除,共推行了十三年另十个月。罢市易法时"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于天下,本钱无虑千二百万缗,率二分其息,十有五年之间,子本当数倍,今乃仅足本钱"①。反对市易法者把没有得利息作为废除市易法的一条理由。其实,市易法施行之后,每年都为政府提供了一笔优厚的现钱。熙宁五年,京师设置市易务,其本钱一百八十七万缗。熙宁六年,就给内藏库交了三十万缗②。这说明财政收入立见成效。熙宁七年"提举市易司奏:市......
论红阳教教祖“飘高”
作者:宋军
红阳教作为明清时代华北地区极其重要的一支民间宗教结社,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关于该教教祖"飘高",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尚未出现令人满意的成果,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一红阳教教祖史称"飘高祖"、"飘高老祖"或"飘高尊师"。而这位救世主究竟系属何人,至今尚未明晓。在明清两代众多的"飘高祖"之中,史家最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高扬(阳)和直隶广平府曲周县韩太(泰)湖二人身上。关于高、韩二人孰真孰伪,向来众说纷坛,目前所知最早论及于此的是清道光中期直隶地方官吏黄育,他在其所著《续刻破邪详辩·佛说三回九转下生漕溪宝卷》条中言道:"即如红阳教主,系山西洪洞县人,名高阳,号称飘高祖。而直隶曲周县人,名韩泰湖,亦称飘高祖。此外又有称飘高祖者,更不计其数。此等教匪,稍一出名,即互假冒,而又以佛说惑人"。黄育在如此众多的飘高祖之中,独选洪洞县高扬为红阳教主,其主要依据来源于宗王化道光五年(1825)所著《邪教阴报录》,由此他在《又续刻破邪详辩·混元红阳明心宝忏》条中指出:"查《邪教阴报录》谓飘高名高阳,系山西洪洞县人"。继而黄氏又进......
近代以来日本佛教真言宗在华的宗教活动
作者:忻平
中日文化交流渊源流长,宗教是个重要媒介。然近代以降,随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和中国日衰,中日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日本在对华发动军事侵略与经济渗透的同时,佛教各宗也配合军事侵略,在华积极开展宗教活动,真言宗(简称真宗)、曹洞宗、净土宗、临济宗、日莲宗等都努力在华发展势力。其中,尤以真言宗为甚,建寺、办报、兴学、扩教,不妨说,近代以来的日本佛教在华扩张史,就是一部真宗在华发展史。关于日本佛教在华活动情况,国内研究似还不多,笔者谨以此文抛砖引玉,以期推动这方面的研究与获得同行的批评。一1872年(明治六年)7月19日,上海的码头上出现了一位风尘仆仆的东僧人,他就是日本真宗东本愿寺派往中国作开教考察的小栗栖香顶。小栗栖香顶的来华,开日本佛教传教海外之先河。日本佛教源于中华,自钦明天皇十三年中国佛教从朝鲜百济传入日本后,历经唐宋明清不衰,对日本文化尤其佛教发展贡献尤多。鉴真和尚七次东渡已成佳话,历代学问僧到华直接取经,久之,形成日本佛教多种宗派,著名者如奈良时代的"古宗六宗"(法相宗、俱舍宗、三论宗、成实宗、华夏宗、......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作者:丁三青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本文谨从以下方面论述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一、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当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近代中国,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步入现代化的大门,曾有过多次争论。最早的一次是戊戌变法以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争论。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之间也展开过激烈的论战。这些论战的实质,不是中国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方式步入现代化的问题。在这些论战中,前者最终都占了上风。这从社会意识上反映出革命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成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推进器。革命包含着武装斗争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两层意思。从根本上说,决定社会进步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但是,一个社会能否爆发革命,不取决于革命者自身,而是取决于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又不思变革时,革命必然要爆发。在像中国这样饱受外侵内压、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暴力革命几乎是革命的阶级实现现代化道路中别无选择的政治手......
北洋军阀史研究的新趋向
作者:居阅时
北洋军阀史研究从建国至今,无论规模、论著数量还是史学工作者的观念及研究方法,都历经了巨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成果不断涌现,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北洋军阀史研究工作的"新"逐渐被推出来,史学工作者的思想触角迅速向经济、文化、社会心理、意识观念、民俗习惯等延伸;吸收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机,采用计量分析,利用档案、会议记录、服饰、家庭生活费用笔记等等,广开材料来源,使北洋军阀史的研究色彩纷呈,生机勃勃,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借鉴和引入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经济学方法《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关税与财政》一文中大量运用数表、定量分析法阐述问题,在不足一万字的论文中出现6张数表,较文字阐述大为清晰,每个问题运用1~2张数表,便明明白白。①《论民国初年的政党、党争与社会》,虽是一个政治问题,但也借助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法,在探讨民初政治现代化畸变过程中,对上海等7所城市的政党社团作了详细的统计,列出数据,最后得出民初党争的特点:党社混沌不清,党争没有健康的法律......
遵义会议未批评“左”倾政治路线原因新探
作者:王涛
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遵义会议,是对统治中共多年的王明路线的挑战和突破。然而这个会议对于当时"左"倾政治路线,并没有给予应有的触动和批评,反而给予肯定。遵义会议的《决议》认为:"一年半反对'围剿'的困苦斗争,证明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①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问题。其中缘由如何,目前党史研究界有两种代表性的认识。其一是"时间紧急"论,即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党内没有时间在遵义会议上来批评王明"左"倾路线②。其二是"斗争策略"论,即为了集中力量减少党的阻力先解决军事领导权的问题,并争取共产国际支持,而有意不批评王明路线③。上述认识虽然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不无一定道理,但均未抓住问题的实质,没有揭示遵义会议未批评王明路线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长期遭受"左"倾路线打击和排挤,并且一直同王明路线斗争的毛泽东、刘少奇等,在遵义会议上对王明"左"倾路线是提出了全面的怀疑和批评的。比如毛泽东严正指出:王明路线"无疑地,这全部的理论和实际都是错了的。这是主观主义。这是环境顺利的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狂热和革命急性病的表.....
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
作者:翁有为,王树荫
如果说,"反修防修"、建立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论,那么,"以乱求治"理论、"造反"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则是毛泽东发动并坚持"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如果说其"目的论"有其某些积极的内涵与合理的价值,那么其"方法论"则只有消极的内涵和不良的影响。对其"目的论"学界已有论及,但对其"方法论"则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本文拟从下列三个方面作一分析。一关于"以乱求治"理论毛泽东为创造他所理想的"新世界",断然采取了非常之法,这就是"乱"。1966年7月8日他在给江青的信中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尔后还要有多次扫除。①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明确提出"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应包含这样四层内容:(一)关于"乱"的性质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乱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
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观透析
作者:周祥森
关于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的权利和地位问题,在美国妇女史学界基本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黄金时代"论者认为,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妇女与同时期的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妇女相比,享有更多的自由、更广泛的选择机会,拥有更广阔的生产活动领域,其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更是远高于同时期的英国妇女甚至19世纪的美国妇女。因此,殖民地时期是美国妇女的"黄金时代"。从本世纪20年代伊丽莎白·安东尼·德克斯特首先提出这种观点起,"黄金时代"论在美国妇女史学界独领风骚达半个世纪之久。进入70年代以后,"黄金时代"论越来越受到"神话"论的强有力挑战。"神话"论者认为,"黄金时代"论只不过是一个"神话"而已。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无论是其择业机会还是其拥有的权利,都极为有限,特别是她们依然生活在严格的以夫权和父权为基础的家长制之下,其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高,在某些方面她们甚至不如同时期的英国妇女①。相比较而言,"神话"论更接近于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生活的实际。但也仅此而已。因为,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的实际生活经历远比20世纪的学者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美国早期历史上的天赋使命思想
作者:刘国柱
绝大多数美国人,不论其阶级属性如何,都坚信,美国在人类事务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美国对国际社会要有所作为,肩负起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美国人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起源于殖民地时期,贯穿了自独立战争到现在的整个美国历史。这种使命感的内容纷纭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决策,特别是对外政策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美国早期历史上的天赋使命思想及其作用作一简要剖析。一殖民地时期开拓新大陆的宿命论在殖民地时期,宿命论是由英国的清教徒带到新大陆的。他们认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世界上血统最高贵、力量最强大的优秀民族,被上帝选中作为完成一种使命的工具,这个使命就是传播基督文明,征服落后民族和落后文明。这种使命是天意,是上帝赋予的。早在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在给去美洲探险的卡波特的《特许状》中就授命约翰·卡波特去探寻"迄今未被任何基督教徒所知的,并被异教徒和不信教者所居住的任何岛屿、国家、地区和领地"①。1584年,伊丽莎白一世给沃尔特·雷利的《特权状》中也授权他"前往发现、找......
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1947-1951)
作者:王琛
美国传统的西藏政策美国对西藏的兴趣始于上世纪末,首次阐述其西藏政策则是在20世纪初。1904年,美国针对英印总督寇松炮制的"宗主权"理论,国务院训令驻英大使表示异议,指出英国曾屡次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而且"中国也从未放弃过他们的统治权"①。但该政策只是东亚大国格局所决定的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总政策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阻止英国独霸西藏,为以后美国染指该地区留下余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孤立主义"的樊篱被冲破,美国对西藏的兴趣在沉寂了近40年后得以恢复。1942年4月日本切断了中国获得外援的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决定修筑一条经由西藏的中印公路,得到美国的支持。英国却视中国暂时困难为侵藏之良机,不仅煽动西藏地方成立"外交局",并立即与之发生关系,还暗中唆使其反对中印公路的修筑,声称:只有中国尊重西藏自治并保证不干预藏务,英国才能向藏方施加影响。为获得美国的支持,英国还于七八两月游说其支持西藏"事实上"的独立,希望就此向中国施压②。然而,美国持谨慎态度。在此之前,国务院远东司在一份备忘录中列西藏于中国版图之内,在接到照......
《南宋馆阁续录》纠误一则
作者:戈春源
《南宋馆阁续录》卷九"秘书省正字"条内有下列记载:"蒋重珍字良贵,常州武进县人。嘉定十六年正奏及第,治诗赋。(绍定)二年九月除。三年十二月为校书郎。"按,该条称重珍为"常州武进县人"有误。查《宋史》卷411《蒋重珍传》称重珍为"无锡人",又《咸淳毗陵志》卷17《人物》亦言"蒋重珍世居锡山之富安,读书一览即记"(锡山即无锡之别名──笔者)。《宋史》系国家正式编定的正史,写作态度较野史为严谨;《咸淳毗陵志》是南宋度宗年间所撰,距重珍卒时仅晚十余载,所记可靠性亦较大。笔者最近又查阅了《锡山蒋氏宗谱》(藏无锡市图书馆),据其中卷一与卷十记载,蒋重珍的祖父蒋迈在靖康初年(1126)即从宜兴迁居无锡富安乡胡埭,死后葬归山。其父蒋文壁,字国光,"年三十二卒,葬胡埭"。"重珍十岁而孤,嘉定末殿试第一,累迁集英殿修撰,以刑部侍郎致仕,赠朝请大夫,谥忠文,葬照天湾"(在今无锡市胡埭镇)。从宗谱看,重珍为无锡人无疑。且重珍在无锡遗迹甚多。如:"状元桥在胡埭,跨小西溪,南宋时建,以蒋重珍故居得名。""又大市桥西状元坊,亦为重珍建。""雪浪庵在开化乡(......
钱玄同中西文化观研究
作者:李可亭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钱玄同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但至今尚未被重视的人物,他是五四时期的文化斗士,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他的中西文化观有其独特的风格,卓然一家。试略论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钱玄同的思想认识经历了由尊清到排满,由反清到反封建的发展轨迹,其跌宕起伏中透示出认识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在1903年(17岁)以前,钱玄同的思想是"尊王攘夷"。周作人在《雨天的书·元旦试笔》中说他自己"当初和钱玄同先生一样,最早是尊王攘夷的思想"。尽管清王朝已危机四伏,大厦将倾,但钱玄同还未认识到清朝"洋人的朝廷"性质,依然在书房里读经书、做八股,走一般士子的科举之路,所以满脑子皇帝圣明、德泽广被的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有识之士皆弃保皇而排满,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而钱玄同的思想并未发生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他所受的封建家庭教育外,与康梁的保皇影响分不开。钱玄同曾说:"我彼时之思想,完全受'保皇论'之支配",又说他"早年写作文言文,完全得力于梁任公",对梁启超在戊戌、己亥时倡"保皇论"的文章"大悦",佩服得"五体投地"①。所以,1902......
“抗战的中流砥柱”冯玉祥
作者:李晓红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著名的爱国抗日将军。他勇于追求真理,献身于国家和民族事业,为抗击日寇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奋斗不息,被周恩来誉为"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①。一志在疆场冯玉祥坚决抗日的思想基础是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和献身于国家、民族的伟大抱负。1931年他的《献身》诗就是他这一思想的充分表达。诗云:"献身给国家,不怕刀砍和枪杀;献身给民族,情愿粉身与碎骨。民族生存,我方生存,我身虽死,换得民族生存。国家自由,我方自由,我身虽死,换得国家自由。"②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5日,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上海方面的战事。他立即写好政治遗嘱,奔赴前线。但该战区所有部队都是蒋介石的嫡系,根本不听他的指挥,他万分气愤,却无可奈何。9月,天津沦陷,马厂失守,冯玉祥被改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前往津浦路北路指挥宋哲元、韩复榘等部。但蒋介石又怕他与旧部重新结合,密令肖振奔走于宋、韩各部间,挑拨他们与冯的关系,前线十分混乱。冯玉祥亲赴前线,进驻桑园督战。他以一部分部队侧面袭击敌人,而以主力绕攻敌.....
“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透析
作者:赵建群
研究历史首要的一点是真实地反映客观历史。这既是史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至今仍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在批判传统史学的过程中,基于他所生活时代的认知水平,曾提出一个全然不同于传统史学观念的命题,那就是"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①,对传统史学的片面观念给予彻底的否定。从根本上说,布洛赫提出这一命题,是与他哲学观念的变革密切相关的。与传统历史学家不同的是,布洛赫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历史就其本来状态而言,是一个"万事万物都是纠缠在一起"②的有机整体。他说:"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的结构与信仰及思想最基本、最微妙的反映都概莫能外。"③这构成了布洛赫提出"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命题的基本哲学观念。在布洛赫看来,人类社会历史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就表明诸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着各种联系。他认为,正是诸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客观联系,才反映出人类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因此,研究历史至为重要的,是要揭示诸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各种客观联系,需要"显......
河南期刊出版历史概略
作者:王琼
清末、民国时期河南期刊出版概况河南报刊创办较迟。至19世纪60-70年代,一些买办文人开始办报刊,且仅限于香港、上海一些大城市。到了清光绪十年(1884年)河南编辑出版了最早的期刊《述报》(月刊,出版者不详,馆藏上海图书馆)。戊戌政变后,国内维新派报刊大部分被查封或停刊,改良派、革命派的报刊都是先在国外或香港出版发行。从1906年起河南同盟会留日学生开始创办革命报刊,在日本出版发行,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和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其中在东京的有1906年12月出版的《豫报》,1907年出版的《河南》、《中国新女界》,1910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之中国女子月刊》。这些报刊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高潮。1906年以后,为了实行伪立宪以及和革命派的报刊宣传相抗衡,公开发行官报的倡议在一部分封建官僚中又喧嚣一时。因此在北京及各省省会陆续办起了一大批新型的政府官报。其中除1904年创办的旧官报《河南官报》外,有1906年出版的《河南白报科学报》,1907年出版的《豫省中外官报》、《河南教育官报》,1909年出版的《河南自治报》、《河南宪政月......
墨子宋人考辨──兼驳墨子为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
作者:王增文
墨子姓墨名翟,是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墨子究竟是哪里人氏,历来看法不一,至今仍有宋国人、鲁国人、楚国鲁阳人、印度人四说,莫衷一是。墨子究竟是哪里人呢?详考有关史料,笔者认为,所谓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皆不可靠,墨子实际上是宋国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人。最早提出墨子是鲁国人的为东汉末年人高诱。《吕氏春秋·慎大览》高诱注曰:"墨子名翟,鲁人也。"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墨子间诂·墨子后语上》更明确指出墨子"生于鲁而仕宋"。他说:"以本书考之,似当以鲁人为是。《贵义篇》云:'墨子自鲁即齐。'又《鲁问篇》云:'越王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吕氏春秋·爱类篇》云:'公输般为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见荆王日:臣北方之鄙人也。'《淮南子·修务训》亦云:'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至于鼓。'并墨子为鲁人之证。"孙诒让的考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也得到了后来不少学者的赞同。但是,墨子为鲁国人的说法仍然有很多疑点,令人难以信服。首先是孙诒让的考证,也只能证明墨子曾经居住在鲁国,与鲁国关系......
论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
作者:董广杰
龚自珍卒于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1年,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主要是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当时的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文化专制,社会危机四伏,衰世征兆尽显。龚自珍思想激进,忧国忧民,他对封建衰世的批判和社会变革理论开近代思想解放之先河。本文试作探讨。一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作为清王朝政治支柱的君主专制制度,愈显其反动和腐朽。龚自珍连写四篇《明良论》,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了深刻的抨击。他指出,国家之所以受辱,是由于大臣们不知廉耻。而大臣们之所以不知廉耻,则是由于皇帝不能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他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嘉庆皇帝在谕旨中引卧薪尝胆的典故,而群臣却不为所动,不能分帝王之忧。龚自珍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帝王的专制,视群臣如奴仆、如犬马。龚自珍的结论是,只要有帝王的专制,就不可能有贤相良臣。故此,龚自珍放言要求嘉庆皇帝改变其独裁专制,代之以君臣共治天下。这在当时,无疑为惊世之言。在《古史钩沉论》一组文章中,龚自珍又以史喻今,以"称祖之庙"说明清朝自建立以来,凭借强大的专制威力,实行"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耻"的高压政......
一面历史的镜子──评《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
作者:李剑鸣
王晓德博士的《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一书是近年来国内美国外交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第一个令人折服的地方,是作者在资料方面所下的功夫。照常理,研究美国外交史,非到美国去收集材料不足以成其事;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关在两人合住的10平米斗室中读书和思索,仍然在资料上做得让人啧啧赞叹,其苦心孤诣可以想见。伍德罗·威尔逊的全部著述、书信、演说和国务文件,均经人编辑整理,已正式出版50余卷,这里有作者所需的基本资料;威尔逊的主要助手如豪斯上校等人的文件,亦已成书,再加上数以百计的专题研究著作,这项研究便具备了更雄厚的资料基础。威尔逊是一个学者出身的总统,平常就有掉书袋和咬文嚼字的毛病,要通读他那卷帙浩繁的文献集,绝非等闲之事;其他散见的材料,需要细心和耐心去搜求,不付出巨大心力,当然难以如愿。更见功力的是对资料的辨别和运用。作者的研究要推翻许多成说,这一要采纳新的材料,二是对材料作出新的解释。书中每论一事,必铺陈胪列大量文献和各家之说,鉴别比较,条分缕析......
汉唐史研究的一部力作──《汉唐行政管理》评介
作者:苏晋予
国家是通过行政机关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事务进行管理的,行政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一个国家(或古代王朝)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下,也是它兴旺发达,抑或衰败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汉唐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就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先进地位,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其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和高水平的行政管理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刘太祥同志经过十年艰辛的劳动,奉献给读者的《汉唐行政管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一书,就是对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研究做出的新贡献,是深入研究汉唐社会所取得的新成果。刘太祥同志经过长期、深入、细致地研究,在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唐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即一、行政组织;二、行政决策;三、人事管理;四、行政监督;五、文书管理;六、财政管理。同时还对汉唐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可供我们借鉴的某些经验做了概括的总结。全书简洁、全面、严谨、清晰,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学术专著。我国古代国家行政管理水平较好的当推汉、唐、明、清等王朝,深入研究这些王朝,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是具有典型......
评《中国的政治发展》
作者:吴玉文,陈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学者对第三世界新兴国家推行现代化趋势和进程的关注与研究,不断深入扩大,很快就突破了殖民时代西方学者对各从属国的传统描述,逐步形成了崭新而独立的所谓"现代化学",并先后构造出若干不同的理论模式或框架。政治发展理论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通常与政治现代化相提并论。但是对政治发展概念的解释却是众说纷经,没有形成定论,白鲁恂就曾归纳了关于政治发展的10种不同定义。张涛同志在他所著的《中国的政治发展》一书中,把政治发展的概念界定为:为国家政治系统提供大众支持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也包括为促进更广泛的政治参与与建立制度的社会化过程。他对政治发展概念的这一界定是在总结各位学者的看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政治发展的特点,应该说是有新意的。该书是政治发展理论和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综合体。政治发展是政治学范畴,而要考察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又必须具有较深厚历史学有关知识。在该书中,作者运用了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比较透彻地分析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国的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