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原因
作者:林存柱
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原因林存柱汉语方言是在汉语这一种语言基础上形成的,还是在多种语言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更符合历史逻辑和历史事实。现阐述如下,与海内外同仁商榷。一从政治统一到语言统一笔者认为,汉语最早的主人是秦国人。秦国人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处在奴隶社会,战争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前221年,秦国征服周围诸国,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秦帝国,而进入封建社会。秦国人发源于今陕西、河南一带。战争的胜利使其疆域不断扩大,使用汉语的地区也越来越广阔。而被秦国战败的韩、赵、魏、齐、燕、楚、蜀、巴、粤等国,并不使用汉语,至少绝大部分国家并不使用汉语。经过春秋战国五、六百年的战争和语言传播,汉语的政治权威(官方语言)和人群优势(比例最高)已经确立。在汉语两千多年的同化过程中,在古都长安(今西安附近)、洛阳辐射力强的中原地区,语言的差异今天已经很小(只有次方言的差别);古都的北移(以北京为首都),不仅没有给汉语造成大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北方话在东北、内蒙的传播;在江南,则保留了不同语言被汉语同化的清晰痕迹。今天的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
中国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
作者:孙玉杰
中国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孙玉杰伊斯兰文化是产生于世界东方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从元代以后,中国的穆斯林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文化,中国的伊斯兰文化是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十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发展而成的。它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中国的伊斯兰文化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伊斯兰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一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共同创造的人类优秀成果。中国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同时又都具有中华民族大文化特质。中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创造的中国伊斯兰文化,丰富和扩大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本土产生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吸收融合外来的佛家思想等,而且吸纳了与中华民族文化不同源头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文化......
论商文化对荆楚地区的影响
作者:黄有汉
论商文化对荆楚地区的影响黄有汉殷商时期的荆楚地区是殷商王朝的南土方国,殷商王朝在荆楚地区的统治达600年之久,对荆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强烈的影响,以至使两周时期的楚文化也带有浓厚的殷文化的特色。一殷商王朝对荆楚地区的征伐和控制殷商王朝建立后,为了扩大统治和剥削的范围,对其周围的方国进行征伐,荆楚地区是其征伐的主要对象之一。在殷商王朝强大的武力威慑下,自成汤时期,荆楚地区开始臣服于商王朝,对商王朝纳贡。《诗·商颂·殷武》云:"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景正派大臣詹桓伯对晋国人说:"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这段话很明确地记载周人自后稷起仅拥有魏、骀等西土之地,而武王克商以后才开始拥有东土、南土、北土之地。而巴、濮、楚、邓,即周王朝的南土,则是从商王朝手中得到的,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巴、濮、楚、邓在周武王克商之前,是商王朝的南土。巴、濮、楚、邓正是今南阳盆地,江汉平原一带地方。荆楚......
玄奘译经活动述论
作者:张德宗
玄奘译经活动述论张德宗玄奘,俗姓陈氏,洛州郾师人。玄奘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伟大贡献,简而言之,一是创立了唯识宗,二是译经活动。本文拟对玄奘译经活动的内容、特点、意义等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尚希指正。一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也随之开始。相传,东汉明帝永平年间遣蔡、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请得摄摩腾(又称迦叶摩腾、竺叶摩腾)和竺法兰来洛阳,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即为最早译为汉文的佛教典籍。慧皎《高僧传》称:《四十二章经》,"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①。智升《开元释教录》也谓《四十二章经》为"汉地经法之祖"②。但实事求是地说,《四十二章经》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作品。《开元释教录》记载:译《四十二章经》时,"(摄摩)腾以大化初传,人未深信,蕴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摄经要,以导时俗","提要引俗,似《孝经》十八章。"③称之为编译也许更恰当一些。隋唐以前,译经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东汉明帝永平年间至西晋末年,这一阶段共约250年。尽管此时出现过如安世高、支娄迦、支谦、康僧会、法护等著名的翻译家,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译......
岳飞“直抵黄龙府”考
作者:郑传斌
岳飞“直抵黄龙府”考郑传斌大凡涉及岳飞抗金斗争的论著,在论及岳飞取得颖昌大捷、进兵朱仙镇直逼开封这段史实时,都会引用"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①这句话,以表达岳飞要收复失地,灭亡金朝的非凡气魄。但是,岳飞所说的黄龙府究指何处?他要打到这个地方,用意何在呢?对此问题,很少有人论及,仅有宋史前辈邓广铭先生在他的著述中谈及此问题。在邓先生论述的启发下,我产生了与之相左的见解。一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有必要先将金以前的黄龙府沿革情况搞清楚。在秦以前,黄龙府所在的地区属于东北古老的民族--肃慎的活动范围,从汉朝到隋朝属于古扶余国的辖地②。后来大祚荣建立渤海国,"以扶余故地为扶余府,常屯劲兵捍契丹,领扶、仙二州"③。《辽史·地理志》也说:"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从上述两条材料可以看出:做为最早的行政建置,扶余府是黄龙府的前身;做为渤海国的西部门户,扶余府是抵抗契丹入侵的军事重镇。辽太祖天赞四年(925年),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国,扶余府首先被攻破,"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④。至于更名的时间,没有具体记载。《辽史·太祖本纪二》说:"太祖所崩行宫在扶余城西南......
李岩在京史实质疑
作者:秦新林
李岩在京史实质疑秦新林李岩其人之有无,是明末农民战争史中一个存在争论的重要问题。这一争论,早在清初就曾有过①。乾隆钦定《明史》颁行,因畏文字狱,此一争论渐消。1978年,顾诚《李岩质疑》一文出,争论再起。其后18年间,不同意顾文之观点者,主要有三说:一曰杞县《李氏族谱》中之李岩即大顺军之李岩②;二曰砀山县李举人即李岩③;三曰李岩在北京期间活动史事证明确有李岩其人④。笔者对此也有兴趣,仅就《李岩在北京史事新考》(以下简称《新考》)一文进行一些商榷,以就教于诸师友。一住周奎宅者不是李岩《新考》一文用了大量笔墨,来证明李岩在北京期间住在周奎宅。但细阅史料,则可知当时居周奎宅之大顺军将领并非李岩。赵士锦《甲申纪事》称:"(三月)二十日,各官俱往投职名,为歇家行役长班所驱也。刘宗敏(住田宏遇宅)、李大亮(住西城大宅)、李岩、郭某(不知其名,住在周奎宅)四处分投职名。"⑤过去人们可能对"四处分投职名"注意不够。"往投职名",就是去向大顺政府报名登记,到哪里去报名登记?去"四处分投职名。"这里的"四处",只能是确指四处,也就是要百官到刘、李、李、郭四处去"分投职名"。如......
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
作者:范金民
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范金民大约自明中期起,著名的地域商帮如安徽商人、山西商人、陕西商人、广东商人、福建商人、江西商人和龙游商人等在商品经济的舞台上开始活跃起来。在苏州西南太湖中的洞庭西山和东山,也崛起了一个四出经营、颂之人口的洞庭商帮。就兴起地的地域范围而言,这个商帮可能是所有商帮中最小的,但其活动能量和在商品流通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正德时,洞庭人王鏊说,西山人"离家旅估,橐理粮裹,驾巨舶,乘弘舸,扬荆襄之帆,鼓潇湘之柁,巴西粤南,无往不可。但务资崇,阜陵奚慑,躬蹈坎坷。遂致赢同猗顿,侈并乌倮。兹山万室,处者甚少而出者伙也"①。这是说西山商人餐风露宿,不惮跋涉之苦,活跃于以荆湘为中心的长江上中游地区。同时的湖南茶陵人李东阳说洞庭人"散而商于四方,踪迹所至,殆遍天下"②。稍后的昆山人归有光也说,洞庭人"好为贾,往往天下所至,多有洞庭人"③。他们都说洞庭商人足迹几乎遍于宇内。明末苏州人冯梦龙则在他的《醒世恒言》中描写道: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④!如此为人瞩目的洞庭商人,是凭藉......
《汉书》正误一则
作者:刘德增
《汉书》正误一则刘德增《汉书》卷99《王莽传中》载:"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监位上大夫,各主五郡。"这段文字有矛盾:王莽分全国为九州。"州从《禹贡》为九。"(《汉书》卷99《王莽传中》)九州之内,有"百二十五郡"(同上)。从"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一句看,州牧、部监共有二十五人。苟如是,则州牧有九,部监十六。但从部监"各主五郡"看,应有二十五部监。此矛盾一。"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是说州牧、部监皆见礼如三公。但下文又云"监位上大夫。"此矛盾二。苟悦《前汉纪》卷30也记有王莽置州牧、部监一事,其文作:"置州牧,见礼如三公;郡(当作'部')监二十五人,位上大夫,各主五郡。"这样,《王莽传中》的矛盾可解。因此,《王莽传中》文有颠倒,当作:"置州牧,见礼如三公;部监二十五人,监位上大夫,各主五郡。"《汉书》正误一则@刘德增
中国近代社会的三种爱国观──兼谈对爱国主义的一点思考
作者:汤毅平,刘云波
中国近代社会的三种爱国观──兼谈对爱国主义的一点思考汤毅平,刘云波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激剧动荡、变革的社会,坚船利炮的侵袭,欧风美丽的吹打,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各色思潮的起伏跌宕……,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无一不处于由旧趋新,由传统向近代的过渡之中。诚如梁启超所言:"今日中国者,过渡时代之中国也。"过渡特征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爱国观的三种形态,即:传统形态、传统向近代的过渡形态以及正规意义上的近代形态。一所谓传统形态的爱国观,即是古代忠君爱国观在近代的延续。一方面,它坚决反对列强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把华夏中国看成爱新觉罗氏的一姓天下,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其忠君保皇思想始终不变,从此种意义上讲,爱国实则是爱"大清江山",爱一姓山河。这种爱国观的主要载体即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抵抗派和革新派人士。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顽固坚守封建壁垒,誓死维护持续2000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只是单纯反抗外国列强侵略的封建顽固派。顽固派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之后,作为一个政治派别它实际上与洋务派相对......
清末中国对犹太人的了解与态度
作者:李长林
清末中国对犹太人的了解与态度李长林犹太人是一个分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的特殊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有犹太人集团居留过,开封犹太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到清末时期才开始对犹太人有了明确的了解,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旅居欧洲各国的犹太人有着受压迫、受欺凌的相似遭遇,有着救亡图存的共同愿望,因此中国人民对犹太人民的态度是友好和同情的。本文拟就上列有关情况作一评述,以期通过历史的回顾,促进今后中犹两个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一"犹太"译名的由来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的文献中,首先出现的犹太的译名是"石忽",见于唐景教文献《世尊布施论第三》。元代以后称犹太为"示忽"、"主吾"、"主鹘"、"朱乎得"等。明季来华的传教士则译为"如德亚"(其词源为拉丁语Iudaeus,希腊语Ioudaios),有时也译为"如达",或"如大"。但"如德亚"在此后二百年间成了中文著作中流行的译名,如《职方外纪》、《坤舆图说》、《澳门记略》都用的这个译名。"犹太"这一译名,据有的学者考证始见于19世纪30年代。在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于1833年至1838年编印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出现了"犹......
五四时期“生育节制”思潮述略
作者:梁景和
五四时期“生育节制”思潮述略梁景和由于人口渐繁,衣食住三者,常虞不给,所以自古国内外就有控制人口的思想主张。在国外,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马尔萨斯等;在国内,其代表人物有韩非子、洪亮吉、汪士锋等。然而令人瞩目的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一股"生育节制"思潮。这股思潮的出现是由1922年美国桑格夫人来华后引发的。一美国节育运动发起者,生育节制的实际运动家和理论家桑格夫人(1883-1966)1922年3月赴伦敦参加第五次国际生育节制大会,途经中国,于4月到北京,受到了各方人士的热烈欢迎。当时一些报刊大张旗鼓地宣传、介绍了这位为热烈倡导生育节制而"曾经入了狱"的先驱者。桑格夫人由于全身心致力于生育节制的宣传与实践活动,"终于影响了国内外"①,也受到中国进步人士的青睐,并"欢迎这位产儿节制实际运动的健将桑格夫人到我们中国来"②。桑格夫人来华后在《妇女评论》上发表了她的长文《生育节制底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面阐述了生育节制的理论和实践,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桑格夫人还在北京大学作了《生育节制底什么与怎样》的讲演,与北大青年学生共同探讨"生育节制是什么?怎样实行.....
文化与政治的歧路:重议“五四”文化阵营的思想格局
作者:张宝明
文化与政治的歧路:重议“五四”文化阵营的思想格局张宝明多年来,学术界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学术性与政治社会性的界定多将眼光放在前后的转化或后期分化的比较上。因此,关干《新青年》谈与不谈政治的争论总相持不下。双方各执己见,而且都能找到当事人的直接道白作论据。据此,持"谈政治"论者可以把新文化运动自始就说成是政治性的;同样,持"不谈政治"、"远离政治"论者则把它归结为纯粹文化性质的运动--至少在1919年以前是这样。凡此种种,本身就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性。对此,笔者以为,持论双方都未能把眼光放得更远,籍以远眺激进团体的全景。事实上,"五四"激进派一开始在舆论上合作就在同仁内部深藏两股思想潜流,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才逐渐外化而已。一"不谈政治"的悖论必须开宗明义的是。陈独秀一开始创办《新青年》就有着很强的功利目的。因此,这里我们有理由对参过政、革过命的陈独秀之"陡转"作必要的追溯。只要回首看看《新青年》发起的背景就不难理喻。1915年秋,杂志创刊之时正值国内政象剧变之日。内忧外患,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不甘寂寞的陈独秀迎刃而上。尽管主编抱着不服输的心理,有着......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作者:李云峰,叶扬兵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对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亦即"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某种不足之处,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安内攘外"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提出并形成的一种基本理论,这种理论包括具体政策理论和总体战略理论两个不同的层次。九一八事变以前,它主要是为当时的具体政策服务的,是一种剿共、消灭异己的理论。九一八事变以后,它则上升到总体战略的高度,成了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他一切具体政策都是从它引申出来,并服从于它的。本文拟就这一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特点加以论述,以进一步认识其发展和本质。一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4月成立后,实行了一系列违背时代潮流的误国政策,包括对内和对外。在对内方面,为扩大地盘和建立专制独裁统治,极力推行反共灭共和剪除异己的内战政策,实施法西斯的特务政治、党化教育和封建的保甲制度,摧残民心民意,镇压各界人民的反抗和进步活动。在对外方面,以反苏亲帝为主旨,在与苏联断绝邦交的同时,千方百计寻求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当然,南京政府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丛书总序
作者:秦英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丛书总序秦英君中国思想史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们就已探究天地、人生、道德问题,撰写出了富有哲理的思想著作,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和发展,这些思想不断被后人创新完善,逐渐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思想体系。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源远流长,根据史家所言,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尽管这种断然截流的分期方法未必全部合理,却也约定俗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亦即当代中国思想史,就是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发展和延续,它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最近阶段。中国思想史的历史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历经春秋战国诸子之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阶段的发展演变,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特有风貌,其最大的思想特色就是重道德伦理思想、重政治思想,即从"内圣"入手,开"外王"之业。"内圣外王"的人生模式,成为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追求学问之极致和道德修养之圭臬。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数千年的古老大门被洋枪打破,于是中国社会起了根本的变动。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思想发展的近、现代时期,其文化思想上一个突出问......
论阿尔比战争
作者:徐家玲
论阿尔比战争徐家玲13世纪初,在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的积极策划和推动下,法国北方封建主以镇压阿尔比异端为名,向广袤富庶的法国南方发动了长达20年的十字军战争。历史上称这次十字军为"反阿尔比十字军",其宗教战争的性质似乎毋庸置疑。但是,这场战争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法兰西封建国家在经历了中世纪早期王权衰微、群雄割据的剧痛之后,开始实现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关键步骤,并且成为法国南北方统一的重要契机。同时,在这场战争中,也显露出13世纪各大封建君主国及教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领土、权力之争。本文仅从阿尔比战争本身的历史出发,说明这场战争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12世纪末13世纪初,以阿尔比城为中心的纯洁派异端运动①在法国朗格多克地区和普罗旺斯迅速发展,受到了罗马教廷和欧洲各派政治势力的关注,一场围剿阿尔比异端的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在紧锣密鼓声中不断升级。早在11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教廷就一直关注各种异端问题,曾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对"异端"信仰者进行惩罚,但一般以除籍破门为最严厉,并不涉及经济和政治权利问题。随着罗马教廷在西欧世界的最高权力的确立,教皇......
消极防御战略与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
作者:刘昀献
消极防御战略与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刘昀献巴黎公社革命是迄今为止,无产阶级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深入研究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公社革命失败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诸方面的原因,我国史学界已多有论述,但笔者认为,作为革命和革命战争,公社革命的失败,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当时客观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诸条件的局限,还在于主观上军事战略的失误,消极防御战略是导致公社革命失败的首要的和直接的原因。本文拟对此作以粗浅探讨,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匡正。一从3月18日革命爆发到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领导革命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没有利用我强敌弱的有利形势,果断采取进攻行动,彻底摧毁反革命势力,将革命进行到底,而是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放弃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丧失了彻底消灭敌人的有利时机。首先,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没有马上组织进攻,下令逮捕梯也尔政府的成员;没有下令关闭巴黎城门,解除反动军队、警察和宪兵的武装,彻底消灭首都的反革命势力。3月18日革命爆发时,......
论约瑟夫·张伯伦的激进主义
作者:李季山
论约瑟夫·张伯伦的激进主义李季山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变。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此时开始发生阶段性变化,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转变。国家开始在整个社会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原则开始让位于国家干预思想。对于这一重大转变,各阶级、阶层及代表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家作出的反应各不相同。约瑟夫·张伯伦(以下简称张伯伦)出身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世家,他本人是一位典型的工厂主①。作为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之一,张伯伦的反应如何呢?综观他的政治生涯,最令历史学家瞩目的是他的激进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及行为。他的激进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及行为正是对他生活于其中的时代变革的反应。他对时代变革的反应体现在外交领域是其帝国主义思想及行为,体现在内政上便是其激进主义。研究他的激进主义有助于理解他所处的时代,有助于加深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一教育改革与市政改革张伯伦把自己介入公共事务的日期说成1868年。这年,英国举行第二次宪政改革后的首次大选,为赢得大选,"伯明翰自由党联合会"重建,张......
概论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关系理论
作者:周钢,杨国美
概论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关系理论周钢,杨国美关于美国移民、民族与种族关系史学,国内已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①。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外学术界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系统评介美国学术界目前流行的几种理论。外来移民在美国的生活适应问题,还在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的20世纪初,就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著名学者罗伯特·帕克1950年曾提出"种族关系循环学说",认为移民来美之初,会因文化价值差异而同当地人发生摩擦、冲突,但日久天长,也就慢慢发生适应并被主流社会吸纳。因此,接触、竞争、适应和同化这四部曲,是"进步的和不可避免的"②。学者奥立弗·考克斯在1948年出版的《等级、阶级和种族》一书中,把"种族"(Race)一词界定为"依其体貌特征,在与他群的社会交往中,被外人或自己人加以区分的任何群体"③。土著美国人、非洲裔美国人、墨西哥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人们按其体貌差别分出了种族上的差别,甚至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当他们首次来美时曾被认为是劣等"种族集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族外通婚的发生,他们的体质特征消失了。由此可见,基于体质特征所划分的集团,是可变的。社会学家曾就"种......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男性特色”
作者:孙兰英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男性特色”孙兰英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被"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的封建主义绳索紧紧地束缚着,那部曾经广布千年的《礼记》,是如此昭示女性地位的:"妇者,附也,伏于人也。"到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批以李贽、黄宗羲、戴震等为首的思想家曾用激进的言论抨击君主专制独裁统治。反对君主专制,不能不涉及到受封建专制多重压迫的妇女。对封建思想展开抨击,妇女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纳入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这一总课题之中。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与文学作品中的反传统的描写,孕育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为中国妇女的解放蓝图描下了笔触朦胧的第一笔。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的坚船利炮裹挟着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夹带着西方商品的"血腥"味,长驱直入,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阶层,给当时爱国的封建士大夫以极大的震动和刺激。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他们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过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认为:中国人再也不能像自己的先辈们那样,到故纸堆里去寻找出路,必须睁开眼睛看一看世界,呼吸一下大洋的空气。于是他们通过"刺探西事"和"翻译西书"......
惊醒女子魂,鉴彼媸与妍──论启蒙女学者单士厘
作者:戴东阳
惊醒女子魂,鉴彼媸与妍──论启蒙女学者单士厘戴东阳在近代中国观察、研究西方历史的行列中,1900年以前还很少有妇女的参与,而能够用著述表明自己的观感和见解的更是罕见,这罕见的一人便是单士厘。她"一生著述,凡十一种"①,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其中不少均涉及对域外风情及其社会的观察、研究。无论从介绍世界文化的广度来看,或者从中国人接受近代思想的深度来看,在同时代的同类作品中,超出济辈甚远。显而易见,单士厘是近代中国当之无愧的启蒙女学者。单士厘(1856-1943),字受滋,因丈夫姓钱,按照当时的习惯,又叫钱单士厘。她出身在浙江萧山一个文化教养程度很高的家庭。父亲单思博颇有文名,舅父许壬伯的著作多达十余种。单士厘幼年失母,跟随舅父读书和生活,受到如同"母慈师严"般的照料,得以在闺中涉猎子史、玩习文词。凉风萧萧秋月明,促织终夜亦有声。读书灯下音四壁,捣衣砧上月三更。②这是她后来对自己童年时代灯下读书生活的回忆。在家学熏陶和舅父教诲下,单士厘很早就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单士厘到29岁才结婚,这在当时的大家闺秀中是极为少见的。晚婚使她有了更多......
河南杞县境内夏商夷三族之考古学文化
作者:刘春迎
河南杞县境内夏商夷三族之考古学文化刘春迎夏时期,在辽阔的黄河中下游平原,曾活动着三个大的古族:夏族、商族和东夷族①。近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夏、商、夷三族渊源有自,文化各异。约当公元前20-17世纪时,这三族都步入了青铜时代②,完成了从原始部族向文明民族的过渡,从而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青铜文化,即以夏族为主体创造的二里头文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的先商文化(即漳河型一类文化),以东夷族为主体创造的岳石文化。以往的研究已揭示出夏、商、夷三种考古学文化的来源和中心分布区域:以伊、洛平原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主要来自王湾类型河南龙山文化,也包含部分山东龙山文化因素③;以豫北冀南为中心的漳河型一类文化,是在后冈类型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融入晋中地区龙山文化的大量因素后形成的④;以山东腹地为中心的岳石文化,则主要来自山东龙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也有密切联系⑤。近年来,在上述三个区域均开展了较多的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对三文化的文化特征业已明了,而在夏、商、夷三种文化分布地域的中间联结地带──今豫东西部地区尤其是杞县一带,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
北魏对外交往的国际大都会──洛阳
作者:吴少珉
有着四千余年城市文明史的古都洛阳,曾多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在对外交往中,谱写过辉煌的历史。自东汉建都洛阳后,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西路,其东端起点转移到了洛阳;丝绸之路东路和南路也先后汇合于洛阳。由此洛阳的对外交往获得空前的发展,呈现过十分繁荣的景象。可惜汉末的战火,将昔日的繁华焚毁殆尽。魏晋时期,洛阳城得以重新营建,统治者亦重视恢复和发展对外关系,故洛阳在对外交往中仍处于重要地位。自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北魏初的一百多年间,旷日持久的战乱使洛阳变得疮痍满目、残破不堪,对外交往更濒于中断。公元494年,孝文帝元宏为实现改革的宏图,冲破重重阻力,从平城迁都洛阳。随即在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建起一座宏伟的新都。洛阳再度成为北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493年,孝文帝在洛阳"诏徵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①。李冲等人不辱使命,在利用、改造旧城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一座规模宏大、中心突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功能完备、结构严谨,别具特色的新都,堪称中古时期我国和世界第一大城市。新都洛阳的建成,在......
抉幽阐微 填补空白──《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评介
作者:张其凡
自唐代设馆修史,宰相监修,修史制度大备,官修正史,达八部之多,修撰《实录》,成为定制。迨至宋代,修史制度更加严密完整,机构更加齐备,官修史书种类甚多,配套齐全,"史料之丰富冠绝古今"。然而,对宋代修史制度之研究,大陆宋史学界,一向少人问津,更逞论全面检讨了。而今,蔡崇榜博士穷数年之力,抉微阐幽,撰成《宋代修史制度研究》一书,填补了这项空白,将宋代史学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大大推进了一步。由于此书系由台北文津出版社收入《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印行,仅印五百本,故而流传不广,出版三年多仍少人知晓。笔者有幸获赠一本,读后颇有收益。兹特绍介,以广其传。《宋代修史制度研究》一书,正文十一章,二百一十一页,约十六万言。本书第一章为"绪言",第十一章为"徐论",其徐九章依次为"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史馆与史院制度"、"历朝实录的修纂"、"历朝国史的修纂"、"历朝会要的修纂"、"其它史书的修纂"、"宋代修史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病"。从各章题目即可看到,本书是对宋代官方修史制度及各种体裁的官方史书的全面检讨,从而使......
含英咀华 常读常新──读《胡思庸学术文集》
作者:汪维真
胡思庸先生,一生主治中国近代史,尤聚焦于中国近代思想史。平生著述虽无等身之豪壮,但却精益求精,以推出经得起检验的上乘之作而见长取胜。他以中国近代史上的典型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采用单篇刊发系列文章的形式,从点到面,稳扎稳打,集腋成裘,建构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体系,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上的学术地位。新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胡思庸学术文集》即是胡先生这方面精到之作的荟萃。本文集收录了胡先生自50年代至90年代有关中国近代史方面的代表作品20余篇,基本展示了先生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上的主要成果,集中反映了先生严谨的治学特色和自如挥洒的行文风格,多角度、多层面地显示出胡先生综合的治学功底和实力。由于工作关系,我得以先睹该集,在编辑过程中,常为其深厚的学术功力、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娴熟的写作笔法所折服。这本集子堪称缜密学风和潇酒文风熔铸而成的佳作。其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赐予人们的教益也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只是就我的一些感受,并结合编辑导读的职责,把这部佳作介绍给读者和史学同仁......
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的新突破──读《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
作者:韩昱
随着党史研究的发展,党史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的思维障碍。在党史研究热切呼唤加强党史学理论研究的今天,读到张静如先生的新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近十年来,张先生一直关注着党史学学科的建设和理论研究,思考着如何深化党史研究这一关系学科全局的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学术见解和观点,如中共党史学的历史科学性质、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深化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等等,引起了党史学界的广泛注意。《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既是这种思索的结晶和系统化,又是这种思索的继续和深化,为建立独立、科学、系统的党史学理论体系作了开创性的努力,无疑是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全书是围绕着党史学理论的根本问题,即在党史研究中怎样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展开的。一切社会科学,都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每一学科又有各自的性质和特点,这就出现了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把唯物史观与本学科特点相结合的问题,这是学科理论建设的一大难点。和一般历史学科一样,作为历史学科的党史......
《后汉书》记顺帝梁皇后享年勘误
作者:任士英
《后汉书·皇后纪》记顺帝梁皇后事云:和平元年春,归政于(桓)帝,(粱)太后寝疾遂笃,乃御辇幸宣德殿,见宫省官属及诸梁兄弟。诏曰:……。后二日而崩。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着重号系引者加,下同)。按:此记梁后享年"四十五",误。汉桓帝和平元年系公元150年,若以此享年逆推,梁后生年应为公元106年(殇帝延平元年)。但据今本《后汉书·皇后纪》载:梁后"永建三年,与姑俱选入掖庭,时年十三。"顺帝永建三年,系公元128年,以此逆推,则梁后始生又当在公元116年(安帝元初三年),与前得公元106年相差整整十年。又按,东汉制度,凡选人必以"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见《后汉书·皇后纪序》)显然,梁后初入宫时13岁必无误差,决不会是3岁或23岁,那么,她始生于公元116年也一定无误。这样,梁后崩于和平元年(150年),其享年应为35岁。再者,梁后被册立、入主长秋宫,事在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这年,她应为16岁,《后汉书》又言其:"在位十九年",显然,梁后死时正好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