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明至清前期海外关系的变化与史学
作者:向燕南
注重域外史的撰述 ,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传统。但是这个史学传统 ,到了明至清前期时 ,又有了新的发展 ,开始具有了更多的世界性意义。这是因为 ,明至清前期 ,正是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这一过程的开始时期。其时 ,随着地理大发现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大 ,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 ,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 ( p51) 。对于中国来说 ,早在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之前 ,明承元朝之后 ,因政治势力及商贸活动的发展 ,已逐渐与海外建立了越来越多的联系 ,并反映在当时的史学之中。从这以后 ,一直到清朝的前期 ,随着两个皇朝不同时期海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关的史学现象也不断有所变化 ,构成不同时期有关撰述在思想旨趣、史料采择以及内容侧重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宣布纶音往夷域”“宣布纶音往夷域”[2 ] (《纪行诗》) ,是明朝初年海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当时 ,明廷一方面在传统朝贡的模式下 ,以皇朝为中心构建海外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以及文化.....
钱穆的史学方法论思想
作者:刘卫,徐国利
钱穆 ( 1 895— 1 990 )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不仅撰写了丰富的史学著作 ,还继承中国传统史学思想 ,对史学研究方法作了很多阐述。史学研究方法实际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具有普遍性和原则性的研究方法 ,可以适用于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亦称为史学研究方法论 ;一是史学研究不同层面和领域运用的专门方法 ,也称史学的具体或专门研究方法。钱穆对此都有相当丰富和精辟的论述。本文主要就其史学方法论思想作一初步分析。钱穆的史学方法论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历史研究应该做到通与变相结合 ;历史研究还要做到通与专相结合 ;治史贵在求其特殊精神与个性 ;历史研究应该将考据与义理相结合。一 历史研究要将通与变相结合历史研究要求会通和明变 ,要做到通与变的结合 ,这是钱穆论历史研究的首要方法。历史研究所以要通与变相结合 ,是由历史自身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决定的。首先 ,研究历史必须要有会通的眼光和方法。钱穆说 :“要学历史 ,须能把全部历史在大心胸大智慧下融通一体 ,见其大又能见其通。”[1] ( p78)当代新史学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 :“其人必具哲学头脑 ,能融会.....
楚庄王的霸业与楚国的出路——楚民族政治理性与民族个性精神的双重提升
作者:王德华
一 从“五霸”的变迁看楚庄王以蛮夷率诸侯的霸主地位 楚庄王熊旅 1 ,在位 2 3年 (前 61 3 -前 591年 ) ,为春秋五霸之一。对五霸、春秋五霸有不同的说法。《白虎通》云 : 五霸者何谓也 ?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昔三王之道衰 ,而五霸存其政 ,率诸侯朝天子 ,正天下之化 ,兴复中国 ,攘除夷狄 ,故谓之霸也。昔昆吾氏霸于夏者也 ,大彭氏、豕韦氏霸于殷者也 ,齐桓、晋文霸于周者也。或曰五霸 ,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也。霸者 ,伯也。行方伯之职 ,会诸侯朝天子 ,不失人臣之义。故圣人与之 ,非明王之法张。霸犹迫也 ,把也。迫胁诸侯 ,把持其政。《论语》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春秋》曰 :公朝于王所 ,于是时晋文之霸。《尚书》曰 :邦之荣怀 ,亦尚一人之庆。知秦穆之霸也。楚胜郑而不告 ,从而攻之 ,又令还师而佚晋寇 ,围宋 ,宋因而与之平 ,引师而去 ,知楚庄之霸也。蔡侯无罪而拘于楚 ,吴有忧中国心 ,兴师伐楚 ,诸侯莫敢不至 ,知吴之霸也。或曰五霸 ,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宋....
春秋战国时期优抚思想管见
作者:王文涛
春秋战国时期是否有优抚思想 ,学术界的看法不同。一般认为 ,春秋战国时期尚没有优抚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可以称为优抚待遇的事项是微乎其微的”[1] ( p131) 。《中国民政史稿》所举我国古代最早的优抚事项 ,是东汉末期的三条 ,均引自《三国会要·兵政》。内容为廪食恤抚 ,安葬阵亡将士 ,祭典亡灵、为死者立后、授田给耕牛。1 .建安七年规定 :“其举义兵以来 ,将士绝后者 ,求其亲戚以后之 ,授田给耕牛 ,置学师以教之 ,为存者立庙 ,使祀其先人。”2 .建安十四年诏令 :“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 ,县官勿绝廪 ,长吏存恤抚循。”3 .延康元年令 :“士卒死亡者 ,郡国给 (小棺材 )殡殓 ,送至其家 ,官为设祭。”笔者认为 ,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我国对军人及其家属实行优抚的历史源远流长 ,优抚作为军队奖赏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古代治军“赏罚之道”的产生而产生 ,至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可以称为优抚待遇的事项 ,而且也有了比较明确的优抚思想。现代的优抚概念是我们探讨先秦时期优抚思想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
唐代官吏赃罪述论
作者:彭炳金
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国内法史学界对《唐律》中官吏赃罪的性质、特点及唐代对官吏赃罪的惩治等问题进行了不断研究 ,取得了不少成果。1笔者认为 ,对于唐代官吏赃罪仍然有进一步研究的余地。首先 ,《唐律》中的官吏赃罪范围十分广泛 ,一般认为《唐律》官吏赃罪指官吏贪污和贿赂两大类犯罪 ,实际上官吏赃罪还包括其他犯罪 ;其次 ,唐代对官吏赃罪的惩处是十分严厉的 ,不仅表现为赃罪的刑罚严厉 ,更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在唐代 ,官吏因犯赃罪而被流放和处死的在百人以上 ,其中有许多是法外用刑。另外 ,由于唐代对官吏犯赃采取从重惩罚政策 ,官吏赃罪成为唐代政治斗争中的杀手锏 ,成为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的有效武器。一 《唐律》对官吏赃罪的界定《唐律》吸收、总结了前代惩治官吏贪污、受贿犯罪的立法经验和成果 ,首次提出了“六赃”之罪的概念。“赃”是指非法获得的财产 ,晋张斐在《晋律》注中说 :“取非其物谓之盗 ,货财之利谓之赃。”[1] ( p92 8)《唐律·名例律》中指出 :“在律 ,‘正赃’唯有六色 :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及坐赃。自外诸条 ,皆约此六赃为罪....
清代陕西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作者:孟晋
恩格斯在叙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因想得到耕地而破坏森林所遭受到的惩罚时 ,曾经指出 :“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 ( p14 5)而在清代陕西的农业开发过程中 ,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应该说由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到清代中期 ,陕西的大量荒地已基本得以开垦。但是 ,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 ,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 ,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那些垦荒者 ,都难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对土地开发作出长远的、全盘的规划 ,他们只追求眼前的一时之利 ,盲目地向山林进军 ,向草地、沙地要粮 ,从而使地表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 ,进而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的沙漠化。而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土地的沙漠化 ,不仅使农耕地的面积不断缩小 ,而且还使水涝灾害和旱灾的发生日益频繁 ,最后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衰落。恩格斯的话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验证。历史经验与现代科学均已表明 ,林地和草地具有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林地与草地保持水土效益的共同特点 ,一方面在于其地上部分直接抵御雨滴打击和径流的冲刷作用 ;另一方面以其密集的根系固结.....
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
作者:李传斌
宗教虽然是作为一种信仰存在的 ,但它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 ,景教、也里可温、天主教来华后主要表现为对统治者的依附。 1 9世纪以来 ,中西关系发生逆转 ,西方的扩张使中国处于从属和边缘地位。西力东渐的过程同时是中国人抗争与追求现代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基督教与中国政治不仅会发生冲突 ,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调适。这种冲突与调适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 (以下简称教会医疗事业 )是一种特殊的传教事业 ,它由教会医院和诊所、教会医学和护士教育等部分组成 ,与近代中国政治有比较特殊的关系。目前 ,学术界对晚清政府的基督教政策有较多研究 1 ,但对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与政策却鲜有论及。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以图进一步揭示晚清时期特殊的政教关系。一 禁教政策下的容忍 ( 1 83 5— 1 844)清政府对近代基督教在华行医的态度和政策可追溯到 1 82 0年。当时 ,马礼逊与李文斯顿在澳门开办诊所 ,行医得到了当地中国人的欢迎 ,他们“常以水果、鞭炮等为酬 ;也有写信谢其‘恩重如山 ,情深似海’者”[1] (.....
休闲生活节律与乡土社会本色——以近世江南庙会为案例的跨学科考察
作者:小田
与精英文化不同 ,在理解从属社群的文化存在时 ,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 ( connerton.p.)提醒人们注意 :“这是一种其成员的生活史有不同节奏的文化”,他们的生活节奏呈现“不是简历 ,而是一个循环。基本的循环是天 ,然后是周、月、季、年、代。”[1] ( p16— 17) 岁时 ,是中国普通民众特殊的时间体验 ,江南庙会所呈现的岁时节律 ,正反映了社区普通民众 ,特别是乡土社会生活本色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 ,通过跨学科的对话将得以更好地完成。1一江南绝大多数庙会以年度为周期。2 庙会的年度周期 ,即庙会仪式以年为单位的循环操演。3年度周期是乡土社会的伴生物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江南乡村由于生产样式的不同可能还有更具体的表现形式 ,但与乡土中国的总体特征大致不离 ;庙会也就附着于一年十二个月的岁序中。台湾学者对于岁时节日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庙会生活 :“农业社会 ,其生活方式在于某一范围内 ,为了调节生活 ,因而在耕耘与收藏之间 ,订了许多的节日来纪念、庆祝。这久而久之 ,许多节日成了传统的标准。”[2 ] ( p1,自序页 ) 然而 ,“为了.....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作者:孙向中
引 言以往研究维新变法历史的一些主要学者 ,注意到康有为为减少推进变法的阻力 ,利用了孔子这个招牌 ;但是只是把这作为他变法的权宜手段来看 ,是新内容而旧形式1 ,没有认识到康有为是把创立孔教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目标。这样对康有为和维新变法的认识就出现了以下问题 :1 .康有为利用经学、创立孔教是维新变法策略上十分有效的一环 ,取道孔教是方便法门。2这样对康有为创立孔教在维新变法中掀起巨大波澜、结局连同维新归于失败的分析 ,又逻辑地导出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看法。2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起了巨大的正面作用。“《孔子改制考》把孔子资产阶级化 ,树立孔子新的权威 ,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6 ] ( p91) 。“《新学伪经考》还打击了‘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促使了知识分子对‘卫道’的‘圣经’的怀疑 ,起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作用”[6 ] ( p77) ;“予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传统思想以大胆的冲荡 ,为扫除变法维新的绊脚石准备了条件”[6 ] ( p76 )。3 .维新变法中关涉康有为的冲突 ,都是维新与守旧、变法与不变的斗争。3 不过已有论者指出....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边缘化现象——透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帮会
作者:忻平
近年来对帮会尤其是上海帮会的研究 ,颇为中外学者所重视。截止到 2 0 0 0年 ,已出版的专著主要有周育民、邵雍合著的《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93年版 )、苏智良、陈丽菲合著的《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1 991年版 )等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刘韦萍的《上海帮会与蒋介石政权》(《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 0 0 0年第1期 )、夏斯云的《民国时期的新型帮会——恒社》(《档案与史学》,1 997年第 1期 )、张莉的《论帮会产生的社会条件》(《历史档案》,1 999年第 4期 )等多篇。此外 ,“帮会的历史、现状与当代黑社会学术讨论会”,也于 1 999年 6月 1 5日至 1 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由剖析 2 0世纪 2 0 -3 0年代上海帮会大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以及其“适时而变”特点入手 ,进而揭示上海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边缘化现象。一 社会边缘化现象的理论透视2 0世纪 2 0— 3 0年代的上海社会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 ,在这个时期 ,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与群体 ,分.....
宛西自治“三自主义”“理论群体”初探
作者:万新芳
20世纪 3 0— 40年代 ,在河南宛西之镇平、内乡、淅川、邓县等县掀起了名闻全国的乡村自治运动。它是由自卫、自治、自富的“三自主义”学说创立者——彭禹廷于1 93 0年倡导的。彭禹廷 (1 893— 1 93 3 ) ,名锡田 ,字禹廷 ,河南镇平人 ,在北京汇文大学读书期间 ,因经济不给而辍学。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大革命时期 ,就职于冯玉祥国民革命军 ,1 92 6年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秘书长。后在宛西“首倡村治”,于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 ,提出“自卫、自治、自富”三自主义学说 ,并在家乡镇平率先示范。他既是“三自”理论的创立者 ,又是“三自”理论的实践和推动者 ,“清户口、丈地亩、兴实业、便交通、立学校、积义仓、息讼救灾、养老恤孤 ,以及改良风俗、调剂金融 ,一切自卫自富诸事业 ,莫不兢兢举办 ,雷厉推兴”。[1] ( p2 0 1) 不幸的是 ,自治开始不久 ,彭即于 1 93 3年被仇恨自治的土豪劣绅所谋杀。后虽由宛属十三县民团司令别廷芳抗起宛西自治的大旗 ,但别廷芳只读过十年私塾 ,几乎没有学习、接受过新思想 ,可谓“一介武夫”。那么 ,彭禹廷去.....
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
作者:徐有礼
0世纪 3 0年代 ,在梁漱溟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从事乡村建设活动之际 ,河南省西南部的宛西地区也在“地方自治”的旗号下 ,进行着一场“以自卫促进自治 ,以自治达到自富”为目标的区域性现代化实验。这场社会变革活动所具有的强烈的自救、自保意识和浓厚的内向型的地方主义色彩 ,从不同侧面凸现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固有特性 1 。一宛西自治是当地民众摆脱混乱和贫穷的自救意识和情绪汇聚与张扬的结果。这场活动的倡导者彭禹廷一方面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模式设计了一个现代化目标 ,另一方面用孙中山的学说规划了到达彼岸的既定程序。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 ,宛西地区社会正常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各种秩序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 ,而造成这种互为因果状况的直接原因是土匪的猖獗和军队的骚扰。仅 1 92 6年统计 ,镇平县境内的土匪即由过去的 3 70 0多人发展到 1万人以上 ,其活动方式也由过去的夜聚明散、暗偷明抢、勒索富豪发展到明火执仗、贫富不分甚至攻城掠寨。 1 92 9年 9月 2 8日 ,镇平县城被匪攻破 ,房屋焚毁 90 0 0余间 ,被拉“肉票”包括现任县长在内达.....
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关系与亚洲的冷战
作者:戴超武
20世纪 5 0年代的两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 1 。美国的危机决策完全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外交的本质特征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和实践 ,并由此决定了六七十年代美国对亚洲地区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态势。而5 0年代中后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变化 ,直接导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美关系在两次台海危机中的互动及其对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突出了亚洲冷战的基本特点。一在美国决策者看来 ,冷战时期中国对美国的安全利益特别是在亚洲的安全利益构成了比苏联更为严重的威胁。1 95 3年 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文件就宣称 ,美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就是“由侵略成性的和狂热的共产党政权同苏联结成紧密同盟并在苏联的支持下 ,控制了中国而对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安全所构成的威胁”[1] ( p2 94) 。1 95 4年 4月 1 0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在题为《美国加强在远东地区之力量地位的战略》的文件中再次强调 ,按照西方的标准 ,中共虽在战略和战术的机动性、空军力量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明显落后 ,但如果有苏联的支持 ,“即使仅仅依靠其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也能组成令....
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与现代化
作者:钱乘旦
0世纪开始的时候 ,世界上正在打两场战争 :一场在亚洲东部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 ;另一场在非洲南部 ,英国人征服了荷兰人的后裔。两场战争都说明 :工业文明正携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向全球 ,任何人想要抵挡它都是不可能的。古老的长城会在它面前坍塌 ,欧洲的农垦殖民者也会在它面前退让。英国似乎是工业文明的体现者 ,它的庞大的帝国已经达到了顶峰。欧洲这时是世界的中心 ,其他各大洲都似乎衰落了。但不久后另一场战争却使整个世界震动 :在日俄战争中 ,亚洲的日本人打败了欧洲的俄国人 !于是人们问 :日本人靠什么战胜俄国 ?人们说 :它靠的是在 3 0年时间里向西方学习 !于是事情就清楚了 :问题不在于欧洲还是亚洲 ,问题在于要不要实行现代化。事实上 ,这时一切民族都在做最后的选择 :是维护自己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老的文明 ,还是变革 ,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现代化”的道路其实是不容选择的 ,2 0世纪就这样开始了它的行程。为实行现代化 ,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 ,它首先在亚洲翻滚 ,然后掠过欧洲 ,涌向南美 ,最后冲进了非洲。在革命中 ,一个个帝国被推翻 ,一个个民族站起来.....
三国时期的薄葬风俗述论
作者:李乐民
丧葬是中国古人生活中的大事 ,其厚与薄与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状况、社会舆论、政府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两汉时期 ,尽管多位皇帝提倡薄葬 ,但从皇帝到平民 ,厚葬仍然占据主流。到了三国时期 ,情况突变 ,薄葬成了丧葬风俗的主流。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的状况、原因、特征与影响略抒己见 ,冀求教于方家。一 三国薄葬风俗略述《礼记·中庸》曾言 :“敬其所尊 ,爱其所亲 ,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 ,孝之至也。”儒家这种“事死如事生”的孝道思想 ,在两汉得到极度发扬 ,厚葬蔚然成风。虽有文帝、成帝、光武帝、明帝倡言薄葬之诏 ,但皇家厚葬之风依然很盛。西晋愍帝时 ,天下大乱 ,“时三秦人尹桓、解武等数千家 ,盗发汉霸、杜二陵 ,多获珍宝。帝问 (索 )琳曰 :‘汉陵中物何乃多邪 ?’(索 )琳对曰 :‘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供赋三分之 ,一供宗庙 ,一供宾客 ,一充山陵。汉武帝享年久长 ,比崩 ,而茂陵不复容物 ,其树皆已可拱。赤眉取陵中物不能减半 ,于今犹有朽帛委积 ,珠玉未尽”[1] (《索琳传》)。唐朝名臣虞世南也曾言“汉家即位之初便营陵墓 ,近者十余岁 ,远者五十年....
宋代的尚巫之风及其危害
作者:李小红
在中国古代宗教和民俗的研究中 ,关于巫和巫术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自 1 91 0年西方学者格鲁特 ( J.J.M.De Groot)在其巨著《中国的宗教系统》一书中最早作了论述以后 ,中国学者也发表、出版了不少相关论著 ,这些论著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巫和巫术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古代中国是一个巫风相当盛行的国度 ,尚巫之俗由来已久且影响至深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信仰的多元化而日渐消弭 ,但其流毒至今仍然可见。众所周知 ,宋代素以文教兴盛、科技发达、思想深邃而享誉后世 ,但是尚巫之风依然弥漫朝野 ,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宋代巫、巫术问题 ,此前曾有杨倩描《宋朝禁巫述论》(《中国史研究》1 993年第 1期 ) 和史继刚《宋代的惩“巫”扬“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 992年第 3期 ) 二文 ,探讨了宋代官方的禁巫活动。又日本学者木村明史《宋代民间医疗与巫觋观——地方官取缔巫觋的一个侧面》(《东方学》1 0 1 ,2 0 0 1年 1月刊行 ) 一文 ,从宋代巫觋的被取缔出发 ,进而讨论了宋人巫觋观的变化。这些成果虽从不...
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苗生产与贩运
作者:尹玲玲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苗生产和贩运业 ,已往学者的研究已有涉及 1 ,但多在断代渔业史或渔业通史中论及 ,专文论及鱼苗生产与贩运的则较少见。论及时期也以唐宋居多 ,明清则相对较少。事实上 ,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鱼苗的生产与贩运更加兴盛 ,况且这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 鱼类的繁殖习性(一 )繁殖季节鱼类产卵孵化后称为鱼苗 ,俗又称鱼秧。各种鱼类的产卵繁殖对季节要求有所不同 ,有在夏间产卵的 ,但大多数鱼类的繁殖季节在春季 ,如农人广为养殖的草、鲤、青等鱼类就多在春季产卵。浙东一带 ,“土人率以陂塘养鱼 ,乘春鱼初生时取种于江外 ,长不过半寸”[1]。诗文中有关鱼苗的吟咏 ,亦大多与春风、春草等相连。如明人诗《戏为友人千鱼苗》云 ,“闻君凿池种鱼子 ,远注浔阳一泓水。春风昨夜化灵苗 ,中有十万横波尾”[2 ] 。《渔人》一首云 ,“江头春草生 ,江上春水长。十日不出门 ,鱼苗大如掌”[3] 。又如《湘江渔父词》云 ,“柳花飘尽荻芽长 ,艇艇鱼苗有数筐。日晚江光看渐远 ,贩儿灯火下潇湘”[4 ] 。(二 )产....
政治民主是东西方学者的共同话题——南京“各国议会制度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沈汉
经过两年的筹备 ,“各国议会制度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4月 2 1日至 2 5日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次大会是由南京大学、国际代议和议会制度史委员会、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奥地利路德维希·波尔兹曼比较法研究学院共同筹备和举办的。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奥地利、挪威、意大利、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和政治家共 50余人。代表提交大会的报告和学术论文共 2 8篇。这次学术研讨会以不同国家历史上的和现实的议会和代议制度为讨论总主题 ,子论题有现代议会制的前身、议会制是如何从其他制度中发展形成的、不同政治制度下议会的不同责任、中央议会与地方议会等。一在 4月 2 1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上 ,南京大学沈汉教授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就大会的基调作了报告。他指出 ,民主是人类伟大的共同理想和现实努力的目标。议会和代议制度 ,包括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学者和政治家共同关注的政治制度形式。各国的社会制度性质和权力的阶级基础各不相同 ,但各国学者和政治家在对制度形式的讨论中是可以找到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话语的。他强调 ,本次大会是来自不同社会制.....
小议孔子的历史悲剧
作者:王贺顺
在 2 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 ,孔子成为反封建民主斗士的批判对象 ,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殉葬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史实 ,这一结局对孔子本人不仅是一场历史悲剧 ,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文化现象。一从西汉到 2 0世纪初两千多年 ,孔子被历代统治阶级尊崇为“至圣先师”。在知识分子心目中 ,孔子形象确实是高大的、卓越的。在他生活的时代 ,他的政治影响却比去世之后相差甚远。所以如此 ,一是由于孔子政治主张同社会发展相脱离 ,二是孔子和儒家学说自身的缺陷。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他常说的“有道”。“有道”政治理想具有两个特点 :其一 ,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 ,贵贱有等 ,上下有序 ,各安其位 ,各称其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处处事事以礼分是非 ,评价人物 ,他提出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其二 ,靠“仁”实现和谐。“仁”的中心是忠恕 ,即爱人。尊五美、屏四恶是孔子实现政治理想的基本标准。以“仁”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 ,克己、爱人、复礼。复礼是克己和爱人行为的归宿。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
开封城墙的历史沿革及其影响
作者:刘顺安
一 城墙的历史沿革开封城墙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 )。时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自宋州来汴州 ,对南北朝时的汴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筑”(明·李濂 :《汴京遗迹志》卷之一《宋京城》) ,这次重筑又被称之为“筑罗城”(《太平寰宇记》卷一《东京·开封府》) 。主要是将汴州城的南壁往南扩充 ,把汴河围入城内。贞元十四年 (798)董晋接任宣武军节度使后 ,又增筑了两个水门 ,汴州城得以完备。这次重筑之规模是较大的 ,周回达 2 0里 1 5 5步 (周宝珠 :《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 ,奠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基础。五代 (除后唐外 )把汴州作为都城 ,开封城墙多有整修 ,力度最大的 ,还是后周柴荣对开封城的修筑。除增修外城外 ,对里城 (指今日城墙 )主要是将道路拓宽 ,里城与外城的主干道取直。宋代 ,开封城墙作为东京城 (由里城、外城和皇城组成 )之里城 ,又叫旧城、阙城 ,处在皇城外围 ,为东京城的第二道屏障 ,周长仍为唐李勉所筑时的 2 0里 1 5 5步 ,城门此时已达 1 0个 ,角门子 2个。其中南面三门 :中曰....
周在浚和他的《访求中州先贤诗文集目》
作者:袁喜生
中国传统目录学发展到清代 ,已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目录学著作 ,不仅质量有明显提高、体例有重大突破 ,而且数量之多也远非前朝可比。据范凤书先生统计 ,这一时期仅私家所编目录 ,就有 670种之多 ,其中至今仍然存世的 ,还有 3 5 0种左右。(《中国私家藏书史》,郑州 :大象出版社 ,2 0 0 1) 我以为 ,这个数字 ,也只能大致反映当时的情况 ,真正确切的统计并不容易做到。由于条件的限制 ,统计时有所缺漏实在是难以避免的 ,例如本文在这里向读者介绍的清初周在浚的《访求中州先贤诗文集目》,就不在范先生的统计数字之内 ,而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却是不容置疑的。周在浚 ,字雪客 ,号梨庄 ,祥符 (今河南省开封市 )人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藏书家周亮工之长子。约生于明崇祯年间 ,卒于清康熙年间。青少年时期在祥符度过 ,成年后随父流寓江宁 (今江苏省南京市 )。一生功名不显 ,仅做过经历一类的小官 ,但富于藏书 ,勤于著述 ,主要著作有《梨庄集》、《秋水轩集》、《大梁守城记》、《大梁野乘》、《晋稗》、《南唐书注》、《天发神谶碑释文》、《云烟过眼录》等。...
略论中国近代改革的特点
作者:孙立忠
鸦片战争后 ,外族入侵愈来愈剧 ,各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清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社会各个阶层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提出了改革要求。自此开始 ,改革的舆论从未间断过 ,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与其他国家的近代改革相比 ,中国近代改革有其明显的特征。其一 ,中国近代改革在外交、军事与商业部门取得的成绩较大 ,在恢复文官制度、重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及复苏农业经济等部门成绩较小。在外交上 ,依中国传统 ,外交关系就是进贡关系 ,而西方国家仅仅被作为中国政治体系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是作为恳求者来到皇帝面前的 ,如同封建时代进贡的周边民族一样。但是 ,一系列的战争与和约扫除了这种政治观念。为了应付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 ,对付西方国家 ,1 861年 ,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它除了承担外交部门的通常工作 ,掌握复杂微妙的国际关系体制外 ,还管理洋务。除总理大臣外 ,还设有南、北洋大臣 ,他们由皇帝亲自指派 ,主管江苏以南及山东以北的对外事务。总理衙门和南、北洋大臣的设立 ,说明清王朝面对西方国家的不断入侵和对外事务日益显得重要的形势 ,不可能再沉湎于“天朝大国”的狂想之中而对西.....
张学良与祖国统一
作者:顾成敏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 ,没有人不知道他 ,但也没有人见过他”(李达编著 :《台湾风云名人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86年版 ,第 12 9页 )。 如今 ,这位世纪老人已离我们而去 ,但他传奇的一生 ,坎坷的经历 ,特别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却石刻铁铸般永远印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间。回顾张学良将军的一生 ,“和平统一 ,息争御侮”是他一贯的思想、终生的追求。从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到西安事变 ,直至身陷囹圄 ,为之奔走和不能忘怀的都是祖国统一大业。有学者说得好 :“张学良是中国统一的象征。”(胡玉海 :《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2 0 0 0年第 8期 ) 追忆张学良的一生 ,他不仅是中国统一的象征 ,更是祖国统一的伟大践行者 ,是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千古功臣 ,民族英雄”。一、初掌东北 ,改旗易帜 ,促成国家统一。皇姑屯事件后 ,张学良子承父业 ,担任东北三省的保安司令 ,执掌东北。这时张学良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 :要么继续与日本帝国主义周旋 ,走其父张作霖做“东北王”的老路 ;要么归服国民....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尚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作者:李芳
为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尚钺先生诞辰 1 0 0周年 ,2 0 0 2年 3月 2 9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所隆重召开“尚钺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深切怀念尚钺先生 ,追念他一生对革命、对学术的不懈追求与重大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同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崔镇洙先生、文化参赞赵基柱先生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何兹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戴逸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李文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龚书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林甘泉研究员、北京大学田余庆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戎笙研究员等我国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尚钺先生生前各个时期的战友、同事、尚钺先生家属、尚钺故人后代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所师生 3 0 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致辞 ,校长纪宝成教授发表了书面讲话。纪宝成校长回顾了尚钺先生一生丰富的革命经历和坎坷的治学道路 ,对尚钺先生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高尚品德 ,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号召全校师生学习尚钺先生 ,继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