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皮锡瑞《经学历史》并非经学史著作
作者:吴仰湘
《经学历史》是皮锡瑞(1850~1908年)晚年一本通贯群经、创发大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十章,依次题作“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时代”、“经学变古时代”、“经学积衰时代”、“经学复盛时代”。对此,研究者近乎一致地认为,“十个时代”是皮氏对中国经学史的分期与评述,并据此将《经学历史》视作中国第一本经学史著作。例如周予同先生视皮氏为经学史“十期”说的代表:“他的《经学历史》,全书十章,每章就是经学演变的一个‘时代”,;书中的“十个时代”分别对应一个历史时期。并说:“皮锡瑞关于经学史十个时期的论述,简明扼要……但是,应当指出,他的分期看来清清楚楚,实则不清不楚。’心〕‘哪卜871’张志哲先生持论与此完全相同阁。台湾学者林庆彰先生论及经学史分期问题时,也充分肯定《经学历史》依据经学演变来分期的做法:“皮氏的书分为十章,即经学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这十章即表示经学演变的十个时期。’佣其他论者也大多由此视角评析《经学历史》,并指陈其缺陷,......

梁启超早年新史学思想考源
作者:李孝迁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相关研究论著数不胜数,但对他早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前)新史学观念如何形成,目前学界则语焉不详。笔者根据最新发现的资料,拟对梁启超在这一时期新史学思想构成的脉络略作探讨,以求正方家。一《肄业要览》梁启超一生多变。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亡命东该,其后思想与日本学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本文所考察的是他1898年前在国内期间所发表的新史学思想的渊源问题。众所周知,1901、1902年梁在日本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这是他对自己新史学思想的一次比较系统的梳理。不过,在国内期间,他已经形成了零星的新史学观念。这些观念发端于何处,或是梁的个人创造?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行程之中,传教士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史学最初在中国的介绍和流传,传播主体则是以传教士为主。那么,在1898年之前,中文世界中是否出现过一种文本,而这种文本对史学有一种崭新的认识,以致于梁启超等人得此启发,开始审视传统史学的利弊得失呢?据笔者查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本书在日本、中国学界十分流行,这就是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斯宾塞(Herbert......

魏晋南北朝“吏户”问题再献疑——“吏”与“军吏”辨析
作者:黎虎
“吏户”论是20世纪50一60年代以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之一,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和应用,几乎成为定论。这个观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吏户”,他们是由秦汉时期的低级官吏演变而来的特殊服役者,他们有单独的户籍—“吏籍”,其身份地位是较一般平民低贱的依附民。这种“吏户”形成于三国,发展于两晋南朝。20世纪90年代长沙走马楼吴简出土之后,论者继续以“吏户”论的观点去解释吴简资料及相关问题。孙吴时期这里的地方政府在田赋、簿籍等档案中确实记载了民户男女以及州、郡、县吏卒及其他身份的人员,将他们概括称之为“吏民”①,论者认为这是“吏户”与“民户”或“吏籍”与“民籍”合称之意。拙文《“吏户”献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②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吴简中的“吏”与“民”同为基层编户,并无另外之“吏籍”或“吏户”;“吏”与“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权益和地位不仅与普通农民相同,某些方面还高于普通农民,他们并非在普通农民之下的依附民。“吏户”论的观点既与出土简犊—长沙吴简资料相悖,于文献亦不足徽。“吏户”论者所指的“吏”是行政系统的“吏”,但是他们在具......

清代四川客长制研究
作者:梁勇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传统乡村社会的关注视角,随着各类地方历史文献如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以及地方基层政府档案的发掘与利用,正经历着“自上而下”的转变,换言之,他们关注的对象从绅士等精英阶层转向所谓的“白丁”—乡民本身。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的管理人员、管理结构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①本文主要依据清代四川巴县档案,选取巴县②为研究个案,对清代四川乡村社会中的“客长制”进行实态、功能性研究,并将这一具有移民社会特质的地方制度纳人到具体的社区生活中加以初步分析。本文认为,在面对移民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非常态”社会中,清地方政府从具体实际出发,将民间自发的管理方式纳人到官方管理体制之中,强化了对地方的监管,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地方的稳定。一客长制的兴起经过明末清初一系列战争的破坏,四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各类地方文献对此多有记载。地方志方面,如乾隆《巴渝自奢、献频厢,口旧家存者益寡影种记l琴锄里,“按巴氓亦鲜土著”水移二,哪下’;道光《永川县志》载,该县“遭献贼茶毒之后,土著复业仅十之二三”图‘卷三’;民国《南川县志》云,“陇亩丘墟,田赋档册亦无复......

方孝标闽越滇黔游因考
作者:郭春萍
方孝标(1618~约1696),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生,初名玄成,因避康熙讳易为元成,以字行,号楼冈,又号钝斋。江南桐城人。祖父为明太仆寺少卿方黄中;父亲方拱乾,崇祯时官少詹事,清以之荐起,补宏文院学士。方孝标青少年时,正值明末动乱之秋,17岁随父母迁居金陵。清顺治三年(1646年)28岁,举于乡;六年31岁,进士及第,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内宏文院侍读学士。十二年(1655年)被摧为经筵讲官,顺治帝尝呼楼冈而不名。家学渊源,秉性聪颖,再加上新主青睐,无论从文还是从政,方孝标都该有锦绣前程。但因顺治丁酉江南科场案的牵连,与父亲、兄弟数人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后经孝标长子嘉贞上书讼冤,获准由科场案中闯祸的五弟方章械以捐资修缮京师阜城门的方式赎其父祖。阅一千日工竣,顺治十八年(1661年)冬方氏父子获释南归。经此一案,方孝标由君王近臣变成民间庶人。康熙元年(1662年),方孝标由京师归江南,留淮扬侍亲五载,后客越闽两载,再后率其二弟亨咸、子嘉贞及侄篙龄(亨咸子)作滇黔之行。归来后有《滇游纪闻》记录南明史事,收人其《钝斋文选》。不料在他身后该书为......

重商观念与晚清利权意识的演进
作者:马陵合
利权是晚清具有民族主义内涵的流行语。它主要指向国家的经济主权,表达了对经济独立权的诉求。重商在近代中国则一直是挽回利权、发展近代化工商业的旗帜①。但是,在不同的时段,它们的内涵及指向是有所差异的。所以,有必要结合重商观念的特质,对利权意识作出客观的、适时的分析,剖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离开对利权意识的准确把握,我们就难以对以排拒西方为目标的近代流行话语—重商、利权以及经济民族主义作出合理评判。19世纪中期,在言及中外经济关系时,利权即成为有着反对外国经济侵略意义的特定名词。80年代初,钟天纬曾将铁路的修筑与利权问题结合起来,“若开铁路,则以中国之财办中国之事,开华人之生计,夺洋人之利权”如,‘5,。但是,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更多的是将利权与商战联系在一起,“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取间‘’。这里所提的以商务“制西人”非直接针对外国的对华投资,而指的是外国对华商品输人。郑观应曾列举了资本主义国家用来同中国进行商战的洋货六十余种,这些洋货“皆畅行各口,销人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耗我资财,何可悉数”图‘哪7)。面对外国商品的冲击,以商战观念为核心的重商观念......

“穆党”对道光朝晚期吏治的影响
作者:刘海峰
穆党存在于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三十年,10年之间,穆党的统治使道光晚期朝政面目日非,官僚机构日趋腐朽。目前学术界除刘德鸿先生有《穆彰阿评议异议》一文外,其他著作中虽多次提及“穆党”,但都没有深人的研究。深人探讨穆党的存在及其对道光晚期吏治的影响很有必要。穆彭阿及其穆党的形成穆彰阿(1782一1856年),郭尔佳氏,字子朴,号鹤舫,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十年进士,嘉庆一朝,历任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少詹事、通政使司通政使。道光时期,他先后担任内阁学士,礼部、工部、刑部、兵部、户部和理藩院侍郎,光禄寺卿,户部、吏部、兵部和理藩院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潜运总督、直隶总督,镶红旗蒙古、镶红旗满洲、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右翼、左翼总兵,总管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军机大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协办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人值南书房,上书房总师傅,玉煤馆、一统志馆、国史馆总裁等官职。文宗时期,担任实录馆总裁。官职所领之多,升迁之快,有清一代,他人无可比拟。仅道光十六年七月一个月内,十五日,充国史馆总裁[,]‘卷285·产,‘’;十九日,充......

中韩爱国志士的早期联系
作者:杨天石
中韩两国有长期友好的历史渊源。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者成为中韩两国的共同敌人。1910年日本悍然并吞韩国,大批韩国爱国人士流亡中国,开展抗日复国斗争,成为波澜壮阔的“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韩国来华流亡人士关心、支持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中国革命党人则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韩国志士以积极的帮助。有关事迹,将成为中韩关系史上的佳话,世代永传。一辛亥革命前后近代以来,中韩两国国势不振,两国的爱国志士很早就有交往。1898年,孙中山在日本结识朝鲜开化派人士朴泳孝等人。1900年、1902年,孙中山在神户两次与朴泳孝交谈川。当时,朝鲜、中国、日本、印度、逼罗、菲律宾等国志士在东京成立东亚青年协会,孙中山支持这一组织,常和朴泳孝等人一起研讨远东各种问题,尤其关心朝鲜命运。孙、朴等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友谊。从那时起,这位具有渊博学问及辽阔胸襟的中国人,便成为这些朝鲜移民的谨慎、忠诚及正直的顾问’,①。1906年4月,《民报》第3期选载《韩日保护条约缔结之颠末》一文,揭露日本在韩国设置统监府,强迫朝鲜接受“保护”的真相。1907年,日本人幸德......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民外交杂志》
作者:左双文
1932年3月,以南京国民政府一些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牵头发起成立了“国民外交协会”,9月份创刊《国民外交杂志》①,以宣传他们的抗日救国主张。关于这个团体及这份刊物的倾向,过去似未见有学者注意。这批人在当时既不是当权者,又非一般平民百姓,而是一批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跻身于统治阶层又不是决策者的人物。他们刊发在《国民外交杂志》的言论,在当时或许并未发生重大的影响,不如《大公报》、《独立评论》等报刊在舆论界的号召力,但却反映了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这一社会群体的态度和立场,他们的抗日言论,也加强了国人要求抵抗的声音,有鉴于此,笔者拟对之稍作考察于下。一“国民外交协会”的构成国民外交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有:刘盟训(立)①、李梦庚(立)、李祝庭、刘羲青(立)、田炯锦(立)、周四维、吴景鸿、瞿国春、王仁辅、杨秀夫、马盆堂、王凤岑、郑螺生(监)o第二届执行委员有:刘盟训、李梦庚、田炯锦、周四维、马鉴堂、刘获青、周纬(立)、张于得、张逸云、张维翰(立)、都朝俊(立)、王宗一、杨秀夫、郑螺生、张凤九(立)、申梦奇、彭养光(立)、南琴轩、王军原、王景岐。候补执监委员有:李治平......

浅析瑞士银行业发展的原因
作者:马丁
瑞士是世界金融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银行发展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瑞士银行业高度发达,目前全世界私人资本的36肠存放在瑞士的资本管理银行里。1999年瑞士银行(以下简称瑞银)的资金总余额超过2 .2万亿瑞士法郎,采取抵押形式的贷款总额高达5 000亿瑞士法郎。[lj‘困’1996年瑞士仅中央银行的收益就达85亿瑞士法郎,盈利76亿瑞士法郎。[2〕‘p‘”银行业早已成为瑞士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的直接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瑞银起步早、起点高,从13世纪开始,经过7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银行业的管理、服务、教研等一整套十分完善的模式。一瑞士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瑞士银行业具有悠久的传统,最早类似银行形式的货币交易和借贷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有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的商人到日内瓦专门从事钱的交换生意。从14世纪开始,日内瓦等地出现私人银行家和货币借贷者,他们使瑞士成为世界银行业起步较早的国家。日内瓦成为瑞银的发祥地,也是当时欧洲仅有的几大贸易中心之一。阁‘P135一‘36)但是,促使瑞银真正诞生和发展的,是在宗教改革之后的法、意的宗教难民。17世纪以前,法国的......

对《范登堡决议案》的历史思考
作者:许海云
1948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范登堡决议案》,是现代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自该议案始,美国以立法方式,放弃了其外交政策中的孤立主义传统,与欧洲国家结成军事一政治联盟。然而,实现美国外交政策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人物,恰恰是前孤立主义者、参议院共和党领导人范登堡。这似乎构成了一种矛盾:首先,《范登堡决议案》表面上反对杜鲁门政府承担欧洲防御安全任务,但实际上美国不仅与欧洲国家联盟,而且还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向欧洲派出武装力量,并向其提供了大规模经济和军事援助;其次,在即将开始的美国大选中,共和党虽并不想使民主党在外交政策上得分,但却在大西洋联盟政策上附和了民主党政府;再次,从罗斯福政府时期起就一直大权旁落的国会,尽管一直想攫取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权,在外交实践中有所作为,但国会却在与西欧结盟这一重要政策上附和了政府。因此,如何看待《范登堡决议案》,如何认识决议案的作用及地位,如何对待《范登堡决议案》内在矛盾,国外学术界颇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样一个激烈的行动正式重申了由乔治·华盛顿《告别演说》所订立的不结盟传统,结盟似乎不会变成一种现实。”川‘间’也有学......

让材料自己说话——浅论当前历史传记写作的一种趋势
作者:姜萌
傅斯年“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一语[lj‘哪“,,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细究这句话,笔者认为其真义在于看材料说话。材料的诊释权仍然掌握在研究者手里,所求之“货”是研究者之“货”,非读者之“货”;所求之“真”是研究者之“真”,非读者之“真”。①也就是说,看材料说话仍然不是历史研究追求真实性的最高要求。直接让材料说话,也许会比看材料说话更真实。此处所言让材料自己说话,就是尽可能让那些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第一手材料成为叙述的主体;研究者对材料的理解退居到幕后,只以材料的安排者和连缀者的面目出现。目前,在我国现代历史传记领域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著作。其代表作是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以下简称《陈书》)、王学典先生的《顾领刚和他的弟子们》(以下简称《顾书》)②、刘海军先生的《束星北档案》(以下简称《束书)))等。笔者认为,这三部著作无论价值取向还是写作方式上都具有相同点。这些著作基本可归类于历史传记,但又异于传统意义上的传记。它们虽然聚焦在具体的人上,背后却是对现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深刻关怀。因此,这些著作的关注点......

朱熹《家礼》与明清徽州宗族以礼治族的实践
作者:陈瑞
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处,辖歇县、休宁、姿源、祁门、黔县、绩溪6县的徽州府,其境内的宗族组织是明清时期中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域社会组织形态之一。朱熹《家礼》则是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封建政权以及包括宗族在内的各类基层社会组织用以规范与控制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秩序和行为的最重要的儒家礼的文本之一。此前,学术界或侧重于徽州宗族的研究,或专注于《家礼》的讨论,而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即便偶尔涉及,也多是在研究徽州宗族制度时所做的一般性讨论,对二者之关系未做较为深人细致的探究。①基于此种研究状况,本文选择以社会控制为视角、以朱熹《家礼》为重点考察文本,探讨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以礼治族的制度设计与日常实践,以期加深对明清徽州宗族与朱熹《家礼》之关系的揭示。不妥之处,诚请方家教正。一朱熹《家礼》的社会控制功能所谓礼,其最初的含义是指远古时代祭祀鬼神以求得保佑的一种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单纯事神转向事人,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川‘丙一46)而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更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即如《孝......

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品牌的名称研究
作者:汪永平;贺宏斌
近代社会,西方列强凭借着政治特权,不断向我国倾销商品,致使我国国权漏危、国势衰颓。一些有识之士起而奋斗,兴办实业以拯救国家。这一时期,打造名牌是实业家们的共同追求,他们也确实通过艰辛的努力与高超的经营智慧,创立了很多可与外商品牌抗衡的民族品牌。“名牌”,即知名品牌,可以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号召力。追求名牌、打造名牌的起点便是为企业的产品起一个独特而响亮的名字,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卓而不群。探讨这些品牌名称的构思来源、文化内涵及特点,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品牌命名提供一些借鉴。名副其实的“魁星”。1915年,荣氏兄弟创立申新纺织厂,陆续推出“人钟”、“四平莲”、“金钟”和“宝塔”等23个棉纱商标,其中“人钟牌”棉纱,不但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销往日本、南洋和印度等地。20年代,中国大型百货业的创始人、永安百货公司的总经理郭乐又创立了“金城牌”、“金钱牌”、“大鹏牌”和“大中华牌”等很多知名棉纱品牌,其中“金城牌”的社会影响之大,超过了“人钟牌”棉纱。罗立群1929年创立的“飞轮牌”木纱团,极大打击了英商“链条牌”洋线团在中国的销并在50年代赶超“链条......

湖南长沙召开“近代湖南与中国暨纪念林增平先生学术研讨会”
作者:郑大华
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湘潭大学联合主办,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承办的“近代湖南与中国盛纪念林增平先生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7至28日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会会长耿云志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萦致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院林家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曾业英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林门弟子共8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李文海教授和中国杜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腆教授代表中国史学会,中国文献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金冲及教授代表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发来贺电。发来贺电的个人和单位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龚书铎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苑书义教授、王宏斌教授,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的晚该涛教授、何一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等。林增平先生是斐声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近......

近代西北皮毛产地及流通市场研究
作者:黄正林
本文所说的近代西北,不仅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还包括当时的绥远和察哈尔。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天山南北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经济区,黄土高原地区又是农牧兼营的产业结构,畜牧业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副业,畜牧产品也是这一地区农牧民的主要收人来源。如近人王公亮所言:“畜牧之盛全在西北各区,蒙藏人民所资以生活也。”[lj‘P1’2,比较发达的畜牧业,使西北的市场系统中,皮毛市场独具特色。在近代中国市场史的研究中,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近代西北皮毛贸易的问题,如樊如森论述了天津开埠后的皮毛运销系统;渠占辉论述了近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詹姆斯·艾·米尔沃德和喇琼飞论述了民国时期回民的皮毛生意等①。笔者主要根据近代国内外学者的一些调查与研究资料以及地方文史资料,对近代中国西北皮毛产地、皮毛市场的兴起和市场结构进行初步研究。一西北皮毛的主要产地及数t估计西北地区皮毛产地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绥远以及察哈尔,此外陕西北部也有一定数量的皮毛出产。西北地区的皮毛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家畜皮毛;一类是野生动物毛皮。(一)家畜皮毛产地及产童估计西北是中国最......

颜游秦《汉书决疑》佚文与颜师古《汉书注》比义
作者:王鑫义
颜师古的《汉书注》是我国古代史注名作,故后人称颜为“班孟坚忠臣’,[l〕‘哪42)。颜师古《汉书注》是在吸纳了汉魏以来诸家注释成果的基础上而又间出己意撰成的,此前颜师古的叔父颜游秦曾撰《汉书决疑》,师古《汉书注》尝取义于游秦《决疑》。《旧唐书·颜师古传》云:“师古叔父游秦……撰《汉书决疑》十二卷,为学者所称,后师古注《汉书》,亦多取其义耳。”然而,师古《汉书注·叙例》列举了他所参考的23家旧注竟不及游秦《决疑))[z〕‘卷首’,书中亦未称引。清代学者对其学术失范行为作了严厉批评。如钱大听日:“游秦为师古叔父,故称大颜以别之。史称师古注《汉书》多资取其义,而《叙例》及注初不见游秦之名,盖师古窃写诸父撰述,攘为己有,较之郭象注《庄》,罪又甚焉。’,[s](n,38,,又王鸣盛曰:“攘叔父之善,而没其名,殆亦其一蔽乎!’心〕‘P5’’王先谦亦日:“游秦行辈、文学岿然在前,盗实遗名,有惭德矣。”[s]‘序例’然而,迄今学者未曾对《决疑》佚文与《汉书注》作全面的比义研究,即使王先谦《汉书补注》取以比义者仅有6条。因此,就二颜注作一番全面的比义研究很有必要。凡《补注》......

《史记》、《战国策》“人名不同”说辨
作者:马洪良
《史记》所载战国历史多取材于《战国策》之说,首见于班固。班固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P2737’又南宋姚宏曰:“余萃诸本,校订离次之,总四百八十余条。太史公所采,九十余条,其事异者,只五六条。’,[2〕‘p,’03)但赵生群先生认为:“今本《史记》与《战国策》所载关系密切者共有九十余条……有些是基本相同的;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两者之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差异。’,[s为,52)其意在否定《史记》有关战国历史的记载曾取材于《战国策》。赵先生考证出叙事不同5条,详略不同19条,国名不同6条,人名不同20条,二书相异者凡50条。但我们通过仔细比较阅读《史记》、《战国策》的相关文字,并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著,认为赵生群先生的观点颇有可商榷之处。本文仅就赵先生认为《史记》、《战国策))’’人名不同”的20条辨之如下。为方便读者查看赵先生原书,我们仍然采用赵先生所列条目序号。第一条:《西周策·薛公为韩魏攻楚》主名为“韩庆”,《史记·孟尝君列传》作“苏代”①.《孟尝君列传》、《西周策》所载策士之游说辞大体相同,......

明清家训中驭婢言论的历史解读
作者:王雪萍
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垂训子孙的立家之言,传之社会,亦成为教导、训诫社会成员的规范。明清是家训的繁荣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存在许多关于如何驾驭脾女的言论。它们不仅真实地揭示了脾女在明清社会的生存状态,而且比较完整地反映出明清士人之间乃至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脾女观念。目前,通过家训探讨明清蟀女问题的研究成果极少(仅见于徐少锦、陈延斌所著的《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拟结合明清家训中有关驭蟀的言论,重点探究驭蟀言论背后的观念实质以及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期揭示明清儒家知识分子“道德救时”的努力和尴尬,并为理解明清下层社会的其他类似问题提供某些参照。一“待蟀以宽”:明演家训中驭脾盲论的趋向从明清家训的规范方式来看,既有主家必须时刻防范蟀女的消极主张,也有提倡主埠之间宽容与沟通的积极方式。尽管囿于主牌之间的角色对立和等级歧视观念,明清家训中始终存在对牌女恶习的防范说教以及暴力恐吓,但是,提倡主家对牌女采用教育和施以恩惠的宽容主张明显增加,而且逐步成为主流。明清家训中不乏对牌女群体诸多“恶习”的成见。陆析在《新妇谱》中将“淫佚、偷窃、说谎搬斗是非”......

从近代报刊婚姻启事看近代社会变迁
作者:张光华
广告是各类报刊扩大收人、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各种商业广告已为不少学者用作史料,并作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蔡朝晖:《浅议广告的史料价值—以(申报>广告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2期;胡俊修:《从< 申报》广告看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档案》,2003年4期等),但各类私人广告(如婚启、同居、报丧、警告、悬赏、鸣谢、招领、家务等)仍没得到充分利用。这类广告多由普通民众发布,因而更能折射出某一时代生活习俗、思想观念、政治、经济形势及人们的政治态度的变化。本文拟通过晚清、民国时期报刊的婚姻启事,探讨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晚清、民国报刊的婚姻启事,按其内容大概可分为如下几类:征婚启事、集团结婚启事、结婚与定婚启事、离婚和解除婚约关系启事几种。1.征婚启事。中国最早的征婚启事刊登于天津《大公报》,全文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人,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

民国初期江西省议会中的党派之争
作者:李平亮
政治现代化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进程中的主线之一,议会制度的建立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表现。以往有关中国近代议会制度史的研究,学者或是从制度的层面论及议会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刘伟:《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对议会政治的反思与建构》,《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孔玲:《略论民国时期的贵州省级民意机关》,《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许友书:《1912~2927年四川省议会述略》,《文史杂志》1997年第1期),或是侧重探究作为民意机构的溶议局与地方官长的关系(沈晓敏:《清末浙江溶议局与行政官厅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徐继平:《清末东三省谙议局与地方公署关系初探》,《历史教学》2000年第8期),很少将其放到地方社会历史中加以论述,因而难以深人揭示国家政权建设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实际上,对于地方社会各利益集团来说,无论是清末各地成立的洛议局,还是民初各省的省议会,都可视为一种新的、具有合法性的权力资源.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国初期江西省议会的考察,揭示其与地方政治派系的内在历史联系。辛亥革命后,随着局势趋于稳定,江西留学生界提议组织临时议会,......

毛泽东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作者:李运平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新中国不懈地奋斗了一生。他给我们留下了的丰富的思想、理论和精神遗产,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宝贵财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期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本文试图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作一些探讨,并以此来纪念这位新中国的伟大莫基者。一“一边倒”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通出来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建国前夕,党中央和毛泽东是以非常现实的态度来处理外交事务的,是希望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1944年,在对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等的谈话中,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导人都希望美国能帮助战后中国的重建。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紧张时,中共又欣然接受赫尔利、马歇尔的调处.但由于美国政府出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认定要支持蒋介石,所以当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执意挑起内战之后,美国政府便完全扯下了“公正”、“友普”的面纱,把自己绑在了“扶蒋反共”的战车上。因此,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所作的种种努力都付诸东流。“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T。”(《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敬告作者和读者
作者:
一、本刊是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大型史学专业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社会史、城市史、乡村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学术史、电脑与史学应用、新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等方面的优秀稿件。二、来稿一般应在巧000字以内,重大选题的稿件,也应控制在20 000字以内。囿于经费限制,恕不退稿。稿件一般应为A4纸(36行x36字)打印稿,并使用较宽行距,以便于编校。投稿时,请采用打印稿和电子文本同时寄送的办法。打印稿寄至“河南省开封市明伦校区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电邮发送,信箱见目录页,发送时请在“主题栏”中显示文章标题。三、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均应有相关课题的学术史内容,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评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完全没有此类文字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严格禁止剿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两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十年之内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四、文稿请务必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一CD规范)或本刊2004年以来栏目格式进行文章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关键词、摘要、注......

打造学术精品 服务教育事业 河南大学出版社部分新书介绍
作者:
《21世纪广告史研究丛书》杨海军主编(21世纪广告史研究丛书)是河南大学杨海军教授在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广告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带领.广告史研究课题组’成员共同编撰而就,该丛书近1团万字,分为(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杨海军).(中国近现代商业广告史》(苏士梅),(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黄艳秋、杨栋杰).(世界商业广告史)(杨海军.王成文)四册,是国内目前出版的第一套广告史研究丛书.也是国内第一套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图文并茂的广告史学术专著.该丛书的出版,强化了广告史研究在整个广告学学术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丛书主编杨海军教授.现任中国广告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致力于广告史及广告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该丛书在广泛吸收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外广告业和广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充分勾勒中外广告发展的宏观环境、商业环境.广告表现形态的基础上,探讨广告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还精选了七百余幅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广告特色的精美图片.丛书呈现出六大特色:第一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