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8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英国史研究
作者:于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英国史研究,无论从学术梯队建设到学术群体的形成,还是从学科的建立到学术领域的拓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国史研究发展的历程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无疑有助于推动中国英国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①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是与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80年,经蒋孟引、戚国淦等先生的共同努力,中国英国史研究专业学术机构“中国英国史研究会”(China British History Association,简称CBHA)正式成立。在新时期的英国史研究进程中,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会成立以来,成功组织了多届学术交流活动。一大批具有系统理论素养的英国史研究人才的加入,使得这支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向着专业化和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英国史研究会还为国内学者创造了许多与英美及欧洲各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研究会中的多位专家、知名学者被英国皇家学院、北美英国史研究会等国际著名学术研究机构接纳为会员,大大提升了中国英国史研究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促进了与国外......

隋及唐初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作者:张旭华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资料匮乏,有关此制的废除情况却含糊不清,尚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拟以隋代及唐初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对九品中正制的废除过程做一全面考察,以期对这一问题获得新的认识。一诸种歧异记载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废除时间,史籍记载颇为歧异。就笔者所见,至少有以下四种说法:第一,隋代罢中正说。杜佑《通典》卷一七《选举五》引唐人刘秩论曰:“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①《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附白敏中传》史臣曰:“举才选士之法,尚矣。自汉策贤良,隋加诗赋,罢中正之法,委铨举之司。”②上引史料均言及“隋氏罢中正”、隋“罢中正之法”,但具体是罢废于隋文帝时还是隋炀帝时,则不明确,在时间上较为笼统。第二,隋开皇中罢中正说。《通典》卷一四《选举二》云:“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兵兴,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

明洪武时期征荐制度考论
作者:展龙
征荐是征辟和荐举的合称。所谓征辟,指由皇帝派专人聘任,被征召者多为饱学贤能之士,或避居不仕的隐者。所谓荐举,是指皇帝下诏,责成各级官员向朝廷推荐各类人才由皇帝加以策问然后遴选录用。作为选官的重要形式之一,征荐制度形成于汉代(时称察举制),后世虽有革新,但基本规制一脉相承,因之不绝。至明洪武时期,选官有征荐、科举、学校、吏员诸途,但相形之下,征荐最为重要,“明初人才率得之征聘”①,如诗所云:“束帛征贤出阿,来从明主定山河”②;“圣主垂衣治天下,遣使南行访儒者”③;“朝廷尽明扬,岩穴竭搜访”④;“薇省檄来征俊彦,黄金台筑聘时贤”⑤;“大朝定九牧,汲汲求英髦”①;“金陵来取贤良士,岭表诸贤尽选抡”②。于此皆可见洪武间征荐人才之盛况。以往,学界对洪武选官制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科举、学校二途,对征荐制度的研究只是蜻蜓点水。直至近期,随着明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不断推进,较有影响的成果才陆续出现。③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明确洪武时期的选官政策、官僚队伍的构成及士大夫的政治境遇等重要问题,以下拟对洪武年间征荐制度的推行过程及特点予以较为深入的论述。早在渡江前后,朱元璋就延揽了......

明洪熙、宣德间乡试解额制度的确立与运行
作者:汪维真
弘、正间阁臣李东阳将明代成熟时期乡试制度的特点概括为“分境较艺,定额录名”①。前句讲的是乡试采用的模式,后句讲的是依额录取的原则。任何一种制度都要经历初创、发展到完善的过程,明代的乡试解额制度也是如此。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开科诏虽规定了各直、省乡试的录取数额,由于国家急需用人的现实需要,当时并未执行,而是采取“不拘额数,从实充贡”的政策,建文、永乐朝依然如故。然而,经历近60年的发展后,国家渐入承平,制度也趋完善,官僚队伍建设的重点由最初的强调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况且官僚机构的容量也不是可以无限膨胀的,因此仁宗、宣宗父子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整改,重定乡试解额,依额录取,使乡试录取步入常态,可以说洪熙、宣德时期是明代乡试解额制度确立与运行的重要阶段。笔者未见有专文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故撰文以请正于学界。一洪熙元年乡试解额的重新调整1.洪熙解额推出的背景国家建立伊始,设官建制对稳固新政权的意义不言而喻。明朝肇建,百废待兴,为巩固统治,太祖深感择贤共治的急迫,洪武三年便下诏开科取士以充实各级官僚队伍。但因二十余年的战乱,版籍焚毁,各地人才状况并不十分清楚,故明......

战时中国知识精英对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若干思考
作者:闻黎明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无疑是对中国侵略最重、压迫最深的国家,七七事变的爆发,更是将中华民族置于生死存亡的境地。因此,当中国人民被迫投入自卫战争之后,特别是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曙光的时候,如何对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便成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战时昆明地区学术、教育、舆论界对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若干认识为例,以期展示中国知识精英在重建中日关系及建立国际永久和平秩序上的一些思考轨迹。一教育界对日军暴行的切身感受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昆明,既是中国的军事、交通枢纽,也是一座文化重镇。以教育机关而言,从平津、江浙、东南沿海迁徙来的便有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中法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正医学院、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以及当地的云南大学和后来成立的省立英语专科学校等,可谓云集了大批学术大师和知识精英。万里迢迢迁徙到云南的教育机关,在战争中遭受到严重的摧残。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例,其中南开大学于七七事变后不久就受到日军的炮轰与焚烧。据不完全统计,南开的财产损失总额高达法币300万元,约占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全部损失的十分之一①。清华......

清末民初黑龙江禁毒成败论略
作者:隋丽娟;邓天红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扩张的态势愈演愈烈,鸦片从东南沿海向内陆泛滥,甚至祸及遥远的边疆。以至于在19世纪下半叶,被清政府视为龙兴之地的黑龙江流域也深受鸦片之害,几莫能治,直到清末民初黑龙江才将禁毒问题提到日程。关于清末禁毒运动研究,史学界多有涉及①,但有关黑龙江地区的禁毒问题却鲜有研究。本文拟就鸦片流播与禁止的起伏,对清末民初的治边问题影响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一从全国的总体形势观之,鸦片为患黑龙江迟于沿海及内地,其客观原因在于清初对东北地区所实施的封禁政策,致使黑龙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此举原本的目的是为了阻隔汉文化对满族骑射文化的渗透和同化,以便保持满族对汉族的统治优势,但当鸦片为患之际,这种特殊的文化封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却推迟了鸦片毒品向这片文化禁地的蔓延。正是这种封闭的“文化封禁”政策,使黑、吉两地在全国享有特殊待遇,在1839年和1840年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军民在抗击“英夷”的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艰难时刻,道光皇帝不仅按惯例每年两次阅看黑、吉选送至京的孔武善射的八旗将士的表演,还免除黑龙江各城遭受水旱灾害的屯丁灾户公田的额赋和旧欠银粮......

1928~1937年河北省禁查烟毒探析
作者:肖红松
河北省政府自1828年7月成立后,对日益严重的烟祸采取断禁政策,当月即决定将原设立的禁烟总局、分局、调查所及检验所等机关一律取消①;令民政厅从8月起接替财政部辖属的河北禁烟总局工作,主持全省禁烟事务②。同年《禁烟法施行条例》规定省级地方政府负责督理所辖区域禁烟事宜③。自此,省政府成为河北禁毒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至抗战爆发前,该省采取多种举措查禁烟毒,客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未能彻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禁烟运动的论述多着眼于宏观研究和政策层面剖析④,惜对河北治理烟毒问题着墨甚少,故本文拟就此问题稍作探究,以求教于方家。一禁烟法规的嬗变河北省不仅执行南京国民政府禁烟法规,而且制定并实施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所以在治理烟毒问题上,该省既有与各省一致的共性,又有异于他处的特点。1928~1937年间,国民政府的禁烟政策屡经更迭。就其嬗变而言,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寓禁于征”时期(1927.4~1928.9)。1927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限期3年肃清国内鸦片,令财政部设立禁烟处负责此事。9月财政部颁行《禁烟暂行章程》,实质将一......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作者:吴松弟
近代的开埠通商,不仅使中国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也使得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在中国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登陆并壮大,从而导致港口—腹地这一先进生产力空间扩散和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的形成。在进出口贸易的强大推动下,在港口—腹地双向互动的作用下,沿海城市得到率先发展,广大农村的市场化、外向化的趋势得以形成,生产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交通和通讯体系的形成和扩大,进一步促使近代经济地理格局最终形成。中国在生产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生产力的布局即经济地理同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没有这样的巨变,就没有1949年以后的中国经济的根基,而要探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地理格局的由来,都不能不回到近代。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研究①。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近十年来笔者以及复旦大学团队进行的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的基础上①,对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进行初步探讨,借以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视。一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中国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当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轰......

埠际贸易与上海多功能经济中心的形成
作者:唐巧天
上海因港口而兴,其经济繁荣与城市发展离不开商品流转的贸易。1843年开埠后上海港口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很快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与国内埠际贸易的汇聚枢纽,为贸易服务的航运、商业、金融及工业随之兴盛,逐渐发展成为对全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重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埠际贸易,作为上海向全国传递其经济影响的重要途径,与上海多功能经济中心的发展紧密相联。鉴于近代上海埠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往对上海经济、城市、贸易、港口的研究成果中,几乎均有章节对之有所涉及,在此不赘述。已有研究为该课题的深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那就是对上海埠际贸易只限于笼统的讨论,没有对之做明确的划分与界定,更没有对其不同性质埠际贸易各自代表的意义予以应有的重视。这样不利于分辨上海不同性质埠际贸易前后相继的发展,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上海贸易与经济地位的变化。上海埠际贸易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可以根据贸易性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反映上海不同经济功能的影响力:1.外贸埠际转运,即上海与各口岸之间开展的与对外进出口相关的贸易往来,这是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影响力的重要体现①;2.内贸埠际直运②,20......

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区位分析——兼与宁波港的比较
作者:王列辉
唐宋以来,宁波港一直是长江三角洲港口中重要的外贸港,独享着对日本和朝鲜的贸易往来,港口地位超过上海港。在近代开埠之后,上海港快速发展,成为东亚枢纽港之一,宁波港的对外贸易相对停滞,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①。港口经济学认为港口的区位条件是决定港口竞争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优良的区位条件是近代上海港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民国《上海县续志》即认为上海的发达得益于地势利便,“上海特滨海一小县耳,而在明已为防倭重镇,在清又为互市巨埠,筦枢南北,转输江海,交通贯于全球,聚族及于百国,京邑省郡或且逊之,固风会之所趋,亦地势利便之所致也”②。前人对上海港的区位条件多有分析,然而大多仅就上海港而谈上海港,如果把同处于长三角港口体系中的宁波港与之相比较,则会发现前人对上海港的区位分析有失偏颇。本文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独特的区位优势,理解这些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有助于对当前上海港发展优势的把握。对此前观点的商榷1.上海距离西欧和美国的路程相等对于近代上海港的迅速发展,有学者认为是地理位置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上海港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便于南北货物的......

晚清福建政府与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姜修宪
在经济学领域中,几乎每一部有关经济发展的理论著作都多少会提到政府作用的问题。近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大家,把政府作为影响经济绩效和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将其视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①。林毅夫强调:“对一个民族的经济增长来说,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分的。”②诺斯指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悖论使国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核心,在任何关于长期变迁的分析中,国家模型都将占据显要的一席。”③在经济史领域,有关政府作用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④。本文关注福建地方政府在晚清本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予以剖析。一政府对社会环境的治理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即是维护公共安全⑤。优良的地方治安环境是区域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而治安环境的优良又取决于官府是否有所作为。在传统社会中,游勇、流丐、棍徒和土匪等是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他们是晚清福建人口中对社会危害严重的异质群体,其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打家劫舍,为害市廛①;强买强卖,无端勒索②;明抢暗窃,为害阎闾......

“封建”:旧话重提,意义何在?——对“封建”名实之争的理论探讨
作者:黄敏兰
近年来,关于中国秦以后是否为封建社会的问题再度引起学界的热烈争论,封建坚持论和否定论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本文拟从分析坚持论的各种论点谈起,进一步阐明在新时期讨论此问题的重要意义。一封建坚持论的诸多论点剖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中国秦以后是封建社会。面对这股不断升温的热潮,封建坚持论者中只有少数学者表示欢迎和理解,表现出宽容的高姿态。马克癎说,似乎有一些学者不愿意把中国的古代社会称之为封建社会,“这种思潮的出现我认为是很自然的,也有它的合理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者深知过去学术过分受政治束缚,现在获得独立研究、发展的机会,当然应该提出自己的独立看法。过去历史发展的五种生产方式说,当然也被认为是一种带有政治性的束缚,所以应该摆脱。另外,现有不少国外学说被介绍进来,主要是欧美的、西方的”。“总的来说,这种学术界百家争鸣的态势,我以为是很好的。使我们的头脑不至于僵化,使社会科学得到发展。真理愈辩愈明,不怕得不到共识”。①绝大多数封建坚持论者对非封建论反应强烈。他们提出两种观点,一是封建论不容否定,二是旧话不必重提,也就是没有必要重新审视“封建”问题。1.所谓封建......

中国学术发展阶段的重新审视与划分
作者:梅新林;俞樟华
中国学术孕育于中国文化母体,受到多元民族与区域文化的滋养而走向独立与兴盛,并在不同时期呈现为不同的主流形态与演变轨迹。作个不甚恰当的比喻,学术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时而流经平原,时而越过峡谷;时而汇为主流,时而分为支流;时而掀起巨浪,时而静静流淌,而其给人们的观感则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难以真正契合江河的本真状态。由此可知,任何对中国学术演变历程与学术源流的描述与揭示,无不受其学术史观的制约,也无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与种种局限。《庄子.天下篇》之于“道术”与“方术”两种形态与两个阶段的划分,可以视为中国学术史上最先对“古”、“今”学术流变的总结,实乃反映了作者“后世之学者,不幸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学术史观,以及由今之“方术”还原古之“道术”的学术崇尚,与同时代其他诸子大相径庭。此后,类似的学术史总结工作代代相续,随时而进,而不断由“今”鉴“古”所揭示的中国学术史发展轨迹与形态,也多呈现为不同的面貌。比如,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论,凡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则增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

关于宇文部世系问题的考辨与补充
作者:李海叶
宇文部是魏晋十六国时期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支重要游牧部落。它最初生活在内蒙古阴山地区,此后东迁进入辽西暨今天的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为另一强大的鲜卑部落慕容氏所并。此后历经十六国、北魏,于北魏末年的六镇变乱中崛起,由宇文泰家族建立北周政权。作为一少数部族,它曾对北方草原及中原地区的历史走向发生过明显影响,因此引起了史学界较广泛的关注,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宇文部的世系问题及与此相关联的其东迁时间。《中国史研究》曾就这个问题刊发过两篇重要文章:王希恩的《宇文部东迁时间及隶属檀石槐鲜卑问题略辨》(1986年第4期)和杨翠微的《北周宇文氏族属世系考辨》(1999年第1期)。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对宇文部的世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究竟孰是孰非,后来者未能就此继续探讨,给读者留下了不小的困惑。五胡史料遗存较少,《资治通鉴》记载详密,较之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即征引为二文所忽略的《资治通鉴》史料并辅以音韵,试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考辨与补充。诸史关于宇文部世系的重要史料有两处。《周书.文帝纪》:“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

皇甫谧在中国古代编辑史上的贡献
作者:薛建立
皇甫谧(215年~282年),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晋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一说甘肃灵台,一说宁夏固原)人,系汉太尉皇甫嵩之曾孙。原为关陇望族,家道中落后过继给叔父,迁徙至河南新安(今渑池一带)。《晋书.皇甫谧传》云:“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叔母任氏对他的“目不存教,心不入道”多次进行批评,才使他感悟道:“予长七尺四寸,未通史书。与从姑子梁柳等或编荆为楯,执杖为矛,分陈相刺,有若习兵。母数谴予,予出得瓜果归以进母。母投诸地,曰:‘《孝经》称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何孝者?莫大于欣亲。今尔年近乎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曾无怵惕少慰我心。修身笃学,尔自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予流涕。予心少感,遂伏史书。”(《说郛.玄晏春秋》)他在发愤苦读中,“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晋书.皇甫谧传》)正是在勤学苦读和用心研究过程中,皇甫谧在历史学、编辑学、针......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发展
作者:申成玉
北洋时期中国的林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人们很难把这种发展与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联系起来。客观地说,我们不能因为北洋军阀的统治问题而否认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粉饰军阀的统治,关键要探求发展背后的原因。北洋时期的林业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以往学界对此有所论及,但都是泛泛而谈,多属通史性概述,因此,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洋时期的林业发展进行概述和分析,以期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一北洋政府时期林业的发展1.林业机构的设立和完善南京临时政府时林业由实业部农务司分管,迁都北京后,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林业由农林部山林司主管。1913年10月,农林、工商两部合并为农商部,设农林、工商、渔牧3司和矿务局,林业由农林司主管(熊大桐等:《中国近代林业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1913年12月,在森林资源丰富的东三省设立林务局,隶属于农商部,主管国有森林的调查、管理、经营发放事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农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6页)。......

黄遵宪与晚清学术文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利
黄遵宪(1848~1905年)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史学家和教育家,维新运动的骨干人物,著有享誉士林的名作《日本国志》和《人境庐诗草》等。以往对他的研究,或着重从外交活动、政治活动论述,或阐发其史学贡献、诗歌成就,但需要作进一步思考的是,黄遵宪生平活动最重要的时期为1877年随使赴日至1905年逝世,这30年是晚清学术文化演进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很有必要将其置于时代潮流中作整体性的考察。这不仅对探讨黄遵宪的思想轨迹和评价其历史地位必不可少,而且对于深化晚清学术文化趋向的认识也大有裨益。一《日本国志》:中国人探求外部世界的里程碑《日本国志》是在中西文化撞击的时代潮流中问世的,最初创稿于1879年秋,至1887年5月全书告成,共计40卷,50余万言。以往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书中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和各项措施,但从黄遵宪的思想轨迹以及《〈日本国志〉书成志感》所表达的心声来看,这部书确有更深层的意义。首先,从《日本国志》的思想基础和著述目的来看。黄遵宪于1877年随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抵达日本,正是明治维新进入高潮之时,民权之说大起,种种新制度、新措施纷......

清末阻碍中国农业近代化进程的原因
作者:张昌良
清朝末年,中国农业在向近代化的进程中举步维艰且收效甚微,其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个方面做出考察。一阻碍中国农业近代化的政治因素首先,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战争的或非战争的各种侵略手段,在中国攫取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特权,通过大肆掠夺中国农产品原料、控制中国农业生产、向中国倾销过剩农业产品等手段,把中国农业变为帝国主义经济的附庸,使中国农业蒙受极大经济损失,失去继续发展的经济资源。同时这种掠夺是通过“利用中国原有的生产方式,即不触动原有生产关系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廉价农产原料”。“不像在其他殖民地那样大量从事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经营”,这样他们不需要进行投资、不承担风险,仅仅利用其经济、政治特权获取大量廉价原料,是一种典型的半殖民地方式(岳琛:《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页)。因此,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成为制约和阻碍我国农业近代化的重要外部因素。其次,封建剥削制度的顽固存在并日益腐败,是阻碍中国晚清时代农业近代化进程的内部因素。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冲击。但是在广大农村,原有的封建......

打造学术精品 服务教育事业 河南大学出版社图书介绍 汉文化研究丛书介绍
作者:
汉代文化是中国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后出现的第一个文化高峰。因此,要充分认识中华文化,汉文化可以说是最好的切入点。汉文化中的开辟疆土、驰骋沙场的开拓情怀,包容一切的恢宏气势,研习经传的探索精神以及献身国家、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等,都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打造学术精品 服务教育事业 河南大学出版社图书介绍 汉文化研究丛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