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评论·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
左双文 王 杰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关键词] 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外关系
[摘 要] 对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增进和大量新史料的公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无论是对事实的梳理还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有明显改观,外交史研究在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民国外交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昭穆制度异议*
陈筱芳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关键词] 昭穆;宗法;宗庙;墓葬制度
[摘 要] 周代“昭穆”是表示字辈的概念。父子之有昭穆,犹兄弟之有伯仲,伯仲用以
区别同辈之长幼,昭穆意在辨别异辈之尊卑。昭穆依附于宗法而存在,在宗庙祭祀制、宗族伦理和继承制中产生作用,是宗法诸制度中的一项位序标准,其意义在于明确由辈分所决定的族人的地位尊卑,使宗族人伦关系明晰化、有序化。昭穆不是宗庙制度,也不是墓葬制度,
是辈分概念却不是行辈标志“制度”。“昭穆”概念的产生与原始氏族社会及其婚姻形态毫无关系,也与所谓“母系分宗”无涉。昭穆是循环字辈,适应宗法强调区别尊卑长幼的需要而产生,虽与宗法有关,但与传子制或祖孙父子关系的亲疏毫无联系。
社会名望与权力平衡:解读王敦之乱
陈启云 罗 骧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关键词] 皇权;士族;名望;场域;社会资本
[摘 要] 东晋初期,皇权与士族之间以及士族内部存在着权力分配的微妙平衡。王敦第一次举兵是反对元帝打破此平衡之举,第二次举兵却是自己主动打破此平衡,因此众多士族对此的反应前后大不相同。最终,这场各方力量参与的博弈维持了东晋初期权力平衡的局面。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名望所带来的社会资本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通过对王导、元帝、王敦、周NFDA5、温峤等人社会资本与政治权力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文化场域中名望与政治场域权力间的互动和转化。
意象与现实:宋代城市等级刍议
包伟民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
[关键词] 宋代;城市;人口规模;意象
[摘 要] 人口数量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学者在论著中,从不同的侧面提
出了他们关于宋代城市等级的看法,研究思路都是通过广泛搜集文献记载中偶存的宋代城市
人口数据的片断信息,归纳得出结论,但相互间歧见颇大。其实,宋人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
表述更多地是出于意象,宋人的这种意象,与其说主要依据于实际人口数量,不如说依据于
城市的行政地位,因此在时人意象中城市规模的差序格局就形成了都城百万家、路治十万家、州军与重要县城万家以及一般县城数千家这样几个等级分明的序列。这说明至少就某种程度而言,在两宋士人的心目中,城市的行政地位比它们的实际规模更为重要。讨论宋代城市发展史不应忽视这一史实。
清代生员的进学年龄*
左松涛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关键词] 清代;生员;进学;年龄;科举制度
[摘 要] 生员进学年龄的大小与科举制度运作、朝廷文教政策、传统教育风习及当地社会文化区域概貌等密切关联。目前学界对清代生员的进学年龄虽有估算,认为平均年龄在24岁,但存在取样偏少,局限特定时段、单一地域等问题。以近年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所收清人年谱为依据,统计分析其中277位有确切记载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考取生员时的年龄,得到平均为19.72(虚)岁的结果。生员进学年龄比之前估算的要低得多,提示清代科举人口的数量应重新计算,也为今人对旧时中国教育普及程度的重新认识提供了重要旁证。
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北京政府的对策
崔艳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关键词] 海原地震;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对策
[摘 要] 1920年海原地震是我国近代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921
年北京政府派出调查组赴灾区实地考察。此次地震的救灾工作未能完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因而造成重大损失。在灾难面前,政府、社会组织、媒体以及广大民众表现不一。海原大地震及赈灾救灾的过程,有很多经验、教训、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地震灾害与社会反应
——以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为中心的考察
李德英 高 松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关键词] 民国自然灾害史;四川叠溪地震;灾后社会反应
[摘 要] 1933年8月25日,发生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叠溪地震(里氏7.5级)是一次巨大的灾难。这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富饶的成都平原构成了很大威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灾难发生后,川西民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抗灾自救,以四川军阀为主要力量的四川地方政府也为抗灾重建进行了努力,川西各县的工商界、知识界、宗教界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中央政府的态度和中央机构的反映,则有些冷漠。
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
牛 可
(北京大学 历史学系,北京 100871)
[关键词] 国家安全国家;国家安全理念;国家构建;冷战;国家安全委员会
[摘 要] 1940年代中期至1950年代末,冷战对美国国家构建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一种全新的现代美国国家形态——“国家安全国家”——在“为总体冷战而进行总体准备”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国家安全国家构成对美国主流政治传统的重大偏离,其创生、扩张和演进是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构建和总体政治变迁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联邦政府组织体制和对外政策决策程序的重组,也涉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国家安全国家的中枢制度和标志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其经历的持续变动体现了国家安全国家与“帝王式总统权”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和互动关系。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国家安全国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与“福利国家”和“管理型国家”共同构成20世纪美国国家构建和国家扩张长期运动的三个基本向度。
·经济—社会史研究·
寓乐于会:近代博览会与大众娱乐*
马 敏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关键词] 博览会;大众娱乐;城市文化
[摘 要] 近代博览会的兴起固然主要是源于商品经济与科技传播的需要,但大众娱乐文化又始终与各类博览会形影相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大众娱乐是将博览会传播科技、文化功能与群众“找乐子”心态连接起来的最好形式之一,并使博览会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民众参与其中。近代中国举办的博览会充分借鉴了西方博览会的做法,加入了大量的娱乐活动,寓乐于会,寓教于乐。大众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博览会的内涵,增强了博览会对大众的吸引力,而且使博览会本身成为研究近代城市大众文化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四的社会后果:妇女财产权的确立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关键词] 五四;男女平等;妇女财产权
[摘 要] 五四时期形成了高涨的妇女解放思潮,但“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导观念,最后在标举男女平权宗旨的国民党执政后,才最终修订颁行了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财产权的法律。这一法律条文比民间实际情况有所“超前”,因而效用性受到限制,但对社会观念及民间习俗变革起到了主导和引领作用。反映了观念、制度和习俗变革之间有一定的“超前”梯度,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的一个特点。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关于中国前近代社会“非封建”的对话
谷川道雄1 冯天瑜2
(1.日本京都 河合学塾;2.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2)
[关键词] 《“封建”考论》;前近代社会;中国社会形态
[摘 要] 《“封建”考论》引起的学术争论,展现出学界对“封建”名实问题及社会形态学说的不同理解。日本京都学派代表学者谷川道雄与《“封建”考论》作者冯天瑜就此展开对话,取得相近的认识,他们以为,将秦至清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是教条主义产物,不能谓之“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斯大林规定的“五形态”说出发,是论析中国前近代社会性质的健康起点;尊重马克思的封建观,恢复其本来面目,是正确对待马克思历史学说的首要前提,不应将马克思尖锐批评的泛化封建观强加到马克思头上。对“封建”概念的阐释和运用,应取古今演绎、东西涵化的正途。在精准概念与真确史实的相互观照中,显现中国前近代社会的非封建性及其与西欧、日本前近代社会的封建性之间的差异。
《史》《汉》之际史书编撰形式的发展
杜永梅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北京 100160)
[关键词] 《史记》;《汉书》;史书编撰;纪传体
[摘 要] 《史》、《汉》之际史学的发展表现有二:一是思想上正统化观念不断加强,前人已多有论述;二是史学自身的发展更多体现在史家对史书编撰形式的探索上。纪传体体例逐渐“整齐”,起居注著录渐成常例,地方史的撰述得到提倡,学术史、人物专史、杂史、制度史等都以专书的形式出现,“史氏流别,殊途并骛”,史书编撰出现多途发展趋势。
出入“经”“史”:“古史三系说”之本意及蒙文通学术旨趣*
张 凯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 历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关键词] 蒙文通;经史关系;古史三系
[摘 要] 蒙文通的古史研究在民国学界破旧立新的古史运动中有意无意地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古史甄微》中打破上古一元的古史三系说,也暗合了当时“新史学”所高举的“古史
多元观”,蒙文通由此而日益受到民国学界的重视。但若回到蒙文通自身的学术脉络,不难发现,《古史甄微》旨在“羽翼经学”:通过追溯三皇五帝说的起源,以地理、民族、文化的视角创立古史三系说,重建上古国史,澄清经史关系,以史证经,申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会议综述·
中国东南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马峰燕
(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中国东南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发起,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浙江省社联、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泰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于2009年11月6~8日先后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召开。来自美国、瑞典、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近70名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从地方史研究的角度,总结近年来中国东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包弼德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作了题为《地方史与历史——有关地方史在历史学的地位与困处》的报告,提出了创建“中国地方史资料库”的构想,以便学者可以分享并检验相关研究资料,推动地方史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鸿勋研究员在《中国文化经东南地域的海外传播》的演讲中,诠释了中国东南地域文化与东亚古老文明的密切联系。台湾东吴大学王秋桂教授作了《民间仪式与地方社会》的报告,介绍其近年来组织海内外的一些学者,从事有关地方戏和地方社会研究资料的搜寻与研究的状况。温州社科联洪振宁研究员作了《温州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其研究》的报告,认为温州传统文化具有平民性、创新性、多样性、合作共享性等特点,并总结了近年温州研究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