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4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9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笔谈

【编者按】民族矛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主要社会矛盾,也是革命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间,以中华民族为基石的、统一的、强大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建构,始终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个时代目标。一个世纪过去了,理性反思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建设民族国家的历程中所累积的经验与教训,既是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一种深刻记忆,也是对百年前的这场伟大革命的最好〖JP+1〗纪念。本刊特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这个主题刊出六篇笔谈文章,从不同角度审视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中,既有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总体评判,也有对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建构问题上存在缺失的检讨,还有对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认同的具体研究。

辛亥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新开端

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民族共同体是历史的产物。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内的,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经济、文化结构中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形成民族共同体。同一共同体内的人们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利益一致性,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上,费孝通曾经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HTK[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HTSS〗的重要观点,既强调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又尊重一体化进程中的多元现状。在一体化进程中,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标志,它对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意义在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无高下贵贱之分,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并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民族基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从此,构成中华民族的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利益相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这个意义上看,辛亥革命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起点。

辛亥革命与商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

朱 英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处于存亡绝续的紧急关头。满怀愤激忧患之情的爱国志士惊呼:“望中国之前途,如风前烛、水中泡耳,几何不随十九世纪之影以俱逝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奋起倡导推翻丧权辱国的清王朝,以革命救中国。革命派创办的许多报刊,列举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的各种事实,向国人揭示:“外辱亟矣!我国民无死所矣!”“中国之危,甚于累卵。”

民族融合的新起点: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李良玉

南京大学历史系 江苏,南京,210008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辛亥革命已经100年了。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100年也许只是几朵浪花漂过的瞬间。然而,对于研究者来说,这已经弥足珍贵。因为有许多历史事物,都要经过至少100年的沉淀,人们的认识,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客观理性的阶段。100年是个难得的机遇。 早在15年前,我就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它的鲜明历史特点,是在民族革命方面,旨在通过革命排满来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辛亥革命的这个政治二元性,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思想特点之一。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演进

罗福惠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在世界近代史上,当传统的专制王朝向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常伴有多样性的变革甚至革命。作为标志性结果的民族国家,如果在专制王朝时代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就有可能出现民族共同体的重构,〖JP2〗具体表现就是共同体成员的或增或减,领土空间的或盈或缩。从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就是成员减少、领土缩小的例子;从沙皇俄国到苏联,又是成员增多、领土扩张的例子〖=5K(〗(当然70年后的苏联又遭解体,这是后话)〖=〗。中国是另一番情景,从清王朝到民国,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和领土空间相对稳定,呈现高度的连续性。

辛亥革命时期的“夷夏之辨”和民族国家认同

李 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由于关联到根本政治道路之争,即“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的问题,因而受到政、学两界的共同关注。在这方面,不同立场的学者和政治人物各有其主张,而且截然对立。他们的主张,既反映了中国固有的“夷夏之辨”观念,又有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色。

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许小青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在政治上初步完成中国由传统的帝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任何传统社会在谋求现代化时都必然要经历传统国家观念的解体和建构民族国家,从而在国际政治秩序中明确自己位置的过程。这种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意味着对传统社会内部关系与价值取向的重大调整,因而会引起种种文化和心理的波折与困扰,从社会思想意识角度可将此种调整过程中的波折与困扰视为认同问题。当传统背景与民族国家建构相去较远时,这种认同波折会引发认同焦虑,甚至认同危机。其中民族共同体认同问题尤为突出,传统中国是一个文化中心的王朝体系,民族的多元一体是靠文化维系的,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也是传统的文化民族向近代政治民族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族类思想与相关的历史记忆和象征符号同现实的民族不正常状态纠缠在一起,造成民族认同的严重危机。辛亥革命就面临着中国如何选择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道路方式: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统一国家?

·史学评论·

近三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的转换

——以乡村史研究为中心

任 放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2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乡村史研究;研究视角

[摘 要]近三十年来(19782008),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革命史、经济史、社会史。从研究现状看,革命史的研究视角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突出体现在宏大叙事逐渐让位于细部深描,动辄全国性的题目和以论带史的定性研究被更多区域性的题材和个案分析所取代。经济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从而给这门传统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史研究方兴未艾,正在突入革命史和经济史的疆域,对革命史和经济史的研究旨趣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由于社会史本身的属性未能确定,因此其演进路径尚不清晰。

·专题研究·

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张晋藩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 北京,100088

[关键词]清初;实学;经世致用

[摘 要]清初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鉴于明末王学末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以及个人经历亡国之痛后,痛定思痛,决定从思想上寻找国破家亡的原因以及改变此前王学末流带来的弊端,决定重新回到实学,要求经世致用。其表现于在学术上重实证,在思想上抨击旧制度,在政治上反对绝对专制,在社会观上主张“保国富民”,逐渐形成了一个经世致用的实学学派,并开清代学术先河。这些思想较之于传统正统思想,有着大胆的创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性和民族性因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其主要主张限于时代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因此又有着很强的局限性。

清代县丞初探

——以《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为中心

左 平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南充,637009

[关键词]清代;县丞;衙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

[摘 要]县丞是知县的佐贰官,清代亦有关于县丞的制度规定。然而从《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看,清代县丞并非每县皆设,而是因事而设;县丞衙门的建置和衙役设置因县因时而变化,而衙役申报有“隐匿情弊”;县丞的职责亦因县因时而异,南部县县丞拥有超越典例规定的命案勘验权和词讼受理权。县丞制度和县丞行政实际的差异,充分反映了清代制度的规定性和地方行政的灵活性。

1946年安平事件真相与中共对美交涉

杨奎松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上海,260062

[关键词]安平事件;中共;美国;国民党

[摘 要]1946729日发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的安平事件,是中共与美国之间发生的第一次军队与军队之间的武装冲突。这次冲突正值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关系遭遇困难之际。必须要求得国共双方配合的马歇尔,被迫对这一造成美国海军陆战队十余名官兵死伤的严重事件采取了大事化小的处理方法。但是,美国政府随后不顾中共方面的强烈反对,向国民政府转售战时剩余物资的做法,还是加速了国共关系的破裂。安平事件的调查工作也因此备受影响,最终美、国、共三方各执一辞,事实真相反而被遮蔽了起来。

制约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若干因素

赵学功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天津,300071

[关键词]朝鲜战争;核威慑;冷战

[摘 要]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一直考虑在朝鲜战场或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并制定了有关应急计划,试图通过核威慑来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但是,制约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在欧洲,而不是亚洲;美国的主要对手是苏联,而不是中国,原子弹是用来与苏联抗争的重要威慑力量;扩大战争将给美国造成严重后果;美国的盟国一致反对使用核武器。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美国决策者终究未敢轻举妄动。

政治动员背景下苏联国内政治中的“敌人形象”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关键词]政治动员;敌人形象;信息心理战;苏维埃爱国主义;世界主义

[摘 要]冷战时期,苏联共产党和政府运用了“敌人形象”的特殊影响,借以整合和唤起苏联公民的“苏维埃爱国主义”意识,对抗美国和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压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苏联国内政治中的“敌人形象”主要是反“世界主义”运动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运动。

“纳吉案件”始末

郭 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100871

[关键词]纳吉·伊姆雷;审判;匈牙利;苏联

[摘 要]1956年秋匈牙利所发生的那场令人惊心动魄的危机,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极其沉痛的一页。而一年半后这场危机的主角、匈牙利部长会议主席纳吉的惨遭处决为事件更增添了一抹悲剧性的色彩。本文主要依据大量前苏联、匈牙利以及其他东欧相关国家的档案,描述并分析“纳吉案件”源起、发展与演变的全过程,以期透过这一历史悬案为深入解读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和历史视角。

·社会史研究·

英雄气短:春秋初期社会观念变迁之一例

——上博简《诗论》第29号简补释

晁福林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关键词]上博简;《诗论》;郑太子忽;春秋

[摘 要]今本《诗·郑风·褰裳》中有“子惠思我,褰裳涉溱”的诗句,上博简《诗论》第29号简所评析的“《涉秦》”即《诗·郑风·褰裳》一诗。关于《褰裳》的诗旨,或谓写春秋初年郑太子忽之事,或谓是村姑与情夫的打情骂俏之辞,自汉代以来,世有纠葛。上博简《诗论》第29号简的简文谓其写“绝附之事”,证明汉儒之说渊源有自,是比较可信的,对于释疑自汉儒以来的《褰裳》诗旨之讼,提供了重要材料。《褰裳》诗“刺”郑忽狂傲而不能自保,反映了春秋初期社会观念开始转变的一个侧面。

安徽寿县孙氏家族与教育

汪谦干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51

[关键词]安徽寿县;孙氏家族;教育

[摘 要]安徽寿县孙氏家族自明末清初开始兴盛,到清末达到顶峰,民国年间在经济界尚保持较大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仍继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可以说持续兴盛了300余年。其家族崛起、持续兴盛有赖于教育。其家族中一些人是通过传统教育,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如孙家鼐、孙家穀等;一些人是通过留学教育,较早地掌握先进技术,或接受进步思想,如孙毓筠、孙多钰、孙麟方等;一些人是通过国内高等教育,接受了专业知识和革命影响,如孙多慈、孙一中、孙以瑾、孙友余等。孙氏家族既热心赞助教育事业,也热衷于举办教育事业。其家族之所以重视、热心教育,主要是有热心公益的传统、浓厚的读书氛围、从教育中获得很多的收益,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

1930年代上海的家庭生活图景

——以《新家庭》杂志广告为中心

陈 旸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新家庭》;生活图景;广告

[摘 要]家庭生活图景,一定意义上就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领域。它是生活条件、人对它的利用形式和生活关系的统一体。《新家庭》中的广告,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犹如一面多棱镜,显性或隐性地反映着1930年代上海的家庭生活图景:物质生活领域发生了广泛的变化,日常习惯出现了新的动向,很多新式用具进入了家庭,家庭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新式观念的输入,上海的家庭生活呈现出其明显特征:既有传统印痕,也有现代气息;既传承中国元素,也闪烁西方文明之光。所有这些都成为此时上海家庭走向文明与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