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评论·
新历史法学视野下清史研究的学术体系构建
——读《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
蒲海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北京,100872。
[关键词]新历史法学;清史研究;法律;资源;时空;学术体系构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张世[摘 要]明教授所著《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一书,力图超越冲击—反应模式和中国中心史观的对立,在中西方历史互视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沟通古今;以追寻大学科“底层语法规则”为学术旨趣,集矢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等相互勾连的核心命题;围绕前现代三百余年的历史时间单位,从边疆民族、军事战争、司法场域、经济开发四个特定茎块进行新历史法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该书是一部极富个人特色的“新清史”著作。
多学科视野下的对话、争鸣与互动
——《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评
冯永明 曹 瀚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
[关键词]法律;资源;时空建构;多学科对话;清史研究
[摘 要]《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学术研讨会的与会学者,围绕张世明教授著述的主要内容、体系框架和研究方法做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在肯定著者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的基础上,不仅对总体史观、法律、资源和时空建构的研究范式,新历史法学视域等概念进行了解读,而且在对边疆史学、制度、资源等问题进行对话的基础上,就著述理论思考的再提炼和著作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真正研讨的同时也向学界展现了一幅多学科对话下的前现代中国图景。
·专题研究·
辩汉律
王伟
文物出版社。北京,100007。
[关键词]汉律结构;二级分类;魏律《序》;《二年律令》
[摘 要]在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所见秦汉法律之间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未能解决,“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尝试通过重新解构汉律结构来解决其中部分疑难问题的企图应该加以肯定。但此说不仅有推测的成分,实际上至少其论证的主体部分都不是建立在实证和逻辑推论之上,与“假说”尚有本质区别;此说不仅史无明文,而且其自身存在着在关键问题上的模糊和逻辑混乱,无法通过《晋书》卷三十《刑法志》引魏律《序》、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睡虎地秦简和唐律获得有效的证明,并有不少与传世文献和出土简牍矛盾之处。故此说只是一个大胆但却错误的假设,对于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只有“试错”的意义。
论隋唐时期的发罪人为兵之刑
张春海
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关键词]隋唐时期;配防;配戍;新五刑;流刑
[摘 要]隋代的发罪人为兵之刑主要有配防和配戍两种,乃沿袭北周的配防之制而来。唐朝建立后,承袭隋代旧制,有充戍之制。永徽之后,由于效力制的广泛适用,充戍制消失,罚镇制出现。兵源不足是隋唐时期发罪人为兵之刑存在的直接原因,在帝国体制确立后形成的农业区和游牧区之间对资源的争夺,是包括隋唐在内的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发罪人为兵之刑的根本原因,新五刑体制的缺陷则使历史上的发罪人为兵之刑有了复起的可能。
北宋保甲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区域差异
陈晓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关键词]北宋;保甲法;王安石变法
[摘 要]在保甲法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各地执行新法的方式和力度显示出鲜明的地理特征,这体现了北宋各区域之间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北宋士兵来源地和驻守地环境对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北宋的南北边境和京畿地区是保甲法实施中的重点区域,由于边境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地形条件,禁军的作战能力受到限制,保甲法在这些地区推行,正是对相关问题采取的对策。而在京畿地区,为了削减驻军和军费而推行保甲法,但由于当地的区位特点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围绕保甲法的推行出现了许多问题并引发了相关讨论,反映出北宋政治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清代甘肃分征佐贰与州县分辖
胡 恒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
[关键词]清代;甘肃;分征佐贰;经征钱粮;州县分辖
[摘 要]明清地方行政制度转型中,州县分辖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清代甘肃出现的一类独具特色的分征佐贰辖区,是其典型案例。其设置多与县域过大、废县管理、政治变迁三种因素有关,在其辖区内拥有官方正式授权且极为广泛的行政职能,尤其是在钱粮与刑名方面,已初步具备准县级政权性质,代表着清代县政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分权理念。分县志、分州志的编纂正揭示出州县分辖制度背后所隐含的新的地域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五四”纪念
张 艳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五四运动;纪念;三民主义
[摘 要]1927~1930年间,为配合意识形态重建和宣传,南京国民政府对五四运动进行了隆重热烈的纪念。但它对五四的态度又充满矛盾:它需要五四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巨大的思想资源来号召青年,增强自身凝聚力,却又害怕学生被动员起来后扰乱其统治秩序,甚至被共产党利用;它认为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链条上的一环,却又批评它没有三民主义指导;它看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民众思想革新方面的价值,同时也注意到其自由、民主的价值取向以及否定传统的态度对重建政治、文化秩序的潜在威胁。五四“缺点”的被发掘,成为南京政府由新生政权向稳固政权转化后逐步限制、乃至取消五四纪念活动的主因。
常燕生东西文化观的激进化及其演变
张少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关键词]常燕生;东西文化观;激进化;发展;调适;再激进
[摘 要]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其激进思想改造国人的观念。因此,当常燕生质疑其激进思想时,陈独秀抓住机会,企图一举在观念上“征服”常燕生。常燕生则在与陈独秀的思想论争过程中,逐渐接受陈独秀的激进思想,原本温和的文化观日益激进化。此后,在东西文化调和论的刺激下,常燕生激进的东西文化观日渐成熟,认为东西文明不是“地域之别”而是“古今之异”,并在批评胡适文化观的表述中得以系统阐明。然随时代的变迁以及自身认识的深入,常燕生激进的东西文化观有所调适,开始扬弃“东西文化”乃“古今之异”的观点而强调文化的“民族性”,思从个人或民族的理想与生存环境相结合的思路“创造新文化”,并在与王去病讨论如何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中得以阐述。遗憾的是,在此“调适”的取向下,传统文化却无法承担中国本位文化建设所需求的重任。为了“国家”的生存,常燕生的东西文化观不得不再次“激进”。
希罗多德与埃斯库罗斯的蛮族观念之比较
李 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关键词]希罗多德;埃斯库罗斯;蛮族观念;古典时代;希腊史
[摘 要]希罗多德和埃斯库罗斯分别是希腊古典时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与悲剧作家,由于希波战争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均有对异族的大量描述。他们两人在观念中都将希腊人与蛮族视为对立的人群,只是希罗多德对蛮族的偏见较少而已。同时,他们在描述希腊人和蛮族的区分时各有特点,而在差异背后则体现出他们都重视希腊人和蛮族人之间文化区别的共同特征,这适应了希波战争之后希腊人构建蛮族形象的需要,代表了古典时代希腊精英的共性。
近代英国劳资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
刘金源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近代英国;劳资政策;家长制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
[摘 要]在近代英国的劳资政策中,政府的角色经历了从家长制控制到自由放任、再到逐步干预的演变过程。政府角色的演变主要受到近代英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正是它们成为政府制定劳资政策的指导思想。近代以来,英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家长制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三个阶段,在其影响之下,英国政府的角色及劳资政策也经历了因时而变的过程。考察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认识近代英国劳资政策的发展与变化。
·经济社会史研究·
误读富农:中共在近代土地革命中打击富农的主要因素
曾耀荣
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关键词]富农;中共;土地革命;合法性
[摘 要]在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中,富农常常成为革命打击的对象,学术界过去认为是中共党内执行“左”倾错误政策的结果。我们认为,用党内“左”倾错误来解释近代富农屡遭打击,貌似合情合理,但未能很好地揭示出其根本原因。中共在土地革命中实行平均分配土地政策,这样仅仅没收地主土地财产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而一旦要没收富农土地和财产,需要为其没收政策和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中共对富农的误读为其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因此,误读富农是中共在土地革命中打击富农的主要因素。
·学术综述·
“中华民国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史学会2012年年会”综述
龙天贵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2012年10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民国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史学会2012年年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党校、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