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
——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为中心
邓欢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上海,20043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史学;《怀柔远人》;何伟亚
[摘 要]后现代主义既具破坏性又具建设性,它对历史学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其阐发的重要历史观念的批判,以及对历史主观性的强调,冲击了现代史学赖以存在的主要基础,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修正和思考现代史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疑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何伟亚于1995年出版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被视为后现代史学实践的典范:其对中英礼仪之争的现代主义阐释模式的挑战,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质疑史料与历史、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对历史事件所处时空语境的强调等,都展现了后现代史学所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世纪末之争”,迄今未息。倘由此引申开去,这场争论关乎到后现代史学评价等史学要旨,值得我们今天继续予以深入剖析与反思,其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都是非凡的。
•专题研究•
竹林七贤拙论
朱绍侯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竹林七贤;嵇康;山涛;阮籍;向秀
[摘 要]竹林七贤作为一个群体,显然是被当作正面人物加以肯定的,否则何以称为“七贤”?但笔者认为,对竹林七贤不宜作整体的评介,而应根据其个人政绩、业绩作出单独的评价。对其作个人评价时,不应以曹魏政权或司马氏政权为依归。因为这两个都属于篡夺来的政权,在他们掌权初期,都施行过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诛杀异己的行为,在两个政权的晚期都趋于腐朽,两者难分轩轾。故对竹林七贤个人的评价,拥魏者,可以肯定他的气节;拥晋者,可以肯定他是忠臣。据此构想,肯定嵇康的忠魏气节,山涛对晋的忠心。对向秀则肯定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对阮籍既肯定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也指出他玩忽职守及败坏礼教的丑行。对王戎则批评他是贪财好利的腐朽的官僚。对阮咸和刘伶,则批评他们是为己避祸而又自矜风雅的俗人。
宋代基层文官的初仕履历
——以《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为中心
胡坤
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69。
[关键词]宋代;徐谓礼文书;入仕;初任满替
[摘 要]近年面世的《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所收文书完整且清晰,为深入研究宋代文官选任、考课等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选取徐谓礼从入仕到初任满替这一阶段的文书为考察对象,结合传世资料中的记载,可以了解宋代基层文官初仕阶段的经历及官方的相关规定。名臣之子徐谓礼因父荫入仕,越过选人,径为京官,并授监当差遣。其待缺期间的印纸批书,既说明宋代印纸批书与差遣相关联,也说明宋代考课在官员待缺候任期间就已启动。从到任至初任满替阶段,徐谓礼虽乏善可陈,但无功无过,平稳度过初任。这也反映了宋代一般基层文官的生存状态。徐谓礼的个案虽有其特殊性,但亦为了解宋代,特别是南宋晚期基层文官群体的仕进之路提供了借鉴。
雍乾之际的在任守制与政策调整
廖吉广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分校教师。
[关键词]清代;雍乾易位;丁忧制度;在任守制;乾隆初政
[摘 要]丁忧官员离任守制本是国家之法令纲常,但这一规定的实施情况会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雍正年间,官员在任守制的情况多有发生;乾隆即位伊始,即针对这种情况发布严禁在任守制的命令。这种政策转变的背后,是雍正帝“移孝作忠”和乾隆帝“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两种理念相互冲突的结果,同时也与雍正年间丁忧官员在任守制情况的泛滥有关。通过在任守制禁令的实施,乾隆帝在整饬吏治、弘扬孝道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展现了乾隆初政的新气象。雍乾之际在任守制政策的不同境遇,为我们展现了雍乾变局新的面相。
吴宓、陈寅恪与胡适、傅斯年之关系
——以《吴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翁有为
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所,史学月刊编辑部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民国学术史;吴宓;陈寅恪;胡适;傅斯年
[摘 要]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吴宓与陈寅恪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相知相惜、维持终生可传为佳话的那种忠诚的友谊;傅斯年与胡适的友谊也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在这两对关系中,前者在人们看来属于本位文化保守知识分子群体,后者属于与之对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分析此四人及两对之关系,可以考察与透视民国时期不同类型和立场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吴宓日记》记事的系统性、连续性尤其吴宓在此四人关系中的特殊性,为我们考察上述关系提供了一个十分珍贵的视角。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如果说有“两对”学人其各“对”个人之间友谊的密切、深厚与牢固极具典型性和相似性的话,那就是傅斯年与胡适的关系,和吴宓与陈寅恪的关系。傅与胡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相知相惜、相援相助、维持终生可传为佳话的那种忠诚的友谊;吴与陈的友谊也具有这样一种性质。
美国革命时期关于代表制的分歧与争论
李剑鸣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关键词]美国革命;代表制理念;民众主义;精英主义;代表制共和政体
[摘 要]在美国革命领导人和后世的研究者看来,代表制共和政体的建立乃是美国革命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政治创新。形成于中世纪、长期作为君主制统治辅助机制的代表制,在美国革命时期复杂的思想论争、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中发生转化,变成了现代民主(共和)政体的基础性制度。美国革命一代关于代表制进行过多次热烈的讨论,其中贯穿着民众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分歧与竞争,反映了民众和精英之间的猜忌、冲突和较量。同时并存的多种代表制主张经过争论、平衡与折中,形成了作为现代民主的机制的代表制理念,并且预示了此后美国民主政治的演化路径。
二战期间美国对印度自决的政策
王琛
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河南,郑州,450001。
[关键词]罗斯福;丘吉尔;印度国大党;美英关系
[摘 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英国殖民地印度的热情陡然上升。美国同情和支持印度的自决。为促使印度支持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力促英国让步,并希望英国按照美国的榜样给予印度自由。然而,美国的两次努力均为英国拒绝。对美英关系可能恶化的担心,以及对印度国大党不妥协态度的不满,使美国最终停止了努力。美国对印度自决的态度经历了从积极支持到有限支持直至最终停止的过程,美国的非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实践反映了美国支持印度自决的政策底线,其意识形态诉求受制于它更高远的战略目标,这预示了美国战后在其他地区自决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经济社会史·
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时期的仓
戴卫红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关键词]吴简;三州仓;州中仓;郡仓;太仓;右仓曹
[摘 要]在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简中,不仅出现了中央的太仓(大仓),而且有地方的郡仓和冠以县名的县仓,如临湘仓、刘阳仓、重安仓、吴昌仓、安成仓、醴陵仓、永新仓等,还有冠以具体地名的醴陵漉浦仓、东部烝口仓和员口仓以及目前性质比较模糊的三州仓、州中仓。三州仓、州中仓及各县仓均要向郡右仓曹汇报月旦簿;右仓曹还以曹的名义汇总制作某年的收入、支出、余现的总簿书,上报给上级机关。在黄龙三年(231年)二月至嘉禾三年(234年)十一月孙吴攻打武陵蛮的战争背景下,长沙郡仓、州中仓、刘阳仓、醴陵仓等仓的部分仓米因“被督军粮都尉(移右节度府)书”而被调配。
明代多籍宗族的形成与赋役承担
——以福建晋江沿海地区为例
叶锦花
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00。
[关键词]明代;多籍宗族;赋役;应役方式
[摘 要]明初以来,福建晋江沿海地区灶户编佥、军户登记及垛集、抽籍等都未设定明确的地理范围,使得当地出现灶户、军户和民户杂居共处,甚至一家多籍的现象。与之相应,当地明代所建宗族普遍拥有灶、军、民等户籍。多籍宗族往往形成多个赋役团体以应对各类赋役,赋役的具体承担方式则与户籍的构成情况相关。一般而言,由独立登记户籍的各支派构建的宗族,赋役归各派独自承担;由同时登记了军、民、灶等户籍的人群构成的宗族,赋役由族人通过多种协议共同应对;户籍若由不属于同一宗族的群体构成,户下多个宗族或势力必须共担赋役。户籍登记与赋役负担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势豪将赋役摊给弱小群体而改变。
北洋时期基层社会的缠讼:李希明与荣坤等地亩互控案
唐仕春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06。
[关键词]北洋时期; 基层社会; 缠讼
[摘 要]北洋时期,中国近代司法改革逐渐在基层社会推行。发生在北京附近三河县与顺义县的李希明与荣坤等地亩互控案展示了基层社会缠讼的变与不变,反映了法律变迁的复杂性。该案显示了缠讼的一些特征,如诉讼时间长,涉案人员多,原被告纠缠在一起,诉讼文书多,提审次数多,各方受尽讼累。缠讼往往源于冤屈未申,涉讼者随世事变化而重启讼端,旧案受理规则与诉讼时效制度不能很好地遏制缠讼案件的受理,民间调处不能有效疏导冤屈,以及执行难问题的存在都会让缠讼不断发展。北洋时期,尚无一套有效机制来阻止一些与案件并无密切关系的个人、群体,乃至行政机关对审判进程发生影响,上级司法机关也对缠讼施加压力,涉讼者和审判官则穿梭于各种力量之间。
·会议综述·
第五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概述
张秀丽
历史学博士,史学月刊编辑部编辑。河南,开封,475001。
2014年7月12~13日,由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史学月刊编辑部联合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国内各地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与新闻史研究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战时报刊与舆论动员”的主题,对战时报刊媒介话语与舆论动员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概述如下。战时报刊与政府、国家的互动 近代中国报刊、报人及舆论精英与军政利益集团的关系令人深思。安徽大学王天根从传媒在国家与社会的整合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出发,深层次地探析了报刊所呈现的社会镜像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军政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促动、相互制约的关系。革命与战争是20世纪中国的两大主题。作为大众媒介,这一时期,报刊承担着多重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唐小兵从报刊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评论、21世纪初年对平型关战役的历史阐释三个层面,探讨了战时报刊与舆论动员、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关系问题,指出报刊是刺激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最重要的媒介。华中科技大学唐海江从舆论在清末民初思想中地位的提升、舆论概念的使用及其意义浮现、士人发言位置的选择以及近代中国舆论形成的难局等方面,论述了清末民初士人如何看待舆论、如何表述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