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4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3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专题研究·

秦代地方行政文书运作形态之考察

——以里耶秦简为中心

赵炳清

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里耶秦简;行政文书;运作形态

[摘 要]里耶秦简中大部分是秦代地方的行政文书,为我们考察文书的运作形态提供了根据。从已经公布的简牍来看,秦代文书的运作形态十分规范。撰写公文由专门的书佐承担,并且要在背面左下角以“某手”的形式签署,此人即为始发公文的责任者。在中间每一步处理环节书写完毕都要紧接着处理意见签写其责任者的名,同样是以“某手”的形式。公文在抄写副本时也要将这些署名照录。收到文书后由责任者发阅,根据公文内容判断是否需要回复或转发。如果不需要,就直接在原简背面最左边写下收文记录并署名“某手”。如果需要回复或转发,就要另制作一份抄件副本,将来文内容抄于其上,并且将原文件的责任人署名照录于副本的同一位置,然后在背面左起第一行写下记录,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再把来文的原件交给上级处理。在文书运作中,文书的性质也随着“传”“别书”而发生变化。对于“某手”的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书写者的签名,而应是文书的责任人。

汉初服色“外黑内赤”考

陈鹏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关键词]汉初;服色;五德终始

[摘 要]汉初服色经历了从“尚赤”到“外黑内赤”的变化。这是汉朝建立过程中先后袭用楚俗和继承秦制的结果。刘邦起事于沛,属于楚地,为获得楚人的支持,其利用了楚人尚赤的习俗。至汉二年,汉政权以秦朝的继承者自居,将水德作为汉朝的德运,意在稳定秦地、吸纳秦人。根据五德终始说,水德的服色理应尚黑,但是汉朝并未放弃尚赤的楚俗,最终导致“外黑内赤”的服色格局出现。由于“赤”和“黑”分别是楚人和秦人崇尚的颜色,“外黑内赤”这一服色格局也隐约反映了汉初政权中秦、楚两大集团间的博弈与调和。至汉文帝时期,旧的服色体系先后遭到贾谊、公孙臣等人的挑战,持“外黑内赤”说的丞相张苍遭到了罢免,“改正朔、易服色”的政治举措得到了实施。虽然文帝的改制最终由于新垣平案的发生而不了了之,但终止了对秦朝水德尚黑的因袭。这为后来汉武帝改制确定汉朝土德、服色尚黄奠定了基础。

中古时代石城莫愁〖JZ〗与大堤艳姬的历史表征与历史本相

胡箫白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研究助理。

[关键词]中古时代;石城莫愁;大堤艳姬;历史表征;历史本相

[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长久占据一席之地的、典型而多变的“莫愁”符号,其最初的人物原型为南朝石城的歌伎莫愁,歌伎莫愁又为活跃在汉水大堤的艳姬群体成员。石城莫愁之个体、大堤艳姬之群体,共同构建了中古时代襄沔地区作为历史表征的区域人文景观。而这样的人文景观之形成,缘于诸多历史本相元素的共同形塑。先秦以来,襄沔地区的汉水大堤、楚地的女子好游风俗以及地域记忆中的神女想象情结,为大堤艳姬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基本条件;魏晋时期,襄沔地区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与四方凑会的地缘优势,吸引南方蛮族大量北迁、西北胡人频密东徙,加之地方特产宜城美酒的名声渐起,最终导致大堤艳姬群体的生成与为人熟知,而其代表人物“莫愁女”亦逐步成为文人争相吟咏与记忆的文化意象。

清代的清书庶吉士

王敬雅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关键词]清代;清书庶吉士;满语学习;满汉关系

[摘 要]分派庶吉士学习清书,是清代特有的政治制度之一。其起自顺治,迄于道光,发展过程本身反映了满语在清代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朝廷内部的满汉关系。清书庶吉士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便利满汉之间的交流。初选时,对人员的年龄、体貌有一定的要求。其数量随着朝代更迭发生变化,由于汉语的普遍使用,每科人数由最初的数十员减少至四五员,皇帝对其考查也日益松懈。乾隆之后,清书庶吉士的实际效用日益减少。清书庶吉士与汉书庶吉士在馆选、教习、考试、散馆上均有不同,但出仕后升迁状况并无明显区别。学习满语的汉族庶吉士的满文水平不一,优者足可召对,亦能翻译书籍;劣者往往因此被黜,遂对此政策有所怨言。

辛亥南北议和与国民会议

桑兵

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关键词]南北和谈;国民会议;唐绍仪;伍廷芳;袁世凯

[摘 要]辛亥南北和议,谈判的主要内容不是共和与君宪的优劣短长,而是以何种形式实现共和。开始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以国民会议公决国体政体,以及包括代表产生、会议地点在内的会议如何召集等问题。和谈期间,本来主动提出此议的是袁世凯内阁代表一方,民国代表只是被动接受。可是双方共识的基础在谈判会场之外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围绕能否以国民会议的形式公决国体政体及其实施办法,中外南北各种政治势力相互角力,使得谈判双方不断调整各自的态度立场,导致已经取得的各项协议全然失效,最终由国民会议公决国体政体的成案胎死腹中,改由直接迫使清帝退位作为南北纷争的解决之道。

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

姜朝晖 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山东,德州,253023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关键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生存状况

[摘 要]从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其他相关研究来看,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难,待遇低下;同时还遭受到乡村民众的抵触和乡村士绅的排挤,事实上沦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教师普遍心情苦闷,状态低迷,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比较游移。这种生存状况反映出,在国家教育体制、专家精英和乡村社会等外在规约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意识是薄弱的,并没有发挥社会所期待的“中心”或“导师”的作用。

国民革命时期的店员工会

巴杰

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关键词]国民革命时期;店员工会;店员运动;利益代表

[摘 要]店员工会是国民革命时期店员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政府批准成立的垄断性社团,店员工会的政治职能较为凸显,有与国家政权合作的明显倾向。但职业职能较为模糊,其团体行为与店员个体及行业诉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店员工会应否存在及其隶属关系,国民党内部有着长久的争论,直至国民党中央训令店员工会解散、店员加入工商同业公会。

从身份到契约:中世纪晚期英格兰领主附庸关系的变化

张莹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87。

[关键词]领主附庸关系;身份;采邑;封建义务;契约

[摘 要]中世纪西欧领主附庸关系是构成西欧封建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与采邑制一起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领主附庸关系是指以“采邑”为纽带结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与领主之间不仅有身份差距,他们的关系还包含一定的契约因素。中世纪晚期,领主附庸关系的根基与内容都在发生变化,附庸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独立性增强,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性减弱,甚至逐渐退化为一种象征意义,他们之间的身份等级基调褪色,契约精神强化,双方由领主与附庸的身份关系逐步向平等的契约关系发展,英格兰随之迈进现代社会。

·经济社会史·

唐代丁匠的征发与上役管理

——以《赋役令》为中心

彭丽华

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唐代;丁匠;征发;上役;《赋役令》

[摘 要]丁匠是唐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是力役的主要承担者。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丁匠的具体含义语焉不详,甚或误解,从而影响了对唐代力役制度的理解。得益于天圣《赋役令》大量有关丁匠法律条文的发现与复原,唐代法律中的“丁匠”的含义因此得以呈现,指的是从事农业、承担普通力役的丁与已成丁并拥有专业技艺的匠。在唐代法令中,政府为征发丁匠设计了一套固定而成熟的程式,包括预算、征召、丁匠赴役三个环节,以保证力役的顺利征发与计划内营缮事务的顺利完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唐代还从法令上对上役丁匠的饮食、休假、医疗、作息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合理、有效并可持续地役使丁匠。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职工住宅环境与工人新村建设

王瑞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北京,100009。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职工;住宅建设;工人新村

[摘 要]新中国建立之初,城市职工住房条件普遍较为恶劣,国家难以短期内拿出巨额资金予以根本解决。各地政府首先能做的,是贯彻市政建设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改善工人住宅区的环境卫生。职工生产环境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上还要依靠国家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建造新住宅来解决。随着财政经济的好转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各地政府在财政依然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进行职工住宅建设,兴建了一批工人新村,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住房条件。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职工人数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发展,工人住宅的修建难以赶上工业发展的速度,职工住宅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从而决定了职工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史学评论·

理性与深度

——20世纪以来的休谟研究述评

陈志宏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关键词]休谟研究;思想史;研究范式;中西比较

[摘 要]休谟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自20世纪以来,对其著作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单纯对其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著作的研究走向整体性研究,并很好地将其其他著作与哲学思想形成一种相互印证与相互关照的研究范式,从而更完整地理解休谟早期哲学著作与后期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宗教著作的统一性。而从思想史角度对其著作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哲学、历史学等著作的考察成为理解休谟思想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我们从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来考察18世纪历史的重要切入点。整体而言,西方世界的休谟研究已趋成熟,而中国学界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断融入世界、加强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一环。

·会议综述·

聚焦学术热点 推动史学创新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俊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所暨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1。

为聚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热点,推动理论创新,促进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史学月刊》编辑部于2014年8月25日至27日在河南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20多所科研机构、国内高校以及《安徽史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近代史研究的专史领域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学界新的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