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5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5-25 浏览次数:

·专题研究·

“瓯脱”制度新探

——论匈奴社会游牧组织与草原分地制

陈晓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摘 要]“瓯脱”是匈奴游牧社会一项特有的名物制度,但关于其语义,目前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注意到,耶律铸《双溪醉隐集》释“瓯脱”为“帐幕”,此与草原游猎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北族政权统辖的社会基层游牧组织所遵循的游牧分封秩序乃是一个很少谈及的话题。在解决“瓯脱”问题的基础上,便可进一步阐释“分地而居”制度的另一种政治内涵。

[关键词]匈奴;瓯脱;帐幕;分地而居

刘歆谋反事件考论

赵国华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刘歆谋反事件是刘歆参与策划的一场反对王莽统治的未遂政变,是新朝末年发生的一场严重政治危机。就刘歆参与策划谋反而言,新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是根本原因,刘氏皇族和下层民众反抗王莽统治的斗争是重要原因,刘歆的家庭和个人遭遇则是直接原因。这一谋反事件的策划者有国师刘歆、大司马董忠、卫将军王涉三人,道士西门君惠、司中大赘孙伋是主要参与者。这场未遂政变标志着新朝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使本来摇摇欲坠的新朝大厦迅速倒塌,从而加速了两汉之际的政权更迭。

[关键词]刘歆;谋反;王莽;新朝

清代的花衣期制度

——以万寿节为中心

吉辰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1

[摘 要]花衣期是清代官场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即规定官员在若干庆典期间应穿着花衣(蟒袍)。平时实施这一制度的庆典有元旦、上元节与万寿节,其中后者规格最高,变数最多,而且最能体现皇权专制的特性。万寿节花衣期的时间一般为正日及前后各三日,在若干整寿之年会加以延长,有时也会缩短。时间最长的是慈禧太后的六十、七十大寿,长达一个月。万寿节花衣期的长与短,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体现统治者性格的晴雨表。花衣期(尤其是万寿节花衣期)内,有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禁忌,甚至呈现出“涟漪效应”。这样的禁忌促使官员尽量避免在此期间上奏,令这一制度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清代;花衣期;万寿节

奕劻在辛亥鼎革之际的努力与抉择

马平安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06

[摘 要]作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的满族亲贵奕劻,是辛亥政局变动枢纽中之关键人物。在清王朝危机四伏之际,他受命组织责任内阁,却因朝野上下各种政治势力的掣肘、攻击而不得作为。武昌事变后,奕劻力荐袁世凯出山,不料,袁世凯却另有所图。在挽救清王朝命运无望的形势下,奕劻退而求其次,竭力推动清廷交出政权,以清帝逊位的和平方式,换取优待清室条件,保全清皇室。从其在辛亥鼎革之际的表现来看,奕劻务实而不保守,能够与时俱进,既全心全意维护清皇室,又不完全拒绝共和,是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人物。这些在历史表象背后隐藏的诸多细节,实在值得认真发掘并客观地加以评估。

[关键词]奕劻;皇族内阁;袁世凯;辛亥政局;清帝逊位

宋子文与国民党人大革命时期的联俄政策

左双文,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教授,广东,广州,510631

贾玮,历史学硕士,华侨大学学生处助教,福建,泉州,361021

[摘 要]大革命时期,宋子文既是国民党人联俄政策的受惠者,又是后期重要的参与者,甚得苏俄顾问的信赖和支持。宋凭借其身上的“左派”亲苏光环和与苏方的良性互动,得以在政治舞台上快速崛起。北伐军兴,受命执掌财政大权,成为国民党内举足轻重的政治新贵。他一度在若干问题上秉持左翼立场,并试图化解蒋介石与鲍罗廷的矛盾。但随着革命危机的日益严重和内部分歧的加剧,宋子文的认知和心态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产生了抵牾和怀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打下了他其后在政治上剧烈反转的伏笔。

[关键词]宋子文;鲍罗廷;联俄政策;中苏关系

15~16世纪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兴起与发展

朱晓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博士生。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从15世纪上半叶开始,以波焦、曼内蒂和皮科为代表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希伯来语,研究《希伯来圣经》,并利用犹太教神秘主义喀巴拉的方法阐释基督教教义和人的尊严,开启了基督教希伯来学的序幕。随着人文主义思潮越过阿尔卑斯山北传,基督教希伯来学的重心也由意大利转移到欧洲北部。在宗教改革爆发之后,一方面,新教学者利用希伯来学抨击天主教的传统教义和构建新教神学理论;另一方面,天主教也利用希伯来学作为内在革新和外在排除异己的工具,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基督教希伯来学最终在16世纪发展成为西欧备受瞩目的学术运动。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基督教希伯来学

英格兰骑士役保有制的演变及其废除

张莹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87

[摘 要]骑士役保有制是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中最主要、最典型的封建土地保有制度。在该制度下,封君与封臣对同一块骑士领都有各自的土地权利,并且他们各自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骑士领的实际占有者骑士役封臣逐步获得了土地的继承权、转让权与大部分的自由处置权,对骑士领的土地权利逐渐向私有权靠近;同时,保有骑士领的阶层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对土地私有化的需求与行动力在持续增强。在英格兰内战爆发初期,骑士役保有制终于被彻底废除,私人土地产权得以在英格兰初步确立。

[关键词]骑士役保有;土地产权;《保有制法》

·经济社会史·

从乡村救灾到市场竞争

——以20世纪30年代陕西省乡村借贷为例

张天政,历史学博士,宁波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教授,浙江,宁波,315211

赵娜,历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乌海市附属学校教师,内蒙古,乌海市,016000

[摘 要]20世纪20年代末,西北三年大旱灾,关中尤为严重。为盈利或救济,20世纪30年代,陕西乡村借贷先后出现乡村传统的高利贷市场,新式农贷市场。通过考察新式农贷市场的机构及相关制度、贷款区域、借贷种类与方式及利率期限等,认为这种新的融通资金渠道从最初为乡村救灾逐步转变为陕西乡村借贷市场竞争,削弱了高利贷市场,亦形成乡村借贷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并引起乡村借贷制度的转型及资金融通观念的转变,引起区域乡村社会生产观念的明显改进,进而引起乡村借贷体制的转型。

[关键词]高利贷;新式农贷市场;陕西;20世纪30年代

协定与自肃:沦陷时期天津商人团体与价格管控

魏文享

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天津沦陷后,日本占领当局迅即组建治安维持会,同步开始实施物资管制和物价管控。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及天津市政府发布系列控价法令,均赋予商人团体以重要职责,而经历人事改组的商人团体,对此亦无由推脱。在日伪构建的物价协力体制中,商人团体在“价格协定”“价格自肃”方面担当重要角色。所谓协定,即官方与同业公会合议定价,商家须按此售卖不得私行加价;自肃是要求同业公会主动领悟政策精神,自励自控。决策程序有别,而控价目的一致,早期以协定为主,后期因物价全面上涨,协定难以坚持,逐步向自肃过渡。但如结合物价上涨之大势而论,日伪天津政府在控价方面仍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沦陷时期;天津;商人团体;价格

国家政策与社团实践

——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农地减租问题考察

谢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摘 要]因战后国民政府对全国各省分批豁免赋税和“二五减租”一年的政策未能真正在包括四川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践行,随着局势的变化,1949年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决定在四川省实施永久性的“农地减租”。在农复会的补助之下四川省开始实施减租,并选定了华西实验区在内的五个行政区为重点实施区域,期间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次减租中国家与乡建社团的配合得到了较好的展现,同时,通观整个战后减租活动,也可以从中看出国民政府在战后减租问题上的坚持与无奈。

[关键词]减租;平教会;华西实验区;乡村建设

·史学评论·

从简单本质到复杂本质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开放出的思想境域

雷戈

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北,保定,071002

[摘 要]在刘泽华的学术体系中,“阴阳组合”命题最具思想洞见。刘泽华的学术个性使他总有一种喜欢作出假言判断的冲动。阴阳组合结构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假言判断。中国历史一以贯之的是中华专制主义的政体超越性。从方法论角度,我欣赏刘泽华对阶级分析方法的坚守。作为方法的思想史,并不试图表达一种思想决定论。它只是要努力呈现一种历史中的思想态势和观念路径。新思想史对思想史有新的理解。这种理解试图开放出新的思想境域。新思想境域的核心是意义。新思想史的历史性有其具体含义。它是指思想文本在历史话语中的真实体现。

[关键词]王权主义;《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新思想史

宏大关怀中的人性探幽

——试述晁福林教授新世纪的学术历程

许兆昌

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

王坤鹏,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讲师。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新世纪以来,晁福林教授先后出版了《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与《上博简〈诗论〉研究》三部著作。其中,《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在继承近百年来先秦史研究之重要传统的基础上,正面回答了先秦时期的“社会形态”问题,不仅提出了新观点,更丰富了这一传统课题探讨的中层理论。《先秦社会思想研究》致力于探讨先秦时期的社会思想,既可以看作是其社会形态问题研究的逻辑发展,亦可以看作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所开拓的社会形态研究的另一维度。《上博简〈诗论〉研究》以新出竹简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之性情为出发点探讨孔子诗学的核心,考证详博,新见迭出。前两部作品体现了作者以宏大关怀贯穿具体史证的研究功力,后一部作品则反映了作者以人性人情为最终落脚点的关怀取向。晁福林教授新世纪以来的先秦史研究历程,对于坚守历史学的人文属性,坚持学术研究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学科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晁福林;人文关怀;宏大叙事

·台港澳研究·

1894~1949年大陆民众对台湾认识的变化

——以《申报》对台湾的报道为例

尤淑君

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浙江,杭州

[摘 要]1895年,大陆民众叹息台湾割让给日本,并希望台湾民众能抵抗日军,回归祖国。后来,因台湾籍民在中国大陆拥有治外法权,屡违法走私,中国政府却无法惩罚其犯罪行为,使大陆民众多厌恶台湾籍民,指为无赖。再加上日本侵华的影响,大陆民众虽同情台湾籍民被迫征召、死伤惨重,但逐渐视台湾籍民为日军爪牙,心生厌恶。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大陆民众同情台湾受害者的遭遇,并大力抨击台湾行政公署的贪腐问题,反映战后大陆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失望之情。而且,国民政府的差别待遇,也让台湾民众无法信任国民政府,使台海两岸的文化记忆难以融合。

[关键词]《申报》;台湾籍民;台民抗日事件;二二八事件;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