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第2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论中国史学中的“历史观念”
作者:唐任伍
中国史学和西方史学并列为世界两大史学系统,同是世界史学的总遗产,各自影响着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其史学无一不受中国史学影响,属于中国史学系统,宗儒家学术思想为主流,极富人文主义色彩;而英、法、德、美等国史学,以西方宗教与科学为主流,极富神学色彩,则属于西方史学系统。应当说,世界两大史学系统,各自独立繁衍、发展了数千年,在发展历程中,各有千秋,互有短长,18世纪以后,两大系统的史学又互相交流,交相影响,相促发展。 然而,西方的一些“欧洲中心论”的“饱学”史学家,言必称希腊罗马,对中国史学抱有成见。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史学不但很难占据重要地位,和西方史学平分秋色,而且缺乏“历史观念”。在他们看来,只有欧洲,人类的生活是真正历史的,只有西方社会经常富有历史观念,拥有可观的以往文献,而中国却没有真正的历史进化,仅是一些静止的无变化的文化,或是一连串由旧生活方式到新生活方式的新陈代谢,里面没有规律的累积和发展①。G.R.埃尔顿说得更具体:“在印度与中国的古典思潮里,隐藏着显著漠视历史的态度。……没有其他原始宗教作品,象旧约那样严格的编年,那样富有历史性……只有......

论成汤都亳及其以前商人之八迁
作者:曲英杰
成汤都毫,史有明载。而毫之所在,则众说不一;并由此而又有自南毫迁西毫之说①,实于史无据。今河南堰师尸乡沟已发现有商城,并被确认为成汤都毫之所在②,在此一问题上的混乱似亦不应该再继续下去。本人认为,成汤之时,只此一毫;而成汤以前之八迁则为契居蕃,一迁至砒石,二迁至商,三迁、四迁至东都、商丘,五迁至邺,六迁至韦队七迁至赞茅,八迁至毫。试予论之。 一成汤都毫 商人自成汤始居毫,见于先秦典籍,如《墨子·非命上》载:“古者汤封于毫,绝长继短,方地百里。”“毫”又作“薄”,如《荀子·议兵》载:“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搞,皆百里之地也。”毫字,有些学者认为其最初之义应是共名,或具有“京城”、“社樱亭”等这样泛指的含义③,似未必恰当。古时称毫之地不止一处,当是由于原居毫地之人迁徙所致。 古时称毫之地可考者有五,分别在河南堰师、荣阳、京兆杜县、梁国谷熟、薄县。除僵师之毫为成汤所居外,其余皆后起,为原居堰师之毫者所迁或再迁之地。 今存古文献言河南堰师为汤都毫所在以《汉书·地理志上》为最早,其载河南郡属县“堰师,尸乡,殷汤所都。”后有郑玄云:“毫,今河南堰师县,有汤亭。”④《左传·......

西周土地制度新探
作者:杜建民
关于酉周的土地制度,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史学观点认为,它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也可以说是土地王有制。”①我们认为“王有制”的提法,既不能深刻揭示西周土地制度的内在本质,也不能准确表述它的外部特征。科学的提法应该是: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以贵族等级所有制为法权外壳的公社共同体公有制。 为什么说“王有制,的提法不能准确表述西周上地制度的外部特征呢?原因是:西周不存在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奴隶主贵族是划分为等级的,各等级贵族的领地都构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经济实体。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之间的关系,并非大一统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一「级的关系。“王有制”与“贵族等级所制”两个命题的内涵是有实质性区别的。“王有制”的提法是大一统观念的产物,并不符合西周土地所有制的实际状况。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疆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巨。’” “封疆”一词有特定含义,专指诸侯封国。这段引文,不能仅仅作为“土地王有”的注脚,这是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土地的两级所有权:天子拥有......

李觏管理思想试析
作者:宇文举
北宋前期,江西有两大闻人:王安石以变法名,李靓以“能文”①名。李靓的学识、文章及为人风操,不仅为东南士流推服、宗师,即在整个朝野士大夫中的声望,亦当与宋初“三先生”并。 李靓以“草泽书生”言天下治乱;《礼论》、《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富国》、《安民》、《强兵》策等,所表达出的管理主张,标示了宋代管理思想的另一意向。剖示李靓管理思想是有益的。 一管理根本是规范秩序制度;从最 基层单位开始,将人际行为与经济活动 密而为一 李靓管理思想,一本砖礼,崇礼备极到了无以复加。言礼,“生民之大也”②,“大则无事不包”③,“穷天地,亘万世,不可须臾而去”④,高则为“人道之华,世教之主”,“圣人之所以治天下国家,修身正心,无他,一加礼而已”⑤。如说,“推进《礼经》,华的世教”,在当时思想界“成一家之言”⑥。 礼,实就是规范的秩序制度。礼即法,是“法制之总名”①,是“顺人之性欲而为之节文者也”⑧,或“因人之情而把持之,使有所成就者”⑨。“制度,礼之实也”⑩。“礼禁乱之所由生犯坊止水之所自来也”⑧,是“轨范”⑩人的。 凡所封建的政教伦纪、礼乐政刑,李靓概以礼包之,而乐政......

宋代官员考试任用法初论
作者:苗书梅
设官任职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选任制度直接影响着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政权的统治能力,因此这个问题历代都是很受重视的。 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选拔官员途径的时代。科举取士制度减少了士族门第、父祖官位对选官权的干扰,使选官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测试标准,有利于从更广泛的普通地主子弟中选拔优秀分子,为封建国家输送较得力的统治人才。但是,地主阶级的政权必然要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尤其是执政的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恩荫补官制度在科举选官时代一直被沿用着,这一制度在宋代用得很滥,宋代科举入仕者每年约360人,而恩荫入仕者每年约五百人。此外,吏职流外,特恩补官的人数在唐宋时期都是多于科举出身人的。如何任用这些未经科考的官员才能保证官僚队伍应有的统治能力呢? 在唐代,五品以下官到吏部参选注官者都必须参加身、言、书、判之试,考试合格方授官职,但是,中唐以后这一考试徒具形式,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①。宋初,进士高科人都免试注官,已罢任的选人虽仍旧试判,但主要是为了升改官资,所以宋仁宗朝即罢之。自真宗朝起,以荫补人为主要考试对象的宋代......

论吕坤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作者:马涛
理学家们认为世界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他们都崇尚理性,反对世俗迷信。吕坤继承了这一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传统的世俗迷信进行了批判。 一对鬼神迷信的批判 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命循环的生物运动。但对占人来说,由于他们不懂得这种生命新陈代谢的运动规律,往往把生死现象看得十分神秘莫测,由此产生了鬼神迷信,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而为鬼,继续在人间作祟。尤其随着佛教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说的传入,鬼神说则愈演愈烈,成了人人畏惧、个个信仰的世俗迷信,并深深地锲入一般人的思想之中。吕坤对鬼神迷信进行了批判,否定了鬼神的存在。“或问:人将死而为鬼神,真耶?幻耶?曰:人痛则以为真见,梦则为妄见。魂游而不附体,故随所之而见物,此外妄也。神与心离而不安定,故随所交而成景,此内妄也。故至人无梦,愚人无梦,无妄念也。人之将死如梦然,魂飞扬而神乱于目,气浮散而邪客于心,故所见皆妄,非真有也。或有将死而见人拘系者,尤妄也。异端之语,入人骨髓,将死而惧,故常若有见。若死必有召之者,则牛羊蚊蚁之死,果亦有召之者耶?大抵草木之 生枯,土石之凝散,人与众动之死生,始终 有无,只是一理,更......

论阮元对乾嘉汉学的贡献
作者:郭明道
乾嘉学派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乾嘉学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考据的方法对封建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阮元则是乾嘉学派后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从他在学术上总的成就来说,实乾嘉学者最后一重镇。”①以前学术界论及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时,往往只提到惠栋、戴震、段玉裁、王氏父子等人,而很少提阮元,这实在是一个疏忽。本文试就阮元对乾嘉考据学的贡献论述如下。 一杰出的考据学家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终年86岁。他23岁中举,26岁成进士,由翰林值南书房,做过山东、浙江学叹,历任礼、兵、户、工诸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嘈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曾两次充任会试副总裁,晚年进京拜体仁阁大学士,可谓少年早达,历居要职。由于他一生做过许多大官,学术成就为名位所掩,容易被人忽视。阮元不同于一般的封疆大吏,服官之暇,不废学术,知识渊博,著述宏富(著述、编撰书籍六百多卷)。凡经、史、文、哲、历算、舆地、金石、文字、音韵、训话、校勘,无......

从《物质救国论》看康梁的原则分歧
作者:李国俊
1905年春,康有为写出《物质救国论》(下称《物论》),作为“救国之急药,,命梁启超印布,却遭到了梁的冷遇。有的研究者认为:《物论》为中国设想了一个“迅速的、高度的、全面的工业化计划”,梁对之表示“轻视和怀疑”,对康后期建设性思想“始终没有理会”,并发表对“物质文明失望”的论调①。据此,作了褒康抑梁的评论。 康有为《物论》究竟宣扬了什么思想观点?梁启超对之为何冷淡?梁“轻视物质文明”吗?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间题,不可不辨。本文略抒管见,以就正于同仁。 本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血腥镇压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进一涉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深渊。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救亡图存,确实是各种政治力量严肃思考的问题。康有为写作于1904一1905年春的《物论》,就是围绕着这个原则问题,结合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政治方案的。康有为在该书序言中开宗明义写道:“辛丑以来,自由、革命之潮,弥漫卷拍,几及于负床之孙,三尺之童,以......

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探析
作者:杨金升,王永祥
五权宪法作为孙中山法制思想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价值。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五权宪法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看法。有的研究者基本否定五权宪法的意义,认为它不过是于三权分立之外再加上两权(考试权、监察权),成为五权分立,但基本不脱三权分立的框架。有的研究者则持完全肯定的看法,看不到五权宪法学说的缺欠与不足。还有一种看法是:五权宪法在历史上确实具有积极意义,它顺应时代的潮流,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人民的愿望。同时承认,五权宪法自身又有难以克服的弱点。 我们认为,考察五权宪法这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按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应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一历史遗产。首先应当承认,孙中山独具慧眼看到了西方代议制的弊端,在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点上,创造出了五权宪法学说,对更加民主、合理的新政权构成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同时也不应否认,由于孙中山的阶级局限性,使他既把人民奉为至尊无上的“皇帝”,又把人民视为缺乏当家作主能力的“阿斗”。因此,这种矛盾心态注定了五权宪法学说的一定主观色彩。 一......

海外汉学家眼中的现代中国——读《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作者:尤存
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间题的角度与结论一无论是片面的或是公正的,都不免与中国国内学者有所歧异。海外学者因为独立于局外,往往能舒目远毗,有旁观者清之利,但总不易摆脱由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形成的偏见。一个西方学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以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作为座标来衡量其他民族的历史,以西方术语来解释、附会其他民族的历史现象。然而,由海外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和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一1965》(以下简称《剑桥》)却首先在这一问题上作了澄清: “历史学家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在他们对中国的研究中究竟能走多远呢?.··…这里,我们并不想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认为,如果说前辈学者们是深受他们那一时代的文化影响和限定的话,那么我们今天也同样如此。我们只能够声明,我们比他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这一事实”①。既然文化的影响和限 定被作为已知的、难以超越的先天因素排除 在外,这样,海外汉学者所致力的就应该是 最大限度地从中国社会自身去理解中国: “中国是不能仅仅用西方术语的转移来 理解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灵。它的政 怡必须从它内部的发生和发展去理解”②。

农民、土地与拿破仑——试论生产关系的一种政治作用
作者:郭华榕
法国历史上最大之谜莫过于数百万人的多次投票造成了政权的兴亡。在长达70年的时间内,农民始终迷信着拿破仑。身为劳动者的农民为何心甘情愿地拥护两个资产阶级代表?共和制既然比帝制优越,共和派为何一再被农民所抛弃?对于当时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的探索将揭示历史真相。 一农民与土地 法国农民的政治行动取决于他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1789年,法国全国人口约2700万,其中农村近2300万人,全国的农村人口至1846年仍占全国的75%。1820年全国就业人口中农村就业居民占75%,1870年才减至49%。 封建社会的基础在于农业。大革命前,封建压迫剥削相当严重,永久管业权被称作 “比较美妙的领主权利之一”。1734年布尔戈尼省的一份文献如此记载:“布勒坦尼埃老爷、太太及其家庭出入教堂时,当地全体居民和过往人员必须默默地向他们致敬。”1789年德拉吉尼昂城的陈情书指出:“此处穷人无权在其茅屋中点火取暖,他必须向领主高价购买火种。农夫也无权用自己田地上生长均草喂养牲口,如有违反并被告发,将受到严惩,罚金将使他破产。”①18世纪70年代,沉重的压迫剥削导致农业危机,即史称......

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作者:王章辉
英国工业革命(1760一1850年)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变化有着重大的影响。研究这个时期人口变化的原因、变化趋势和特点,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对研究人口再生产规律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这一时期英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相对过剩人口的出现,人口分布的变化及其原因,然后简单分析人口增殖速度一与生活和文化水平的关系。 人口再生产方式要受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居民文化素养、国家政策、社会习俗、气候条件、卫生状况和战争等诸种因素的影响,但起首要作用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代替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关系和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科学、文化、医学、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社会心理等发生一系列变化,为人门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缓慢。据统计,1651年至1751年的100年间,英格兰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l7万,只增长10.5%,而在1751年至1851年的100年间,从577万增加到1673万,增长190%①。增......

意大利法西斯和马基雅维里主义关系试探
作者:王能强,徐光明
法西斯兴起的过程是第执次世界大战的形成过程。法西斯的最早起源是在意大利,它的鼻祖是墨索里尼。但在我国世界史学异,对意大利法西斯的研究,相对于对德、日法西斯的研究而言,是比较薄弱的。另一方面,在研究意大利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复兴繁荣时期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总想的奠基人之一马基稚维里时,对马基雅维里主义戍为法西斯独裁的理论基础这个环节的研究更是缺乏。本文拟就通过对马基雅维里主义和意大利法西斯关系的探讨,提出粗浅的看法,找出它们在历史背景、观点体系和本质目的三方面的继承点和联系点。 国家政权相对软弱,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统治阶级身处困境,世界历史和意大利历史进程都处于大转变时期,这就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意大利法西斯所处社会的总背景和基本相似之处,只不过前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后者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前者是要求成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摆脱内忧外患,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后者是帝国主义要求殖民扩张,重新瓜分世界。 马基雅维里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繁荣发展、人文主义思潮汹涌澎湃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国王的......

军机章京考选制度述略
作者:刘绍春
军机处是中国君主专制发展登峰造极的产物,它伴随着清王朝的盛衰经历了一百八十余年的沧桑岁月。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重要组成人员,他们六值禁庭、收发文移、办理档案、缮写和草撰谕旨、参与会审案件、负责纂修方略、怠从行在、随同军机大巨出差办事等.而且他们俱是兼职.还须完成原衙门所任职务范围内的工作。军机章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皇帝能否迅速、准确、有效地操纵整部国家机器的运转.所以,清代历届皇帝均对军机章京的选任十分关切,亲操军机章京的选任之权. 军机章京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渐臻成熟的过程.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军机大臣自带本衙门司员充任军机章京;第二阶段军机大臣从各部院司员中传取;第三阶段是由各部院堂官保举数人再由军机大臣带领引见记名传补;第四阶段是各部院堂官初试选送、军机大臣再加考试,引见记名者以次传补。同时,皇帝也常特旨命某人充任军机章京,这在君主专制政体之下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官员选任方式。 军机处初创时期,一般是军机大臣在自己所管阁部中挑选谨密可靠的中书笔帖式等充任军机章京.叶凤毛《内阁小志》说:“凡内外大臣折奏有不交部即令中堂议覆者,泊廷寄各省谕旨......

启(开)封故城的兴废与勘探——兼谈启(开)封的郑氏家族
作者:丘刚
启封,又称开封,南开封,位于今开封县朱仙镇东南的古城村。长期以来,由于文献的匾乏使人们对故城的情况了解甚少,甚至学术界一些人将今开封与故城相混淆。近年来,笔者对故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做了初步的考古勘探试掘工作。本文就已取得的考古材料,参之文献记载,谨对启(开)封故城的兴废略作探讨。 从目前已接触到的材料来看,有关启(开)封的记载最早见于70年代湖北云梦出土的《云梦秦简·编年纪》中载有“(秦昭王)三十二年,攻启封”。宋人吴曾在其撰写的《能改斋漫录》则记叙了启封的兴建过程:“京师开封县,其城本郑庄公所筑。昔卫之水有浚,浚之地有仪封人,掌仪地之封疆,郑人而城焉,此其始也”。对故城的具体位置,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对此考证日:“开封废县,在(开封)府南五十里,魏邑也”。 经过考古勘探发掘,故城的位置、轮廓、面积以及部分城门的设置已基本清楚。启 (开)封故城的地理位置,在今开封县朱仙镇东南三公里的古城村,西距古运粮河约2 公里,北距今开封市约25公里,其位置与古 人记载相吻合。 勘测表明,故城遗址呈一东西略短、南 北稍长的不规整的长方形。其东墙长11......

彭素民与首次国共合作
作者:董纪芦 ,陈凌颖
首次国共合作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为这一事件作出贡献的革命群英,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缅怀和景仰。彭素民亦属杰出贡献者之一,至今国内外尚无专文论及,笔者拟对其生平及在首次国共合作中的活动作一简要介绍和初步评价,以就教于方家。 一彭素民的生平 彭素民生于1885年7月8日,原名学干,字自珍,曾用太素、素尊、素真等笔名,江西省清江县店下乡韶扩人,14岁中秀才,稍后就读于江西省立经训书院。少年时期起彭素民就喜欢独立思考,他不满清王朝的思想专制,常抨击官方伪道学一一程朱理学。彭素民乐于结交进步青年,较早受到民族民主革命思潮的熏陶。1903年入南京两江师范,“遂剪辫,大昌革命论。”1904年加入华兴会,投身于黄兴领导的革命事业①。1905年春,他第一次东渡日本。是年春,孙中山倡议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合光复会及其他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7月30日,各革命团体的代表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彭素民参加了该项活动,成为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旋被任为文事部干事②。1907年8月,张百祥、焦达峰,刘公、邓文辉、彭素民等人在东京发起并建立了共进会,邓......

十年来夏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夏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记
作者:胡振宇
对于夏代及商代历史的探索,多年来众多学者专家不断地从事科学发掘与系统研究,早在五十年代末,考古学者即依据古代文献听载“尸乡,殷汤所都”,在豫西地区作过有关“夏墟”的实地考古调查。最近的十余年间,随着考古学“狂飘”发展,使之进入一个新纪元。1983年在河南僵师县城关尸乡沟一带,发现了一座商代早期城址,大城之内有宫城,宫城之内又有若干组宫殿建筑。堰师商城的发现,对确立夏商文化的分界提供了新的依据,在夏商文化探索方面极具重要意义。继之而来的研究讨论异常活跃,值得贵们深刻检讨这十年内学术的发展,更展望日后研究的方向。 正是基于此种情况,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和河南省洛阳市海外联谊会等单位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199]年9月17日至22日在洛阳协为期六天的“中国夏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怡湾、香港的学者28人及国内16个省、市、始区的代表暨各界来宾共150人参加。这是呐首次召开有关夏商文化的学术会议,大会在中国殷商文化学会胡厚宣会长致辞下揭开序幕。他首先概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国外研究夏商文化的状况、举行的会议、参加 的代表提出的论文及讨论的......

辛亥革命研究的新里程——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作者:火木 ,白水
8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它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成为80年来一个没有穷尽的研究课题。1992年10月拓一”日,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在武汉联合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的110余名学者(提交论文100篇),以“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的学术讨论,把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次讨论会的组织者确定以“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就是希望学者们用更广阔的视野,把1911年发生的这场大革命放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整个背景下,放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因为不了解整个近代中国,很难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而不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也很难全面地了解近代中国。从提交的论文和讨论的情况看,这次会议所涉及的研究课题,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展。 一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环境 早在10年前就有学者呼吁,要加强对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环境的研究,以便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审视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全方位地理解这场革命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重视对社会主义时期历史活动的反映与研究——评《中国学雷锋活动30年简史》
作者:关键
由刘巨才同志主编、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时代潮—中国学雷锋活动30年简史》(以下简称《简史》)问世了。这是中国首次一虫版的关于全民学雷锋活动30年历史的专著。它填补了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的一页空白。 从60年代初期起在中华大地兴起的全民学雷锋活动,以它深入广泛、催人奋进和使整个社会风气日上的气势,构成了一篇震撼亿 ‘协乙赘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公部在党的领导下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光辉历史。将这一意义深远的重大历史活动的发生、发展、以及由它所展示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从史学的角度反映和总结出来,是一件极为必要也很有意义的事情。《简史》一书从事了这项有益的工作。作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深入的论述,对这一时代之潮作了多维度的反映和有见地的探讨。 从分布于这部书始终的极其丰富的史料及分析来看,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此书的一个重要特点。《简史》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写到现在。一般说来,尽管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其规律可探寻的,但是,对正在进行的事物编史,尤其是要对其作以评说,对以后的趋势作出预测,是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有相当充分的史料和深......

一部系统考察近代历史上改革的力著——《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评介
作者:何兰
社会改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曾在近代飞,范围内多次发生。尽管这些改革有着不(L卜背景、内容、方式和结局,但都极大地生万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著。想解放。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史价,海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历史研究往往偏重于阶级斗争和革命史,而对改革的巨大社会功效不屑一顾,甚至将其贬为抵制、破坏革命的手段,能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全面系统评价资产阶级改革的著作更是鲜见。最近,由杨云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以下简称《改革》)一书,堪称补白之作,笔者深为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的开拓精神所折服。 《改革》是一部以改革为视角,系统阐述中外历史演变的著作。作者运用历史唯物的乡的观点,以改革为主线,深入探讨了世介过代化的路程,分析、总结并汲取了近代西方主要国家和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改革的成败得失,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体如下: 一、视野开阔,涉猎广泛。《改革》一书是宏观论述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范本。反映在研究对象上:不仅是较早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英国、法国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包括仍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