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2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
作者:景爱
环境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 ,国内外都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 ,由于环境史研究起步比较晚 ,是 2 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因此 ,对环境史研究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 ,尚缺乏深入探讨。当此环境史研究方兴未艾之际 ,应当对这项研究的性质、目的、内容、重点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以明确环境史的研究方向 ,加快环境史研究的前进步伐。一 环境史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别 ,本文所说的环境系指自然环境而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是自然界 (地球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具有自然的属性 ,其生理活动 (如新陈代谢、性欲、生殖 )与其他哺乳动物并无太大的差别。人们常说人有兽性 ,如果抛开其中的侮辱成分 ,就人类的生理活动来说 ,确实与兽类 (哺乳动物 )有相同、相似之处。人类必须从自然界中索取食物 ,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 ,维持生命的存在和种群的延续。人类永远离不开自然 ,自然环境的优劣、自然环境的变迁 ,都会对人类产生程度不......

《尘暴》及其对环境史研究的贡献
作者:侯文蕙
1979年 ,美国年青的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ldWorster) 的《尘暴——— 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DustBowl :TheSouthernPlainsinthe 193 0s) 问世。这是作者继前一年刚出版的《自然的经济体系》(Nature’sEconomy :aHistoryofEcologi calIdeas) 之后的另一部环境史专著。该书一出 ,即在史坛引起了极大反响 ,顿时佳评如潮 ,赞誉迭起 ,作者也因此名声大震。它被认为是“新近出现的环境历史领域里”的一部“开山之作”(美国《亚利桑那和西部》) ,是一本“令人激动的、动人心弦的和鼓舞人心的书”(美国《美国历史评论》) ,是对 2 0世纪美国的历史学的重大贡献(美国《美国历史杂志》) 。第二年 ,即 1980年 ,这部书获得了美国历史学的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 2 0 0 4年是《尘暴》出版的 2 5周年 ,不仅会有《尘暴》的新版问世 ,而且在美国环境史学会当年的年会上也将有相应的纪念活动。据作者本人讲 ,在新版的《尘暴》中 ,将会有一篇新序 ,除此之外 ,不会有任何......

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论纲
作者:梅雪芹
美国当代著名的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曾风趣地说过 ,“在环境史领域 ,有多少学者就有多少环境史的定义” ;并倾向于认为 ,“环境史并非新的分支学科 ,而是对历史及其核心问题的广泛的、新的再想像”。(包茂宏 :《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2 0 0 3年 4期 ,第 10 1、10 3页 ) 沃斯特的这番论说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即环境史的定义。环境史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虽然我们需要对它做出相对明确的界定 ,但又不可能将定义归于一尊。或许 ,这正是一门新学科的活力所在。总的来说 ,2 0世纪晚期在西方史学界兴起的环境史 ,属于历史学科而非其他学科的范畴。作为一门学科 ,环境史不同于以往历史研究和历史编纂模式的根本之处在于 ,它是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就此而言 ,尽管西方环境史学家大都不承认甚至公开否认他们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但实质上 ,环境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辩证思想。目前 ,环境史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已成大势。如何加强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和学科建设 ,是.....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作者:夏明方
美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约翰·麦克尼尔 (JohnR .Mc Neill)在谈及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资料与方法时 ,对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关人口、农业、水利、渔业、森林、牧场以及其他方面的“丰富讯息”印象极为深刻。他认为 ,如果要用文字记录来重建环境史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因为“在非洲、大洋洲、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 ,除了最晚近的时期以外 ,对其他时期有兴趣的历史学家们必须依赖考古学家、气候学家、地质学家、地质形态学家等等之工作” ,惟有在中国 ,“历史学家可扮演较重要的角色”。(约翰·麦克尼尔 :《由世界透视中国环境史》 ,载刘翠溶、伊懋可主编 :《积渐所至 :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 ) ,台北 :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1995年版 ,第 5 3~ 5 4页 ) 不过 ,就麦克尼尔在此处似乎并非有意遗漏掉的中国灾害史研究来说 ,这一论断似乎只说对了一半。至迟从中国第一部真正系统的史书《春秋》算起 ,中国之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述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数量之巨大、类型之丰富、序列之长、连续性之强 ,的确是世界环境史资料宝库中绝无仅有的。然而 ,在......

关于环境史分层研究的构想
作者:石楠
一环境史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 ,自出现伊始 ,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参见包茂宏 :《环境史 :历史、理论与方法》 ,《史学理论研究》2 0 0 0年第 4期 ) 它不仅拓宽了传统史学研究的领域 ,提供了一种审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全新视角 ,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尽管不同学者对环境史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有不同理解 ,但无论哪一种看法 ,都跳出了传统史学以“政治史”或“民族—国家史”为研究核心的束缚。正如唐纳德·沃斯特所言 ,“当世界卷入一个更加全球化的视角之中时……历史学家们对他们自己失去了信心 ,这就是他们认为过去的历史是被掌有国家权力的伟人所彻底控制和组织的。于是他们开始重新‘自下而上’地重视历史”。(D .Worster,“DoingEnvironmentalHistory” ,inD .Worstered .,TheEndsofEarth :PerspectivesonModernEnvironmen tal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88,p .2 89) 环境史研究也因......

韶乐探源:苗蛮文化对中原早期文明的影响
作者:宋会群
韶乐是跨越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清末的祭祀天地四望之神的“大乐” ,其对我国礼乐制度的形成、人与“天地同和”的基本理念的形成、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文治”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刻影响。但韶乐起源于何地何时 ,是古代哪个部族的文化 ,前人却很少研究。有人认为 :“《韶》在先齐时已在齐地存在 ,属东夷文化范畴”[1] ,但观其根据 ,仅“舜为夷人”而已。本文拟以粤北地区的韶石、韶州之得名为线索 ,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 韶石、韶州的得名《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十道志》曰 :“韶州始兴郡。禹贡杨州之域 ,春秋战国皆楚地 ,秦属南海郡 ,两汉属桂阳郡 ,吴置始兴郡 ,晋因之 ,宋改为广兴 ,齐复为始兴。隋平陈 ,为韶州 ,以韶石为名。”《十道志》乃唐初梁载言 (中宗时人 )所作 ,当时已“传于世”。此言韶州始置于隋 ,而名为韶州的原因则是韶石。稍晚一点的《元和郡县志·韶州始兴下》也曰 :“隋开皇元年平陈 ,改东衡州为韶州 ,取州东北韶石为名。”宋欧阳撰《舆地广记》卷三十五 :“(曲江 )有韶石 ,高百仞 ,广圆五里 ,两韶乐探源:苗蛮文化对中原早期......

君位传承与前燕、后燕政治
作者:姚宏杰
~~君位传承与前燕、后燕政治@姚宏杰$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君位传承;;慕容鲜卑;;嫡长子继承;;慕容垂慕容鲜卑在由部落小国向中原王朝演进的道路上,逐渐排除立长立能的部落君长推选原则,确立君权的嫡长子继承制,前、后燕历史上诸如吐谷浑的出走、慕容翰之死、慕容托孤、慕容垂出逃及其对后嗣的安排等等政治事件,无不与此有关,反映着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在大融合过程中所走过的艰难而痛苦历程的一面。~~

唐代选官“四才”制度的推行与意义考察
作者:王元军
~~唐代选官“四才”制度的推行与意义考察@王元军$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37唐代;;选官标准;;制度推行;;意义考察唐代官吏铨选标准中的“四才”制度,即从身、言、书、判几个方面对政府官员的素质进行要求。但这些标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因存在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没有被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身、言形同虚设,书的考察也非专指书法,选官重在考判。虽然书、判的标准在推行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项制度,它的推行,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文化和艺术,是导致唐代文学与书法特别兴盛以及唐代官员文人化的原因之一,这是超乎制度本身之外的价值所在。~~

从“枪手”看清代科场枪替活动的市场化倾向
作者:张学立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对人类文明的最伟大贡献之一 ,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特别是 2 0世纪90年代以后 ,“科举学”成为一门专学 ,相关的研究逐渐深入 ,“从冷寂走向热门 ,从制度的考证和史实的回忆走向理论的探讨 ,从激情的批判走向理性的判断 ,从幼稚走向成熟”。[1] 有关科举考试舞弊之事 ,近年来也有一些文章不同程度地涉及 ,但大都囿于制度层面的研究和具体科场案的追踪 ,① 结合社会变迁对其舞弊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的则不多见。② 本文则力图把枪手现象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考察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 ,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剖析。一 清代枪替手段种种枪替 ,又称枪冒或倩代 ,即在考试时请人代考 ,被雇冒考者曰枪手 ,亦称枪替手。③ 枪替作为一种作弊手段 ,几乎与科举制相伴而生。《唐语林》卷七云 :“在中书则开铺卖官 ,居翰林则倩人把笔。”《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下》也载有 :“然是时仕者众 ,庸愚咸集 ,有伪主符告而矫为官者 ,有接承它名而参调者 ,有远人无亲而置保者。试之日 ,冒名代进 ,或旁生假手 ,或借人外助 ,多非其实。”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三云 ,......

冯玉祥与基督教关系研究
作者:李朝阳
刘敬忠先生在《文史哲》1 991第 2期发表的《冯玉祥与基督教》一文认为 ,冯玉祥皈依基督教是追求自我完善的因素与扩张个人权势的企图交织在一起的产物。该文认为其目的之一是扩张个人权势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但追求自我完善的判断却难以反映出冯真实的心态。我认为 ,冯玉祥既是一个军阀 ,又是一名具有朴素的救国救民思想的爱国者 ;既极力扩张个人势力 ,又有救国救民的思想和实践。其一生就是在这一矛盾中曲折前行的。冯玉祥从中国传统多神教到基督教继而到三民主义的信仰演变中 ,交织着救国救民与扩张个人势力的矛盾。本文就冯玉祥与基督教的关系作一分析。一 救国的良方在相关研究中 ,论及冯玉祥皈依基督教时常提到下列几事 :其一 ,少年冯玉祥信仰中国的多神教 ,“以心不诚而深自恨也”[1] (p9) 。 1 4岁打靶时 ,出于对洋教的仇恨 ,向长老会堂门匾放数枪。因教会“不顺眼 ,不入耳 ,不时跑去捣乱”[2 ] (p2 5) 。其二 ,在义和团运动中 ,冯玉祥为“义和团无能为力”所震撼 ,“于是鬼神妖术 ,吾皆弗信 ,而思想为之一变也”[1] (p9) 。传统的多神教信仰发生了......

《史地学报》及其文化立场
作者:沈卫威
《史地学报》是《学衡》的兄弟刊物 ,刊物的立场和文化观念受到《学衡》的切实影响 ,《史地学报》的作者随后有多人成了“学衡派”的成员。目前大陆学界没有专门就此刊物进行研究 ,而台湾学者则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有所探讨。本文旨在把其作为“学衡派”知识谱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基本的史料入手 ,考察和梳理其内在的文化理路。一 刊物的出版192 1年 11月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编辑的《史地学报》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为创刊号作序的是柳诒徵。卷前有《本学报启事》 ,列有三项 ,说“本学报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刊物 ,预定年出四期” ;“本学报取公开的态度 ,极愿海内同志自由投稿 ,积极批评 ;其能以实地考察 ,或教授经验见赐者 ,尤为欢迎”。《史地学报》创刊号本是 192 1年 3月 15日由史地学会决议出版发行的 ,7月第 1号稿件编就 ,计划 8月 1日出版。后因商务印书馆印务冗繁 ,直到 11月 1日才印出。编辑与发行在刊物的封面署有“南高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编辑”、“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字样。第 2号的出版时间为 192 2年 2月 ,而......

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对藏政策及接管措施
作者:刘国武
192 7~ 1937年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确立时期 ,也是其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创建时期。其中接管蒙藏新疆等边疆地区 ,完成全国的统一是国民政府一项重要的内政。尽管国民政府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没有实现将西藏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的目的 ,但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对藏政策的定位及接管西藏的措施值得认真的探索和总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还相当薄弱 ,学术界的目光多集中于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上的一些具体事件和人物的研究上 ,如康藏战争、九世班禅在内地活动及返藏等问题 ,以此来反映国民政府的一些对藏政策及中英在西藏问题上的交锋 ①。本文试图全面客观地分析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关于西藏民族问题的政策理念和措施 ,西藏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以及英国阻挠国民政府接管西藏的政策演变等问题 ,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一国民政府基本上是依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建国大纲”来制定对藏政策的。在九一八事变以前 ,国民政府在理论上将西藏问题定位为“稍呈特殊形式”的地方性问题 ,过多地强调西藏与内地的一致性 ,淡化藏民族的特殊性 ,要求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实现国家的统一。但......

三青团参与政治及其与浙江各地方政治势力关系
作者:杨焕鹏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地方基层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除了中国传统的豪绅 (民国以前的士绅 )对地方的控制以外 ,中央政权也不断向地方渗透。这样就形成了地方政府 (以下简称“政方”)、国民党各级党部 (以下简称“党方”)与传统豪绅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原因 ,其在地方上实行党政分离的政策 ,因而双方在地方基层政治资源方面的争夺上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对于民国时期的地方基层控制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尤其是民国时期地方党政双方在地方上的矛盾与争夺 ,史学研究者近年来给予了愈来愈多的重视 ①。他们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党政双方在地方上的关系以及对国民党地方对中央政治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在研究中央与地方基层政治势力的关系时 ,处于研究的需要大多倾向于把党政双方一体化 ,把整个地方政府 (代表中央政权 )与传统的豪绅势力看作是矛盾的双方 ,把他们之间的争夺看作是中央政权向地方政治的渗透与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反渗透的斗争 ,借以研究民国时期各政治势力对地方政治资源的争夺 ②。这样就把地方错综复杂的矛盾简单化 ,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民国时期地方基层政治争夺的各种矛盾......

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比较研究
作者:廖小健
国外有关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的资料 ,散见于当地的成文法律和各种法令、报刊载文 ,如东南亚各国宪法、《印尼共和国外侨法令汇编》、刊载在美国《世界日报》上的美国《移民问题及新移民法汇编》等。不少海外专著对某些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如 1 974年台北出版的(英 )巴素著、郭湘章译的《东南亚之华侨》 ,1 970年台北出版的丘式如著《华侨国籍问题》等。大陆方面 ,从上世纪 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大量华侨华人资本进入我国以来 ,学术界对华侨华人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集中力量对各国华侨华人政策进行研究 ,主要著作有暨南大学出版社于 1 989年出版的《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1 995年出版的《战后各国华侨华人政策》 ,发表的一些论文 ,如黄昆章的《白澳政策与华侨华人》、王丽芝的《加拿大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施雪琴的《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王望波的《泰国华人政策及其影响》等。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工具书如《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和《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也有部分词条涉及到各国的华侨华人政策。上述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从国别的角度进行研......

客观世界与文本世界的交锋——对新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评论的评论
作者:周祥森
20 0 1年 8月 ,《历史研究》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蒋大椿研究员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 (以下简称《思潮与发展》)。文章很快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哲学界和历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从两方面可以看出 :一是发表该文的这期《历史研究》出现了洛阳纸贵的效应 ;一是自该文发表后迄今 ,直接或间接的评论一直就没有间断过。② 从这两个事实和其他学术迹象来看 ,这篇理论文章对于新世纪之初的中国理论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它打破了史学理论界十余年的沉闷状态 ,活跃了学术空气 ,刺激了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兴趣 ;另一方面 ,它燃起了人们在全新的时代语境和社会实践需求的前提下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本文的旨趣在于 :通过对大变革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出现的文本主义取向的简略回顾 ,揭示蒋大椿先生“实践取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路径形成的时代和学术背景 ;通过对蒋大椿先生思索的原点与马克思思索的原点的一致性的比照 ,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唯物史观 ① 理论缺陷的探......

近代山东黄河泛区的临灾措施及评价
作者:董龙凯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华夏文明的摇篮。然而在历史上 ,这里并不太平 ,除频繁的战乱外 ,黄河也在一次次地制造灾难 ,危害苍生。当时的人们对这条神秘的大河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在它身上也耗费了不菲的物力、财力、精力 ,但收效甚微 ,黄河依然屡治屡泛。单就近代山东而言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 85 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 ,初期 2 0年 ,因无大堤约束 ,黄河如脱缰野马在鲁西南一带漫流 ,所到之处 ,顿成泽国。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筑堤后至 1 938年郑州花园口决口 ,60余年间山东段黄河依然为害剧烈。据笔者统计 ,约 1 .2年决溢一次 ;累计决溢州县 2 0 7个 ,平均每年 3.2个 ;洪水波及 5 0余州县 ,灾区范围超过山东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另外 ,鲁西南一带还兼受着河北、河南黄河决水的影响 ,更是悲惨异常。灾区之广 ,灾情之重 ,史所罕见 !正因为如此 ,近几十年 ,以谭其骧、史念海、邹逸麟、岑仲勉等先生为主 ,学术界出现了研究黄河的热潮 ,大批优秀成果问世 ,为人们了解、熟悉历史上的黄河做出了很大贡献。......

十九世纪末鲁西南地方权力结构与民教冲突
作者:宋桂英
19世纪末 ,山东西南地区的教案与民教冲突频繁不断 ,影响及于中外关系之全局 ,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这些教案与民教冲突是怎样形成的 ,当事者双方从一开始就争论不休 ,后世研究者的解释也是见仁见智。在以往关于教案与民教冲突问题的研究中 ,学者们在分析教案与反教思想时基本上离不开两个论述模式 ,即“反洋教斗争”论述模式和“传统文化反教”论述模式[1] (p12 44) 。前者是循着基督教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的进路入手 ,把教案与帝国主义侵华联系在一起 ,这种研究模式曾一度使教案研究呈现出“泛政治”或“泛意识形态”倾向 ;后者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矛盾的主线以外 ,有的学者提出也不应忽视基督教与中国封建政教礼俗的矛盾 ,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因素。实际上 ,上述两种模式的研究 ,大都是宏观性的考察和总论 ,而且基本上没有摆脱单纯地从价值上判断教案孰是孰非的研究倾向。为此 ,有的学者指出 ,对教案与民教冲突进行更多具体的微观分析 ,持平地梳理各个教案的前因后果 ,甚至将之提升至区域研究的方法 ,可能是日后研究教案的进路[1] (p12 55)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

近代“经世文编”赓续潮流述论
作者:沈艳
前言自 1 82 6年魏源、贺长龄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如下简称《贺编》)问世 ,遵其宗旨、仿其体例的续编之作赓续不绝 ,深受士人推崇 ,到 1 91 4年的《民国经世文编》为止 ,达 2 0种之多① ,成为清末民初“六大世风”之一 ② (p740 ) 。 1 941年 ,日本学者百濑弘首先注意到经世文编的史料价值 ,写成《清末の经世文编に就 ぃて》(《评清末的经世文编》) ,该文从编者、成书背景、收录文章等方面对晚清十部经世文编作了简明述评。 1 95 6年 ,日本近代中国研究委员会搜集整理了 1 7种经世文编出版 ,并编成总目录和索引 ,为研究者提供了史料查寻的方便。 1 962年 ,中国大陆学者钱实甫在当年的第 8期《历史教学》上发表《关于〈经世文编〉》一文 ,介绍了 1 6种经世文编 ,但其研究的细腻性不及日本学者百濑弘。 1 990年 ,杨立人在当年的第 3期《近代史研究》上发表《经世文续编研究》 ,就张鹏飞《皇朝经世文编补》和饶玉成、葛士、盛康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四种续编进行了细致的归纳比较研究 ,该文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陆学界对经世文编的研......

虢公丑史迹考
作者:梁宁森
~~虢公丑史迹考@梁宁森$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也谈北魏前期“百官无禄”之原因
作者:徐美莉
北魏前期“百官无禄”的状况 ,如果从拓跋正式即皇帝位的天兴元年 (398年 )算起 ,到太和八年 (484年 )班禄 ,持续了八十多年。这么久的时间里没有实行俸禄制 ,可以算得上北魏国家的政治特色之一。“百官无禄”的原因 ,北魏人自己早有解释。太和八年六月丁卯班禄诏书 ,以及后来高闾反驳淮南王元他要求“断禄”的上书 ,对于无禄的原因解释如下 :  自中原丧乱 ,兹制中绝 ,先朝因循 ,未遑厘改。 (《魏书》卷 7上《高祖纪》)自中原崩否 ,天下幅裂 ,海内未一 ,民户耗减 ,国用不充 ,俸禄遂废。此则事出临时之宜 ,良非长久之道。 (《魏书》卷 5 4《高闾传》)2 0世纪 90年代初 ,韩国学者朴汉济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考察了北魏王权农耕与游牧的两重性格 ,发现“亲征—掠夺—赏赐”的军事游牧行为是游牧性格的表现之一 ,并认为这种行为改变了汉族社会 (尤其是王权的行施 )的结构。 (朴汉济《北魏王权与胡汉体制》 ,载韩国东洋史学会编《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又见《北朝研究》 ,1993年第 1期 )几年后出版的《中国俸禄制......

唐代军队乐舞体育活动考
作者:郭绍林
唐代军队中经常举行乐舞体育活动 ,是军旅活动的一个侧面 ,由于不是军队的本色 ,一直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唐代把杂技、魔术和体育总称为百戏或散乐 ,因而乐舞活动通常和体育活动混在一起。唐玄宗时 ,张说在幽州 (今北京市 )出席军宴 ,作《幽州夜饮》诗说 :“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张说《张燕公集》卷二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 7年版。以下征引该书 ,皆据此本 ) 同一时期 ,李筌著兵书《太白阴经》 ,卷五有《宴设音乐篇》 ,说 :“君子以饮食宴乐 ,用宣主君之惠 ,畅吏士之心。古人出师 ,必犒以牛酒 ,颁赏有序 ,肴席有差 ,以激励于众。酒酣 ,拔剑起舞 ,鸣笳角抵 ,伐鼓叫呼 ,以增其气。”所用乐器有“大鼓、杖鼓 (羯鼓 ,胡族打击乐器 ,桶状 ,两手俱唐代军队乐舞体育活动考@郭绍林$洛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宋代史学三厄
作者:丁海燕
~~宋代史学三厄@丁海燕$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中法交涉曾纪泽对红江通商与黑旗军处置议案的策略
作者:郑正伟
在中法交涉中 ,有关黑旗军抗法和清政府对黑旗军的态度问题 ,史学界论著颇多。通常观点认为 ,清政府借法人之力消灭黑旗军 ,而刘永福实际上成了中法议和的牺牲品。关于参与中法交涉的重要人物曾纪泽对黑旗军的态度 ,以及曾纪泽提出并尽力实践的“红江通商”与黑旗军处置案的关系并未涉究。本文拟对上述问题做一些探讨。笔者认为 :持“清政府借法人之力消灭黑旗军 ,而刘永福实际成了中法议和的牺牲品”观点者 ,其立论的根据与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刘永福问题不能单一地以阶级斗争理论去判断它的历史价值与政治价值。刘永福从一个饥寒交迫的孤儿进入反清斗争的起义队伍 ,后进入中越边境之地 ,居山为寇 ,系以生存 ,完全是一种合乎情理的选择。生存需要是主导因素 ,而政治因素是附从和派生出来的 ,是为了生存而被迫采取的对抗方式把刘永福推上了与清政府对立的立场。后来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 ,他与清政府的关系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刘永福被反动政府所收卖的问题。促使刘永福从山林“盗匪”转变为中越政府军力量的一翼 ,有其复杂的历史轨迹。刘永福初到越南时 ,历经磨难 ,率众至“六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