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2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天人关系与历史运动
作者:瞿林东
天人关系问题 ,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 ,也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从史学的观点来看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一个根本性问题 ,关于它的认识和讨论 ,涉及到如何看待社会存在的形式和历史运动的原因。自西周至春秋、战国 ,人们对“天命”、“天道”和“人事”、“人道”有很多言论 ,也有一些困惑和辩难 ,其总的趋势是向着轻天命、重人事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人们的历史观的进步。在中国史学发展上 ,一个史学家从历史撰述上把天人关系作为一个重大命题提出来 ,并力图从历史事实中寻求答案 ,“破解”这一古老而神秘的问题 ,则始于西汉司马迁 ,这就是他提出来的“究天人之际”的命题。按照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这涉及到论天、论人、论势和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 )关于论天。殷和西周时期 ,“上帝”和“天”是指人格化的至上神 ,是那时人们历史观念的核心 ,它在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 ,并在当时的文献中有突出的反映。这种观念在后世虽然还时隐时现地出现 ,但它已不能在历史观念上占据统治地位了。至晚从春秋时期开始 ,人们对“天”的含义已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解释。这在史书......

通变思想的理论特点
作者:许殿才
在对历史变化的探索方面 ,古代史学家、思想家贡献出了积极的理论成果 ,通变思想以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成为古代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理论特点 ,我们可以从先秦两汉的史学中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 )把握趋势的宏观器识。古人对于社会历史的运动有多种看法。他们或认为历史是前进的、发展的 ;或认为历史是周期性运转的、循环的 ;或认为历史表面、局部是变化的 ,本质是不变的。当然也有历史不变的看法。总的看 ,对动态的、变化的历史的认识与把握 ,在古代历史思想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通变思想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对历史变化有明确的分期意识 ,并由阶段性的把握发展为具有法则性的看法。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过往的历史就有了明确的分期观念。《商君书·开塞》中把历史划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 ,说 :“上世亲亲而爱私 ,中世上贤而说仁 ,下世贵贵而尊官。”这是从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面讲各时期的不同。《韩非子》等书中讲 ,从上古之世、中古之世到近古之世社会历史在不断发展 ,生活的物质条件在不断改善。这个认识与历史发展的真实状况是一致的。对于历史的运行 ,古人认为是有......

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作者:罗炳良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 ,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而历史存在的空间范围 ,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中外学者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认识到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对地理条件与社会发展之关系的认识 ,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 ,中国近代以来的学者的贡献是应当特别受到重视的 ;而对于中国古代学者 ,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撰述 ,也应当受到重视 ,这对我们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书籍都是会有启发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导论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89年 ,第 1 5 4页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出现以前 ,中国古代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在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的问题上提出过许多卓越见解 ,形成了关于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理论 ,值得认真清理与总结。(一 )地理条件与政治盛衰兴替。在人类历史上 ,地理条件影响着一些国家政权的形式及其盛衰兴替过程。中国古代史学家自觉从地理条件着手考察历代政治的盛衰兴替 ,形成了明确的理论认识。中国历代政权的建都之地 ,都是其政治统治的中心所在。中国古代学者认识到 ,都......

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
作者:李珍
民族融合 ,是多年来史学界常用的概念 ,无须多说。这里所谓民族史观 ,简单地说 ,就是在史学活动、史学思潮及史家思想中存在的民族观念 ;具体地说 ,指史学中关于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 ,属于历史观中民族观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中国历史上 ,始终伴随着民族融合的趋势 ,也始终存在着民族史观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是民族关系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之一 ,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多 ,民族关系的变动成为影响这个时期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还是十六国、五代十国的骤兴骤亡 ,南北朝的长期对峙 ,甚至强盛的唐后期的兴亡盛衰 ,都与民族关系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史学中的民族史观必然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 ,认识这个历史时段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 ,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观。政治割据与统一战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既有东征西讨、南征北伐的军事冲突 ,又有婚聘交好、互通有无的和平往来......

正统论的兴起与历史观的变化
作者:江湄
正统论的兴起 ,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影响着人们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并在史学上有突出的反映 ,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梁启超所说 ,“正统”论殆滥觞于《春秋》公羊学“大一统”义 ,“于晋而盛于宋”。西汉时期 ,中国政治统一初步完成 ,当时的思想家依据《春秋》公羊学阐发“大一统”观念 ,以其整合文化、社会以及历史变化的价值原理与历史观。至北宋 ,“正统”论大兴 ,对“大一统”以及“正闰”说进行了一次推陈出新的思想重构 ,这标志着时代变革中又一次历史观念的变化。《春秋》首书“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曰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董仲舒和何休均训“统”为“始” ,他们所说的“大一统” ,是指王者受命布教施政的头一件大事乃是重建正朔。“一统”即建正朔何以为大 ?按照天人一气相感、天道王道相应的宇宙观 ,创立新朝的王必须通过建正朔来自觉地给予天地、民人、万物一个新的至正的始基本原 ,以此响应所承奉的“天命”。“大一统”说又包含了“通三统”义 :历史上兴亡之变的实质是“黑”(夏 ,其德为忠 )、“白”(商 ,其德为敬 )、“赤”(周 ,其德为文......

品评历史人物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张子侠
品评人物 ,古称“方人”或“品藻”。自史官设置和史学产生之后 ,论载人物一直为史家所重 ,且被叹为难事。正因为如此 ,中国古代产生了大量品评人物的史论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方法。(一 )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品评人物重在辨别是非得失 ,评断善恶功罪 ,而要校量是非功罪 ,就必须确立正确的评判标准。关于这一点 ,古人有自觉的意识。《荀子·正论》篇曰 :“凡议 ,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 ,无隆正则是非不分而辨讼不决。”“隆正”即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 ,荀子强调评议须先立“隆正” ,史家亦如此。《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 ,是指在品德、功业和才学方面有卓越的表现。虽然三者高下有别 ,但能居其一 ,便可名垂青史。古人品评人物 ,虽然在评价标准的认识和把握上各有差别 ,但大致不超出这“三不朽”的范围。关于“立德” ,主要包括品德修养和为政之德两个方面。孔子裁量人物 ,一看道德修养 ,主张“据于德 ,依于仁” ;二看为政情况 ,强调“为政以德”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祼玉与商末亲族制度
作者:李学勤
~~祼玉与商末亲族制度@李学勤$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祼玉;;长子;;商末亲族制度安阳殷墟刘家庄M10 4 6出土的玉璋墨书文字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通过对其文字的识读,可知这类玉璋即是见于金文和《周礼》的玉。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墨书文字所祭对象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习见于甲金文的“长子”,实指首子或元子,而且说明已有嫡庶之别。结合其他称谓,也说明至迟在商末,其亲族制度已相当规范和复杂,后世的宗法制度于此时已具雏形~~

从卜辞看商王朝的继统制度
作者:涂白奎
自禹传位于子启 ,开家天下之先河 ,之后古代中国的历代王朝在王权的转移方面 ,便基本上为父子相承。而关于殷商王朝的继统问题 ,自汉至今却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甚至争论。一是肯定商之继统为传统意义上的嫡长子承位制 ,如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 :“自中丁以来 ,废嫡而更立诸弟子 ,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 ,于是诸侯莫朝。”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商王朝的继统制度为父子相承 ,并批判了商王朝在王权转移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废嫡而更立诸弟子的变乱制度的行为。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强调商代继统制度中的“立弟”现象 ,即“兄终弟及”制度。对此问题的争论自汉至今大体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由汉至清末 ,这一阶段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主要反映在早期文献的记述及后世经学家们对先秦典籍的注疏中。但在这一阶段 ,“弟及”说并没有对“父子相承”说造成有力的冲击。第二阶段由民国初年至今 ,这一阶段则是学者们利用卜辞材料结合传世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 ,学者们根据对所掌握的材料的多寡及理解的差异则当然是仁智各见。但是在这一阶段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持“弟及说”的学者多是根据他们掌握的零碎的......

商代监察制度钩沉
作者:李雪山
~~商代监察制度钩沉@李雪山$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商代;;监察;;制度商王朝对封国方国初步形成了一套监察制度。其办法是商王设立“监”官,对外出巡守时的祭祀进行监督;在封国方国内建立“史”官和总领四方的“四方之史”及临时派遣的使者,掌握了对地方军队的统帅监控;王还通过出“省”诸侯,出“循”封国方国的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古代早已存在的巡守制度~~

西汉前期的蜀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
作者:周永卫
童恩正先生在《略谈秦汉时代成都地区的对外贸易》一文中指出 ,早在秦汉时代 ,成都古城及其临近地区 ,就已经与中亚、东南亚、东北亚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文化交往。[1 ] (p1 53~1 58) 而巴蜀商人集团则充当了西汉前期西南地区甚至岭南地区对外交往的主力和先锋。①一战国时期巴蜀的繁荣与富庶 ,以及随之崛起的巴蜀富商大贾 ,早已经引起了司马迁的注意 :“巴 (郡 )寡妇清 ,其先得丹穴 ,而擅其利数世 ,家亦不訾。清 ,寡妇也 ,能守其业 ,用财自卫 ,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 ,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 ,礼抗万乘 ,名显天下 ,岂非以富邪 ?”[2 ] (《货殖列传》) 到了西汉 ,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先秦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 :  巴蜀亦沃野 ,地饶栀、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南御滇 ,僮。西近邛笮 ,笮马、牦牛。然四塞 ,栈道千里 ,无所不通 ,唯褒斜绾毂其口 ,以所多易所鲜……蜀卓氏之先 ,赵人也 ,用铁冶富。秦破赵 ,迁卓氏。卓氏见虏略 ,独夫妻推辇 ,行诣迁处。诸虏略少有余财 ,争与吏 ,求近处 ,处葭萌。唯卓氏曰 :......

金朝前期汉官集团述论
作者:王德朋
汉官集团是金朝前期 (指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朝 )女真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支队伍在金朝政权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就相关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①。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着眼于汉官集团的某个侧面展开讨论 ,因而得出的结论也是零散的、局部的。本文则把汉官集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来看待 ,将其置于金朝前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 ,比较深入地考察汉官集团的来源、女真贵族对汉官集团的政策以及汉官集团的历史作用 ,力图对金朝前期的汉官集团做一次整体审视。一天庆四年 ( 1 1 1 4) 9月 ,女真首领阿骨打在来流水 (今吉林省扶余县石碑崴子屯 )起兵 ,揭开了灭辽攻宋的序幕。女真初起时 ,无论在文明程度上还是在人口数量上都落后于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契丹族 ,与北宋相比差距更大 ,在成败未卜的情况下 ,如何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人民 ,尤其是团结汉族官员结成灭辽攻宋联盟是事关成败的首要问题。因此 ,金朝前期自太祖至海陵王统治时期的四十余年间 ,女真人采取许多措施招诱汉族官员入金 ,造就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汉官队伍。(一 ) 由辽入金的汉族官员在辽朝......

阮元与清代今文经学
作者:钟玉发
阮元 ( 1 764— 1 849) ,出生于扬州 ①,字伯元 ,号芸台 ,是清代名臣和学术界的领袖。他为学深受由汉学皖派戴震开创的考据学风的影响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 ,学术界对他的学术成就与思想有过许多论述 ,然而对于他与清代今文经学的关系则没有专文予以讨论 ,即使个别学者提到过这一问题 ,但也是一笔带过而没有作系统阐述。② 因此本文不揣谫陋拟作初步探讨 ,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清乾嘉之际 ,考据学风风靡一时 ,学术界出现了“家家许、郑 ,人人贾、马”的局面 ,盛行对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和辑佚等的研究。出生于其时的阮元自幼便受到这种学风的熏陶 ,青年时代曾与后来成为考据学名家的焦循、凌廷堪、孙星衍、江藩等互为师友 ,所学日益精进 ,2 4岁时就撰成《考工记车制图解》 ,多发前人所未发。考中进士后 ,又师从王念孙“问字” ,奠定了坚实的汉学基础。由于获得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的垂爱 ,所以阮元仕途上十分顺利 ,历任中央和地方高官 ,并在生前就获得了一般在死后才能追封的“太傅”之衔 ,是清代学者中极少数位至通显的高官。他以自己的名位为后盾 ......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新视角——近代商人人格特点简析
作者:马方方
190 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史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已经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 ,相关成果亦有不少 ①。但是 ,对于人物群体性格的分析却鲜有论及。而作为“审定人在社会中所有异同的行为模式”的人格 ,是以“外表行为 ,职务及社会地位”[1 ] (p1 1 3~ 1 1 5) 为基础的。因此 ,我们希望通过对主体行为的分析来探究更深层次的人格特征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并进一步梳理出在这种特征影响下所反映出的主体行为模式。本文以该运动的引领者———商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入手 ,为抵制运动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 商人人格转变的历史动因与运动的爆发由商人发动和领导的 1 90 5年抵制美货运动并非历史的偶然 ,它既有民族危机空前激化的外部因素的诱发 ,也有内部因素的催化。这种种主客观因素的交相互动 ,使这场运动呈现出历史的必然。(一 )外部动因———民族危机感的激励效应 中国的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长时期的蚕食鲸吞和瓜分豆剖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在不平等条约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各种利权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

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
作者:左玉河
中国学术纳入近代学科体系及知识系统 ,是很复杂的过程。接纳西方学科体制 ,仅仅是将中学纳入近代学术体系的开始 ;按照西方近代学科分类编目中外典籍 ,也是中学纳入西方近代知识系统之初步。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及其知识系统 ,要完全纳入近代西方分科式之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中 ,必须用近代分科原则及知识分类系统 ,对中国学术进行重新整合。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在清末“保存国粹”、“复兴古学”过程中 ,开始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初步整理 ,尝试用近代学科体系界定“国学” ,实际上肇始了对中国学术遗产进行发掘、梳理、研究和整合之工作。正是在对中国传统学术不断进行整理和整合过程中 ,中国传统学术开始转变其固有形态 ,逐步融入近代西学之新知体系中①。本文仅限于对晚清学者整理中国旧学之情况略作梳理与分析 ,以揭示中国学术纳入近代西方新知体系之历程 ,而对五四时期“整理国故”运动则留待他文专论。一 以西方新理新法治旧学西学输入中国后 ,许多有识之士将研究兴趣从中国经史之学转移到西方近代新学上 ,接受了西方近代新知、新理、新法。以刚刚接受之新知、新理、新法整理中国传统旧籍 ,发明中国旧学之新......

鲁斯扶蒋原因探析
作者:罗宣
在现代中美关系史中 ,亨利·罗宾逊·鲁斯(HenryRobinsonLuce ,1 898 1 967)与蒋介石的关系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同时又令人颇感困惑的政治文化现象。自 1 936年起 ,鲁斯在 30余年的时间里 ,利用其掌握的《时代》周刊、《生活》画报、《财富》杂志等媒体 ,不遗余力地将蒋介石描述为“强力”、“坚强”、“民主”的中国领袖 ,领导中国走向美国式现代化的基督战士 ,力图通过公众舆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扶蒋反共”的鲜明特征。不过 ,鲁斯为何扶蒋、如何扶蒋 ,其深刻的历史动因是什么 ,如上诸问题 ,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探讨。本文拟就此做一初步解答。一 决意扶蒋鲁斯扶助蒋介石 ,与其身世密切相关。 1 898年 4月 3日 ,鲁斯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登州 (今烟台 )。其父亨利·温特斯·鲁斯 (HenryWintersLuce ,1 868 1 941 ,中文名字称作鲁思义 )、其母伊丽莎白·罗特 (ElizabethM .Root,1 871 1 948)均是 1 9世纪末来到中国传教的美国传教士。直到 1 91 2年 ,1 4岁......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外交思想探析
作者:王晓德
从美国立国后一个世纪多的时间内 ,主导美国对外政策制订和执行的思想明显地带有非常强烈的孤立主义的色彩。开国总统华盛顿在宣布退出政坛时发表了致国人的《告别词》 ,系统地阐述了孤立主义的基本准则 ,随后经其后任的不断发展 ,形成了一种长期影响美国外交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孤立主义的核心是美国不卷入欧洲的政治纷争 ,欧洲不要干涉美洲的事务 ,其基础是新旧世界各有一套迥然相异的政治制度。早期的孤立主义适应了美国的需要 ,不仅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成果 ,而且在随后很长时间内为美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内外环境。然而 ,到了 1 9世纪末叶 ,美国开始具备了与欧洲大国在海外抗衡的条件 ,历史的发展也在逐渐地动摇着孤立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 ,美国走向国际政治竞技场成为大势所趋。与之相适应 ,主导美国外交决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美国学界称之为“国际主义”的思想逐渐占据了上风。从 1 9世纪末叶到 2 0世纪 2 0年代对美国外交产生影响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 ,从理论上向孤立主义的传统提出挑战 ,试图使所谓的“国际主义”思想成为美国外交决策的主导。“国......

英国与1915年《海峡协定》
作者:赵军秀
191 5年 3、4月间英、法、俄签订的《君士坦丁堡—波斯协定》(又称《海峡协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间达成的第一个秘密协定。目前国内尚未见到专门论述英国与 1 91 5年《海峡协定》的论文。国外学者的专著和论文虽然涉及到《海峡协定》 ,但主要强调协定是英国战时需要的产物 ,是对俄国单方面的让步。笔者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 ,但侧重分析和论述协定签订过程中英国在对俄国做出某种程度让步的同时 ,不仅实现了自己在中近东地区的利益要求 ,还为在这一地区进一步获得补偿保留了充分的余地。因此 ,《海峡协定》是英国传统的中近东战略在战时特定条件下演变的结果和产物。本文拟从两个阶段分析英国在签订《海峡协定》中的策略。第一阶段 :从 1 91 4年 8月到 1 1月 ,英国及其盟国认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 ,决定性的战斗将在德法和德俄边界进行 ,因此对海峡问题采取了回避策略。英国还同法、俄一起以保证土耳其领土完整来争取土耳其中立。 1 1月初 ,当土耳其最终放弃中立、与协约国交战后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立即代表英国政府向俄国做出承诺 ,战后按俄国意愿解决海峡问题。......

瓜亚基尔会谈再认识
作者:于兆兴
18 2 2年 7月 2 6~ 2 7日 ,南美独立战争的两位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谈。由于这次会谈是他们两人秘密进行的 ,没有留下正式文件和纪录 ,因此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次会谈没有达成协议 ,甚至认为会谈以失败而告终。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下面谈谈个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一 会谈是当时南美形势发展的需要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为什么要进行瓜亚基尔会谈 ?他们两人在这次会谈中究竟讨论了哪些问题 ?对这次会谈的结果应该怎样认识 ?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必须从了解当时南美的形势入手。1 82 2年 7月瓜亚基尔会谈前夕 ,南美大陆的独立战争正处于夺取最后胜利的阶段。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虽然已经土崩瓦解 ,但是它在秘鲁还聚集着相当强大的兵力。据统计 ,这时西班牙在秘鲁的军队数量总共约有两万人左右。① 这支军队从西部沿海地区撤退到上秘鲁的山区 ,时刻都在威胁着刚刚获得独立的南美国家的政权。秘鲁过去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中心 ,现在又成为殖民势力卷土重来的基地。因此 ,彻底摧毁西班牙在秘鲁的殖民势力 ,就成为夺取独立战争最后胜利的......

中产阶级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
作者:张红
作为发展中国家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完全沿袭了西方政治民主化的传统 ,它的政治实践使英国的内阁制、议会制、多党制和普选制成为其政治民主的基石。在争取这些政治权利的过程中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中产阶级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中产阶级的形成以及其对政治现代化作用做一粗浅的探讨。一 政治现代化及其评判标准现代化研究从 2 0世纪 60年代问世以来 ,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究竟什么是现代化 ,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加恰当的答案。笔者倾向于这样的概括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 ,工业和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绝对优势 ,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在经济上具备自我持续增长的能力。”[1 ] (p95)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亨廷顿为政治现代化下了这样的定义 :其一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应具有世俗的政治权威 ,远离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其二 ,严格的政府分权机制 ,具体说就是法律、军事、行政等从政治领域中分离出来 ,并建立各自独立的专门机构 ,管理这些机构的文官应遵循任人惟贤的原则 ;......

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
作者:沈洁
190 5年 (光绪三十一年 )科举制度的废除 ,对于中国社会以及身居其间的中国人而言 ,都意味着一场牵系极多的巨大变化 ,严复先生称其重要 ,“直无异于古之废封建、开阡陌”。[1 ] (p367) 科举制度因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 ,其废止作为一项制度改革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史的叙事中极具典型意义。关于废科举所引发的社会影响 ,目前学界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种是现代化史观范畴内的制度分析 ,尤以教育制度近代化的论述为多。就废科举所引发的学制、学堂和学生数量以及教育内容和宗旨的改革 ,对废科举事件做出积极评价。第二类属于传统政治史的研究内容。论者多从废科举后社会群体的流动方式及其影响入手 ,从不同方向论述了废科举后中国政治的演进方式。① 对于废除科举的评价尽管褒贬不一 ,但基本上沿用了一种长时段的视野 ,将废科举事件置于中国传统统治秩序、社会结构近代转型的框架内 ,讨论了“新”、“旧”的替代与转移 ,冲突与整合。还有一类学者 ,更多地受到国外社会科学理论的熏染 ,将废科举研究置于一种更加“地方性”的视野中 ,用区域社会史的方法微观地考察废科举对于......

1929年河南灾民移垦东北述论
作者:苏新留
关于 1 92 9年河南灾民东北垦荒的问题 ,史学界亦略有论及。其中比较好的论述当属陈翰笙先生的《难民的东北流亡》。[1 ] 但该文是从宏观角度论述当时数省难民的东北流亡 ,并非对 1 92 9年河南灾民东北移垦的专门研究。其他学者虽然也间或谈及这次移垦问题 ,要么是一笔代过 ,要么是引用陈文的简单复述 ,均没有超过陈翰笙的研究。①本文拟依据相关资料 ,尽可能地展现当时的历史事实 ,以期对这次灾民移垦有更全面地认识。一 移垦背景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居民多以农业为生活支柱 ,由于灾害频仍 ,丰欠不常 ,结果导致“贫者不谋朝夕 ,富者亦鲜赀”。尽管如此 ,河南居民“多安土重迁 ,虽凶荒亦少去其乡者”[2 ] (p2 0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不离开家乡 ,一旦生存环境实在找不到他们苟延残喘的手段时 ,他们也不得不做出背井离乡的选择。所以这种“移民一般都以生存型为主 ,发展型的较少”[3] (p51 ) 。生存型移民往往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迁入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口 ,移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 ,这类移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

子夏的孔门求学时期
作者:高培华
子夏姓卜 ,名商 ,字子夏 ,为孔子的得意门人 ,小于孔子 4 4岁。在儒学发展史、中国教育史和古代思想文化史上 ,子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 ,现代学术界不仅对子夏拜师入孔门时间的推断过于滞后 ,而且对其孔门求学时期的表现也有误解 ,认为他不够“乐知好学” ,面对外界“纷华盛丽”的诱惑 ,“子夏等人属于‘心战’未能自决者”(《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册第 2 5 1~ 2 5 2页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 。揆诸史料 ,仍有深入辨析、廓清误解的必要。一 子夏拜师入孔门的时间《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周游列国曾多次居卫 ,河南《温县卜氏家谱》说子夏在卫国帝丘拜师而入孔门 ,《论语·先进》记述 :  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 ,皆不及门也。”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 :宰我、子贡 ;政事 :冉有、季路 ;文学 :子游、子夏。据此可推断 :子夏是孔子所谓“从我于陈、蔡者”的一员 ,他拜师入孔门的时间 ,最迟也应在孔子周游列国到陈、蔡之前。朱熹《四书集注》就认为孔门四科“这十人即当在陈、蔡之时随行的人”。但是在《论语》的不同版本 ,此处分章......

王铎的书法精神
作者:郭珂
三年 (16 4 6 )以弘文院学士充任明史副总裁 ,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 ,为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 ,九年三月迁礼部尚书。是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于故里 ,终年 6 1岁。追赠太保 ,谥文安。王铎身经明清鼎革之变 ,明亡清立后 ,他身为明朝旧臣 ,既不能像黄道周、倪元璐一样取义成仁 ,又不能像傅青主一样情操自守、拒不出仕 ,而是沦为“贰臣” ,变为清廷新贵 ,人品遂为世人所不齿。时年三月他在《谢三弟诗》中对自己仕清作了如下解释 :“子尚知狂性 ,非因绚禄留 ,大钧铸所坏 ,小智果难周。石脑求药润 ,金龟积悔尤。潜愚怀旧咏 ,寤叹不能休。”(王景芬《论古代名家书法》 ,第 2 3 4页 ,西泠印社 1991年版 ) 以王铎桀傲不逊的性格 ,决不是为俸禄而留下做官 ,他已经看到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补天乏术 ,出世无门”。明朝全局已坏得不可收拾 ,靠自己的“小智”已很难周全 ,大势所趋 ,非个人所能挽救了 ,故他的仕清是顺应了这种事实 ,也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才华 ,追求儒家耀祖光宗虚荣的古训使其经不住诱惑走上仕途。但王铎虽官至高位 ,却常遭遇本朝人的鄙视及唾骂 ,......

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心态分析
作者:邢照华
尚可喜 ,字元吉 ,号震阳。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 0 4 )。原籍山西洪洞 ,后徙辽左海州卫 ,为明辽东广鹿岛副将。天聪八年 (16 34) ,因受东江总兵沈世魁之加害而被迫降后金。后伐朝鲜 ,击李自成 ,至顺治六年 (16 4 9)五月改封平南王 ,受命征广东。从 16 5 0年入驻广州到 1876年病逝 ,尚氏控制岭南政坛 2 0余年。作为清朝的降将 ,他一方面执行着满人统一中国的使命 ,忠于职守 ;另一方面 ,特殊的“故明情结”又使他在战争中对旧王朝遗民的屠杀怀有几乎令人无法置信的触痛和负罪感 ,并采取了许多和缓的措施。尚可喜是清初册封的重要藩王之一 ,对清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学术界对于该人物的研究并不很多。这大概与史料的相对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195 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中仅有三处提及了尚可喜。 2 0世纪 5 0年代 ,台湾楚公先生在文章中讲述了“三藩之乱”中尚氏家族内部的矛盾斗争及灾难(楚公《檀度庵吊古》 ,(台湾 )《中央日报》195 9年 2月 2日第 7版 ) ,也引用了一定的地方史料。 90年代刘......

曹锟与二七大罢工
作者:苏全有
二七大罢工究竟是为谁所镇压 ?学界内外普遍认为是吴佩孚所为 ,有关记载亦比比皆是。回忆文章方面 ,如李濮在《安阳早期的工人运动 (192 1年— 192 8年 )》中说 :“驻安阳的军阀 ,在吴佩孚的指示下 ,强令工人复工” ;(《安阳文史资料》第一辑 ( 1986) ,第 87页 ) 王占斌在《长辛店的八月罢工和二七罢工》中也认为 :“‘二七’事件彻底揭穿了吴佩孚‘保护劳工’的假面具” ;(《文史资料选编》第 3 8辑( 1990 ) ,第 3 48、3 45页 ) 马辉之在《粤汉铁路早期工人运动的回忆》一文中亦有共识 :“2月 7日 ,罢工工人在武汉大智门广场开会 ,吴佩孚指使湖北督军萧耀南派兵突然包围了会场 ,强迫工人复工。”(《湖北文史资料》1989年第 2期 ,总第 2 7辑 ,第 15 7页 ) 文告方面 ,192 3年 2月 ,中共中央委员会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 :《中国工运史料》1980年第 2期 ,工人出版社 1980年版 ,第 2 0 6页 ) ;192 5年 2月......

都铎时期“乡绅入侵”现象简论
作者:刘季富
一按照近代英国社会流行的称谓以及目前史学界通常的看法 ,英国乡绅主要是指五级世袭爵位之下的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士 ,它包括构成地主阶层的从男爵、骑士、从骑士和富有的约曼、城市富商等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大约兴起于 12世纪初 ,到 16世纪、特别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后 ,由于教会地产被大量没收、拍卖 ,使乡绅阶层成为这场地产所有权大规模转移的主要受惠者 ,从而导致乡绅队伍急剧扩大 ,并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 ,古代英国的等级结构和森严的等级秩序 ,决定了乡绅阶层的政治活动空间只能限定在地方。因此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英国乡绅要想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只有通过国会下院的途径才能跻身于国家事务决策之中 ,而旧的选举制度以及郡选区、邑选区下院议员名额的限制 ,使得绝大多数乡绅被排斥在国家政治活动之外。到了都铎王朝时期 ,由于在社会变革中贵族集团内部利益调整的需要 ,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 ,崛起中的乡绅抱着不同愿望 ,通过不同的渠道 ,大规模“入侵”城市议席 ,从而成为议会下院议员所谓“乡绅入侵” ,就是乡绅“侵占”城市议席 ,即并非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