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0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9-28 浏览次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古史辨“抄袭”公案新探

——兼与廖名春、吴锐两位先生商榷

李长银 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在“古史辨运动”兴起之际,钱玄同、顾颉刚的“疑古”思想是否受到了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直接影响,是20世纪末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廖名春指出,“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主要源于“尧舜禹抹杀论”。吴锐则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廖、吴二氏的说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钱玄同、顾颉刚在当时确曾通过一些间接文本对“尧舜禹抹杀论”有所了解,但了解不等于受其直接影响。推测此中缘由,要在钱、顾二氏并不认为“尧舜禹抹杀论”是一种“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故受其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抄袭”之说更是无从讲起。这桩学术公案或就此盖棺论定。

【关键词】古史辨;“疑古”思想;“尧舜禹抹杀论”;学术公案

·专题研究·

中古灾害史研究的新路径: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灾后救济的史实重建

夏 炎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天津,300350

【摘要】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官灾后救济存在着两条并行的轨道,其一是“法内”行为,即严格的“先表后给”程序,但救灾的实效性较差;其二是“被合法化”的“法外”行为,即擅自开仓与私产赈济,却弥补了制度链条的“实效性”缺失。其中,前者是当时灾后救济行为的主流,是中央对地方进行权力控制的一种反映;而后者则属于偶然出现的特殊行为,在其背后隐藏着特定历史时空下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态势。这两种行为共同建构起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灾后救济的历史形象。对于史料有限的魏晋南北朝灾害史研究而言,挖掘文本叙述背后隐藏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中古史完整的史实序列,不失为一条崭新且有效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灾害史;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灾后救济;史实建构

明代漕运总督述论

谢宏维 历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江西,南昌,330022

李奇飞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明朝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军国之需仰给于东南地区,漕河遂为明王朝国家经济之命脉,漕运成为国家大计。景泰初年,明廷特设漕运总督统筹漕务,自此沿至明末,并为清朝所继承。明代漕运总督职责重大,拥有治漕、治吏、治民及治军的广泛权力:催督税粮,疏浚运河;修举漕政,革除漕弊;巡抚地方,赈济灾民;考察官员,整肃吏治;提督军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漕运总督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近半数漕运总督由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籍官员担任。同时,漕运总督的每届任期不长,“非久任”“迁转不常”现象突出。明代漕运总督对于确保漕粮按时、足量地运送到京师,发挥了重要作用。漕运总督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漕运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对明清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漕运;漕运总督;职权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考察

汪维真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牛震宇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的最初设想是将全国分为南、北二区,试卷外分注“南”“北”二字,若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后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通过对宣德至正统间连续5科会试各区录取人数和所占比例的测算得知,这一调整当于宣德二年会试之前完成,并于该科付诸实施。就该制执行情况看,宣德二年至景泰五年,南北中卷区录取比例接近于60〖DK1〗〖DK1〗∶30〖DK1〗∶10。至天顺朝,逐渐趋近于55〖DK1〗∶35〖DK1〗∶10的比例。总体而言,三卷区录取人数同时合乎规定比例的科次较少,某区稍高或稍低的波动情况则为常态。该制通过分区和分配比例的办法,将会试的全国性竞争转化为有限区域内的竞争,体现了明廷就地取才、追求区域平衡的意图。然分区配额制下的省区进士数量深受该制调控的影响,如四川中式人数的激增便是该制保护的结果,而这又成为成化年间卷区比例调整与正德年间卷区重组的诱因。

【关键词】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南北中卷区

吉长铁路工程延误事件初探

江 沛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天津,300350

辛孟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天津,300350

【摘要】吉长铁路是清末借日资修建的一条国有铁路,曾因工程延误倍受舆论关注。从任职仅6个月的吉长铁路总办李凤年言行切入,发现该铁路开工即是“问题工程”:前总办傅良佐用人不当,隐患众多;李凤年接替后草率改革,导致工程近乎瘫痪,不仅与日本总工程师曲尾辰二郎关系破裂,还放任工程腐败。面对日本对吉长铁路的觊觎,以总办为首的吉长路局官员没有以国家利益为重,工程腐败导致决策失当,造成了工程延误。该事件虽然客观上延缓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行动,但与民族主义意识及行为无关,它揭示了并存于中日两国间及清朝官僚体系内部的双重利益纠纷。

【关键词】吉长铁路;李凤年;曲尾辰二郎;工程腐败

18—19世纪中叶英国土地流转的特点

——以科克家族的地产经营为中心的考察

高麦爱 历史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圈地行为曾被英国政府三令五申地禁止,而当这一运动延续至18—19世纪中叶的时候,英国议会却通过立法的方式正式介入这一运动,力度之大令人咋舌。究其原因,这种发展趋势与英国的土地贵族在光荣革命后成功掌控英国的政治局势、追求大量土地所有权的趋势密不可分。它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供求关系调节下利润力量驱使的结果。诺福克的科克家族(Coke of Norfolk)是这一时期英国土地转型的一个典型范例。他们历经几代人,通过各种方式追求土地规模的扩大、改变土地的用途以及追逐市场利润,从而在这些方面为后人研究英国土地转型问题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关键词】圈地运动;科克家族;市场经济

监护制下加拿大印第安人的臣民地位与英国认同(1867—1945)

贺建涛 福建师范大学美洲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社会历史学院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后到二战时期,印第安人被英国置于监护制之下,在法律上成为没有公民地位、权利被限制和被剥夺的臣民。尽管如此,印第安人对英国依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效忠,积极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英国海外战争。这种被殖民者对殖民者抱以一定程度效忠的特殊历史现象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在相当程度上,印第安人与英国殖民者密切的经贸往来、英国殖民者的怀柔政策、印第安人对英国殖民者的依赖以及反美背景下双方的准同盟关系,是这一历史现象的主因。印第安人的尚武传统、贫困以及自我民族意识薄弱也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加拿大;印第安人;监护制;英国认同

吉尔帕特里克委员会与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

陈 波 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历史系副教授。上海,200241

【摘要】在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历史中,吉尔帕特里克委员会及其报告并不为大多数学者所重视。事实上,该委员会在如何防止核扩散的问题上,提出了通过调整美苏关系、建立核不扩散的国际机制等值得关注的建议。尽管当时委员会的报告并没有被约翰逊总统完全采纳,但其所包含的基本哲学,特别是大国通过合作实现在安全领域的双赢,奠定了此后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实践的认知基础。

【关键词】美国;核不扩散;决策机制;大国合作

·经济史研究·

1923—1932年度松江三善堂经费状况与运营实态

黄鸿山 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苏州,215123

钱 楠 历史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1923—1932年度,松江育婴堂、全节堂和普济堂三所善堂的主要经费来源为田租。随着其不断增置田产,田租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加,三善堂的地主色彩更加浓厚。从救助内容看,三善堂出现了近代转型趋势,兴办广育院、幼稚园、松筠女校等一系列新型教育机构,对教育救助格外重视,相关开支随之增加。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破产”的大背景下,三善堂的田租收益降低,收入减少,难以应付当时物价、工薪的上涨和教育开支的增加,最终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种情况表明,“传统”经济资源很难支持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

【关键词】松江;三善堂;慈善;近代转型

北京政府整顿各省官银钱号问题研究(1912—1916)

杨 涛 历史学博士,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副教授。河南,安阳,455002

【摘要】北京政府着力整顿各省官银钱号,其措施主要为限制与取缔其纸币发行权,设立监理官,将官银钱号改组为省银行,中央设平市官钱局,移交经理金库业务等。对官银钱号的整顿,反映了北京政府统一币制与财政的决心,也侧面反映了北京政府强化中央金融体制、推进金融制度现代化的决心,显示其统治力向全国各地的推进过程,一些政策影响深远。但是随着袁世凯推行洪宪帝制,造成政局动荡,一些措施无法持续深入,加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导致了对各省官银钱号的整顿始兴终败。

【关键词】北京政府;官银钱号;币制改革;统一财政

·史学评论·

寻根索源,鉴往知来

——冯天瑜新著《中国文化生成史》的学理价值

何晓明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2013年年底,冯天瑜先生推出80万言新著《中国文化生成史》。新著将中国文化生成的基因奥秘一一解码,佳惠学林。在文化生成史基础理论的建构方面,新著明确了文化史学科定位,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生态理论,将文化生态三层次说(即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修订为文化生态四因素说(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在中国文化生成史重要问题的探析方面,新著对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特征、科举制度的评价以及“李约瑟悖论”问题,均有所辨正,有所发明。秉承中国史学“述往事,思来者”的优良传统,新著前瞻了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认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是对中国文化原创动力的复归与超越。新著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说法,应该缓议。当下中国尤须关注的是,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新著相信,中华民族将与人类文明更加深入地全面对话,“驾驭巨舟,升起云帆,在无垠的文明沧海破浪远航”。

【关键词】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文化结构;文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