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北华捷报》对“布尔什维克”的认知演变(1917~1927)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0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0-11-17 浏览次数:

作者:周瑞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江苏,210023。

摘要:审视《北华捷报》对俄国十月革命后进入中国的“布尔什维克”感观,可见在192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勃发时,远离帝国故土的在华英侨借用媒介力量,刻意塑造并夸大条约口岸内所谓敌对势力威胁,以期引发母国政府关注并维护外侨在华特权的意图。《北华捷报》对“布尔什维克”的认知,尽管有所偏颇,但恰好成为俄国革命理论成果落地中国及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力量变化的历史旁观者。随着历史语境变化,“共产主义”逐渐替代“布尔什维克”,成为外媒重点关注的中国政治力量。

一、《北华捷报》对中国“布尔什维克”的认知与塑造

(一) 五四前后的旁观: “中国无疑会遭到布尔什维克渗透”

作为中国境内较早关注十月革命的报纸,1917121日《北华捷报》第一次出现“布尔什维克”字样。此后,19181919年间,《北华捷报》涉布尔什维克的消息多以第三方视角关注苏联内部政治派别斗争、哈尔滨段中东铁路归属问题及日、俄在中国东北冲突。由于信息不畅,该报对布尔什维克认知有限,但该报曾试图说明“布尔什维克”代指以列宁、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从俄国逃脱又更名换姓的无政府主义者”一派“极端分子”,确认列宁、苏维埃的非法性。《北华捷报》多以“过激分子”、“非法”、“犯罪”、“恐怖”、“暴徒”、“破坏”、“疯狂”等色彩强烈的贬义词来形容列宁一派所到之处的景象,对十月革命基本持否定态度。但此时以娱乐消遣及提供商贸信息为主的《北华捷报》并没有将苏俄布尔什维克当成新闻重心。1919年前,该报也较少将布尔什维克与中国政治联系起来,仅两处提及,一是认为中国政府可以趁布尔什维克胜利重申对中东铁路的主权。二是害怕布尔什维克与中国本土力量愈发友好,会导致日本支持前沙俄势力对中国宣战。

1919年随着中国国内局势的变动,该报开始真正关注布尔什维克,出现两方面内容:一、探寻布尔什维克的真正含义;二、警惕布尔什维克在中国的渗透。《北华捷报》认为布尔什维克天然亲近中国,前者的对外扩张和后者的劳工输出是其中缘由:“中国无疑会受到布尔什维克的侵蚀”,俄国从中国进口劳工,只要待遇好,中国自然就会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此时《北华捷报》极力呈现的布尔什维克中国图景及上海租界密集“反布”活动并未引起北京英国驻华公使乃至英国政府重视。

   (二) 五卅运动时期的聚焦:“采用最强硬手段”对待“狡猾的布尔什维克”

19255月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又称沪案),后引发全国范围内的五卅运动。《北华捷报》在19256月多期连发20余篇长篇报道复盘沪案经过,“布尔什维克”高频率出现,连同“过激主义”、“共产主义”、“赤色势力”等被赋予强烈的贬义色彩。所有消息落脚在两个关键点:一、“五卅暴徒”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冲撞租界内外国机构。二、“布尔什维克”是五卅事件的幕后黑手。《北华捷报》持续使用“暴乱”、“混乱”、“暴民”等字眼,将所有罪责归到受到苏联指使的共产主义分子。《北华捷报》认为布尔什维克比起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更吸引中国人的目光,俄国人利用这个优势来反对欧洲资本主义,特别是大英帝国。

(三) 布尔什维克中国代言人问题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5年五卅运动前,《北华捷报》对布尔什维克的关注多与孙中山一起出现。到1923126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在上海发表时,《北华捷报》对孙中山的“中国尚不适用苏维埃制度,需先统一”看法尚且认可。但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北华捷报》正式确认孙中山为布尔什维克代言人,话锋突变。

尽管《北华捷报》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前后曾松口,认为孙中山口中的布尔什维克更像是“目的为了促进中国未来发展,赶走外国人”,只不过是当时流行词语“排外主义”的近义词,但孙中山确实借用并丰富了布尔什维克的含义,并使之广为人知。国民党再也找不到像孙中山这样的英雄人物,但广东布尔什维克“邪恶”势力的增长都是源自孙中山。

此时《北华捷报》对国民党派别政治倾向的判断,才基本符合英政府当时的对华政策。英政府认为中国国内革命势力分为“温和派”和“过激派”,与布尔什维克有染的后者占据广东国民政府的大多数。

二、“布尔什维克”何以成为争论焦点?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家形态已经超越地理限制,“帝国”不仅是实在的某个地区,某种人群,而且是跨越空间甚至时间的一种世界观。帝国希望自身秩序“能够有效地超越历史”并趋于永恒。外侨们在中国口岸上移植“帝国”生活,共享政治、经济等各类信息。但这是个有着“俱乐部、草坪、花园和种族议题”的中国英国世界。上海外侨自视为母国政府代表,将外侨社团置于普通中国人生活之上,形成封闭文化圈,对内以居高临下的心态看待中国人民与中国事务,对外又对母国政府采取蒙蔽措施。这种由媒介创造的条约口岸封闭文化圈试图采用一贯方式以塑造无形的反对力量,但在遭遇世界巨变、面对反资本主义的“布尔什维克”,却显得仓皇失措。

一战后欧美政府对俄国输出革命成果、“赤化”浪潮波及中国恐慌不已。五卅惨案后中国民族主义高涨,是上海人民长时间以来对会审公廨的权力无端扩张、外人把持租界司法权、租界地域扩张等众多问题不满的集中爆发。19256月后,有关中国布尔什维克势力增长的争论在《北华捷报》上持续发酵。在华英人仍然试图营造悲惨命运、等待帝国军队救赎的场景与氛围。

事实上自辛亥革命后,英国政府就不看好孙中山设立的国民政府。尽管重视且警惕俄国布尔什维克,但是对其在中国的扩散,英国政府和条约口岸英侨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自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进入在华外侨视野,就和激烈革命等含义分不开。1925年中外关系,特别是中英关系随着五卅运动发生彻底改变。经过1925192619273年的集中报道,《北华捷报》逐渐意识到英国人理解中的“布尔什维克”已经不再是分析中国社会的“万金油”,对其的责难也挽救不了日趋崩溃的租界体制。尤其是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入主上海,《北华捷报》出现大量有关国共两党冲突的内容,在立场上愈发偏向国民党。而对于共产党一方而言,尽管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向农村地区,开始艰难探索。但是政党却以一种意外的方式进入了英国人乃至国际视野,在华外国人终于意识到这股不可忽视的共产主义力量。

 

摘自《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年第3期,全文约1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