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界对贞操的现代诠释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0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0-11-17 浏览次数:

作者:余华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摘要:贞操问题自五四以来成为热议话题,新文化人在批判传统贞操观的同时又为其赋予新的内涵。绝大多数新文化人在认同男女共守贞操的基础上,提倡夫妇互守贞操;继而又有人将贞操从婚姻领域扩展到恋爱领域,将爱情作为衡量贞操的唯一标准,强调贞操的“灵肉一致”和“灵先于肉”。这些观念成为知识界的“一般思想”。在这一诠释过程中,人们使用了多种现代知识和现代话语,反映出此时中国知识结构及其话语体系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导言

“贞”字的本意是卜问,或被训为“正”,从周代到西汉的大多数文本看,“贞”的意义涵盖了正直、合理、不屈、始终如一等道德特征。在这种意义上,“贞”没有性别属性,但随着贞操观念的逐步增强,宋元以后,“贞节”二字也似乎越来越多地被专用于女性。当贞节被用于女性时,就被限定为“从一而终”,基本专指保持身体的贞洁,成为专属于性伦理的道德规范。贞操在生理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保持性的纯洁。从古至今,围绕贞操问题的讨论在人类文明史中不断出现,中外皆然。对于近代贞操讨论的热潮,当今学界已有大量研究,其重点是分析近代国人对于传统贞操观的批判,以及他们所主张的男女平等的新式贞操观。本文将“贞操”作为一个概念,深入剖析时人所赋予的且能够引起多数共鸣的新内涵。受葛兆光“一般思想史”概念的启发,本文广泛搜集了当时大小报刊中所登载的从知识精英到一般文化人有关贞操问题的文章,通过考察这些集中讨论、往来辩驳、反复申论,我们可以揭示出在讨论中逐渐被大多数知识分子所接受和认同的“贞操”到底是何种意涵,这或许可以代表具有“广泛社会性和现实有效性”的“一般思想”,并进而分析时人在诠释贞操观念时所使用的现代话语及其所体现的知识转型。

一、贞操的领域扩展: 从夫妇的专一到恋爱的诚意

在《新青年》的讨论中,胡适和蓝志先对于传统的“童贞”和“从一之贞”进行了批判,但他们并非主张将贞操彻底推翻、完全丢弃,只是将贞操重新定义以后,提倡一种“新”贞操。他们并未反对传统贞操观中的“妇贞”,只是对其加以“平等化”的改造,亦即将其限制在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之间,要求夫妻互守贞操,至于结婚之前或者丧偶之后则无所谓贞操和守贞的问题。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应相互保守贞操,这可以说是当时被接受程度最高的新式贞操观的内容之一,得到1930年代国民政府的民法和刑法通过法律明文确认。新文化人既想保留贞操,又要追求离婚自由。这导致知识界必须要对贞操进行新的阐释,于是有的新文化人就将贞操从婚姻领域扩展到恋爱领域。这种突破了婚姻,只讲求恋爱的贞操观,在当时得到了大量知识青年的拥护和奉行。截至1920年代前半期,新文化人固然都在强调贞操与恋爱(爱情)之间的联系,但是,此时的贞操观也有着与传统贞操观的相同之处。第一,它与传统贞操观一样,将贞操指向一个唯一的具体的人——现在或未来的配偶、恋人;第二,此时的贞操仍然着重于对身体(性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二、贞操的内涵递嬗: 从“身体依附型”到“爱情依附型”

将贞操与恋爱建立联系,强调贞操就是对恋人保持贞洁和专一,贞操作为一种道德具有强制性,而恋爱又追求自由性,这二者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新文化人一方面力图淡化贞操的道德性,另一方面又重新确立贞操的衡量标准。1927年在《新女性》杂志上又爆发一场关于“恋爱贞操”的争论。无政府主义一方对恋爱和贞操的关系质疑,甚至根本否认恋爱的存在,因而将其主张称为“非恋爱”论。章锡琛以“恋爱贞操”论反驳,提出“恋爱贞操”就是“不与无感情的契合的异性发生性交的行为”。这一观念对新性道德观有所修正,认为有恋爱即为贞操;重新为贞操赋予了道德性,只不过它衡量贞操道德的唯一标准是爱情之有无。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恋爱贞操”论已经使贞操的意涵出现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变化:从“身体依附型”变化为“爱情依附型”,“灵肉一致、灵先于肉”。1933年4月15日,周建人在《生活周刊》“信箱”栏目中发表了《恋爱和贞操》一文。周建人的主张基本就是“非恋爱”论的翻版,认为恋爱只是性欲和性欲的满足,贞操与恋爱并无关系,贞操只是对女性的压迫和桎梏,应该废除。从这篇文章开始,围绕“恋爱和贞操”问题,《生活周刊》“信箱”栏目展开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的大讨论。大部分讨论者都反对周建人的观点,认为“贞操的有无就是恋爱成败的表现”。当“爱情依附型”贞操被提出之后,贞操不再仅仅是对性行为的道德规范,而且也是一种要求对爱情保持尊重和忠实的精神操守,在这一阐释过程中,贞操的传统意涵被逐步解构,而越来越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忠实”“专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识界对于贞操问题的讨论,不仅赋予贞操以新的内涵,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知识在公共舆论领域的渗透。自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大量进入论域,从而形成了各种现代话语。大家在言说中频频引用外域经典,通过仔细的分辨,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下述几种话语在当时的频率较高。其一,人权与女权话语。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界运用民主、自由、权利、个人等概念来反抗封建礼教,传统贞操观。有意思的是,维护传统贞操观的卫道士也会熟练运用权利、人格等概念和话语。其二,科学的话语。科学这一概念经晚清的输入、新文化运动的传播、科玄论战的强化,到20年代末及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关于历史、社会及西化模式的讨论在根本上都是用科学的术语展开的。其三,社会主义话语。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五四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李大钊就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解释贞操的变动,周建人也运用阶级分析法来阐述自己对于恋爱的认识,批判他的人也用唯物论、辩证法的概念展开辩驳。新文化运动以后知识分子在讨论贞操问题时,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现代话语予以阐释,这显露出现代学科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深刻影响,以及中国旧学向西方现代学术体系的转轨。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界对于片面约束女性的传统贞操观和褒扬贞操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激烈而持续的批判,至1930年代,对于贞操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顶峰。男女应共守贞操成为新式贞操观中接受度最高的内容。在男女平等、恋爱自由、个性选择基础上对爱情保持尊重、专一的贞操要求,基本成为现代贞操观念的“一般思想”,奠定了之后国人研究和讨论贞操问题的基调。同时,重大的思想史事件都成为人们在阐释贞操观时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人们对贞操问题的讨论,也反映出人们用现代的知识和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国故”的历程。尽管他们对于西方现代学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成熟,显得东鳞西爪、不成体系,但这正反映出此时中国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转型的过渡特征,是一个窥探整个现代社会学术思潮大势走向的窗口。

 

摘自:《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3期,全文约2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