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近代边疆经济地理的研究实践与省思——以云南为中心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21-07-03 浏览次数:

作者:张永帅,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近代云南经济变迁和地理格局的演变有其内在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影响近代云南经济变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与历史基础。近代的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首先是滇池区域和洱海区域,然后是各个面积大小不等的坝区,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地理环境优越,有着较为良好的历史开发基础。近代以来,由于云南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差,难以吸引较多和较大规模的国内外投资。第二,交通条件,在现代交通未兴之前,运输方式盖以马驮人背为主,极大地限制了云南省内各地之间以及云南与省外、国外经济的往来,严重制约着云南各地经济的发展。第三,时局与政策共同作用:近代云南口岸的开放首先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而近代云南经济的真正变迁也正是在本省口岸开放后发生的。1937—1945年,云南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成为中国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中央与地方出于抗战的需要,加快、加大了对云南的投资与建设的步伐。而在战争结束后,云南经济一时之间又陷入停顿。第四,港口—腹地互动作用不强,近代云南经济虽有发展,但总体依然落后,原因之一,就是蒙自、思茅、腾越等作为沿边口岸,对云南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推动不足。

回望近代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为1840—1889年,二为1889—1937年,三为1937—1945年。在第一个阶段,一方面受沿海、沿江口岸开放的影响和英、法对云南周边国家殖民的冲击,市场化在云南初现端倪,但是这种市场化的发展仅仅局限于极少数的地方,且影响比较有限,云南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大多地区都还徘徊于“近代”门口,没有体现出较多的“近代”属性。云南现代化的真正起步是与蒙自等口岸的开放相伴随的,1889年云南第一个通商口岸——蒙自的开放,标志着云南经济发展进入了“近代”时期,区域经济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云南经济随之进入“战时”阶段。为了支持抗战,国民政府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开发与建设云南经济。八年间,云南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蓬勃发展。可视为近代云南经济史当中一个完整的阶段,也就是近代云南经济变迁的第三个阶段。

由于不同口岸所连接的外部市场和腹地区域不同,使得不同口岸的贸易也就有了各自的内涵,因此,将口岸贸易特征的形成作为外部市场与腹地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考察外部市场与腹地区域对口岸(口岸贸易)的塑造作用,是研究口岸贸易不应该被忽视的一种“空间”视角。过去有关“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沿海口岸,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概括为“自东向西”,但在以云南为代表的沿边口岸的研究开展起来后,发现原有的概括不够全面,于是有了后来新的概括——“自东向西,由边向内”。

有关港口—腹地的研究,很少注意跨国性“港口—腹地”的存在。通过对云南的研究,我们发现,实际上存在以境外国家为主、延伸到中国边疆的港口—腹地系统。一个是以越南海防为起点,以中国蒙自及其腹地为终点,通过红河或滇越铁路连接的港口腹地系统;另一个是以缅甸仰光为起点,以中国腾冲和思茅及其腹地为终点,通过伊洛瓦底江或缅甸南北铁路连接的港口—腹地系统。在西藏、新疆、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也存在类似的起点在国外的港口—腹地系统。这一发现,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港口—腹地”理论,也为理解边疆地区经济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文章摘自《云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原文约1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