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近代华南地区经济的地理性质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21-07-03 浏览次数:

作者:方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在历史学的观察与认识中,“华南”一词更多是一个具有地理特征与方位的空间指代,所指代的区域经济空间,一般只有模糊的边界,或以行政区代替之,具有空间泛化的倾向。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则完全不同,在进行经济地理现象观察和分析时,需要进行较精准的空间界定,一般更深入到解释空间要素的结构、流动和配置等方面。在近代时期,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作为一个经济体的体量也比较适中,且在地理与经济上与中国其他区域相对隔离,经济地理边界也较清晰。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口岸开放与对外通商,华南地区率先融入资本主义全球化经济体系。以沿海与沿江口岸城市为中心,通过内外贸易活动,带动城市产业和内陆腹地经济发展,从此逐渐走上现代经济发展之路。这一进程虽仍艰难,却也比较迅速改变了明清以来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华南地区经济,该演化过程及其空间属性富有广泛性的意义。《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华南卷)首次对近代华南地区各经济地理要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遵照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路与框架,依次分析三次产业、城市与人口、区域经济地理,对近代式的新经济空间属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自19世纪下半叶经济地理学学科形成以来,其核心议题一直未曾改变,即从不同的尺度理解经济地理现象。《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华南卷)尽可能地遵循这一核心理念,重点关注并讨论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简而言之,即空间的生产与生产的空间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循环,如何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特定时期与区域内经济地理图景的静态图景以及不同剖面静态图景的动态演化进程。其所关注的核心议题,正是时间、空间、资源配置的交集,以求在经济历史、历史地理、经济地理之间架设一座通道,更多地理解近代华南地区的经济形态及其地理性质。

通过对近代华南地区经济地理的解析,发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路径。区域内的众多市镇成为一个小区域的产品中心;区域内的中等城市成为一个个具有地方化的次一级经济中心;区域内的大城市则成为商业、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共同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循环网络。区域中心大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尤其是相对完善的制度规范以及金融和信息服务资源,与区域内部城镇和腹地乡村相对廉价的自然资源及人力成本相配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传送带,形成近代华南地区持续显著的经济增长。此即近代经济变迁史中的地理性质。

通过对近代华南地区三次产业部门、城市与人口、次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初步探究近代时期市场化与工业化之中的区域经济增长路径。从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在中国第一次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近代时期,经济发展与经济资源配置,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演化,也是一个空间上的进程。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发端于口岸及其腹地的外向化经济,激活了从流通领域开始的经济再循环进程。

就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而言,对近代的研究可以弥补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知识树在时间维度上的不足。就近代经济史而言,华南地区经济史的研究,或多或少均默认空间上的一致性,其实不仅内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且更具有经济资源配置的地理性质。

近代华南地区经济地理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近代中国经济研究中,还有一个以前未被重视的领域,正在不断地发掘,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华南地区以至于近代中国经济。

 

文章摘自《云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原文约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