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漕粮海运与江南滨海地区的空间开发
作者:陈彩云,郑凯伦,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元代实施中国史上“旷古未有”的大规模漕粮海运,重塑了江南地区的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了滨海地区的社会经济转型。元代官方为开通漕粮海运,在滨海地区进行港口选址及港航设施的建设,同时,服务于漕粮海运的仓储设施、宗教庙宇、军事设施等布列其中,使得该地区的空间与市政功能朝着海运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南人海运官员及数十万计的海运船户及其家属居住于滨海港口地区,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经济类型的深刻变革。尽管在元末江南动乱中,江南滨海地区遭受了沉重打击,但是元代漕粮海运所留下的航海遗产仍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海运开通与港航设施的修建
长江自古就是隔绝中国南北交通的“天堑”,古人面对烟波浩渺、水量充沛的长江,常有“滚滚长江天际流”的浩叹。而在长江口地区浅沙暗礁密布,重载海船驶入长江时常被打坏船底,导致船难事故频发。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太仓刘家港虽然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港外沙洲横亘,航道内还有岩礁影响航行安全,亟需人工手段加以疏浚改良。为此,元代多次组织力量进行航道整治。
漕粮海运的运转除了要保证长江口港口航道安全外,还要维护通江内河航道的畅通。为确保江南腹地与滨海港口之间的漕粮运输畅通,元代官方需要对江南内河航道进行经常性的疏浚整治。
漕粮出海发运之际,各地船户驾驶海船从各自锚泊地驶入刘家港,由于长江口航道暗沙密布,海船来往出入皆需小船领航。元代为解决长江口港区河、江、海三者间迥然不同的地势、水文条件而灵活地使用“河舟、江船、海舶”等各类型的专业船只,建造各种类型的辅助港航设施,从而保证漕粮顺利出海起运。
二、漕粮海运与滨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是刘家港、福山、许浦、澉浦等滨海港口受到元官方瞩目的主要因素。元代实施漕粮海运的政策,揭开了江南滨海港口的新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使其朝着海运专业化的路径发展。
元廷在江南通江、通海诸河港建起海运漕仓,用于储存等待海运的漕粮。太仓连接着刘家港,是元代漕粮出海的重要起运港,故太仓城内仓储设施规模惊人。
为确保漕粮海运的安全,元代继承汉地的政治传统,祈求神灵世界的帮助,蒙古皇帝不断赐封天妃,特命专使来沿海各地庙宇祭祀天妃。为求海运通畅,海运民众不单祈福于天妃的庇护,曾任海道都漕运万户的黄头公就提到海运民众崇奉的海神众多,“运舟冒险以出,常赖祷祠以安人心,若所谓天妃、海神、水仙等祠,九十余处”。南人海运官员世居海滨,延续前代的信仰传统,多以佛力护佑航运安全。可以说,海运的繁荣促进了滨海地区宗教设施的修建。
漕粮海运关乎帝国命脉,故元代官方注重在长江口一带布设海防力量,用于缉捕海盗,确保漕粮海运的安全。漕粮海运施行伊始,元廷对海运途中的安全已有谋划,在海船出发之前,提前派遣军船去刘家港附近的海面巡查。海船经过的沿海地区,当地驻军有责任巡逻海域以策安全。漕运海运港口防卫设施逐步完善,守备力量大为加强。
三、海运家族与江南滨海地区的社会转型
太仓刘家港、许浦、福山等滨海地区在漕粮海运开通前,居民鲜少,主要从事沿海捕鱼或是零星的商贸活动。而漕粮海运兴起后,通过海上航道的探查,港航设施的修建,内河河道的整治,滨海港口地区逐步建立起优越的航运条件,市政功能焕然一新。其他滨海地区的商业活动也因漕粮海运的兴起而日趋繁盛。
因漕粮海运的发展,数量庞大的海运家族及所属船户、水手聚居江南滨海港口地区,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因承运帝国的漕粮海运,海运豪族定居于滨海市镇,扎根繁衍,形成庞大的家族势力,多参与当地的市镇建设与慈善公益,对地方社会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力。服务于元帝国漕粮海运体制的海运豪族积累了巨额财富,生活方式上呈现出“营栋宇,丰庖厨,嫁娶、丧葬奢厚逾度”的奢靡景象。他们除了在当地兴建宅院外,还积极投身滨海港口地区的文化建设。
文章摘自《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原文约1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