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崇祯河决开封城的灾害环境复原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崇祯河决开封城的灾害环境复原

作者:吴朋飞,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开封城市兴衰发展与黄河变迁关系至为密切。崇祯十五年(1642)河决开封事件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仅有的两次毁城事件之一,对开封城市的衰落影响深远。通过灾前明末黄河与开封的地貌特征,灾中决口口门和流路的地理复原,以及灾后决口事件对人口、建筑物和城市衰落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为重新解读这场灾害事件拓宽了新的学术视角,也为黄河变迁对开封城市兴衰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

一、明末黄河与开封的地貌变迁

北宋之前,黄河流经今河南省北部,距离开封较远。南宋建炎二年(1128)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李固渡掘开黄河,使得黄河主泓大变,开始了长达700余年的南流汇淮入海。黄河遂在黄淮大地上,或决或塞,河道迁徙不定,再造了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开封位于黄河冲积平原的西部边缘,遭受黄河灾害频仍。明代开封河患尤甚,黄河不断浸及城池,主泓忽在城南、忽在城北,河流改道、泥沙淤积,改变了城市附近的地理面貌,形成了“城外高、城内低”的盆地景观。

明弘治二年(1489),黄河已在开封城北走河,河道也大体稳定,其后南北两岸纷纷修筑堤防。北岸,弘治三年(1490)白昂治河时,筑北岸阳武长堤,自原武经仪封(今兰考境)至曹县,以防大河进入张秋运河。这就是现行黄河河道北岸大堤的前身。弘治八年(1495)刘大夏治河时,又在北岸自延津以下至江苏沛县,加修了太行堤,作为二道防线,以防大河北侵。而南岸,弘治三年(1490),开封黄河南岸大修黄河堤防,形成接近现在大堤的完整堤防,河患下移。弘治八年(1495),刘大夏治河之后,黄河已相当于今日的河道。后虽时决时塞,但没有大的改变。河道虽已基本固定,但河身却在不断地壅高。此后开封城北的黄河渐渐淤积,至崇祯十五年(1642)实际已形成“悬河”景观。

随着黄河悬河景观的逐渐形成,当时开封黄河南岸也出现几处著名的险工。明代潘季驯指出:“河南黄河南岸,逼近省城,藩封重地,最为吃紧。如荥泽县之小院村,中牟县之黄炼集,祥符县之瓦子坡(今中牟瓦坡)、槐疙疸(今祥符区军张楼西)、刘兽医口(今郊区杨桥一带)、陶家店(今郊区双合铺一带)、张家湾(今郊区张湾)、时和驿(今郊区老刘店一带)、兔伯堽(今郊区土柏岗)、埽头集(今祥符区埽街),陈留之王家楼(今祥符区王楼),兰阳县之赵皮寨……俱为要害。”当时开封城防洪若稍有疏忽,便极有可能酿成大祸。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河决开封事件就是在这样的地貌背景下发生的。

二、崇祯河决开封的空间再现

崇祯河决开封事件发生的重大历史背景就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三次围攻开封城。第一次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十二日,李自成亲率三万兵马奇袭开封,遭到明开封守军抵抗,结果因李自成左眼中箭失明而不得不撤兵。第二次是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自成联合罗汝才,统帅四五十万大军再围开封。在开封城下,经过二十天的激战对垒,双方损失惨重,不分胜负。因朝廷调来援兵,起义军再次撤围。第三次是在崇祯十五年(1642)五月二日,李、罗联军率百万之众三围开封。李自成吸取前两次失败的教训,不再强攻,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将开封孤城围得水泄不通长达五个月。城内弹尽粮绝,但守军仍拒不投降。九月十四日夜,正值汛期,黄河南岸的马家口和朱家寨两处同时决口,黄河洪水直扑开封城,城内百万军民十之八九死于非命,一万多起义军也被巨浪卷走,千里沃野顿成泽国,受灾百姓不计其数,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惨剧。

崇祯河决开封的决口地点发生在朱家寨、马家口,其时的文献记载比较一致,今人也较为认可。但马家口、朱家寨的具体地点,前人探讨不多,今仅见李曾三、孙月娥有论述。按照《开封郊区黄河志》记述,开封城北黄河河道基本上稳定于弘治二年(1489),但南岸的黄河堤防却有三次较大的变动。今柳园口一带临背高差只有3.62米,是黄河大堤两次向北推进的结果。第一次推进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在明清大堤以北2公里一线,即王周庄和梅村之间,修筑新堤,而将横贯牛庄的老堤废弃。第二次推进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堵塞张湾决口,又向北推进2.5公里筑堤,即现在的柳园口大堤。其临背高差已形成三级台阶,再加淤背宽800米,“悬河”景观就难窥全貌了。因此,李曾三和《开封市郊区黄河志》中考证的“马家口决口口门在今牛庄村西头,朱家寨决口口门在今三道堤村的东边”可能更接近事实。

朱家寨、马家口均在开封城东、西城墙向北的延长线内,决口南流的两股洪水仅存在冲堤毁城的可能性。马家口在开封城西北,决口后可以向南或东南流,直冲南面的护城堤和城池,而朱家寨位于开封城东北七八华里,怎么才能与马家口会合呢?《守汴日志》和《豫变纪略》等记载:掘朱家寨“使逆流而上”,这样使得黄河洪水在此有改变方向向南拐弯的可能性。仅此,若没有人工干预,洪水会直接向南或顺着护城堤东南流走,不会与马家口洪水会合冲破护城堤。好在明末白愚的《汴围湿襟录》中有“掘河淹城条”载:在明军掘堤以后,起义军“亦于朱家寨顶冲河口,直对北门挖掘小河一道”。这一史料表明,朱家寨洪水经过了人工干预开挖河道逼向西南流,因此两口门决口后的黄河洪涛才有可能合二为一冲堤灌城。

三、崇祯河决开封的影响

此次河决后的开封城,“荡为泥沙,汴于是无城,并无池矣”。黄河洪水“排山倒海决堤沦城,举粉堞朱楼悉委西风一浪……此古今未有之奇厄”。1642年河决开封事件是开封城市衰落的重要转折点,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损失、建筑物破坏,城内湖泊形成等,使当时省城开封元气大伤,皇城意味尽失。(一)人口的损失。河水入城之后,城内来不及逃生的都葬送于洪涛之中,“居人溺死者十有八九,救援不及一二,叫苦连天,呼救满河,如鱼之游于沸鼎之中,可怜数十万无辜生灵,尽葬鱼腹之内”。“全河入城,一望无涯。强壮者犹能移就大城,老弱者尽葬鱼腹。”在这次洪水之中,开封城中“士民溺死者数十万”,洪水退后,“城中遗民,尚余数万,贼浮舟入城,尽虏而去”。(二)建筑物的破坏。崇祯壬午河决开封,全城被毁。大水灌进城内,对建筑物的损坏非常惨重,对此诸多文献均有记载。如“举目汪洋,抬头触浪。其仅存者:钟鼓二楼、周府紫禁城、郡王假山、延庆观,大城止存半耳。至宫殿、衙门、民舍、高楼略露屋脊”。“巍然波中可见者,惟钟鼓两楼,及各王府屋脊、相国寺顶、周王府紫禁城、上方寺铁塔而已。”(三)城市的衰落。1642年河决开封事件对开封的影响深远,灾后开封城破烂不堪,曾有“迁城之议”,后经顺治、康熙时期的发展,至乾隆、嘉庆时期开封城才逐步恢复了繁华。但由于城内湖泊形成,使得城墙内建城区面积进一步缩小,城市居住环境受限。杜本礼等指出:“入清之后,开封虽然重建,但再也恢复不了古城的元气,从某种意义上讲,清之前的那个开封已不复存在,在残留的明城墙基础上重修起来的清代城墙,已失去明开封城墙所蕴含的皇城意味。”

四、结语

黄河与开封关系密切,开封城是黄河之城。开封是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遭受黄河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1642年河决开封城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仅有的两次毁城事件之一,是形成开封“城下城”景观的重要因素,对当今开封的发展仍影响深远。同时,该事件也是黄河灾害史上以军事目的,人为决河所导致的最大的城市灾害事件。通过对此次灾害发生的前、中、后场景尽可能再现,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本次灾害事件,有利于进一步解读黄河对城市乃至区域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

 

文章摘自《苏州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原文约1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