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清朝经略西藏中的直省角色——以川滇甘三省与西藏的关系为中心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清朝经略西藏中的直省角色——以川滇甘三省与西藏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邓涛,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清朝治理西藏的过程中,四川、云南、甘肃三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省军事力量是清朝经略西藏的主要军事支撑,三省在行政资源和后勤供给上为清朝管理西藏提供了保障,也是清朝管理涉藏朝贡和交通的依托。三省在清朝管理西藏中的特殊作用,反映了清朝经略边疆中的直省角色,即清朝实现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和管理,需要直省地区特别是同边疆接壤直省的支撑,也反映了“大一统”政权下直省与藩部的密切联系和休戚与共。

一、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四个阶段

清代时,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朝入关之前西藏地方已同清朝中央建立了联系。第二阶段,入关后清朝同西藏地方建立了通贡和册封关系。顺治九年,经清朝的邀请,在顾实汗的支持下,五世达赖启程前往北京朝觐了顺治帝,次年返藏时被清朝赐以“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的尊号,此为清朝敕封达赖喇嘛之始,也标志着清朝同西藏地方在通贡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达赖喇嘛需经清朝册封方才名正言顺的政治传统。第三阶段,清朝统一西藏后对治藏模式进行了多轮探索。康熙五十六年,漠西蒙古出兵占据西藏。康熙五十九年清廷调兵遣将,击败了盘踞西藏的漠西蒙古军队。此后,清军抵达拉萨,这是清朝军队第一次驻扎在西藏的政治中心,标志着清朝直接治理西藏的开始。第四阶段,清后期边疆危机影响到清朝在西藏的统治。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忧外患,外国侵略和内部动荡交替出现或同时出现,消耗了清朝的实力。清后期太平天国运动、回民起事、捻军事件频起,甚至一度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根基,这使得清朝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稳定直省地区,使得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有所弱化。

二、三省军事力量是清朝统一和稳定西藏的依托

四川、云南、甘肃同西藏接壤或靠近,三地的军事力量在清朝统一和稳定西藏的过程中作用极其明显。有研究认为,西藏地区的军事部署同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邻近地区的治理联系密切。川滇甘三省军事力量同西藏地方的联系紧密度不同,四川绿营参与西藏地区的经略是持续性的,贯穿整个清朝,而甘肃和云南军事力量与西藏地方的联系主要集中在清前期。三省军事力量作为清朝统一和稳定西藏的依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三省为清朝出兵统一西藏的大军驻扎地和重要兵源地。康熙五十六年,漠西蒙古占据西藏之后,康熙帝命抚远大将军允禵率领大军抵达甘肃,康熙五十七年允禵率领的清军“驻兵西宁、甘州、庄浪诸处”,以保护青海,并将甘肃作为进军西藏的基地。二是三省军事力量是清朝实现对西藏稳定统治的依托。三是三省为清朝保卫西藏、反抗外国侵略的军事支撑。其中又以四川军事力量最为重要,有研究认为,四川军队在清朝统一和管理西藏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乾隆五十三年,廓尔喀首次侵略西藏,四川地方八旗、绿营奉命前往西藏反击廓尔喀。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再次扰藏,四川总督鄂辉慌忙催促云南方面协同派兵从维西等地进藏,后又咨会云贵总督富纲暂缓调兵入藏。清朝多次从直省调拨军队入藏反击侵略,也是源于“卫藏官兵较少,不能与贼对垒接仗”,且战斗力较弱,不得不借用直省兵。

三、清朝经略西藏需要三省的行政与后勤支撑

三省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作用还体现在行政辖区划分和后勤供给上。西藏与直省的行政关系,早期主要涉及川、滇、甘、青、藏的行政辖区划分,后期涉及川滇边务大臣的设置。此外,川、滇、甘三省皆为清朝治理西藏的后勤基地。

首先是行政支撑。三省在清朝经略西藏中的行政支撑主要涉及对部分番族(藏民)管辖的划分。清代时,甘肃河州、西宁等地,四川巴塘、打箭炉等地,云南中甸等地,“皆系西番人等居住、牧养之地”。西番主要指散处在甘肃至四川西部的藏民,即“西番、南番,皆吐番之遗种也……散处西宁、河州口外”。清朝依托川、滇、甘加强对部分藏民聚集区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清朝统一西藏之前,清朝采取措施加强对四川西部藏民集聚区域的管理。第二阶段是清朝出兵统一西藏及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后,进一步从西藏地方收回了部分地区的管理权。第三阶段是清末西南边疆危机之时的川滇边务大臣之设。设立该大臣是清朝加强在四川和云南藏民聚居区域的开发以稳定西藏局势、巩固边疆的重要举措。

其次是后勤支援。甘肃、四川、云南三地是清朝治理西藏的后勤支撑。清代西藏地区气候相对恶劣,“天气凝寒……石多田少”。囿于当时的生产条件,西藏地方无法大规模供应驻藏清军的后勤所需,所以清朝在康熙末年统一西藏之后,于雍正初年从西藏高原撤回了驻藏清军,原因便是军饷皆从内地供应,“唐古特人等不免解送之劳”。对清朝经略西藏而言,川、滇、甘三省中以四川的后勤地位最为重要。清代四川地区“为产米之乡”,云南中甸天气寒冷,不利耕植,虽然“维西一带,天气和畅”,但这些地方相比四川距离西藏较远,后勤地位不如四川;清代甘肃大部分地区“山高地瘠,霜雪较早,夏秋不能兼收”,粮食无法自给,但由于“甘肃为军需总汇之区”,是清朝经略西部边疆的基地和前沿,故清朝通过从外地调拨等方式,在甘肃贮存了大量粮草、军饷,这些贮存也能支撑清朝经略西藏。

此外,四川地区还负责转运西藏僧俗官员的俸禄或赏赐,“均由户部径拨四川总督”,之后再运送至西藏。乾隆五十三年廓尔喀第一次侵略西藏之后,清朝加强了用以稳定西藏局势的物资储备。乾隆五十四年,清朝“以六千石常贮为额”,在西藏察木多、四川巴塘和理塘等地储备粮食。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再次侵扰西藏,为彻底震慑廓尔喀,清朝决定出兵反击,从四川等地调拨军饷二百万两。同时,由甘肃方向进藏的官兵,其“沿途需用车辆、马匹、廪给等事……甘肃着派郑制锦,各该员务须督率所属来往照料”。

四、三省在涉及西藏朝贡与交通上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川滇甘三省同西藏接壤或靠近的地理因素,以及三省军事力量同西藏局势的密切联系,三省在清朝涉及西藏的朝贡和交通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一,三省是清朝管理西藏朝贡及涉藏熬茶布施的依托。随着康熙末年清朝统一西藏,清朝在管理涉及西藏的朝贡贸易上职责更为复杂,涉及的地域也更多,甘肃和四川地方皆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监督和护送漠西蒙古使者出入藏地。二是招待和保护西藏宗教领袖和贡使出入藏地。三是管理和监督西藏贡使。除了保护和招待,监督和管理贡使亦是甘肃和四川地方的重要职责。其二,三省也在交通保障上支撑着清朝经略西藏。首先,三省在清朝统一西藏的过程中发挥了交通支撑作用;其次,清朝治理西藏离不开直省的交通保障;再次,三省为清朝反击外国入侵西藏提供了交通保障。

五、结语

从以上四川、甘肃、云南三省在清朝经略西藏中的地位和作用可知,一是清朝经略藩部地带离不开直省地区特别是同藩部接壤(接近)直省的全面支撑。清代川、滇、甘地区从军事力量、行政资源、后勤保障、交通路线等方面为清朝经略西藏提供了全面支撑,反映了直省地区在清朝大一统局面形成中的地位。二是清朝对边疆地区治理稳定与否,与自身的实力联系密切。清前期之所以能够依托直省经略西藏,也是源于当时国力强盛,能够以直省之资源弥补藩部之不足;而清末时内外交困、实力下降,直省地区在清朝经略西藏上力不从心,如四川地区的“赏番之款,多未发给,益怀怨望”,影响到中央政府对藩部地带的向心力和威信。三是在藩部地带的驻军与否和人数多少,直接影响中央对藩部的管理效能。

总之,虽然清朝对西藏的治理深度超越了前代,但是基于清朝二元并存的疆域结构,清朝对藩部地区的治理深度总体弱于直省,因此,如何利用好直省地区特别是同西藏接壤(接近)省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资源,直接关系到清朝治理西藏的效能。此外,清代川甘滇三省与西藏的关系,也反映了大一统政权下直省和藩部的相互依存和密切联系。

 

文章摘自《福建论坛》2021年第3期,原文约2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