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俄罗斯学者视野下的近代中俄茶叶贸易与晋商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俄罗斯学者视野下的近代中俄茶叶贸易与晋商

作者:刘啸虎,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李珂,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院。

摘要:晋商是近代俄国最著名的中国商人群体,也是俄国人接触最早的中国移民和侨民群体之一。晋商给俄罗斯带来了茶叶,而供应稳定的茶叶使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中俄商人共同开辟了万里茶路。在俄国人看来,近代中俄贸易中,晋商既是优秀的商人和值得信赖的合作者,也是其在俄国和中国的蒙古地区最强有力的商业竞争对手。早在沙俄时期,俄国学者就对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群体进行过初步研究。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对晋商和万里茶路的研究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本文以俄语文献资料和俄方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对中俄茶叶贸易与晋商这一问题做出俄罗斯学者视野下的初步探究,从而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期增进中俄两国的学术交流。

一、俄罗斯的晋商研究

早在沙俄时期,俄国学者就对中俄茶叶贸易进行过研究。当今俄罗斯学界,通晓汉语和满语者当不在少数。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深入,成果颇为丰硕。关于晋商的研究,在俄罗斯多被归入“中国商人研究”和“中国侨民移民研究”范畴。近年来,俄罗斯学者对万里茶路(Великийчайныйпуть)的研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这些研究偏重于万里茶路的俄罗斯段,更注重挖掘俄国商人群体的作用,强调俄罗斯文化对万里茶路的影响。

二、俄罗斯茶叶的历史源流

茶叶最初如何传入俄罗斯,俄罗斯学界至今众说纷纭,有哥萨克从异域第一次接触到“神奇树叶”之说,亦有沙皇米哈伊尔从中国收到新奇礼物之说等等。总而言之,彼时俄国人将茶叶作为一种神秘而不可理解的东方事物来看待。俄罗斯人对茶叶的了解,始于17世纪上半叶。

清雍正五年(1727),清朝与沙俄签订《恰克图界约》(Кяхтинскийдоговор)。该约第四条规定:“在色楞额之恰克图、尼布楚之本地方,择好地建盖房屋,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周围墙垣、栅子酌量建造,亦毋庸取税。”18世纪60年代以后,恰克图发展成为中俄贸易的中心。而作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帮,晋商就在恰克图开展商贸活动,将茶叶、丝绸、棉布和白糖等商品输入俄国,其中以茶叶最为重要。

18世纪以前,俄国的茶叶输入量极小,茶叶仅是供俄国上流社会享受的奢侈品。随着中俄贸易的兴起,中国商人带来了供应稳定的茶叶。茶叶逐渐成为俄国社会普遍的平民消费品,独特的俄罗斯茶文化随之产生。自1800年开始,俄国的茶叶进口量稳步增长,每20年增加一倍。

三、晋商与恰克图贸易

清咸丰十年(1860)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前,前往俄国境内的中国商人只能在恰克图城进行贸易。来到恰克图的中国商人以贩卖茶叶和收购毛皮的晋商为主,后来又有了一些来自甘肃、青海的回民商人,后者主要向俄国贩卖大黄。

四、晋商在蒙古的影响

俄国人不止关注晋商在中俄边境贸易中的作用,同样关注晋商在蒙古地区的影响。19世纪的俄国商人和学者普遍认为,从中国内地来的商人对蒙古进行了经济剥削。19世纪的俄国人对蒙古的中国商人普遍采取敌视态度,这其中有针对中国的傲慢和鄙视情绪,同样是出于竞争。但与此同时,俄国学者和商人高度赞赏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认可中国商人在蒙古和中俄边贸经济中的作用。

五、晋商与近代中俄贸易的兴衰

1860年,沙俄与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俄国商人可以自由前往中国境内经商,中国商人也获得了前往俄国经商的权利,中俄边境两侧进行免税贸易的地点有50处之多。此外,沙俄当局在1861年7月26日颁布法令,将恰克图海关改为哨所,海关主体部分迁往伊尔库茨克。另一方面,随着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欧亚之间的海运不必再绕好望角,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导致陆路运输受到冲击。再者,大量俄国商人直接前往中国内地采购茶叶和其他商品。恰克图和买卖城在中俄贸易中的重要性遂一落千丈,经此两地输入俄国的茶叶量急剧减少。总的来说,19世纪下半叶晋商在俄国和蒙古的贸易虽有所衰落,但尚能维持。

20世纪初,中俄边境局势越发紧张,中俄贸易逐渐衰落,恰克图最终沦为破败的边陲小城。

 

文章摘自《农业考古》2021年第5期,原文约1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