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晚清的假画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晚清的假画

作者:陆蓓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艺术史学者一直关心伪作问题,但其成果主要以对名作的真伪鉴定为主,在普遍的社会意义上讨论伪作意义的研究相对少见。任何时代都有大量的作伪现象,因此,单纯地考证真伪,意义相当有限。唯有观察人们对这类现象的态度变化,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才有助于理解为何每个时代的人会采取不同策略买卖、谈论和“鉴定”他们的藏品,从而让整体的鉴藏史具备一定的解释力。民间书画收藏活动在明末清初曾经极为兴盛且流行,经乾隆大肆收集书画之后,风气有所改变,导致了传统的断层。嘉庆、道光以后的晚清藏家往往并未在知识上做好准备,就已投身于书画收藏事业。然而早期名迹必然传世的信仰又从未磨灭,因此他们写下种种说辞,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藏品是真迹。从地域、传统、知识三个角度,可以看出晚清藏家的种种问题。

艺术史学者一直关心伪作问题,但其成果主要以对名作的真伪鉴定为主。在一个伪作横行千年不绝的世界里,鉴定所能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只有用社会化的眼光分析每个时代的人们如何理解并界定一件作品,才能真正地解释伪作的历史意义。否则终是以今律古,无法踏入往昔书画收藏圈的生态环境。

民间书画收藏活动在明末清初时期曾经极为兴盛且流行,经乾隆大肆收集书画之后,风气有所改变,导致了传统的断层,也给新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一些空间。随着乾隆皇帝的逝世,中国史上最后一个由帝王意志主导书画收藏的时代落幕了。嘉庆帝秉承先皇遗志,继续整理《石渠宝笈三编》,但其个人兴趣显然已不在此。因此,后继的嘉道咸同以至光宣时代,民间书画市场再度热闹起来。而大量作品入宫以后,诸多来历不明的假画填补了市场的真空。这就是晚清收藏家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他们会如何选择藏品,并尝试解释它,则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地域、传统与知识三者较为显豁,下文将逐一说明。

一、地域收藏风气的局促

收藏这件事,具有极大的“先发优势”。纵观明清两代,绘画与鉴藏传统最为悠久的苏州地区水准最高。因经济水平提升、社会地位改善,晚清的广东士人也渴望参与书画收藏,但他们就难免要上假画的当,交些学费了。毕竟,在收藏问题上,一个地域中流行的书画知识、藏品与人们的行为往往互为表里。广东的收藏活动自清中期起大为兴盛。知识储备不足、趣味圈子狭小等局面,一直没有变过。相形之下,自元末明初开始,江南,尤其江苏一直是书画之乡。当地的创作传统、收藏传统与科举传统长期互相滋养,直至清末,当地士人书画知识的滑落相对并不严重。

二、传统鉴定方法的失落

书画鉴定之学有一套基于视觉经验的基本传统。这种经验难以用文字传递,而高度依赖言传身教。随着上一代鉴定家淡出舞台,“当代”风气转变,鉴定方法的失落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地。

无论是被动地接受到流行的知识,还是主动地检查文献、考证流传,这两条路在晚清藏家那里都没有走通。假画的故事向我们说明,书画收藏的传统虽然没有变,可是在传统内部,原有的某些秩序已经悄悄变化,而新的秩序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旧典范的衰落。就算人们还想,也很难再像前贤们那样谈论书画,何况他们未必还想那样做。

三、自学条件的局限

既然无人能教,自学之路能否走通?清末的着录说明,获取知识的途径、应用知识的方式,都已经大大改变,初入行的收藏者,已经无法自学成才,去招架铺天盖地的假画了。

首先,人们学习知识的条件和情况都变了。在条件方面,原先那种亲炙前辈、观玩真迹,从而获得知识的机会变得有限;大家只能一边在开放的市场里花钱交学费,一边自己看书查漏补缺。此外,知识的范围也由广而狭,至少在早期名迹方面,原来文献、实物互相依傍,后来日渐变得文献多、实物少,而收藏家所能利用的文献,其时代也越来越晚。

每个时代中的普遍观念都是一个池子,个人的知识汇聚起来,就是池中之水。在不同的时代里,水的形状与深浅都是由池子决定的。看来,书画收藏活动可能在乾隆年间遭遇了知识的断层,许多地方的后辈藏家未能学到早期的“操作规范”,就已经急急忙忙地入了场。

无论承认与否,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绘画史格局,是经由清代人形塑而成的;并且基本上是由他们“写定”的。因此,讨论清代的假画收藏受到何种因素影响,并不是为了在传世作品中清点出更多的假画,而是为了正视这份观念史的遗产,并带着这份自省,去完成每一项个案研究。

 

文章摘自《浙江学刊》2021年第6期,原文约15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