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权力与知识的互动:晋宋嬗代之时刘裕形象的建构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权力与知识的互动:晋宋嬗代之时刘裕形象的建构

作者:冯典章,长庚科技大学通识中心。

摘要:刘宋政权的肇建者刘裕出身寒门,在中国中古时期素以“尊世冑,卑寒士,权归右姓”为常的官场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所见诸史中,对于刘裕个人形象的记载,由叙其德行涵养如“轻狡无行”“本无术学”等特质,到盛赞其仪态气宇如“风骨不恒”“天授英辅”等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描绘。这类复杂的书写转折与质变,实则隐含着政治形象的塑造,其目的是为刘裕制造有利舆论,诉诸承之天命、代晋室而起的合理性。并且,自秦汉以降,流行如“东南有天子气”“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等谶言,更是刘裕形塑天命所归、追求统治正当性的重要依据。文章试图通过时人对于刘裕形象、功绩的叙事书写,重新审视刘裕及其文胆、幕僚如何为刘裕形塑人君之气、操作公众形象、编织“造宋”话语、传达天命已移的思维这一“制作知识”和“承晋造宋”的历程,以理解权力与知识的互动关系。

一、引言:政权转移下的“天命”与“德”

本文乃针对晋宋嬗代时刘裕及其支持者刻意制造的舆论氛围进行解析,以理解刘裕及其文胆、幕僚如傅亮、范泰、戴祚、郭缘生等人,通过文字、话语、仪式等各种宣传方式,为刘裕形塑人君之气,夸耀其天命与德行,宣扬“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以期在“门阀政治”的环境之中掌握政治话语权和建立文化认同,并进而编织关乎德运承系的造宋话语,说服士庶百姓投靠于其治下,完成政权转移。

二、运在震方:“新天子气见东南”说的时代脉络

“天子气”,乃是形塑帝王天命所归的符命依据之一,是故历代帝王亦多参考望气者之言,用于治水、择将、纳妃等事,能影响国家大政之决策。这无疑是时人心灵层次之一部分。刘裕以一介寒门武人之姿,为寻求政治权力合法化,势必依循当时的舆论氛围,这一谶言为其所看重。此后,晋宋之际出现“新天子气见东南”之谶言,更成为刘裕受命依据之一。

刘裕自丹徒“建义”、入京勤王伊始,接连讨平南燕、收复故土、平卢循、解决内部叛乱,取得了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于朝野内外获得莫大声誉。故于此时,附会当权者、诉诸天命转移之说业已浮现。

由上而论,皆可观察到通过术数者和文士的“制作”和推波助澜,改朝换代的政治话语逐渐蔓延,借以传达了刘裕承继天命的正当性,助长了刘裕的权威和受命依据,使其政治地位凌驾于晋帝之上。这无异于开启了一场“文字和口语的战争”,让士庶百姓体察到世革命改的意义,并加以定调,希冀满足时人期待乱世英雄出现以及建立新秩序的憧憬。此即晋末义熙年间所见“新天子气见东南”说形成的时代脉络。

三、制作天命:盛世想象与受命神话的建构

永嘉不竞,四夷擅华,致使晋室迁居江左。因此,退居江左,已成为时人在情感上的缺憾,并逐渐引起生命归向的思索,“所要收复的不仅是故国,更是沉重的历史记忆”。或至少是因应北方胡族势力带来的威胁感,所要凝聚内部共识、巩固政权正统性的宣传口号,逐渐深化至人们内心深处,形成了那一时代特殊的政治文化。

刘裕及其僚佐借由军事行动、宗教信仰、祭典仪式、谶纬符命,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政治论述,宣扬其承继天命与延续汉家天下而来,同时具备人(圣君)、神(真君)的双重权力。其塑造了圣君意象和盛世想象以取信大众,渐次获得了士庶的认同。

四、天命转移:以弑应谶与革代更王

随着刘裕在义熙十三年(417)成功光复神州故都、恢复汉晋天下旧观,其权势达于顶点,牢牢地掌握了军、政大权,加之皇室式微、民心“乐推所归,讴歌所集”和“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的推波助澜,刘裕希望夺得帝位之心日浓,代晋自立成为其事业目标。刘裕遂积极利用谶言影响政情、舆论,试图营造出天下共主非其莫属的氛围。刘裕以宋王之姿宣告得天命而为新帝,结束了晋室国祚,完成了政权嬗代,随即改元永初(420)。

五、结语

刘宋的肇建者刘裕,本是一介北府中阶军官,其于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的晋末时借由一连串的军事武功,不断地建功立业,获取权势,最后身登大宝。然而,在刘裕崛起“造宋”伊始,由于门第品级、文化涵养等诸多外在条件的影响,欠缺号召士庶人心的理据。故刘裕及其僚佐在其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利用“选材”与“制造”利己的舆论,为其形塑人君之气,建构改朝换代的理论基础。

在刘裕个人形象成形的过程中,刘裕及其僚佐通过文字、口语、仪式等各种方式向士庶宣达其来历不凡,上承于天,营造承晋造宋的有利基点。最后,刘裕再借当时流行的谣谶与诸多天文异象,宣扬晋道弥昏、天禄既终、将有圣人代之而起,并以之作为晋宋嬗代乃是“受命于天”的依据,迫使恭帝禅让,完成政权转移。

 

文章摘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原文约22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