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关于抗日战争整体史的叙事问题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关于抗日战争整体史的叙事问题

作者:李金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整体史或总体史是历史研究的根本目标。无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还是比较短时的抗日战争史,一切具体的、片段的研究,最终都是为了写出一部大家比较信服的整体史,也就是内容全面、主线清晰、结构平衡、客观反映的通史著作。当然,历史不可能得到全部还原,一切历史书写都是有选择的,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书写都是如此。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撇开某些历史是无法避免,也是无须苛责的,但无论如何编纂,对关键问题、核心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对所呈现的内容应最大限度地追求真实可信、基本一致。就抗日战争史而言,国内已经出版了一些颇为优秀的通论性著作。笔者不拟对此再作赘言,而是在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仅在几个关键问题、核心问题上提出一些思考和改进的意见(与“挑错”不是一个概念),或许有益于抗日战争整体史研究的学术发展。

一、如何呈现支撑抗战的社会基础性力量

历史著作更多是通过事件呈现的,事件最能反映历史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进程,因而有其合理性。但历史又是由多方面的合力所形成的,在事件之外,还有更为深厚的社会基础性力量在发挥作用。正如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所说的那样,事件的历史是表面的骚动,是潮汐的强力运动所掀起的波涛。我们不会注意历史的潜流——那些活水。这些潜流的真正意义,只有当人们观察到它们在长时间的作用时才会显现,“惊天动地的事件常常发生在一瞬间,但它们不过是一些更大的命运的表征。而且只有根据这些命运,事件才能得到解释”。抗日战争是一场总体战,除了事件性较强的军事、政治、外交的历史外,还有支撑这些领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基础性力量,而这些力量往往与悠久的历史传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显然,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可能上战场的,而是在战争背景和战争进程中延续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共同构成了抗日战争的全貌。

还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阐述,不能仅限于现象描述,更要进一步挖掘其与抗战前的变化,尤其是与中国历史传统的联系。而要想改变上述结构失衡和历史纵深感薄弱的叙事困境,历史学界就不仅要增强基础社会力量与抗战密切关系的认识,更要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二、如何呈现抗战史的另一条线索———国共斗争和磨擦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当然是主流,但相互之间的斗争和磨擦也不可忽视,它们同样是国共之间“共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斗争和磨擦是抗战史的另一条线索,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抗战进程,直至影响和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其实,国共斗争和磨擦的现象恰恰反映了中国抗战的复杂、艰难和曲折,这一真实的历史镜像并不会降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因此,一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应该尽可能统一构架、统一表述。

三、如何呈现国共两党的敌后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之外,还有共产党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的敌后战场。在敌后战场,主要是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国民党虽打过游击战,但没有根据地,甚至由此导致国共之间的磨擦。基于此,抗战史著作对敌后抗战应主要凸显中共根据地,但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也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

总之,即便以最优秀的抗战通史著作来看,无论内容、主线、结构还是客观反映上,都还存在着叙述上的困境。尽管不同著作各有取舍,无须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但在关键问题、核心问题上,总要有历史学界认可或基本认可的统一表述。然而,不得不说,挑出问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从破到立,何其难也!

 

文章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原文约5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