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抗战史研究的关怀与路向
作者:吴敏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进入21世纪,中国抗战史的学术研究和资料整理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对极大丰富的档案资料的开放和种类繁多的数据库的建成,研究者在绝大部分专题上不再感叹无米下炊,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在披沙拣金和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提炼问题意识,凝聚学术智慧,将抗战史研究推进至更高水平。而进一步推动区域抗战史研究,应该是深化中国抗战史研究的一种可能取向。
首先,对“区域抗战史”概念的提出略作阐发。区域抗战史的两个关键词是“区域”和“抗战”,后者比较明确,即14年中国抗战。前者的定义和范围可以探讨,笔者倾向于将“区域”理解为拥有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特征和自成系统的历史地理单元。根据讨论抗战时期问题层面和关注焦点的不同,可以是诸如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较大范围,也可以是诸如杭嘉湖平原、大别山区、苏北地区或者珠江三角洲等较小范围,甚至是更小的区域。无论范围大小,可确定的是该区域在抗战过程中共享了一些同质性要素,如客观存在的山川地理、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区、相似的民风民俗,以及战时特有的军事战区划分(如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或新四军活动区域)、政治统治力量(如汪伪政权统治区域)等。实际上,区域抗战史的研究已有相当积累。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习惯将抗战时期的中国大致分为国统区、中共抗日根据地和沦陷区,对这些区域(更多是对区域中的区域)抗战的研究,构成了以往区域抗战史的主干,并呈现越来越深入的趋势。当然,未来区域抗战史的研究,可以超越既有的国统区、中共抗日根据地和沦陷区三分法。跨越不同统治区域的区域史研究,将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深入历史的肌理,观察战时中国。
其次,区域抗战史视角可帮助研究者深入考察抗日战争对于基层社会和普通人民产生的影响,观察地方社会在战争中如何应对变乱、重建秩序。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改变了各地的乡村组织、经济运行、动员方式、日常生活、精神面貌,以上各方面往往要落到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语境中,才能进行细致入微的探讨,从而看到更多的起伏不定与必然中的偶然。
再次,区域抗战史研究有助于认识战时各地之间的差异性。区域抗战史视角有利于提炼各个区域的主要议题、社会特征、内在变迁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开展区域间的多维度比较和思考,进而认识战时中国的斑斓画面。
最后,关于区域抗战史研究可能的取径和书写方式,笔者尝试提出以下三方面思考和展望。其一,区域抗战史应重视对人的研究,包括对历史重要人物和普通人命运的研究,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情感与思想变化的研究。其二,区域抗战史的书写,应克服宏大空疏的叙事方式,带领读者重回战争年代的历史现场,体会鲜活的时代氛围和复杂的人心人性,兼顾主流、支流与潜流以及高音与低音,觉知铁板一块中的裂痕与缝隙以及既定认识在历史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其三,区域抗战史研究并非在区域内画地为牢,而是自始至终在全国抗战局势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视野中徐徐展开。
区域抗战史中的个案研究,是推动抗战史研究的基础,是抗战研究之树的枝杈或绿叶,避免可能的“碎片化”无疑是研究者应牢记于心的。设定区域的初衷是便于研究展开和问题意识的聚焦,而研究的走向与结果则一定会超越区域界限,面向更宽广的学术天地,展现更宏大的学术关怀。
文章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原文约6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