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书写
作者:蒋璇,陈文新;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聊斋志异》在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与其实际文学成就并不相称:所占篇幅不多,有些只限于列举;在内容上也较为单一,主要涉及作者蒲松龄生平与《聊斋志异》成书过程;且各个时段皆有《聊斋志异》书写缺席的情形。其原因在于,白话文运动造成了文言小说的被屏蔽,当时的《聊斋志异》研究偏于考证,流行的学术话语不适用于描述《聊斋志异》的审美特征。
《聊斋志异》被文学史家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哪些方面受到重视,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学术信息。本文即致力于全面梳理相关信息,以期获得对相关事实的深入理解。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书写,一个引人注目的情形是:虽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20世纪二十年代初就给予了《聊斋志异》崇高的小说史地位,但《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中并不占有显着位置,无论是篇幅还是评价,都与《聊斋志异》的实际成就不大相称。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存在背后一定有其原因。本文尝试从白话文运动兴盛、学术研究导向等方面寻求答案。
一、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书写概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以文学史的形式着书立说、授业解惑,形成了文学史写作的高潮。其时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书写,主要为作者与成书、传播过程的介绍,偶有关于作品艺术性的评述。民国时期文学史对于《聊斋志异》的定位,以“记琐闻轶事之小说”和“模仿前人的传奇体小说”两种说法为主。也有称《聊斋志异》为短篇小说的。纵观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提及清代小说,基本上都对《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表示认可。
总体说来,《聊斋志异》在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所占的篇幅不多,有些只限于列举;在内容上也较为单一,主要涉及作者蒲松龄的生平与《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且从20世纪初到四十年代,各个时段皆有《聊斋志异》书写缺席的情形。
二、白话文运动的兴盛与《聊斋志异》的被屏蔽
《聊斋志异》在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受到忽略,不是偶然的,而是反映了文言小说的整体境遇。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史,论及清代文学时,通常采用先叙诗文词曲再叙小说的方式;论及清代小说时,则以白话长篇小说为重。文言小说在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所占比重实在不大,原因之一在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三、学术研究风尚引导了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叙述
20世纪初,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一批敦煌文献的发现,也为俗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观念上的推崇与新材料的丰富促进了俗文学研究的兴盛。
实证方法在这一时期的俗文学研究中得到大规模采用。在实证方法的主导下,民国时期的《聊斋志异》研究收获颇丰。学者致力于搜集《聊斋志异》的一些重要版本及佚文,出版了多种整理本,以绣像图或新式标点为特点。
学术研究进程反映在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史中,即有关《聊斋志异》的大部分篇幅是对作者生平与文本流传情形的叙述。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聊斋志异》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也受到关注。
四、审美视野下的《聊斋志异》书写
民国时期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叙述,虽为实证风尚所主导,但审美潜流也绵延不绝。民国时期文学史著作关于《聊斋志异》美感特征的叙述,其行文脉络常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相通。民国时期文学史著作关于《聊斋志异》美感特征的叙述,也受到了其他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
五、结语
不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趣味标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永远处在被发现的过程中。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的《聊斋志异》书写,因时代风尚与学术进展的制约,总体上篇幅有限,以实证为主,但仍能管窥其思想与审美的价值,促进了相关学术讨论的深入展开。文学史中有关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多样阐释,也与在外部考察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美学特征的研究视野产生了双向互动,有助于《聊斋志异》持续不断地进入文学史视野,从而在一次次写作尝试中得到更深入的诠释。
文章摘自《蒲松龄研究》2021年第3期,原文约1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