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传说与历史:并肆地区的北魏皇帝遗迹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2-01-03 浏览次数:

传说与历史:并肆地区的北魏皇帝遗迹

作者:魏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山西中部汾水上游的孝文山周边、宁武天池和滹沱河上游的五台山等地,有不少关于北魏皇帝避暑、巡幸的传说和相关祭祀、信仰遗迹,主要与孝文帝有关,也涉及道武帝和太武帝。年代有些可以追溯到唐代,但不见于北朝文献记载,很难确证其“有无”。如果转换视角,尝试分析这些传说和遗迹背后的区域历史脉络和历史情境,会发现相关地点往往与牧场有关。孝文山东北侧至汾水两岸的牧场,北魏迁洛之后可能是承接河西牧场的中转地,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楼烦监牧所在。宁武天池北朝至辽宋时期一直延续为一处重要的祭祀地点,其神圣性可能源于牧民在夏季牧场的祭祀活动,最终演变为天池神祠的信仰面貌。五台山周边原本是内迁北部匈奴的生活之地,在佛教、族群和政权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唐代最重要的佛教圣山。这些鲜卑皇帝遗迹和传说背后,隐含着内迁部族和农牧交错地带的生计和文化习惯,成为理解中古早期族群融合与区域历史变迁的有益线索,也提醒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类地方记忆和“掌故”的史料意义。

如何理解北魏皇帝的地方遗迹和传说?是否有可能转换视角,从分析相关区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情境入手,从中发掘出或许存在过的往昔场景,使之成为观察和理解北魏历史的一个线索?本文打算对此试加探讨。

一、汾水上游、滹沱河上游的北魏皇帝遗迹

先来看孝文山。明清地方志记载,该山有北魏孝文帝庙遗址。按照《元一统志》的说法,孝文山早在北魏道武帝时代已经是“牧马之地”。但该山的相关遗迹,包括山名在内,主要还是与北魏孝文帝有关。据说山顶有北魏孝文帝石碑,“长丈余,阔五尺许,字迹剥落”。现在祠庙已经不存,残碑文字剥落,难辨其内容。孝文山周边,还有一些相关的遗迹和传说。这些遗迹和传说主要见于明清地方志记载,最早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元一统志》。

第二处是位于今宁武县境内的天池。孝文帝的这个传说,现存记载见于中晚唐时期,但考虑到中古地志图经的知识因袭性,很可能有更早的起源。但究竟何时到过天池,并探索天池与桑干泉相通之事,则无迹可寻。

第三处是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最早的菩萨道场,该地佛教寺院的起源据说与北魏孝文帝有关。相对于孝文山、天池来说,由于五台山佛寺有着自身的知识传承谱系,而《续高僧传》《古清凉传》成书亦均在唐代前期,因此五台山的北魏孝文帝传说,一般认为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但实际上孝文帝是否以及何时到过这些地点,同样很难具体考证。

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地点的意义。比如,好几处传说中提到了“避暑”。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这三个地点有着让人很感兴趣的共同之处——均存在大片的亚高山、高山草甸。如所周知,草原游牧族群的夏季牧场,往往会选择在气候凉爽的亚高山、高山草甸,以避免夏季蚊虫等对牲畜的危害。道武帝牧马地和太武帝、孝文帝避暑之说,是否与夏季牧场有关呢?假如是这样的话,这种传说对于北魏前期的国家体系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是否可以成为理解平城时期北魏历史的一个线索?

二、孝文山与楼烦监牧地

孝文山东北侧,以今娄烦县为中心的区域,是唐代著名的楼烦监牧所在地。唐代的楼烦监牧是否早有北朝渊源?北魏孝文帝传说是否与此有关?

楼烦监牧的主要职能是繁育马匹。楼烦监所辖,主要是监河和西川河、北川河流域(或许也包括南川河下游);天池监所辖,主要是天池河、屯兰川流域(或许也包括南川河上游);玄池监所辖,在今静乐县赤泥洼乡到庙湾乡。三监之中,楼烦监治所位于汾水河岸,天池监治所则深入河谷腹地,二监地理上较为密切;玄池监治所位于汾水以北,自成一体。

三监的这种空间构成,让人想到孝文山、静游镇、下马城等多处孝文帝遗迹。这些遗迹是否正如《元一统志》所说,与牧场有关?

楼烦监牧地周边,北魏末年确有牧场存在。北魏牧场的扩大化,是在太武帝取得河西、陇右之后。孝文帝迁都之后,为了适应新都城洛阳对于战马的需要,又开辟河内之地作为牧场。河内牧场的马匹是从河西长途转运而来,中间为了避免水土不服造成的死伤,有一个重要中转站,即并州牧场。考虑到从河西到河阳的距离之远,用于转场的并州马场,可能还不止一处。楼烦监牧地所在的汾水上游地区(位于并、肆、汾三州交界),或许就是河西牧马渡过黄河以后的一个转场之地。孝文帝迁都之后,并州马场成为承接河西牧场的重要中转地,地位迅速上升。这一地区密集的北魏孝文帝遗迹和传说,或许与此有关。

三、天池的祥瑞与政治

孝文帝到过的燕原山天池,并不只是以风景秀美、“潜通”桑干泉而著名。如果再细检中古文献,会发现天池具有相当特别的意义。

从匈奴刘氏、契胡尒朱氏,到高齐、隋代,一直到辽宋时期,“管涔山—天池”的信仰景观,时时浮现于文献之中。虽然还只能是大概勾勒,但这一地区信仰传说的兴起,很可能是源于五部匈奴内迁带来的生计和文化习惯,契胡移入后继承,此后又为高齐、隋炀帝所继承,一直演变为辽宋边境争端的一个信仰焦点。这种部族因素在当地的转化和传统形成,或许可以作为理解游牧与农耕之间文化融合的一个案例。

四、五台山兴起的区域背景

孝文山—楼烦监、管涔山—天池位于云中山以西的汾水上游流域。孝文帝在这一地区的遗迹和传说,主要与祠庙祭祀(孝文帝庙、天池神祠)有关。而位于云中山以东、滹沱河上游流域的五台山,相关遗迹和传说则与佛教有关。而最早可考的寺院,就是传为北魏孝文帝建立的大孚图寺。但由于北朝文献并无任何记载,孝文帝究竟何时、出于何种动机在五台山建造寺院,同样不得而知。

虽然还缺乏更直接的证据,但从区域历史情境来看,五台山文殊圣地在北朝后期的兴起,很可能是内迁部落、夏季牧场、佛教信仰以及平城作为政治中心的影响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语

北境诸族的内迁,对中古早期的华北区域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内迁部族的移入和定居,相关区域的行政设置也发生了变化,汾水上游的汾阳县、五台山地区的虑虒县曾长期废置,可能就与此有关。

对于内迁部民来说,居住性放牧和粗放农业的结合,是常见的生计方式。放牧需要牧草,往往还需要清凉的夏季牧场。汾水上游、滹沱河上游都有大片的高山、亚高山草甸存在,它们跟低地河谷一起,共同构成了适宜于居住性放牧的良好地理环境。与此相伴随的是信仰世界。换言之,天池神祠具有游牧与农耕之间的信仰混合特征,只有从这一点去思考,纔能真正理解其意义。

北魏建国之后,这一地区邻近平城京畿,相关的生计和信仰系统被纳入一个新的游牧—农耕混合体系之中。孝文山及其周边、天池和五台山的北魏皇帝巡幸、避暑遗迹和传说,虽然现存北朝文献中难觅其踪,无法确指其有无,但如果纳入这一历史背景中思考,会发现有很强的历史合理性。并肆地区密迩平城京畿,一方面是北魏前期皇帝在京畿及周边地区频繁的巡幸活动——带有明显的游牧政治习惯,一方面是出于控制河北、河南等农耕重心地区之需,经常经过这一地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由于河西牧马转场的需要,并州马场的意义又变得非常突出。这些都成为这类遗迹和传说出现的潜在情境。

北魏末年,这一地区成为尒朱荣集团藉以兴起的腹心之地,而尒朱氏的政治文化遗产又为东魏北齐政权所承袭。天池祥瑞,楼烦监牧地,五台山佛教,这些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区域文化景观,东魏北齐时期明显得到强化,并作为一种传统,被隋唐帝国所继承和发展。如果可以简单概括的话,或许可以称之为“并肆—晋阳体系”。这是自五部匈奴内迁以来,这一地区数百年间政治、社会、文化混融凝成的结果。部落、佛教是两个核心的文化要素,在政治体力量的推动下,最终形成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景观。

由于文献记録的偏向性,关于中古早期区域和地方历史的细节史料非常缺乏。内迁北境部民在新居住地的生活更是如此,数百年间的区域历史过程,往往就只是残留下一些地名和遗迹、传说可供遐想。如何从这些混杂着附会、传闻和多重变异的历史残迹中,发掘出或许存在过的往昔场景?结合本文的讨论来看,转换研究角度,从区域历史脉络和历史情境中理解这类遗迹和传说可能的缘起,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路径。北魏皇帝的避暑、巡幸遗迹传说及其在汾水上游、滹沱河上游区域社会中的延续和流传,背后就隐含着观察内迁部族和农牧交错地带区域文化变迁的有益线索。延续在地方遗迹中的民众记忆,与记録在正史文本中的王朝历史一样,都是理解往昔历史图景的媒介,值得研究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文章摘自《文史》2021年第2辑,原文约4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