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新中国成立初中共代表团的访苏体验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2年第1期 发布日期: 2022-03-23 浏览次数:

【作者】唐仕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1950年,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先后访问苏联。向往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心理上强化了代表团成员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苏方高规格接待,细致周到地安排参访和生活日程,热情的仪式活动以及双方互赠礼物的积极互动酝酿出代表团成员友好、愉快的心情;通过考察苏联的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工业大生产、集体农庄等,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苏联社会的美好,坚定了向苏联学习的信念,“苏联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成为他们当时真切的心声。这样的心理、心情与心声共同构成了中共代表团访苏的情感体验并作用于代表团成员学习苏联的活动中,促进了他们确立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学习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他们回国后传播苏联知识与移植苏联制度的实践。

一、心理:“我们来这里不是观光,而是学习,为了建设新中国”

从革命转向建设,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解放区治理到全国执政之际,中共面临治理国家、管理经济的新挑战。为了解决建立国家、管理国家的问题,中共选择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共中央迅速对派代表团去苏联参观学习做出安排。中共派出访苏参观学习的第一个代表团是1950年中共组织工作者访苏代表团。为了安排好这次访苏工作,刘少奇与斯大林亲自协商代表团访苏的具体事宜。

代表团成员由中共中央和有关省、市党的中高层干部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数月,事务繁多,干部严重缺乏。一次派出三四十位级别较高的组织和宣传部门负责人访苏三四个月,足见中国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决心、力度和期望之大。代表团访苏前夕,中央领导人明确指出了代表团的使命。

社会各界对中共组织、宣传工作者代表团访苏充满期待。在苏联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常常讨论自己的使命与任务。访苏期间通过不同场合经常性地阐述、提示,代表团成员逐渐将学好苏联经验,并向国内传达的使命感内化于心。当时,在很多中国人心中,苏联就是社会主义的“圣地”。前往苏联学习是当时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中共代表团在党和国家的转折时期,身负重托而出访,去的又是梦寐以求的社会主义“圣地”。访苏塑造、强化了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验、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

二、心情:“他们对我们的热情是真正兄弟的感情”

苏方对代表团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了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访苏事宜。具体的参访学习工作由联共(布)对外政策委员会远东国家部负责。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后,苏方安排住进莫斯科的格兰德大饭店。苏方为此提前准备了23门课和5次咨询。

迎来送往中体现了苏联对中共代表团的高规格接待。访苏期间,中共代表团抵达和启程,苏联各地领导人都会在车站欢迎和送别。在各机关、组织访问座谈时,通常由各该部门负责人主持接待。苏方邀请代表团出席政治活动、参加节日纪念活动,并特意安排与中国相关的节目及议程,处处渗透着中苏友好的情谊。代表团成员在工作、生活中常常感受到苏联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中国人民的尊敬。访问企业、集体农庄和其他机关、组织时,苏方常组织代表团成员与苏联的知名人士会面。在各种组织、机关里学习考察时苏方多次向代表团成员赠送礼物。中共组织、宣传工作者代表团也经常给访问的机关、工厂、集体农庄赠送礼物。

互访是双方加深友好的重要途径。之前曾访问中国的苏联人对来访的中共组织、宣传工作者代表团尤其热情。往来于中苏之间的人们寻找到共同的话题,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偶尔夹杂对方国家语言发表的演说增进了友好气氛。

中共代表团不止一次表达对联共(布)中央照顾和关心代表团的感谢,这也是塑造友好的形式之一。在充满友好与感谢的互动中,中苏双方共同塑造、体验了中苏友好的心情。

三、心声:“苏联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

苏联的城市建设经常给代表团带来新奇体验。绝大多数代表团成员访苏前都没有见过地铁。1950年3月5日,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参观莫斯科地铁,这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给予高度赞许。张庚赞美了苏联正在实施莫斯科的城市新规划,通过对比莫斯科与英法等国学生人数,描绘正在修建的莫斯科大学主楼的庞大规模,展示出社会主义苏联教育的发达。

代表团在莫斯科的一些大型工厂里参观了车间和生活区,围绕工人生产和生活展开了热烈讨论。新建工业城市的面貌也引起了代表团的兴趣。工厂、工人宿舍、幼稚院、托儿所共同组成一个单位,工作、生活、学习一体化,这样的单位组织模式引起代表团的赞叹。当时中国工业薄弱,代表团成员又长期在农村生活,见到海上石油生产设施的工程浩大,炼油厂的大规模生产,心灵的震撼可以想见。将苏联经验应用到中国去是代表团参观苏联现代化工厂后的最急切想法。代表团成员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集体农庄及庄员家里的情况。穿西装的农民拥有电灯、钢琴、收音机、新屋、汽车,年轻人学会弹钢琴、舞蹈,这成为集体农庄庄员美好生活的标配。代表团感受到苏联城市建设的宏大壮丽,苏联人民的美好生活与高水平的文化,还被苏联先进的工业生产所震撼。参观中,代表团对苏联美好生活的向往油然而生,学习苏联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代表团访苏某种程度上塑造了20世纪50年代的流行语——“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四、情感体验如何促进学习、宣传活动

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激发了代表团在访苏活动中的主动性。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虽然访苏前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不过他们并非消极应对,听之任之,而是在执行苏方设计的计划过程中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形成对苏方计划的补充。除了党的会议和总结会议,代表团不断通过课堂讨论、咨询课、座谈、写申请等方式推动访苏活动计划更加丰富,更加符合自己的学习需要。

讲座和座谈的时候中共组织、宣传工作者代表团成员提出的问题一共有2500个左右。建设国家的使命感增强了代表团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代表团在短时期内尽可能获得更多符合中国国情的苏联经验。

中苏友好为中国代表团访苏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没有中苏友好,中国代表团的访苏请求未必被苏联批准,更不用说苏联还为中国代表团访苏提供经费。正是由于中苏友好,苏联比较重视代表团提出的各种请求,根据代表团的请求调整访苏行程与活动。

访苏体会到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社会生活的美好后,代表团力图将苏联的这些美好向国人分享。陈希文为《工人日报》“文化宫”栏目写了48篇“访苏杂记”。1951年陈希文将这些文章汇编成《访苏杂记》出版。在张秀山的组织下,《东北日报》从1950年9月开始以成泽的名义连续发表访苏专题文章。撰写、发表文章表明了作者对这些制度的认可,客观描述、介绍有关苏联制度的字里行间也不经意流露出作者对苏联制度及其运作的赞赏之情。代表团访苏归国后,新中国逐步实施一系列效仿苏联的新制度和新举措。

正是由于满怀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中苏友好的氛围,加上代表团访苏时认真学习研究过这些制度,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十分推崇和认可,代表团成员回国后传播了苏联的知识,并参与、推动了这些新制度和新举措的制定与实施。

五、结语

情感本身有历史,情感亦渗透到历史的脉络之中并影响历史的进程。1950年访苏使中共代表团对苏联社会和苏联人民有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访苏代表团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过程中有不同的定位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需要友好的氛围,因此,为完成访苏使命必须塑造中苏友好。中苏友好让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验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更加顺利地完成。友好的心情常常美化对苏联社会的观察。感受到苏联社会的强大与美好反过来又强化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验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和急迫性,亦推动了传播苏联知识和移植苏联制度。

1950年中共组织、宣传工作者代表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访苏的第一批代表团。他们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并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前锋。此后,上百个访苏代表团陆续派出,奏响了中苏友好、学习苏联的和声,构筑出一段别有韵味的情感世界。

从情感的视角讨论政治史、政党史、中外关系史,既能准确理解情感的变迁,又能体会政治史、政党史、中外关系史背后的情感等因素如何起作用。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完全可以接受更为开放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方式,寻找社会史、文化史与政治史、制度史的契合之处,而不是各自为政,这将有利于发掘出未来研究的一些创新点。

 

摘自《湖北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原文约2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