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有威,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
【摘要】小三线建设研究是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1年,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自此到2021年,笔者将其称之为后小三线建设时期。凤凰涅槃的后小三线建设曾经遭遇不同的命运,呈现出多种结局。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史料、民间文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新编地方志等资料的运用,可以梳理、分析和探讨后小三线建设的命运。这一研究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国史研究的新领域。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小三线建设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在全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区市逐步展开,直到20世纪80年代得以调整。这一调整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范围内方得以大致完成。
一、企业现状
据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关于调整各省、市、自治区小三线军工厂的报告》所载:小三线建设决策于1964年,始建于1965年,旨在生产团级以下轻兵器,武装民兵和地方部队,战时支援野战军作战。截至1981年,在全国28个省区市已经建立了268个军工企事业单位,其中255家已投产,在建工厂9家、仓库3家、研究所1家;小三线全体职工28万人,设备37000台,累计投资31.5亿元,累计上缴利润12.6亿元。1978年,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将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以“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国防工业发展方针。1981年4月,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正式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交报告,提出小三线建设调整的基本原则为“着重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适当保留军品生产线,变单一军品生产为军民结合的生产结构;对于要调整的工厂,应贯彻少关停、多并转的方针”。这一调整原则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复准,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小三线企事业单位调整的序幕,全国小三线企事业单位也进入了后小三线建设时期。所谓后小三线建设的研究,指1981年直至2021年期间,针对这批发端于原小三线建设企业的研究。
二、意义和价值
小三线建设是当前国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小三线建设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而后小三线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则为国史研究进一步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新领域,将至少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作为高质量的个案必将全面推动和深化国史的研究与教育。小三线建设和后小三线建设可以说几乎完整地横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风云激荡的半个多世纪。透过后小三线建设的研究,特别是无数从业人员激动人心奋斗史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史的内涵和实质,从而推动“四史”研究与教育持续深入开展。
第二,后小三线建设研究对改革开放史具有独特价值。纵观后小三线建设众多企业的兴衰,无不和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特别是外资的引进和利用,全方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盛衰,在它们的成长史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痕迹。首先,后小三线建设研究所关注的原小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和发展,与中国外交战略转变、国家军工管理体制和国防工业经济的改革等多方面紧密相连。其次,后小三线建设研究是观察1981—2021年这40年间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独特视角。小三线建设的军工体制是最具计划经济韧性的领域之一,在国企改革过程中颇具典型性和困难性,不仅可以通过比较全国各地原小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与发展,直接提供较为全面的国企改革实践案例以及全国范围内进行地域比较的维度,还可以分析全国各地小三线企业在调整、改造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路径,构建出改革开放视野下全国国企总体改革进程中立体多元的历史面相。最后,日下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已经影响也必将进一步影响这些后小三线建设企业新的发展轨迹。
第三,有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小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在新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学界的视线仅短时段地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如果将研究视野进一步延伸至1981—2021年的后小三线建设这一更加宽广的长时段,就可以看到在时代大潮中转型成功的这些原小三线企业依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重要力量。换言之,从后小三线建设这个视角切入,就会在近一个甲子的长时段中重新评估包括小三线建设乃至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从而有可能使三线建设的历史化和学术化评价得到更精确的考量和定位。
第四,拓宽三线建设研究的内容和视野。后小三线建设概念的提出,对于小三线建设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对于整个三线建设研究而言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从研究内容来看,工业遗产、历史记忆、社区建构等都属于后小三线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将成为后三线建设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从研究视野来看,后小三线建设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国史研究这个经典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民族学、新闻学、政治学、管理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军事学等学科形成更为广泛紧密的联系。这个主题可以给一带一路乃至长三角协同发展等时政课题,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对照坐标。同时这也与当前大力提倡的“新文科”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将三线建设研究推向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
第五,及时总结小三线企业转型的得失经验,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小三线企业开始并定型于20世纪6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使小三线企业从原来的“饭来张口”“等米下锅”不得不转变为自谋出路。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根本性转向,许多小三线企业因各种因素限制没有或难以完成计划中的调整改造,最终未能逃脱关停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其由兴转衰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是一种特殊的历史价值所在。
然而,一部分小三线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地利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和加入WTO后的政策与机遇,浴火重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焕发新的勃勃生机与活力,由此成长为一批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多种产权类型的骨干型乃至支柱性的企业群体。有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有的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知名企业集团。这些凤凰涅槃的小三线企业既是小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这些企业从弱到强,赢得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优势,其内涵和外延并进的发展经验和发展导向,对于当下正在以更大力度所推动的国有企业新改革和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启示。
后小三线建设研究的内容,还有其他丰富的主题,如军民融合、社会维稳、企业党建、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建设、企业与城市及农村社会的关系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值得全面关注和深入研究。
摘自《浙江学刊》2022年第2期,原文约1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