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晚清关税税银征解中的纠纷与调解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2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22-06-13 浏览次数:

【作者】熊昌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五口通商”后,中国建立起以外籍税务司为主的新式海关,征收进出口关税。清廷以关平银为关税征收标准,新式货币银元与关平银的折算成为中外争论的焦点。先后流入中国的银元又有几种不同的形制,新旧洋银在纳税时的补水方案以及官银号的砝码校准等问题,在各地屡起波折。而户部要求征解京饷需用足色库平银,也引起了地方税司和外商的不满。税银折色或征解引起的纠纷或交涉实际也表明英美等国为了便利通商,意欲打破传统中国的关税征收体制,建立一套新制度。

新式海关建立后,关于关税的一系列制度在中外争论和交涉中不断完善,具体到关税税银的矛盾焦点,在于银元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在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后,清廷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民间对其的认知和适应都有一个过程,由此引发各国与清政府关于用洋银纳税、征解实银、收兑平码、新旧银补水的争论。而类似的纷争在各地层出不穷,但并未影响洋银在使用范围和地域上的扩张。与关税税额等相比,用于纳税的税银与关平的汇兑比价,通商章程中虽有规定,但流通的主要货币种类出现过几次变化(从本洋到鹰洋,再到多国银元流通),这种新的变化势必引起双方的争论。自16世纪开始,大量流入中国的洋银既是大宗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是外商缴纳关税的重要工具。其便利的特点与中国征收关税繁复的虚银两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英、美、德等国围绕洋银与关平银的汇兑和补水等问题与清政府产生了多番交涉。道光年间以后,用洋银缴纳关税逐渐成为常态。由于白银外流,导致白银价格不断上涨,而民众均需以钱兑银,深受其亏。道光十六年(1836年),许乃济称:“鹾务易盐以钱,而交课以银,盐商赔累甚重,遂致各省鹾务俱形疲敝。州县征收钱粮,其赔累亦复相同。”黄爵滋甚为忧虑:“若再三数年间,银价愈贵,奏销如何能办?税课如何能清?设有不测之用,又如何能支?”因而用洋银纳税虽然在程序上更为简化,也节约了一定的交易成本,但暗耗中国财富的问题一直存在。

回顾晚清中外关系,其主要焦点是围绕西方要求在中国“自由贸易”而展开,历次战争均与西方贸易受阻有关。英、美等国通过战争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同意他们所提修订商约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围绕“自由贸易”或降低关税而展开。清政府受困于国力羸弱,在数次战争中败下阵来,随之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本满足了各国“便利通商”的要求,甚至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也是条约协议的结果。新式海关建立后,英国人李泰国、赫德先后被聘为海关总税务司,同时地方海关也聘请了数量众多的外国人担任税司,此后海关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关税税则。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交涉过程来看,援引通商口岸章程等条约内容成为惯常手段,由于条约签订时无法预计新式货币的出现或货币汇兑价格的变动,因而条约的部分内容并不能真正解决分歧和问题。而双方各执一词,多番交涉亦未能解决此种纷争。

在中外关于关税税银的征解纠纷中,英、德等国商人以“自由贸易”为借口,实际是要减少关税的缴纳,在中国攫取巨额的利润。而关于纠纷的调解明显表现出不公平性,英、德等国领事在与广东、福建等地方官员交涉时,多处于强势地位,地方官员多受其挟持,而清政府的权威也因国力的衰退而多次遭到挑战。各国与中国关于征纳关税的交涉表面看来是使用何种货币或货币升水等问题,但实际上是各国试图通过此举打破中国既有的征税秩序与制度,重新确立一套符合各国利益的新制度。各国在交涉过程中的新要求,俱可视为建立这种新制度的试探。进而言之,晚清以来,关税已逐渐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各国试图确立中国关税的新秩序,也就意味着对中国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深入了解近代中外的摩擦、交涉甚至战争,需要了解各国在华的具体要求与利益着落点在何处。列强叩开中国的大门后,中国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均受到全面的冲击。海关等新式机构的设立也是西方要求开放市场、中西碰撞后的产物。然而历次战争欠下的巨额赔款以及天平军、捻军等内乱使得清廷财政左右支绌,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厘金等内地税又被各国认为严重危害此前建立的“自由贸易”体制,因而中外围绕“裁厘加税”也产生多番交涉。

 

摘自《福建论坛》2022年第2期,原文约16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