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宇谦,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凌汛是因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水位壅涨现象,发掘清代档案等史料,结合当代科学研究,可知清代黄河下游凌汛的生成,是热力、河道、水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演变过程可分为结冰期、封冻期、开河期。清代黄河下游的凌汛对于堤防、运道、民生、吏治等产生了直接影响。在采取整治河道、修固堤埽、打凌破冰等工程措施的同时,也有管理监测与治理观念等对策。咸丰五年(1855)黄河于铜瓦厢改道之后,黄河下游的防凌主体也由国家向地方与民间转移。
凌汛是因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水位壅涨现象,发掘清代档案等史料,结合当代科学研究,可知清代黄河下游凌汛的生成,是热力、河道、水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演变过程可分为结冰期、封冻期、开河期。清代黄河下游的凌汛对于堤防、运道、民生、吏治等产生了直接影响。在采取整治河道、修固堤埽、打凌破冰等工程措施的同时,也有管理监测与治理观念等对策。
一、凌汛的生成条件及演变过程
凌汛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生成的,是热力、河道、水力等多种条件作用的结果。凌汛的演变存在着结冰、封冻、开河不同阶段。
凌汛生成条件:热力、河道、水力。首先是热力条件。气温是影响冰量和冰质的决定性因素,长时间的负气温和大范围的强降温,使得河流结冰乃至封冻。其次是河道条件。黄河自孟津出峡谷后,河道比降明显放缓,继而过桃花峪进入下游华北大平原,河道拓展,冲淤变化剧烈,主槽摇摆不定。此类宽河道中多汊道、沙洲,水流分散,不利于冰凌的输送,冬季结冰时易发生凌块搁浅。最后是水力条件。即河道流量变化对冰情的影响,包括对冰块的搬运作用和因紊动而产生的内部热传导两个方面。当水流动力较弱时,水体内部热转移迟缓,更易冷却结冰。解冻开河时,被拦蓄的水量急遽释放,向下游推移,挟带冰凌沿程递增,产生连锁反应以致形成凌洪。
凌汛演变过程:结冰、封冻、开河。根据冰凌的生消规律并结合上述条件,可将凌汛的演变过程分为结冰期、封冻期、开河期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冰期。郑肇经认为“在流水之中,最初结冰之处,应在粗糙之河床。因彼处之速率较小,且冰粒有所凭藉也”,形成黏附于河床上的“底冰”,继而“水中极多极微之浮物,均可凭藉结冰,成为冰针”。第二个阶段是封冻期。随着气温继续下降,这些流动冰凌在河道浅、弯处“接触团结”,加之“岸冰”的延伸,进一步降低了河道的输冰能力,当达到一定的覆盖密度,便会形成稳定冰盖。第三个阶段是开河期。待至冬末春初,气温与水温回升,冰盖首先于河岸融化。同时在水流作用下,冰盖的整体强度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产生破碎并向下游推进。这一解冻过程称作开河。
二、凌汛造成的影响
清代前中期,河政规制相对完善,河工经费比较充裕,各汛期防守较为妥当,凌汛影响相较而言不甚显著。但黄河自铜瓦厢改道北流之后,自然、社会条件均出现了巨大变化,凌汛威胁更趋严重。
(1)损伤堤埽埽工是清代河防使用最为广泛的御水护岸水工建筑,但埽工之设计目的与构造形制原本是针对水流的,冰凌对两岸施加的冰压力也是水流所不能比拟的。若无埽工镶护,则会对堤堰闸坝等产生直接损伤。在河臣所奏“凌汛安澜折”中,常上报“埽眉”所受冰凌撞击、擦损之害,而从物料成分变化来看,尤其是埽工中用柳越来越少,代之以秸苇等物,也大大削弱了埽工的防凌强度,增加了冰凌损伤的可能性和破坏性。(2)妨碍漕运明清治河的首要目的,在于保证漕运。漕粮的征兑历来定有程限制度,各地帮船抵达黄运河口继而过淮北上的时间,与黄河下游凌汛期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大河淌凌与封冻,往往阻碍漕船航行。(3)漫溢决口 当上段河道冰水齐下,下段河道还处于固封状态,便极易产生冰塞、冰坝,并继而诱发凌汛灾害,对滨河地方的生产生活威胁极大。(4)河工积弊 清代河工弊政屡禁不止,早成积习。而凌汛期“冬勘春修”的修防空白,更为这种恶劣的积弊提供了生存空间。
三、凌汛应对措施
凌汛对于两岸堤防、民生、漕运、吏治等方面影响深远,有鉴于此,清代官方与民间进行了或主动或被动、或具体或抽象的各项应对措施。
(1)河道整治。靳辅认为河防守险之方有三:“一曰埽,二曰逼水坝,三曰引河”,三者相辅相成,各有所宜。埽工多用于护岸,而在河道整治方面,则以开挖引河裁弯取直为主。(2)民埝修固。民埝为滨河百姓保护租种滩地所修,较之大堤更为逼近河流。但清代官方对于民埝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清代前中期,官方对于民埝十分抵触。如嘉庆《钦定工部则例》亦有“黄河滩地禁止筑堰”条目,认为其与水争地,使得河床淤高,应予以查禁。而晚清以来,国家财政紧张,清廷疲于应对赔款、工业、新军等方面的各项开支,大大削减了治水预算,河工经费严重不足。故河道治理更多的是在“官督”基础上“劝民筑埝”;或是将已有民埝进行加固,至于凌汛时,同样是责成地方官晓谕滨河绅民随时照料修补,此类民埝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系统性,并不能有效改善河道状况。(3)埽前防凌。清代河防并无专用于应对凌汛之埽,却可根据各段不同情形调整埽制。即在寻常河段以料物铺放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丁厢埽为主,以防横向流淌之冰凌嵌入埽中甚至将其切割拆解。而在扫湾之处,因水流作用,丁厢埽又易冲毁,则必用料物铺放与水流方向成平行的顺厢埽。同时还要采用连续数段头窄尾宽的鱼鳞埽形式,一定程度上缓冲冰凌撞击。霜降之后,河督还需预饬道厅营汛,于堤埽之前“多备搪凌板片、逼凌桩木,密加挂排”以为多重防护保障。(4)打凌措施。清代前中期,打凌措施主要是依靠河政体制内的河兵、堡夫来实施的。而铜瓦厢改道以后,河道修防更多地倚赖于地方的官绅百姓,打凌事务也是如此。除于河中打冰以外,各营官还须“派弁并会同地方官在岸上分段巡查”,及时通报冰情,以期周密。(5)顺天应人。我国古代治河往往与五行生克、天人感应之说相联系,黄河安澜与否,是帝德贤否的体现。故清代统治者对此格外重视,落实到河工更是成为了统一的官方口径,如筑堤取土时常言“制水以土加帮”,林则徐也有诗句“刚土治刚水,五行悟生克”甚至具体到修防器具,如《河工器具图说》中关于打凌槌的记载,认为其材质石、铁均可,却以柳根为最佳。这是因为“冰由寒结,非阳和不能疏其气”,而柳“性暖,发荣最早,根大而重”,用其凿冰“,有相悦而解之义”。(6)其他方面。除前述措施之外,为保凌汛期内平稳渡过,清代河防在其他方面也多有着力。诸如加强河官巡守,清前期定例于霜降后,河道总督应遍历两岸逐工勘验,以及时察知工程进度及物料贮备,防止“属员畏寒偷安、阳奉阴违”,并使河道各段统筹协作。又如通过志桩测量进行水情预报,于“陕州城外万金(锦)滩、巩县城北洛口、黄沁同知所属沁河,每处各立水志”,自清明至霜降,逐日查明水势尺寸,并报知下游。据清末《河防辑要》所记,“各堡门前安设小志桩一根,随时察看,如上游水长即传知下段,一见消落,即须传知以安人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热力、河道、水力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之下,终清之世,黄河下游始终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凌汛现象。在长期的修防过程中,河务人员也对黄河下游冰凌的生消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应地采取了较为系统、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曾任河道总督的完颜麟庆有《凌汛》诗:“河冰冻合朔风粗,策马巡行历旧途。夹岸积凌全涨白,沿堤插柳半涂朱。桩排雁齿参差挂,垛比鱼鳞上下铺。预祝安澜来岁庆,殷勤修守勖兵夫”,大致描摹出了当时的防凌情形。根据冰凌的生消规律并结合其生成条件,凌汛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结冰期、封冻期、开河期三个阶段。清代黄河下游的凌汛对于堤防、运道、民生、吏治等产生了直接影响。当时在采取整治河道、修固堤埽、打凌破冰等工程措施的同时,也有管理监测与治理观念等对策。
文章摘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2期,原文约1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