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乾隆朝(1736—1795)疫灾地理研究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2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2-10-01 浏览次数:

【作者】李孜沫,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疫灾流行高峰期,乾隆朝又是其中重要阶段之一。综合运用疫灾指标法、Grapher时序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SPSS相关分析法对乾隆朝疫灾地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乾隆朝有疫灾之年58个,疫灾频度为96.67%,其中1748、1756、1786年为三次大规模饥疫。疫灾流行以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且以多季节流行为主。(2)省域尺度上,形成南北两条疫灾指标高值区分布带,疫灾指标总体自西向东逐渐上升,其中江苏省(含上海)受灾最严重。县域尺度分布具有阶段特征和集聚特征,疫域范围不断拓展,集聚程度持续提升;疫灾分布具有区域差异,疫灾重心始终位于南方。(3)疫灾分布格局受制于人口分布格局、区域开发强度、自然灾害多寡等因素,表现为省级尺度上与疫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86、0.664和0.685(P均为0.01)。

一、区域、数据与方法:研究范围

 本文以清代乾隆朝(1736—1795)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并进一步平均划分为乾隆前期(1736—1755)、中期(1756—1775)和后期(1776—1795)三个阶段。考虑到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研究将历史政区统一转换为现代政区,以2010年中国行政区划为参照。为便于比较分析,对区域面积较小的省级政区进行归并处理。其中,北京、天津并于河北,上海并于江苏,宁夏并于甘肃,重庆并于四川,台湾并于福建,香港、澳门、海南并于广东,共得25个省级统计单元。

数据来源  疫灾数据全部来源于龚胜生编著的《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清代卷》一书。该书以年为纲、以县为目,全面搜集整理了正史实录、馆藏档案、古今方志等文献中的疫灾史料,是迄今最完备的疫灾史料数据集合。文中节选乾隆时期的疫灾史料,通过提取疫时、疫域、疫种、疫情等要素,并据此构建乾隆朝疫灾流行数据库。

分析方法  一是疫灾指标法。疫灾指标用于计量分析历史时期疫灾的流行程度,文中主要涉及疫灾之年、疫灾等级、疫灾频度等,并参照龚胜生等中国历史疫灾地理研究的系列成果,对上述指标进行界定并统计。二是时序分析法。以乾隆朝疫灾流行的时间序列为依据,提取每一次疫灾流行事件的时间属性,运用Grapher15.0、Excel等软件从年度、季节等不同尺度,绘制疫灾流行的时间趋势图并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三是空间分析。通过统计每个县疫灾流行的年数,结合ArcGIS10.7软件从省域、县域等不同层面,绘制疫灾流行的地理分布图,同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四是相关分析法。采用SPSS26.0软件中的因子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省域疫灾强度与人口密度、耕地指数、灾害年数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结果与分析

乾隆朝疫灾流行的时间变化  疫灾流行的年际变化。乾隆朝60年间,至少有58个年份有疫灾流行,疫灾频度为96.67%。由于疫灾频度过高,无法清晰反映疫灾流行情况,通过疫灾县数、疫灾面积、疫灾等级指标进一步加以比较分析,三项统计指标具有极强的一致性,均表现出乾隆时期有三次大的疫灾流行峰值。第一次是乾隆十三年(1748),这是一次波及山东、湖南等省份的饥疫。第二次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此次疫灾史称“乾隆丙子大疫”,是江南地区一次大范围的饥疫。第三次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这是又一次影响范围更大的饥疫,波及范围从海河、黄河流域的河北、山东到长江流域的江苏、安徽等地。值得注意的是,疫灾通常表现为其他自然灾害(包括水灾、旱灾、蝗灾、地震、饥荒等)的伴生或次生灾害,进而引发饥荒,因此饥荒在一定程度上可综合反映其他灾害的影响。乾隆朝三次疫灾流行高峰均为饥疫,饥疫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为“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解读。

疫灾流行的季节变化。中国历史疫灾地理研究表明,疫灾流行的季节分布有以下特征:第一,疫灾流行以夏秋为主,春季次之,冬季较少;第二,随着时间推移,有由单季向多季变化的趋势。乾隆朝疫灾流行的季节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首先,乾隆朝58个疫灾之年中,疫灾流行季节明确的年份有54个,疫灾累计流行136季,其中,春季34个(25%)夏季43个(31.62%)、秋季35个(25.74%)、冬季24个(17.65%)。疫灾累计波及790县次,其中,春季218个(27.59%)、夏季350个(44.30%)、秋季153个(19.37%)、冬季69个(8.37%)。可见,季节的年际次分布以夏、秋季为主,春季次之,冬季较少;县际次分布以夏季辐射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乾隆朝疫灾流行的空间分布  疫灾分布的省域特征。疫灾强度指标是对疫灾频度、疫灾广度、疫灾密度、疫灾厚度4项统计指标的综合反映,乾隆朝各省疫灾强度的空间分布呈“>”喇叭口型,即总体上在南、北方形成两条疫灾强度高值区分布带,而两条分布带交汇的江苏省(含上海)疫灾强度居各省之冠,为疫灾最严重省份。具体而言,北方疫灾强度高值区分布带是河北(含北京、天津)等地,南方是浙江、江苏等地,且自西向东疫灾强度总体呈增高趋势。至于其他疫灾指标,也具有类似分布特征,尤其江苏的各项疫灾指标均居各省之首。

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第一,乾隆朝疫灾分布具有阶段特征,且疫域范围不断拓展。首先,乾隆朝不同时期疫灾波及省份不断增加,由前期21个升至中期22个,再增至后期24个。其次,不同时期疫灾波及县数不断增加,前、中、后期分别为210、229和280个。第二,乾隆朝疫灾分布具有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持续提升。第三,乾隆朝疫灾分布具有区域差异,且疫灾重心始终位于南方。首先,内地疫灾重于边疆。内地累计疫灾县数为916个(99.13%),边疆仅8个(0.87%)。其次,南方疫灾重于北方。南方累计疫灾县数为643个(69.59%)、北方281个(30.41%)。最后,东部疫灾重于中、西部。东部累计疫灾县数为513个(55.52%)、中部265个(28.68%)、西部146个(15.80%)。但是,无论是整个乾隆朝还是其间不同阶段,疫灾分布重心始终位于南方地区。乾隆朝疫灾分布内地重于边疆,南方重于北方,东部重于中、西部。

三、讨论

(1)乾隆朝的疫灾在中国历史疫灾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地位。从整个历史时期的比较看,乾隆朝疫灾流行的水平处于“绝对高值期”;但若仅从清时期的比较看,乾隆朝又处于“相对低谷期”。乾隆朝96.67%的疫灾频度无疑远高于历史时期25%的疫灾频度的平均水平,但又是清代十个帝朝中的最低值(另九个帝朝中,除康熙朝疫灾频度为96.72%外,其余均为100%)。总体而言,乾隆朝疫灾流行的频度、广度、等级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有学者将乾隆朝包括疫灾在内的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视为乾隆盛世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2)乾隆朝疫灾流行的特征符合中国历史疫灾流行的基本规律。但由于缺乏乾隆时期多时间断面、多空间尺度的分析数据,仅在部分省级截面数据中加以探讨,论述过程仍显得相对粗疏。(3)由于中国历史文献记载存在时间上的“远略近详”和空间上的“厚内地薄边疆”等特征,客观上形成历史时期疫灾频度长期上升、疫灾强度持续提升、疫灾范围不断扩大的基本格局。这似乎造成一种“失真”和“假象”,但其实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对疫灾流行的基本规律也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因为,疫灾是一种高度的人口依赖型灾害,脱离人也就失去了疫灾作为一种灾害的“指称”意义。首先,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历史人口的总量总体上呈长期波动上升趋势,为疫灾流行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其次,与当代相比,在人口密度总体偏低、人口分布差异悬殊、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弱、快捷交通方式阙如的古代,疫灾的空间分布差异悬殊仍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历史疫灾在时间尺度上持续波动但趋于频繁,在空间分布上不断扩大但差异悬殊,仍是科学的、可靠的基本结论。

 

文章摘自《历史地理研究》2022年第1期,原文约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