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科举停废后,优拔贡考试作为清廷的善后之策,吸引大量士子参加。川籍士子彭阜成《庚戌北上日记》,从微观视角呈现出普通士人对拔贡朝考的观感,通过其视野、行踪,探讨清末士子在北京城的流动,游走其间的心态,并深入清末新政的背景了解优拔贡考试生活的实态。彭氏详细记录了他在皇宫内考试和入朝觐见的过程,以及居京期间的交际、购物和休闲活动,他以外来者的视角审视清末北京的日常与变动。赴京应考不仅为彭阜成提供了宝贵的仕进机会,还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清王朝的统治中枢,并从京城生活的细节中捕捉时代变革的讯息。
科举停废后,优拔贡考试作为清廷的善后之策,吸引大量士子参加。川籍士子彭阜成《庚戌北上日记》,从微观视角呈现出普通士人对拔贡朝考的观感,通过其视野、行踪,探讨清末士子在北京城的流动,并深入清末新政的背景了解优拔贡考试生活的实态。彭氏详细记录了他在皇宫内考试和入朝觐见的过程,以及居京期间的交际、购物和休闲活动,他以外来者的视角审视清末北京的日常与变动。赴京应考不仅为彭阜成提供了宝贵的仕进机会,还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清王朝的统治中枢,并从京城生活的细节中捕捉时代变革的讯息。
一、空间的游移:保和殿复试与养心殿引见
宣统元年(1909年)秋季各省举行优拔贡考试,彭阜成这类旧学生员应投呈礼部,于五月到北京,六月内朝考。甘肃生员张维在《游燕日记》中记录了具体的考试日程:五月二十日赴礼部投文,六月初四日赴礼部考试,十五日礼部发榜,二十七日在保和殿复试。六月二十六日是八旗等省的拔贡复试之期。六月二十七日是湖北等省拔贡复试之期。考试当日黎明,彭阜成乘轿从吕祖阁出发到东华门外,又由门内夫役接至体仁阁外。体仁阁外,经禁军查验准考门照、核对后,各地考生进入太和殿左厢房休息等候。七点十分,中左门开启,彭阜成与其他考生携带考具沿台阶而上,考官依次点名,每点完十名,始放入一次,同时考生缴回门照、检验试卷,然后领卷进入,经中和殿来到保和殿前。八点钟,考试题目发下,经义、史论各一篇。考试持续到下午,彭阜成在五点钟交卷。中和殿左边院,设有茶水,考生可取点心,离开时给茶钱一百文。
日记里,彭阜成记录了考试间隙观察到的皇家建筑与器物。彭阜成利用在太和殿前等候中左门打开的休息时间,四周游视。他将太和殿前的丹陛称为“院坝”,沿用西南地区称山间广阔平坦处为“坝”的说法,他还注意到太和殿周围的殿阁布局,以及殿前装饰。交卷后,彭阜成又至保和殿前“院坝”游视。宫殿左右排列金缸二口,“历经风销雨蚀,而全体俱露赤红宝色,且无些子剥落,绣涩处若系纯用赤金铸成”,他断定其为“稀世宝”也。
复试第二天,彭阜成收到礼部送来的喜条,得知自己位列拔贡一等第十一名。这意味着,彭阜成将以拔贡身份受到清廷最高统治者的接见。礼部规定引见拔贡须穿实地蓝纱袍、实地玄青纱袴,戴白罗纬帽,佩戴对子荷包、忠孝带。于是,彭氏赴东大市口寻觅,只购得实地蓝纱袍一件,因实地纱袴没有玄青,所以没有买到。他又到大栅栏买荷包、忠孝带。演礼时,彭氏穿戴实地天青纱袴,司员嘱其更正。于是,彭氏不得不在演礼结束后,又赶到大栅栏内聚增厚估衣店,定制玄青实地纱长褂一件,定于十二日去取,为的是赶在十三日引见时穿着。
二、科场遗风:拜会交游与信息流动
依据科场惯例,士子题名后须依次拜会阅卷官员。彭氏为“拜会”做了充足准备,他先是从京师报纸上了解到朝考和保和殿复试阅卷大臣名单;又托吏部长班抄来此次拔贡朝考阅卷大臣的住址以备核对,并请住店主人雇好轿车和执帖伙计,先后拜访十八位官员,其中十二位不在家,或是外出办公,或是离京。彭阜成视情况或留下贽敬手本,或改日再拜。两位阅卷官员的拜会并不顺利,李殿林由于事务繁忙,匆匆聊过,便去学部办差,而李家驹因公外出。一个月后,彭阜成再次拜谒李家驹,但李氏因入朝又未见到。有几位官员与彭阜成相谈甚欢,在了解彭氏家乡的风土人情后更显亲近。
与同乡交往是彭阜成的主要交际活动,既能增进乡谊,又有交换信息的目的。居京期间,彭阜成常与同乡聚会欢饮,在大观楼以全猪席宴请朋友,或赴同乡邀约等。会馆是结识同乡、交流信息的重要空间。彭阜成曾先后到过川东会馆、成都会馆、全川会馆,在此与同乡交流拜谒阅卷官员的经验,甚至听闻从外省传来的有关四川的信息。为拓展仕途人脉,彭阜成注意与同年优拔士子交往。他经常与同年朋友聊天聚会,如若有人离京则相约送行。彭氏与同寓士人也经常走动,借此获取有关朝考、复试的最新消息,如赴礼部谢恩及拜访师门,捐奉涨价等内容。
三、居京考试的日常生活
四川人彭阜成对北京天气变化非常敏感,他认为北方气候变化快,北京立秋后天气不如前几日炎热。十天后,彭阜成觉得北京早晚“大有凉意”,早晨便戴上单瓜皮帽。这件事让彭阜成受到朋友的“讥笑”。饮食方面,彭阜成显然难以适应北方面食。一日清晨,他买了四个机器做的颜色精洁的馒头,结果饭后觉得不消化、不舒服,中午也没买到药,只好买了葡萄吃,帮助胃液消化。客栈提供的北方面食,常常导致彭阜成腹痛作泻,起初他认为是客栈饭食欠佳,但同人中能食面食者觉得还不错。彭阜成在京期间患上痢疾,半个月后方才痊愈。八月二十二日,彭氏开始腹泻,以为是吃面食不习惯所致。第二日,彭氏到保太和购买痢疾水泻散一瓶,接下来两日,服理中药丸。
沐浴也是应考士子必要的日常消费。居京百余天内,彭阜成四次到浴堂洗澡。清末之际,北京浴池的发展也呈现新变化。北京浴池有“南堂”“北堂”之分。“北堂”为旧式浴池,“南堂”则仿上海式样建造,引进自来水、锅炉、电灯等设施,且通凉热水管。前三次,彭阜成去的是旧式浴池,即“北堂”,第四次彭氏去了“南堂”,专门体验了新型浴室的舒适。
四、应考士子的休闲与娱乐
彭阜成在京城的休闲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访书购物,二是占卜祈福,三是观戏寻芳。(一)购物。京城宣南地区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以满足士人阶层的社交和文化消费。清代北京书业发达,逛书肆是旅京士人常见的休闲购物活动。居京期间,彭阜成经常光顾琉璃厂的书店,而采买最多的物品就是图书。除了购书,来自西南山乡的彭阜成,见京城人墨迹甚佳,便在纬文阁和丽古斋请人书写橘红龙凤笺六付、染宣三付,以便回乡赠送师友。同时,彭氏为自己定制名片,购买眼镜盒、扇匣、景泰蓝烟袋套等日用品。(二)占卜祈福。居京期间彭阜成先后两次到正阳门关帝庙进香占卜。七月初一清晨,彭阜成先到“北堂”沐浴,后“赴正阳门内右边关帝庙进香,乞得四十五籖”。八月初二,彭阜成再次到关帝庙求签。彭阜成首次去关帝庙求签是问仕途,为表庄重,他先到浴池沐浴。第二次去关帝庙是为家人祈福,日记中他用“敬赴”一词,足见他心怀诚意,非常重视此事,他将所得签语全部记录下来。(三)声色之娱。看戏是清代京城文人日常娱乐活动之一。彭阜成曾到东安市场附近的丹桂茶园看戏,他形容当时看戏风气之盛,“园外马车如林,楼上女宾如云”,“各剧俱用科班装演,致颇足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之后,北京城内电影放映场所逐渐增多,茶园也开始放映有故事情节的侦探滑稽短片。对于电影这种新事物,彭阜成也体验了一次,和朋友到大栅栏庆乐茶园看电影,当时头等座的票价是二百二十文。有才情的风尘女子向来是文士雅聚的理想坐客。士子们活动的宣南地区也是青楼妓院林立。考试之余,彭阜成与友人也到妓院消遣,美其名曰“调查”京城茶室和歌窑状况。彭阜成认为,青楼娱乐只应当做偶尔消遣,并发表感慨和评论说:“青年文士到此而堕落才华破赀戕身者,伙矣,可不慎哉!可不惧哉!”
1910年,北京处在帝制崩解的前夜。彭阜成从四川黔江老家千里北上,赴京参加优拔贡考试。赴京应考对普通士子个人意义重大,沿途所见的皇家建筑、器物,及礼部演礼和觐见经历,使彭阜成有机会直观地、近距离地观察皇权。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北京市政的现代化建设渐次开展。来自边陲山乡的彭阜成,接触到电报、电影等新事物,切身体验北京城市生活的变革。彭阜成记录的日常生活,不仅能复原当时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帝京风貌,还提供了观察后科举时代的日常生活视角。士人群体的生活、思维、交往方式,并没有因为科举废除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彭阜成是从旧时代走来的读书人,却并不排斥新时代。
文章摘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原文约1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