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城市地下空间的变迁: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排污系统时空特征研究(1862—1941)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3-10-01 浏览次数:

【作者】顾哲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摘要】上海公共租界早期的排污系统由于管道缺乏重力梯度、河流缺乏冲刷能力,无法胜任处理生活污水的职责。20世纪10年代,为应对抽水马桶引入的挑战,工部局决定建设地下分离式排污系统,以实现污水处理方式从雨污合流雨污分流的转变。1921—1934年间,工部局参照英美市政工程经验,结合上海实际地理情况,逐步修建了分主管道、次级管道和入户管道三层级的新式排污管道网络。通过排污管道与其他市政管线的空间争夺与功能联动,排污系统的升级也带来了城市地下空间的整合。

一、早期排污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挑战

排污系统是由一系列管道和泵站构成的网络系统,其功能为将污水从产生点输送到处理点。20世纪20年代以前上海公共租界的排污系统属于一种特殊的合流制,具体为洗澡水、水槽水和小便池污水被允许进入排污管道,其余的生活污水则采用“排泄物污泥管理”(fecalsludgemangement)方式处理,即不通过管道运输而采用人工或机械清运。此后工部局逐步完成了新式排污系统的建设,专注收集、输送、处理生活污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从而实现雨污分流

1862年初,英租界防卫和改善特别委员会提出了综合性排污系统建设方案,主体框架为沿苏州路(后改浙江路,今浙江中路)、石路(后改福建路,今福建中路)、界路(后改河南路,今河南中路)和桥街(后改四川路,今四川中路)铺设3英尺×5英尺的主管道,在锡克路(广西路,今广西北路)、坟山路(山东路,今山东中路)、教堂街(江西路,今江西中路)和所有东西向街道铺设3英尺×15英尺的次级管道,主管道由洋泾浜向苏州河倾斜,在洋泾浜配备潮闸用于冲洗管道内沉积物。1863年起,工部局相继在苏州路(今南苏州路)、福建路、江西路、江苏路、河南路(广东路—苏州河)、山东路(南京路—洋泾浜)等处试点施工。

管道缺乏重力梯度、河流缺乏冲刷能力,这两大制约使公共租界早期排污管道无法完全胜任处理生活污水的角色。

1920世纪之交,抽水马桶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被引入上海。即使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工部局仍于19067月强行通过《建筑章程》第76款修正案,在公共租界内实施了最严格的抽水马桶禁令。禁令解除后的19171919年间,抽水马桶年均增长突破300台,绝大多数分布于公共租界中区。19201122日,经联合委员会多轮协商,在统筹路权和管道维护费用的基础上工务处提出了2项草案。草案以存在较多抽水马桶的河南路以东地区为起点,以北区污水处理厂为终端,计划建设“中区东部—北区界外”走向的管道当作新式排污管道网络试点。

二、新式排污管道网络的空间形态

主管道最终分中、西、东三路。中路自外滩经黄浦路、南浔路、狄思威路、北四川路、靶子路至北区污水处理厂(今欧阳路681号),负责处理河南路以东各处污水。东路在南浔路汉璧礼路泵站处与中路分叉,经汉璧礼路(今汉阳路)、新记浜路(今新建路)、余杭路、舟山路、昆明路、保定路、长阳路、大连湾路(今大连路)、平凉路至东区污水处理厂(今河间路1283号),协助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福建路以东各处污水。西路主支西藏路(今西藏中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与分支斐伦路(今九龙路)—康脑脱路(今康定路)—胶州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极司菲尔路在愚园路西童女学泵站交汇,再经愚园路、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华伦路(今古北路)、林肯路(今天山路)至西区污水处理厂(今天山路30号),负责处理福建路以西各处污水。

次级管道是排污管道三级体系的核心。中区次级管道的空间形态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外滩—南京路—河南路—苏州路围合区域,在北京路、仁记路(今滇池路)汇入中、东路主管道;二是外滩—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福建路—南京路围合区域,在汉口路、广东路汇入中、东路主管道;三是福建路—爱多亚路—西藏路—南京路围合区域,在汉口路、云南路汇入西路主管道。

三、排污系统升级对地下空间整合的影响

排污管道入户段(housesewers)是整个排污系统的“神经末梢”,也是三级管道中最晚开始施工的部分,直径一般46英寸(主管道12英寸,次级管道9英寸)分时段对比可见19231928年间入户管道主要在河南路以东区域,尤其密集分布于四川路以东区域;19291934年间主要在河南路以西、南京路以北区域,南京路和北京路之间尤为密集。经过以上两时段中区入户管道的“7”字形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即南北向四川路与外滩之间为最密集区,东西向南京路与北京路之间为次密集区。截至1934年,入户管道基本建设完毕,19351941年间安装量已极少。

早期排污管道因孔径大位于中部,新式排污管道会尽量与其保持间距,一般两种管道分居道路正中混凝土加固层两侧位置,分别承担排水和排污功能,埋深大于其他市政管线。新式排污管道的铺设使公共租界相关道路地下空间呈现“供电线路—燃气管道—排水管道、排污管道—供水管道—电话线路”的分布格局。

20世纪20年代,排污管道的引入加剧了原有地下市政管线的拥挤问题。工务处与众公共事业机构反复协商,对地下空间分配进行局部调整,以缓解排污管道与供水、煤气管道的空间争夺。

2020年代前,各类地下市政管线不仅在空间上保持充足的安全距离,功能上也相互独立,毫无联系。排污管道的引入不只是市政管线数量的简单增加,事实上形成了与供水管道、强电线路的功能联动,开发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效益。

上海公共租界早期的排污系统以南北向为主,以九江路一带为界,分别通向苏州河和洋泾浜。由于管道缺乏重力梯度、河流缺乏冲刷能力,工部局被迫对生活污水采取人工清运的处理方式,以保障“雨污合流”的排污系统正常运转。20世纪初,为了应对引入抽水马桶带来的挑战,工部局决定建设新式排污系统以实现“雨污分流”改造。

1920年中区排污管道计划为基础,19211934年间排污管道网络形成了主管道、次级管道和入户管道三个层级的空间形态特征。主管道分为中、西、东三路,污水通过节点泵站逐级抬升输送至城郊河流附近的处理厂。次级管道以东西向为主,以福建路为界分别汇入外滩和西藏路的主管道。入户管道主要分布于河南路以东的区域,密集分布于四川路以东区域。

排污系统的升级,也通过影响其他地下市政管线带来了城市地下空间的整合。排污管道与供水管道、燃气管道之间的空间争夺,催生了地下空间分配格局的局部调整,排污管道与供水管道、供电线路之间的功能联动,实现了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文章摘自《历史地理研究》2023年第2期,原文约1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