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摘要】北京城的城市形态,大量融入了河湖水系等自然因素,体现出东方山水城市特点。历史时期,分布在永定河冲积扇上的泉、湖、河流,对北京城的城市选址、城址转移、城市平面设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元大都的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古高梁河水系的自然特点,将其有机融入城市形态中,在城市景观和实用功能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城市二元水系结构。明清北京城的城市形态继承了元大都的河湖水系结构并有所发展,分布在永定河冲积扇上的古河道和湖泊,有机地融入城市形态中,成为明清时期北京内外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突出了北京东方山水城市的特色。
城市形态(urban morphology)是指城市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反映了城市营造者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土地制度和历史传统。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把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系统梳理,以总结元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形态中的文化生态特点,为当代北京城的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参考。
一、城市选址、城址转移与河湖水系
在北京城的发展过程中,从西周时期的蓟城,到辽南京、金中都,城市发展都是依托于永定河冲积扇上的古莲花池水系,虽然城市的范围有所扩大,城市的面貌也不断变化,但它原来的城址始终没有改变。而这一城址的选择,是与莲花池这个小湖泊以及由莲花池发源的洗马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元大都开始,古代北京城的城址发生了转移,从位于西南方向的莲花池水系,转移到了东北方向的高梁河水系,高梁河沿线的白莲潭(包括今什刹海、北海、中海),成为元大都的核心地区。元大都的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天然河湖水系的特点,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城市形态中,在城市景观和实用功能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独特的东方山水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明代初年改建北京城,其城市形态特征和内部水系结构,很大程度上还是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形态特点。元大都城市形态反映的东方山水城市特点,经过明清两代的继承和发展,被一直保存了下来。
二、元大都城市形态中的河湖水系
元大都的兴建,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即放弃了莲花池水系上历代相沿的旧城址,转而在金中都东北郊白莲潭一带另选新址,重新规划建设都城。在元大都的规划中,白莲潭湖泊群被纳入了城市之内,成为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天然湖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人为分割为两个部分,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从而形成了元大都独特的二元水系结构。
积水潭水系。积水潭位于大都皇城以北,是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北方终点,从此向东,可通坝河;从此向南,可达通惠河。元代积水潭的宽大水面上,桅杆猬集,舳舻蔽水,成为大都城内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
太液池水系。太液池水系,主要包括位于大内的太液池,以及皇家专用引水渠——金水河。元代导引玉泉山泉的金水河,与导引白浮泉的高梁河走的是不同的两条渠道。元大都金水河之水为皇家专用,平民百姓不允许接触。太液池是太液池水系的核心,全部被包围在元大都皇城内,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北海和中海(南海为明代开挖)。大都太液池与其北面的积水潭仅仅一墙之隔,都是大都城内以水取胜的著名风景,但是由于受到礼制制度的影响,两者引水的源流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各自担负的实际功能也迥然各异。
三、明清北京内城的河湖水系
明代,由于在昌平修建了皇陵,受风水思想的影响,白浮泉水不能被西引以达北京。北京城的用水转而专用玉泉山泉水。元代金水河、高梁河的两套引水制度被废弃,城市及漕运用水,专由长河—高梁河输送。由长河—高梁河引来的玉泉水,经镇水观音庵入城后,分别流入什刹海—御河、太液池—内外金水河两个水系,最后两个水系在天安门以东的北玉河桥附近汇合,然后经内城南护城河,转东流入通惠河。
积水潭、什刹海、莲花泡子。明清时期,分布在北京内城皇城以北的湖泊,自北而南依次有积水潭(也叫净业湖)、后海(也叫什刹海)、前海(也叫莲花泡子)。
北海、中海、南海。从前海流入皇城之水,在西步梁桥附近的北闸口入太液池。与紫禁城南移相伴,明代的太液池也随之向南扩大,新开挖了南海,形成了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的三海格局。
内外金水河。明代,环绕紫禁城四面开凿了宽阔的护城河。与紫禁城护城河相结合,又开凿了内金水河、外金水河。分别从太液池的南北两端,引水入紫禁城护城河、内外金水河,从而构成一整套与紫禁城有机融合的水系系统。
泡子河。明清时期,北京内城东南角,有积水一处,呈条状东西向分布,时人称为泡子河。
内外太平湖。明清至民国时期,在北京内城的西南角城墙之内,还有一个叫太平湖的小湖,则是元代金口河的残迹。明代内城南墙南移之后,这段河道被包入城内。
宣武门东、西河与二龙坑。明清时期,分布在北京内城西部的宣武门东、西河,是西城地区两条重要的排水沟。二龙坑则位于今天的二龙路附近,是两个南北相距很近的积水洼地,有水道沿西南方向与大明濠相连。
明清北京外城的湖泊河流。明嘉靖年间修建的北京外郭城,属于后期加建,其城市形态与内部水系结构远不如内城规整和系统。但是,分布在外城各处的湖泊和河道,因其位置隐僻而幽静,成为明清民国时期文人墨客休憩游览的去处,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金鱼池、野凫潭、黑龙潭和万柳堂。明清时期分布在外郭城的河流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前门外自西北向东南流的三里河,一条是自先农坛西侧苇塘由西向东流的天桥河。此外,明清北京城的外郭城内还有一处以水取胜的私家园林,即梁家园。
城市形态是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诸多要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元大都中轴线的确定,以及西墙、东墙位置的选择,都是适应当地河湖水系分布格局的结果。
城市内分别以积水潭、太液池为核心的两套水系,使得自然的河湖水系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二元性。大都水系的二元性,既体现了礼制制度的不同,又体现了实用功能的不同。太液池水系主要是为满足皇家园林景观的需要,而积水潭水系则是为了满足大都漕运的需求。
明代北京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形态。其全城中轴线的位置基本不变,只是中轴线的两端发生了一些变化。新的城市形态,受到元大都河湖水系结构的明显影响。其内城北墙的位置,实际上是由元大都抄纸坊泓渟—坝河的位置决定的,元代的坝河漕渠被改造成了明北京城的北护城河;其南墙的位置,则与大都通惠河、金口河的位置有关。
明初改建北京城,城市内部河湖水系的总入水口,从和义门南北水关移到了德胜门西水关,元大都水系的礼制二元性被放弃,但是元大都水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却被完全继承了下来,而且随着南海的开挖,太液池水系又有所扩大,并从中衍生出紫禁城护城河、内金水河、外金水河等水系。同时,随着明北京城内城南墙的南移,原来位于大都城外的一段通惠河和一段金口河被包入内城,增加了北京内城里太平湖、泡子河两处新的水景。
虽然明北京城外郭城内的水系没有经过特别的设计,水系格局不像内城那样规整和系统,但河湖水系的自然与野趣,成了外郭城的一个特点。外郭城的坑塘湖泊,主要分布在三里河、天桥河,以及金中都东护城河沿线,这些坑塘湖泊,成为士大夫修筑园林别墅、平民百姓聚会休憩的场所,这个特点被一直保持下来,并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的陶然亭公园、龙潭湖公园等现代公共休憩地。此外,外郭城东南角凹入的形状,也是受到了三里河下游特殊的低洼地形影响。
明清北京城的护城河系统实际上共有三套,一是紫禁城护城河系统,二是内城护城河系统,三是外郭城护城河系统。三套护城河系统与相关的城墙、城门,共同构成古都北京城的独特城市形态。
分析元明清北京城市形态,可以看到,在城市形态的组成结构中,河湖水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北京城,是一座融合了儒家礼制思想和阴阳象数思想的东方山水城市,其城市形态的设计,创始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继承了这些特点,并一直保留在今天北京旧城的物质遗存之中。
文章摘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3期,原文约15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