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明清漳州府城市场网络的演变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3-10-01 浏览次数:

【作者】方圆,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明时漳州府城已出现府县级市场网络的初步格局,府城与县级墟市有所沟通。明末清初在贸易的牵引下,府城的市场规模有所扩大,府城近郊的浦头市与附郭县辖区的浦南墟成为连接两级市场的重要节点,推动府城市场网络形成。至清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府城借由石码市镇这一窗口,与厦门港形成贸易往来,市场网络进一步扩大。

福建市场网络研究,以晚清民国时段为主,其中尤以福州、厦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漳州府的研究颇为集中于其与月港的联系上,对府城本身的商业关注较少。因此,本文讨论以漳州府城为中心的市场网络演变过程,以期探索传统治所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明代市场网络的初建

漳州府城的城池大致草创于宋,北宋时已形成内外城的格局。据府志记载,明正德前,城内已存在两个市场,一为南市,在双门前,一为北桥市,在中清桥街北。这两处较早的集市均处在宋子城的范围之内,或因距离政治中心与水道皆较近,人来人往,遂最早出现市场。

万历初年,漳州府城已形成诸多街道,这些街道沟通了内城、外城与近郊,便于与水路、陆路相结合推进市场网络的发展。

较之正德年间,此时城内在原有的南市和北桥市基础上增加了东铺头市和西市,东铺头市位于府治东,西市位于县后。东铺因宋于朝天门外设东路第一铺而得名,而西市所在的“县后”地区,从位置上来说,该区域属于外城。这是记载中第一个处在外城的集市,同时也是靠西区域商业区的开始。四个集市互相进行商贸联络,构成府城内的商品交换。直至明末,四个集市的整体布局没有再发生大的更动。

在城内市场孕育的同时,府城外龙溪县辖区的墟市亦不断扩展。明正德间,城外集市有六,最远的茶硿市所在二十五都距离府城有200里之遥,其余皆距离府城60里以内。至嘉靖间,城外墟市出现了新的增长:位于城西20里的天宝市以及位于二十九三十都的石美市。至万历末年,城外又新增三个墟市。总而言之,至明万历时期,漳州府城外墟市整体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分布态势,有助于补充府城的市场网络。不过,这些附郭县所辖之墟市,除了月港市,在规模上都不算很大,大体属于普通农村墟市的级别。

此外,依托业已完善的官方驿路与发达的水路交通,府城得以与漳州各县形成商业联系。彼时,漳州府所辖各县县城均已出现初级市场,可借助溪流与府城进行贸易交流,也可通过陆路交通与府城串联。及至明末,漳州府城内业已出现四大集市,城外墟市与各县市场亦有所发展,各县货物通过便利的水陆交通转运至城外墟市,再集聚于府城之内,以满足百姓的日常需要,市场网络初步建成。

二、清初市场网络的成形

晚明至清初是漳州府城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漳州府的整体经济发展,对于府城市场网络的完全成形大有裨益。

清康熙间,在城集市有所增加,新增东街市、南桥市、新桥头市以及浦头市四个集市。南桥市与新桥头市均在南厢,且均为横跨府城前南门溪的两座大桥桥头。浦头市与浦头渡实为一体。浦头渡在清初可以说是府城附近最大的渡口,具备良好的内河航运条件,从此处乘船可以到厦门、海沧、石美、澳头、石码、海澄各处。因此,由明末至清初,府城内商业区已突破城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数量和商业区的辐射面积都在逐步增大。

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连接府城与其他区域作用的当属此时龙溪县新增的浦头市与浦南墟两个墟市。浦南墟则位于龙溪县第二十三四都,在明清鼎革之际得以兴旺,在清初则成为府城外最大的墟市。浦头市和浦南墟均可通过九龙江将货物运往石码市镇,再汇集到厦门港,进行省际与国际贸易。

这两个墟市,都是既作为进出口货物的聚集处,又作为百姓日常购物之所。相较而言,浦头市距离府城更近,是典型的依托渡口而发展起来的市场。浦头渡的出现应当早于浦头市,正德府志中已有记载。作为府城附近最大的鱼类贸易市场,浦头市首先承担的便是府城内外民众日常购置烹饪用鱼的任务。

浦南墟在明代的记载较少,在清初一举成为府城外最大的墟市。浦南墟主要买卖五谷、杂货以及纸、菁、牛、猪、松、桐、什木等物,大体上以生活日用为主。康熙时期,浦南墟当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商铺,作为长期贸易之所,地方官府规定每间房屋的租银数目,以稳定市场秩序。

在经历了清初迁界、展界的大规模人员流动之后,漳州府及府城的经济状况逐渐恢复,市场有所回暖。府城内的集市突破城墙,浦头市沟通九龙江西溪,浦南墟联通九龙江北溪,以府城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网络得以形成。而流通的货物除了生活日用品外,一些改善生活质量的物品如花卉业亦初步兴起。花卉业的勃兴,是府城商业明显发展的一大结果,也是漳州生活日趋富足的一种表现。

三、清中期市场网络的扩大

至迟至清中期,漳州府城内外的市场网络进一步扩大。在原有八个集市的基础上,府城内及近郊又新增两个集市,即北圣楼市和北庙市,均在北厢。此时,府城内亦新增多条街道:

在原有街道的基础上,一些以前的小路逐渐发展成街,贯通更多的居民点与市场集中区。

东门街市自清初形成以来,便成为府城内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穿过府城的子城区域,可联通浦头市、东铺头市、南市、北桥市等重要集市,丝织业、烟坊等手工业商铺均云集于此。

横街的商品一方面可由浦头市直接沿着东门及东门街运入。另一方面亦可通过南门将西溪物资直接运入,同样便捷。同时,浦头市与浦南墟至乾隆嘉庆间均达鼎盛,对内对外皆有货物流通。府城北郊市场的扩大必然与浦南墟及北溪流域市场的扩大有关,而浦头市更是成为府城内外与石码市镇、厦门港等进行贸易交换的重要转运集市。浦头港虽则来往船只不少,但大货量的买卖还是比较有限的,民间日用来往仍是主流。

与此同时,两大墟场与厦门的贸易愈发频繁。而要与厦门实现贸易互通,石码市镇的转运作用必不可少。石码路头市早在明正德以前便已存在,而石码渡大致出现在明末清初。相较浦头市与浦南墟,石码市镇的货物类型更加丰富,不仅有鱼盐这类土产,也有丝绸、布匹这类省际贸易物资,以及漳州府山区的竹木等等。

嘉庆间石码市镇的转运作用依然显著,在《重修五福禅寺碑记》中,除了颇多商号外,可以看到捐资方还有龙岩帮、南靖帮、漳平帮等。相较府城内外的集市,石码市镇的商业规模显然大得多。显然,石码市镇的捐资规模大于府城内外集市。至同治年间再次重修五福禅寺时,碑记中出现了更加详细的商户分类,这些都是石码港口辐射范围扩大的象征。

虽然石码市镇在行政层级上低于府城,但若纯粹从市场等级与结构考量,石码市镇的层级并不低于府城,其转运地位亦明显高于漳州府近郊的集市。不仅庙宇接受捐资的规模扩大,而且捐资人户成分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也变得极广,且这个趋势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强。

石码的转运作用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在日本东亚同文会的调查中,来自小溪、金山、龙山与府城近郊的货物通过陆路或小型民船先汇集于漳州府城,而后整体运输到石码,再由石码输往厦门,反向贸易亦然。

至清末民初,漳州府城的商业情形略有萧条,不过依然是福建比较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城内仍以东厢横街为最繁华之街道,共有商铺165家,其中东铺街占有55家,是最为长盛不衰的热闹坊市。在东厢横街之外,如新桥头市的糕点业、浦头市的鱼盐业等,能够充分满足百姓日用之需,并与外地持续开展贸易活动,形成了丰富且多元的商业街区。

漳州府城城市建置的最初设想,是作为一个区域政治中心,目的在于管理地方辖区。只是作为东南沿海城市,它受到贸易的牵引作用,出现某些比较缓慢的转变趋势。而若以更小的区域进行考量,至清前中期,以漳州府城为中心、以浦头市与浦南墟为两翼、以石码市镇为窗口的区域市场网络渐由成形走向发展,府城内的商业街区形态粗具规模,逐步实现了区域内商品流通与进出口贸易的有机结合。这或许是大部分传统治所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章摘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2期,原文约16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