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宋元是我国古代蚕桑技术南北分异的关键时期,受生态环境的制约,华北与江浙地区不仅培育出适应各自环境的桑树与家蚕种类,而且在栽桑与养蚕的具体技术细节乃至生产器具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生产技术的南北区域特色凸显,逐渐形成不同的蚕桑技术体系。这种南北分异现象是生态环境影响下技术选择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也是宋元以来南、北方不同发展路径的一个侧面。
一、问题提出与资料讨论
关于宋元蚕桑农书的成书背景与特色,已有学者做过考察,我们主要看一下这个时期蚕桑农书反映的区域特点。北宋秦观《蚕书》在开篇提到“予游济河之间,见蚕者豫事时作,一妇不蚕,比屋詈之,故知兖人可为蚕师,今予所书,有与吴中蚕家不同者,皆得之兖人也”,表明该书记载了兖州和吴中两地的蚕织技术。现藏于黑龙江博物馆的宋《蚕织图》系高宗初年翰林图画院对楼璹《耕织图》中“织图”的摹本,并有宋高宗吴皇后的题注,不过《蚕织图》并非完全照抄楼璹本,有些地方做了改动。元初官修农书《农桑辑要》将“农”与“桑”并重,书中有大量的篇幅讲蚕桑技术,这部分内容主要取材《务本新书》《农桑要旨》和《桑蚕直说》等,据农史专家考证,这些基本都是金元之际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农书,反映的是宋元时期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上述这些蚕桑农书与资料的保存,为考察宋元蚕桑技术及其南北分异提供了基础。
二、栽桑技术的南北分异
首先,桑树类型与品种。宋元北方农书中将桑树品种归为两大类,即荆桑和鲁桑。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荆桑和鲁桑都可以栽植。从实际情况来看,宋元时期华北地区以鲁桑为主。江浙地区内部地形多样,自然条件区域差别较大,该地在宋元时期已有多个桑树品种,《咸淳临安志》则载有青桑、白桑、拳桑、大小梅红、鸡爪之类。青桑在两部方志中都排在第一位,看来当时种植比较普遍。其次,栽植方式与树型养成。宋元时期华北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多采用桑树与旱地作物间作的栽植方式。早在汉代即有桑黍混作,《齐民要术》则讲到桑与禾、豆间作。从农书中记载的栽桑间距来看,宋元华北仍采用桑粮间作。在江浙地区,稻作区的低湿平原不能像华北一样采用桑粮间作,只能在圩岸高地形成专业密植桑园。再次,适应环境的技术选择。宋元时期华北的桑树繁殖有种椹(直播育苗)、压条和栽条(扦插)三种方法,均非常重视繁殖过程中的防旱工作。直播育苗要在播种之前对苗圃深耕熟锄,即有保墒的目的,耕耙施肥之后要“耧平,下水,水宜湿透”,当时有桑黍混作、桑苘间作和搭棚遮荫三种方法,一方面防止烈日灼烧幼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江浙地区地处亚热带,受气候变迁的威胁相对较小,更多则是适应当地多样地形、土壤的技术选择。
三、养蚕技术的南北分异
首先,环境制约与家蚕种类。华北地区的桑叶只可采摘一季,宋元时代的具体采叶期为农历四至七月,这可以从农书对桑树生长情况的描述中得到印证,《韩氏直说》指出,饲养早蚕正好在“桑叶发生,津液上行”的时候采叶,采叶之后就到了夏至时节,桑树还“可长月余”。夏至一般在五月下旬,再延续一个多月到七月,即桑叶可以生长到此时。从眠期来看,“北蚕多是三眠,南蚕俱是四眠”。宋元北方农书中所载的养蚕技术基本都是以三眠蚕为准,《农桑辑要》中仅有一处引到《桑蚕直说》所载养四眠蚕,内容十分简略,并认为“此蚕别是一种,与养春蚕同”。江浙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桑树生长期更长,生长速度快,夏伐之后还可以抽出新的枝条;栽桑技术不断进步,专业密植桑园促进专业化生产,推动生产集约化程度加强,桑叶的产量更多,质量更优,桑叶买卖也更加常见。这些都为该地区饲养二化性蚕与四眠蚕提供了条件。
其次,养蚕技术的区域特色。蚕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蚕之性,子在连则宜极寒,成蚁则宜极暖,停眠起宜温,大眠后宜凉,临老宜渐暖,入簇则宜极暖。”自蚕蚁初生连续有两眠的时间内要求温暖的环境,此时华北气温仍然较低,需要通过人工措施调温以保证蚕的正常发育。正因如此,北方农书中历来重视蚕室布置与加温。《齐民要术》就指出蚕室要“屋内四角着火”,宋元时期蚕室加温技术更加成熟,《务本新书》记载的方法是在蚕室“四壁挫垒空龛”,在龛内放入熟火加热;《士农必用》记载的方法则是在蚕室中央掘一土坑,在坑周围“砖坯接垒高二尺”,将干牛粪与干柴相间铺在坑内,再用熟火点燃加热。华北地区蚕大眠之后还要注意防止西南风伤蚕,河南地区受此害尤甚,北部地区稍有缓和,农书提到的应对措施是:在蚕室西南角,“从柱向南,高垒墙壁四五步,或夹厚篱障,以泥泥饰”,以此作为遮挡西南风的屏障。
华北地区桑树四月才可以采叶,而蚕种在清明(三月初)催青之后很快就可以生蚁,有些地区便采取措施延迟蚕种生蚁时间,以便使蚕的生长与采桑时间配合起来。《鸡肋编》载河间老农提到:“蚕子最耐寒热。腊月八日或二十三日,以新水浴过,至三月间,虽热而桑未可采,则以绵絮裹置深密处,则不生。欲令生,则出置风日中。”即将蚕子封存起来,待四月桑叶可以采摘的时候再拿出来促其生蚁。华北栽植地桑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树桑不可采摘之前饲喂蚕蚁,前文已经指出当时地桑栽植并不普遍,更方便的办法还是对蚕种的处理。
蚕老熟之后要上簇结茧,南、北方的上簇之法也不相同,《王祯农书》指出“南方例皆屋簇,北方例皆外簇”。华北地区早就有屋外上簇的习惯,《齐民要术》提倡“宜于屋里簇之”,反映了北魏时期屋外上簇比较普遍,宋元时期仍以屋外簇蚕为主。若从环境状况考虑,南、北两地簇蚕的区别与气候差异有关,蚕上簇一般在五月,此时江浙地区已经进入梅雨季节,持续阴雨使上簇不宜在室外,而华北地区六月以后才进入雨季,簇蚕之时降雨的受环境与资源的限制,南、北方养蚕器具也各具特色。
华北与江浙地区在桑树品种、栽植方式、家蚕种类等影响生产方式和产量的关键技术环节存在差异,因此两个地区蚕桑生产的时间节律和劳动投入乃至最终产量也就不同。具体来看,华北地区蚕桑生产的劳动时间相对较短、节奏较慢,劳动投入也相对较少,桑粮间作的生产形式利于传统的耕织结合的生计方式,不利于蚕桑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而江浙地区蚕桑生产的劳动时间更长、节奏更快,劳动投入也更多,专业密植桑园更利于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与专业化生产的形成,而这些最终导致两地蚕桑丝织业的经济收益与发展前景的不同。宋元以来华北地区的蚕桑丝织业逐渐走向衰落,在棉花推广的排挤下出现“棉盛丝衰”的现象,而江浙地区的蚕桑丝织业不断发展,其专业化分工与商品化程度加强,在棉花推广后呈现出“丝棉并存”的局面。环境与技术选择造成的蚕桑技术南北分异,进而对蚕桑生产方式与最终收益产生影响,为认识宋元以来华北与江浙蚕桑丝织业此消彼长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文章摘自《中国农史》2023年第3期,原文约1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