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抗战时期北碚钩虫病的调查与防治(1940—1945)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3-10-01 浏览次数:

【作者】蓝贻茜,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摘要】钩虫病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寄生虫病,川东北碚钩虫病的防治开全川之先。1939年国立江苏医学院内迁至川东北碚,洪式闾等人通过粪便检查与实验研究确诊地方怪病水积病实乃钩虫病,随即与北碚行政当局合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工作。国立江苏医学院洪式闾等人主导的钩虫病防治工作一方面协助了地方政府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引导民众改变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发现新虫种,助推中国寄生虫病学学科知识的发展。北碚钩虫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也让医学界人士更关注中国西部的地方病,成立中国西部地方病调查所,关注民众疾苦,助推乡村公共卫生建设。

“全国钩虫病防治自四川始,四川自北碚始。”本文通过梳理抗战时期国立江苏医学院洪式闾、李非白等人对北碚钩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一方面考察他们如何开展调查与研究;另一方面关注防治情境的地方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一、北碚钩虫病的流行

四川地区尤其是川东北碚为钩虫病严重流行区域。1920年代前,北碚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其中长期流行、为害最大的唯钩虫病1。民间流传着歌谣三、四月载红苕,肥水咬脚恨难消。心累气促呼吸短,行走坐卧不安然。这段歌谣呈现了川民对该疾病的认知,他们观察到了病痛与栽种红苕之间的关联。北碚民众还推测其与水有密切关系,唤为水积病”“因工作关系是手足浸于田沟污水中过久所致,或谓因劳动后入溪沟冷水中洗浴而起。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病源、病因,但对传染的路径有所了解。更有少数患者谓得病于种植耒共菜之年,又称“耒共菜病”。“患者恒言于采择工作后,洗涤下腿污泥时感觉瘙痒次日亦有发见红色斑点者,经过数日而自然消退”,这实际上是幼虫致皮肤感染应有现象。

二、“苏医”来碚:诊治“水积病”

1938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改组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39年奉命迁往重庆。同年5月,学院致函嘉陵江三峡乡村实验建设区署,主要函请对象是卢作孚及其时任署长的弟弟卢子英。学院为了结合当地情况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发起成立中国预防医学研究所。19415月中国预防医学研究所正式成立,由胡定安任总干事,19428月研究所成立寄生虫学部,由国民政府教育部聘寄生虫病学家洪式闾任主任。

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北碚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时提倡公共卫生建设,兴办地方医院,组织接种传染病疫苗。“水积病”长期肆虐危害人民健康,洪式闾等人积极展开对此病的调查与防治研究,这是全川防治钩虫病的最早活动。

1940年任道性发现“二岩矿工170人所受戒,其因水积病而上瘾者占32%”。任道性随即向老师洪式闾请教,洪式闾怀疑其为钩虫病,取得患者的粪便检查,得到十二指肠钩虫卵,确定了北碚“水积病”的病原。但是此病的流行程度如何,需要实地医学调查,洪式闾等人随后争取得到时任区长卢子英的协助以作进一步研究与调查。

三、北碚钩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拓展

1941年洪式闾、李非白等人争取当地行政当局的支持,同时利用群众资源,带队实施钩虫病的现况调查,检验水积病患者的粪便中是否含有钩虫卵,来判断钩虫病的患病率与流行状况。一方面由区署通告全区各住户,让自认为有水积病的人到北碚卫生所登记,另一方面李非白等人分赴各镇,下农田入矿山,访问有水积病者,挑选货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基本查清了病源、传播方式、分布状况,调查了疾病流行的职业、地区、年龄等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了药物试验研究,择选新药,助力防治。

流行病学调查与药物研究。一是洪式闾、李非白、任道性等首先是调查了钩虫病在三峡实验区各镇分布状况及其与患者职业、年龄的关系,统计了500名患者所在处并推测各镇的流行情况,发现钩虫病流行程度与地方环境有密切关系。患者多分布于水田与矿区,因为钩虫的幼虫时代,在外界发育的条件除了适宜温度外,湿度也极为重要。矿山与钩虫病也有密切关系,矿山内具备钩虫幼虫发育与感染的条件。北碚钩虫病以农夫感染率为最高占658%,矿工占144%,其他各项职业共占198%。洪式闾等人研究表明,钩虫病感染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以10岁以下儿童与五六十岁间人感染率较低,1120岁之间者感染率最高。

二是设计并分发调查问卷以了解病患的自觉症状与夹杂病症。钩虫病症状的轻重与钩虫感染量没有绝对的关系,症状类别也极其复杂,随个人体质而异。根据此次500病例的统计,自诉乏力的占922%,心悸亢进、呼吸促迫者占911%,腰部酸痛者占758%,浮肿症状者占172%。

三是调查了北碚三峡实验区钩虫病流行的因素与混合感染的状况。就钩虫种类言,在本区病人中初步检验有两种,即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病的流行是常见的,不料其有美洲钩虫病混合流行,“此在北碚当为第一次报告”。十二指肠钩虫病多流行于矿区,患者为矿工,而美洲钩虫病多流行于水田,患者为农户。就以混合感染而言,以美洲钩虫的感染程度为最高。

四是择选新药。当时市面价廉易得的驱虫药物有西药四氯化碳和本土中草药土荆芥。为了明确选择有效的驱虫药,对四氯化碳、土荆芥油、百里香酚三种驱虫药进行了疗效观察及重复感染观察。研究结果是三者之中四氯化碳对美洲钩虫效力较佳,土荆芥油对十二指肠虫效力较佳,若二者混合使用,对十二指肠钩虫作用最强。因此北碚的驱虫防治应当选用价廉易得又有效的土荆芥油和四氯化碳。

研究突破:发现新虫种“毛圆线虫”。洪式闾在调查中发现北碚地区寄生虫病复杂,有混合感染的情况,随后扩大调查范围至涪江下游,最终发现新的虫种。洪式闾在500例中检查出41例毛圆线虫,41例病患籍贯均为合川、潼南、铜梁等县,北碚籍无一人,流行区域境界明显,于是怀疑其为这一地带流行性地方病,19421月中旬至2月初李非白前往合川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共检查270人,前往调查发现感染率为422%,其中与钩虫混合感染者占378%,而涪江下游确为毛圆线虫病的流行区域,观察其流行状况,发现涪江上游至下游,越向上游而感染率越高,流行程度的高低,与水田多寡有关系。

病原体经证实有两种,即东方毛圆线虫及蛇形毛圆线虫。二者为混者感染,但前为主者,后者在患者驱虫21例中仅检得2例而已,且其寄生率亦极低下。前者在中国华中、华南曾有报告而无流行现象,后者则是首次在中国人体检获,“未见诸记载也”是寄生虫学的一大发展。

洪式闾和李非白很快发表论文,供国内外学者参考。任道性在和洪式闾坚持调查研究北碚钩虫病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北涪水疾病》。1945年李非白、杨复曦的《蠕虫透明标本制作新法》还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对钩虫病、毛圆线虫病、疟疾等寄生虫病的系统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也进一步补充和更新了中国寄生虫病学学科知识,助推了寄生虫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成立中国西部地方病调查所。洪式闾等人通过北碚钩虫病的防治工作意识到四川幅员广袤却贫病交加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健康,而抗战内迁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聚集无疑提供了一个研究与治疗地方病的机会,于是有意与北碚管理局合作。1943年依托于国立江苏医学院的中国西部地方病调查研究所正式成立。1946年正式聘请蓝绍侣、张傅和、熊明辅等组成中国西部地方病调查研究所理事会。中国西部地方病调查研究所关注中国西部地区的地方病,关注人民疾苦,助推乡村公共卫生建设。

四、北碚钩虫病防治工作的实践

对于川东北碚的水积病,洪式闾和胡定安提出由国立江苏医学院寄生虫学研究所及三峡实验区署联合设计开展防治工作。1941年国立江苏医学院与北碚管理局合作组建了北碚地方病防治委员会,并制定了委员会的组织章程和水积病的防治方针。1942年夏由李非白先在北碚澄江镇开展普检工作,194311月成立北碚地方病防治队,隶属北碚管理局。防治队由李非白、赵慰先任正副队长,从事北碚钩虫病防治的人事安排和防治工作,并择定澄江镇为第一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可分为宣传、农村访问与耕作状况调查、治疗及预防等四项。

开展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的对象为民众、保干部人员、保国民教师及当地中小学校。民众方面宣传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是对保干部人员的调训及民众的宣传。第二期是逐保宣传。讲解使用当地方言,此外印发《北碚管理局为水积病告民众书》分散各户,书末附有水积病防治歌。另外在市街写制标语及印发《北碚水积病浅说》讲解水积病。学校方面,为求钩虫病的知识渗入国民教育,另外在各校课室张贴钩虫病标语,前往各学校作钩虫病的通俗演讲,同时鼓励学生向民众及家庭宣传。

展开农村访问调查 抄写并分发《北碚地方病调查表》调查民众衣食住行的生活概况及职业状况探究钩虫病流行因素。一是民众日常饮食多不能符合一般营养原则;二是民众多不具有卫生习惯;三是农村主用人粪为肥料。北碚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如此合自然环境、人民生活与耕作状况三者而言,北碚流行钩虫病殆有其因

中西药结合推广治疗 由于抗战时期医药物资紧张,四川本土中药资源丰富,苏医利用当地的中草药土荆芥以驱虫。荆芥油为驱除蠕虫、钩虫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四氯化碳因其价廉且为市上仅有的驱除钩虫药物,此药与土荆芥油混合使用。当开始推行治疗工作时即先根据普检记录,按照通知来治疗的人数少,于是采取缩时限期报治办法。后彻底推行集体治疗法,改用逐保巡回治疗法,效果较为明显。分发驱虫药物,按年龄大小、严重程度规定剂量,对于重症患者采取留住治疗并进行药效观察。

开展预防工作 北碚区域内钩虫病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民众使用含有钩虫卵的人粪作为肥料,农夫工作时大多赤足,故易感染。因此重要的预防工作为设计并试行粪便管理工作及推广驱虫药土荆芥的播种。

粪便管理的重要目的是使含有钩虫卵的人粪久储,使其中所含的钩虫卵失去生活能力。制定粪便管理的原则:一是增加各农户的坡坑,延长储粪的时间,而粪便内的钩虫卵可因粪便长时储藏所产生的酸酵及腐败作用而失去发育能力。二是用作肥料的粪便,至少须储藏一月才能应用,新鲜人粪禁止用作肥料。三是畜粪与人粪应分坑储藏。指定保卫生员负责粪便管理工作,由保国民教师协同宣传,调配各保保卫生员及保国民教师宣传有关钩虫病尝试预防要点及粪便管理的意义与方法。

同时北碚管理局地方病防治队积极推广土荆芥种植。土荆芥油、四氯化碳没有医生的指示不能随便乱服。至于土荆芥就没有这种顾虑,民众可以种植,用其种子泡茶吃,方便有效。

地方病防治队始终是临时设点,为了钩防工作持续进行还成立了镇级地方病防治委员会,防治队在场镇、村落、学校各处普遍宣传预防知识。1945年,北碚卫生院成立钩虫病防治队,负责全区的钩虫病检查、治疗、预防事宜,普查4万余人,治愈感染者25万余人。次年设置病床,免费治疗了数百名钩虫病患者,同时该队在各镇设立了临时工作站。

疾病的存在是以命名开始的,只有在感知、命名和回应并同意它的存在之后,疾病才开始存在。北碚地区的钩虫病防治工作具有地域的特殊性。“苏医”在北碚的钩虫病医学调查和防治工作虽然成果显著,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却无法复制并扩散到其他地区,只能局限于北碚地区。要消除钩虫病不是单靠医疗手段就可以实现,钩虫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努力下才能完成。“苏医”能在北碚顺利进行水积病的医学调查和防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北碚经过多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具有一定社会资源基础,北碚社会环境安定,基层保甲体系完善,地方病防治委员会等组织结构完善,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基础,能够调配足够的人员展开卫生宣传和预防治疗工作。地方政府在人员调配及资金经费上的全力支持和其他乡村基础建设的相辅相成才使得北碚的钩虫病防治工作较为稳定,具有连续性,即使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碚的大批机关事业单位、工厂企业、教育机构回迁以及相关政策不再执行,北碚的钩防工作也并没有放松。

文章摘自《中国科技史杂志》2023年第2期,原文约1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