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中世纪感觉史的理论、实践与展望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3-10-01 浏览次数:

【作者】董子云,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感觉史研究日益成为国际史学界的一个热点。在大卫·豪斯和康斯坦丝·克拉森等学者的努力下,感觉史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根据他们提出的理论框架,感觉史即是对感觉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感觉史考察感觉模式和感觉秩序的变迁与多样性,注重多感觉性而非单个感觉的研究。具体到西欧中世纪史而言,宗教和文学中的五感主题是感觉史研究所集中的领域;但学界的关注点也正逐步从感觉理论转向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感觉。目前,中世纪感觉史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也有走向马克·史密斯所说的苍白化风险。对此,未来的研究者不妨以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政治文化史和法律文化史为切入点,推动感觉史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本文将综合归纳感觉史的一般理论,并结合笔者的研究领域,对感觉史的理论框架如何具体运用于西欧中世纪史研究作回顾、评价与展望。

一、感觉史的理论基础

感觉史的理论沿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萌芽阶段,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关注到了感觉之于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性角色,并觉察到资本主义社会下无产阶级的感觉所遭受的异化。其次是草创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阿兰·科尔班吸收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的洞见,对嗅觉与气味进行了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而哲学家米歇尔·塞尔(Michel Serres)反思了以文本或视觉为中心的哲学传统,呼吁将其他被忽略的感觉带回哲学讨论。最后则是感觉史正式提出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协同努力,为感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使感觉史有了独特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最早为感觉史作了铺垫。马克思关注人的所有感觉,并阐明了感觉的社会性与历史性。

为了系统阐明感觉史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有必要综合梳理和归纳上述学者在不同著作中所作的理论表述,从而概括出他们所搭建的感觉研究和感觉史的理论框架。

首要而言,感觉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并非自然科学视角的“感觉的自然史”。感觉史应更多关注具有历史性的“感觉的消费”(即感觉生产的具体语境),而不是“生动还原”过去产生的感觉。也就是说,感觉史关注感觉的“社会和文化建构,及其为过去赋予纹理的角色”。因此,在感觉史的视域下,感觉除了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关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既然感觉带有社会文化构造的方面,特定感觉秩序中所体现的感觉等级制(hierarchyofsenses)往往也意味着特定的社会等级制。将感觉分出优劣等级即感觉的“差异化”(differentiation)的做法,通常与一个社会的性别、阶级和种族观念有关。

除了社会属性之外,感觉还具有文化相对性。这种认识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对于西方感觉文化的历史考察可以证明,即便是在西方,感觉的秩序也不是一贯以视觉为中心的;另一方面,人类学对于非西方人类社会的观察表明,以视觉为中心的西方感觉文化,是无法理解许多以触觉或者嗅觉为中心的社会的。感觉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往往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而是交织在一起,展现所谓的“多感觉性”。多感觉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即“通感”(synesthesia)和“感觉间性”(intersensoriality)。

由上可知,现有的系统化的感觉史理论框架与社会文化史、人类学和社会学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一框架的提出最为关键的意义也许在于,一方面,引发历史学家对其工作中的价值预设(如视觉或文本中心以及“西方中心论”)作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为历史学家理解特定文化提供了一条以往容易忽视的线索。从这个意义上讲,感觉史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与身体史及情感史可谓同根同源。它们有着相同的出发点,即都关注在理性主导的西方传统历史书写中被忽视或抑制的维度,都强调特定的有关情感、身体、感觉的观念和心态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有关,强调情感、身体和感觉在生理性或心理性之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相比关注个人的情感、身体和感觉,相关历史学家更多关心的是作为“社会事实”的情感、身体和感觉。他们都在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吕西安·费弗尔等人的作品中找到视角和方法论的铺垫,都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跨学科影响,都可以看作年鉴学派推崇的总体史的一部分;并往往会将结论映射到如社会史、政治史、性别史、艺术史、医学史等领域。感觉史与另外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关注的对象不同。但毫无疑问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往往无法割裂。情感往往依靠感觉所提供的信息得以形成,而感觉又必然受到作为身体一部分的感官所制约。同样地,感觉史的困难也往往在于历史学家必然依赖“书面的记录,视觉图像和物质遗存”,而难以获取一手经验。即便如此,它依然能够“为过去的感觉世界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中世纪感觉史的实践

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论,中世纪感觉史研究因为史料限制,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广度上,都无法与近代早期以及现当代的感觉史研究相匹敌。但是,回顾已经初具规模的既有研究并结合感觉史的理论发展,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两种主要研究取径。

其中一种取径是传统中世纪宗教和文学史研究的延伸。已有大量研究以中世纪神学和文学文本为基础,重构了中世纪书面文化所认可的感觉模型,为宗教文化史和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维度。基于宗教文本的感觉史研究有力地拓展了学界对中世纪宗教文化的认识。文学史研究者则试图从文学文本出发,还原文本的感觉性。

随着国际学界对感觉的社会文化意涵的认识日益深入,中世纪感觉史的研究在近二十年出现了从传统的文学和神学相关研究向感觉的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转变。这两种研究进路的差别在于,前者将感觉(往往是“五感”)作为某个中世纪书面文化范畴的附属,而后者则以感觉作为切入点和观察对象,进而探究与感觉密切相关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

综合而言,我们不难看出,时下中世纪感觉史研究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与趋势。第一,以宗教与文学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进路一度占据主流,但经济和社会文化角度的考察找到了多个突破口,为中世纪的感觉赋予了更为显著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第二,单个感觉的专门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与深度,多感觉性的研究正逐渐从对书面文化中的感觉理论的研究走向对社会生活中的感觉经验和感觉秩序的考察。第二,单个感觉的专门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与深度,多感觉性的研究正逐渐从对书面文化中的感觉理论的研究走向对社会生活中的感觉经验和感觉秩序的考察。第三,从社会生活视角切入的感觉史研究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复原感觉体验,而往往会尝试将其与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相关联。这些转变也许和感觉史的实践者有了越来越强烈的理论自觉有关。当然,前述两种取径可能并无优劣之分,它们都对人们全面理解中世纪的感觉模型和感觉秩序有重要的价值。

三、中世纪感觉史的展望

中世纪感觉史研究内部的两个动向值得肯定。一方面,如前所述,中世纪感觉史研究的重心,正逐渐从宗教文化和文学范畴转向社会文化。另一方面,感觉史研究采用的史料已经极其丰富多元,对旧史料也作了感觉史视角的独特解读。

当前的中世纪感觉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一,感觉史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它与身体史、文化史的界限并不明晰。其二,大部分感觉史研究依然以文字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三,既有的中世纪感觉史研究中,复原性质的工作较多(也就是更关注史密斯所说的“感觉的生产”问题),但无论深刻性还是社会分析的维度上,都还无法企及科尔班对19世纪法国史的贡献。其四,研究者着重关注的是感觉模型和感觉秩序在现代西方的转型。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就未来中世纪感觉史研究亟需展开的方向,以及可能的若干具体研究进路作些许展望。首先,中世纪感觉史研究需进一步关注经济生活的变迁对于感觉体验和感觉秩序的影响。其次,有必要从感觉史角度重新审视中世纪政治文化史。最后,感觉史的视角也可以有力促进中世纪法律文化史的研究。

文章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原文约1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