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论自然节律与江南的观潮习俗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4-01-11 浏览次数:

作者左鹏,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长江、钱塘江、吴淞江、娄江、黄浦江河口及其支流流经的一些地方曾有八月观潮的习俗,这类习俗的兴衰与河道通塞有密切关系。观潮起于广陵(今扬州)曲江,最负盛名的则是钱塘潮。唐宋时,观潮已成一娱乐性民俗节日;元以后,江南地区出现“潮生日”的说法,并有祭潮仪式。钱塘江沿岸的“潮神”信仰少见于其他地方,体现出潮汐对地方社会的不同影响,以及区域内人地关系的地方性调适。

一、观潮习俗的地理分布

江浙沿海地区多属感潮区,河流受潮汐影响,早晚水位有落差,有的河流甚至可以形成较大潮头,每年农历八月中旬最高,由此在某些地方形成观潮习俗。兹就史志所载,依流域分布,并大体按时间早晚,试作考订。

(一)钱塘江及其支流。“浙江秋涛”亦即农历八月的钱塘潮,曾位列“钱塘八景”。钱塘潮最佳观潮点因江道变迁而有转移,沿江其他地方及其支流也有潮可观。简列如下:(1)定山观涛。定山一名浙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周浦乡境。(2)萧山观潮。萧山在钱塘江下游南岸,故同样可以观看钱塘潮。(3)山阴观潮。(4)上虞观潮。(5)乍浦看潮。

(二)长江沿岸。(1)广陵观涛。西汉时此地近长江入海口,北岸临扬州有涛。(2)海陵观涛。海陵在今江苏泰州市。(3)京口观涛。京口在今镇江市,至明代,京口一带仍可观涛。(4)江阴观涛。(5)福山观潮。福山即今江苏常熟市北福山镇。(6)璜泾看潮。璜泾镇在江苏太仓市北,约呈东偏北流入长江。(7)茜泾观潮。茜泾在太仓市东北,为沿海重镇。

(三)吴淞江沿岸。(1)青龙看潮。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东北旧青浦,曾为海上巨镇。(2)顾浦观潮。顾浦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南,宋时为吴松江北岸支流。

(四)娄江沿岸。(1)刘港潮头。刘港即刘家港,在太仓城东,为浏河入海口。(2)张泾观潮。(3)半泾看潮。半泾在太仓城东门外2里许。元明时此地可观娄江(浏河)潮。(4)外冈观潮。外冈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5)昆山观潮。(6)唯亭观潮。

(五)黄浦江沿岸。(1)张泾看潮。此处在今金山境内,清代属娄县,为黄浦江支流。(2)泖塔看潮。(3)鲁汇看潮。(4)浦口观潮。

二、河道通塞与观潮习俗兴废

据上节描述,钱塘江沿线及其支流(如曹娥江)诸地均可观潮,尤其以钱塘江干流及入海口处为盛。杭州的凤凰山一带曾是观钱塘潮最佳地点,入清后由于河道变迁,观潮点改以海宁最佳。定山原为钱塘江中江心岛,元代以后泥沙淤积,江道东移,此处遂成陆上岗丘,观涛之俗也随之消失。见载的定山观涛资料,从北魏到元代有近千年。据现代观测,钱塘江年均输沙量约780万吨,远低于年均输沙量48亿吨的长江。可能因钱塘江泥沙含量较少,河道淤涨较缓,有潮可观的时期才更长。

长江沿线的观潮点随河道向东南延伸而迁移。汉代的广陵潮观看地在今江苏扬州之曲江,当时长江入海口呈三角港式,向上束狭呈喇叭形,扬州岸处有沙岛,把长江分为两支,南为大江,北为曲江,北支江形有利于潮波反射,出现涌潮。

涌潮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潮差要大,二是河道较长、水深较小、河床溯源抬升,使潮波能充分变形。依各历史时期长江口的地理形势,这并不难满足。以现代为例,长江属于中潮河口,南支口门附近的中浚站多年平均潮差为266米,最大潮差为462米,北支潮差比南支大,三条港多年平均潮差为306米,最大潮差为501米。口内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口外为正规半日潮。长江口的潮量也相当可观,当上游径流量与口门潮差接近平均情况时,进潮量可达266400立方米/秒,约为年平均径流量的9倍。

再者,长江口为海陆过渡环境,因流域与海域来水、来沙共同影响,往往形成复杂多变的分汊型河道。河口宽浅,受科氏力作用明显,涨潮流流路偏北岸,落潮流流路偏南岸,在涨落潮流路分歧的缓流区,泥沙容易淤积,形成心滩,由单一河槽演变为复式河槽;且长江处于中纬度地带,使得河道右偏趋势明显。又由于径流方向与涨潮流相反而与落潮流一致,故北支逐渐淤废,南支日益发展壮大,主河道不断向东南偏移。这些因素叠加,造成全新世中后期长江口的河口沙洲呈西北—东南雁行排列,且反复处于河口沙洲发育—分汊河道形成—河口沙洲并岸的过程中,就此促成历史时期长江口沿岸地区涌潮景观的兴废与迁移。

三、“潮生日”与祭潮

汉代八月之望的广陵观涛因曲江淤废过早消亡,钱塘观潮以其持久存在,成为观潮习俗节日化的真正推手。钱塘涌潮的形成约在三千年前,汉代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有其成因的讨论,世人对其观赏也由来已久,较早见诸吟咏的,如东晋顾恺之写波涛之壮观,可见当时钱江涌潮已成胜景。唐代杭州樟亭观潮多见于诗人笔端,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楼望潮作》等,无论诗人身在何处,都无碍听闻浙江涌潮盛名。八月观潮的娱乐性在宋代得到强化,其盛况如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所录,弄潮儿七月中旬即开始准备,到八月十八这天便迎潮踏浪,追波逐流,视登上潮头者最佳,获奖励最多。再者,南宋定都杭州,官方参与观潮活动更激发了民间的热情,周密《武林旧事》等有详载。

江南地区依江傍海,深受潮汐影响,在特殊地貌条件下,有的地方出现涌潮。引潮力最大的时候,涌潮波涛耸峙,极具雄伟壮阔的美感,从而形成娱乐性民俗节日,所谓“潮头生日”的说法不胫而走。另外,每天早晚应时而来的潮汐,再加不时而至的风暴潮,极易造成灾难性后果,引发人们的恐惧之心和捍御之念。杭州湾为典型的束狭喇叭形河口,形成的潮波更大更具冲蚀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就用伍子胥忠而被戮、怒而驱涛来解释澎湃汹涌的潮浪。隋唐五代时期,随着人口增加,钱塘江两岸低地开发,潮波长年累月的冲击使人们不得不设法抵御。又因钱塘江径流量小,一旦咸潮压制江流浸灌而入,往往田塍荒芜,禾黍焦枯。人们为了对抗潮灾,修筑了更长更坚固的海塘,杭州湾沿岸的海塘在宋以后基本连成一体,小的入海河流被人为捺断以保护农田。人们又祈求神灵护佑、减灾降福,将千百年来与潮水抗争过程中的一些功劳卓著、勤苦任事甚至以死相搏的人神化,封为名号众多的“潮神”以纪念、祈佑。

四、观潮与江南区域人地关系的地方性调适

观潮习俗在江南地区的兴起、延续或衰落,从长时段来看,与这一地区河道的通塞状况息息相关。河道的通塞,既是气候和海平面影响下地形地貌的自然发育,也离不开人类与水争地、兴修水利的扰动,但二者皆受制于长江上中游的来水来沙和河口海岸从不间断的潮汐运动。这种自然的律动,甚至可以看作江南地区自然与社会变迁的根本性驱动力,这一点在既有研究中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江南地貌本身是第四纪以来数次海浸与海退的产物,太湖即是海湾-潟成湖;长江河口向东南迁移、河口沙洲并岸,钱塘江河口延伸,其北岸岸线的冲蚀、南岸岸线的淤涨,以及疏泄湖水的太湖以东区域河湖的演变,海岸线向东的延展,都是泥沙与潮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长期的作用,深刻地塑造了江南的自然、人文地理景观。从水利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到大田作物的种植与调整,从政区建制的析分与合并到市镇港口的兴起与衰落,江南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可以在这一地理背景中得到合理解释。

 

文章摘自《历史地理研究》2023年第3期,原文约1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