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明代地方社会的宾兴礼仪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4-01-11 浏览次数:

作者李媛,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摘要】宾兴礼是行之于明清地方府州县,由地方有司主持的送迎科举考生的礼仪程式。起源于西周的宾兴礼与乡饮酒礼相结合,后世相沿,但这一传统到明代发生变化,宾兴礼与乡饮酒礼彻底分离,逐渐形成了一套单独的礼仪程式。明代宾兴礼并非朝廷自上而下规定形成,而是在历代以礼待贤传统的影响下,在朝廷恩荣次第的示范作用下,结合地方风俗自发形成的,最终成为地方所认可的官方礼仪。作为一种科贡吉礼,宾兴礼仪的对象皆涉选拔,仪式等差有别,明中期尤其是嘉靖时期以后,基本完成了宾兴礼仪的程式化过程,被明确列入地方礼典,且尤以京师周围府县最为凸显。兼具国礼与民俗的宾兴礼仪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送科举与报捷仪行之于公众,体现了对科举中式者的礼遇和庆贺,传达了朝廷待贤以礼之道,具有明显的展示和引导作用;在隆重而有节奏的鹿鸣宴上,宾主和谐举杯相庆,重在传达慰问、感谢与祝贺之意,表前励后;庙学释菜礼通过告慰和激劝士子,倡导儒学,化民成俗。

宾兴一词起源很早,在明代文献中较多用于指代科举。宾兴礼则是明清时期行之于地方社会的为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举行的送迎之礼。明代科举取士兴盛,从乡试到殿试,各级考试不仅有完备的相关程序,还因此形成了礼遇考生的典礼仪式:在朝廷层面,这一仪式称为恩荣次第,明确载于史料;在地方上,行诸各布政司府州县的则称为宾兴礼仪。明代的宾兴礼已经成为当时地方社会一项相当重要的公共礼仪,列诸官礼,广泛存在。

一、宾兴礼与乡饮酒礼的分离

周制,宾兴时需行乡饮酒礼,这一将宾兴与乡饮相结合的仪式被后代所继承。至迟到唐宋时期,宾兴时仍然照周制行乡饮酒礼,设鹿鸣宴,名称有所不同,遗意尚在。而到了明代,宾兴礼则脱离乡饮酒礼,单独形成了一套礼仪规范。具体来说,明朝宾兴礼的发展经历了明初欲行古制与乡饮酒礼的短暂结合,到不久以后二者分为殊途的过程。

洪武五年(1372)三月,朱元璋诏天下行乡饮酒礼。明初乡饮酒礼初定时,确曾欲复古礼,将宾兴礼与之结合而行。但地方文献中没有看到明初有关宾兴乡饮得到落实的具体记载,因此,明初这一仪式过程到底如何施行并不清晰。而宾兴脱离乡饮则主要与明代科举制度逐步成为定制有关。洪武十七年(1384),三年一大比的科举制度规定才最终确定下来。与科举考试制度的最终确定几乎同时,洪武十六年(1383),朝廷再次颁布了各处府州县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日儒学所行乡饮酒礼,以及里社每年春秋社稷会饮后所行乡饮酒礼的详细图式。从儒学乡饮酒礼主持者司正在仪式上所宣读的诫辞中可以明显看到,此时乡饮酒礼已经完全没有了为乡举里选行礼仪之意。而乡饮酒礼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读律,以及带有警示奸顽者意义的令有过有罪者分席而列的仪式,也与宾兴毫无关联。此时的乡饮酒礼已经完全转变为地方社会以序长幼、论贤良、读律例、别奸顽为主要内涵的仪式,与科举宾兴礼仪彻底分离。而“宾兴”则更多地直接成为科举考试的代称,科举之年被称为大比之年,或宾兴之年。宾兴礼脱离乡饮酒礼,发展出一套不同于乡饮酒礼的单独的礼仪程式。

二、科贡吉礼:明代地方宾兴典礼的形成及其特点

脱离乡饮酒礼的宾兴礼仪在明代是如何发展衍变的?这与整个明代选举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到明中期以后,朝廷专注科举,尤重进士,贡举渐弱,荐举几乎不行。宾兴礼即是一种地方社会的科贡吉礼。有限的明确记诸方志的宾兴礼仪程式,与明代宾兴礼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并不矛盾。有一些文献记载,虽然没有详列该礼仪的全部仪程,但均提及宾兴礼在地方社会确有实践的情况。另一个佐证明代宾兴礼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明代文献中大量存在的有关地方社会科举经费的记载。这其中主要包含官方组织各级科考所需经费,以及地方社会各类宾兴礼仪的花费两种。宾兴经费从早期的临时性筹措支应,到中期以后的稳定征收,也恰恰与明中期以后宾兴礼仪程序化的固定和普及相互印证。

那么宾兴礼在明代是如何形成的呢?宾兴礼并非是明廷自上而下规定而来,它的形成应该大致有以下三个来源。一是历代礼贤取士的传统。明代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文士歌鹿鸣而宴,武举歌兔罝而宴。殿试后则有恩荣宴、武举宴之赐。不同的是,明代地方社会的宾兴礼仪不仅包含放榜之后的宴饮,还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礼仪程式,宾兴礼的内容较前代更为丰富。二是明代朝廷科举殿试恩荣次第的示范作用。朝廷为状元及诸进士选拔而举行的隆重的赏赐礼仪,无疑给地方社会释放了积极礼士的信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三是地方风俗的累积与影响。可以说明代的宾兴礼是在科举取士常态化以后,沿着以往历代礼士的传统,同时受到明代朝廷对状元及诸进士恩荣次第的影响,在地方社会逐渐形成的。尤其到了明中期以后,更与各地风俗紧密融合,受到民众的追捧,使得这一礼仪更为流行和普遍。

嘉靖以后明代地方社会宾兴礼仪的具体程式还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宾兴礼作为一种科贡吉礼,礼仪举行的对象皆涉选拔,首推科目,其次为贡生。其次,明朝中期以前,各地方府州县的宾兴礼仪以鹿鸣宴为主,一些地区也有礼送赴考人员和报捷之举,但这种仪式多是延续传统,或者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并未上升到礼仪规制的层面。最后,嘉靖以后,明代绝大部分地区的宾兴礼仪程式都已完善。尤其是前述论及受到朝廷科举恩荣次第的影响,以京师地区及其周边府州县为核心,宾兴礼仪的记载最为集中和突出。

三、宾兴礼仪的功用及其民间回响

比较完整的宾兴礼仪程序包含这样几部分内容:生员赴考前先期具宴—有司礼送生员应试—报捷—郊迎—庙学释菜礼—赴宴—归第。仪式隆重程度按照乡试、会试不同等级稍有加隆,岁贡次之,武举亦然。

送科举与迎接仪式大张旗鼓,隆重且热闹,行之于公众,颇具展示意义。不仅体现了对科举中式者的礼遇和庆贺,传达了地方有司作为官方代表将朝廷待贤以礼之道行之于地方社会,更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激劝本地民众科考之意愿和信心,提高本地文化知名度的作用。故宾兴礼的流行既受到地方风俗经年累积的影响,反过来也塑造和带动了许多地方的民风走向,二者交互作用,使得科举取士在明代受到全社会民众的普遍推崇和追逐。在明代史料中,不仅方志里有制度化呈现的宾兴礼仪程式,一些笔记小说中还展现出了这一礼仪具体的实践样貌。尽管明代的宾兴大典已经非常流行和隆重,但在一些人看来,明代地方在庆祝科举时比照唐宋时期低调了许多。这意味着,作为国礼举行的宾兴大典反映了地方有司这一层面的重视,而民间如何庆祝,无论多么豪华盛大都不为过,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不截然等同。

如果说以上送迎礼仪侧重于在公共场合向民众展示科举中式者的荣耀,那么宾兴礼的重要环节鹿鸣宴,则体现了宾主和谐、举杯相庆的场面,与宾兴典礼中的迎送仪式相比,鹿鸣宴别有一番隆重。鹿鸣宴的盛况频繁被明人诉诸笔端。另一个颇具仪式感的宾兴礼环节是庙学行礼。明制,不仅殿试完成后状元诸进士需要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各府州县宾兴典礼中,亦包含到庙学行释菜礼的环节,其仪式基本与每月朔望有司诣庙行释菜礼一致。

综上我们看到,兴起于西周时期的乡饮宾兴礼名目虽然被后世传承下来,但具体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到洪武十六七年,随着乡饮酒仪注的重新颁布及科举取士制度成为定式,宾兴礼与乡饮酒礼彻底分离,逐渐形成了具有单独一套礼仪程式的科贡吉礼,并在明中叶以后的地方社会广泛流行开来。但明代宾兴礼并非朝廷规定而成,而是在历代以礼待贤传统的影响下,在朝廷恩荣次第的示范作用下,结合地方风俗自发形成的,最终成为朝廷及地方有司所认可的官方礼仪。这提示我们,地方礼仪的形成具有多重渠道,并非完全自上而下。

宾兴礼的礼仪程序兼具实际功用和象征意义,既是国礼,也体现民俗,它的流行受到明代科贡日盛的影响,反过来也推动了民众对于科举的崇拜。作为明代地方公共典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宾兴礼仪显示出明代官方对科举士子的极大礼遇,体现国家重贤礼士的态度,同时也促使这些行将作宾于王家的士子们自觉将立名树业与国家命运寄于一身,达到了激劝士子的目的。

还应该看到,明代中期以后,地方社会的宾兴礼虽然完成了仪式化的过程,并被列于各地官方典礼,但具体礼仪的记载仍然较为笼统,不似中央国家典礼那样具有严格细致的仪式化过程。明清时代的科举是一项关涉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制度,相关礼仪不断调整和变动,关于地方社会宾兴礼仪的研究,也为思考科举在明代甚至是清代的功能和命运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文章摘自《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原文约2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