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新中国的饮料革新——盐汽水与工厂劳动福利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4-01-11 浏览次数:

作者姚靓,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摘要】盐汽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预防工人高温中暑,从苏联引介的一种劳动保护功能饮品。中国生理学界结合中国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工厂环境和中国人的体质,对盐汽水背后的水盐平衡理论、防暑机制在多地做了研究和试验。随后,各地厂矿企业陆续结合自身条件开始了盐汽水的生产和供应。本文从科技与社会、物质文化的视角出发,追溯盐汽水的研发、生产和消费过程,表明盐汽水是新中国建设初期因物质匮乏而作出的一种现代化选择,对维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幸福感起了积极作用。盐汽水不仅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是科学生产的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种特有的福利,是特定时代下有别于西方定义的现代性的象征。

20世纪50年代初,盐汽水从苏联引入中国后,在高温工矿企业中得到推广和使用,成为防暑降温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尝试采用科技史与物质文化史相结合的视角表明,盐汽水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是科学生产的保障,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福利,是在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里的一种现代性象征。

一、新中国初期的水盐平衡研究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劳动卫生和防护知识,劳动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都受到很大影响。在夏天,中暑是危害工人健康最常见的疾病。

高温行业的防暑降温是1950年代劳动卫生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其中含盐清凉饮料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向。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向苏联“一边倒”政策的影响,盐汽水是苏联一项重要的高温车间防暑降温措施。苏联的研究表明,与白开水相比,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工人,每天饮用34升盐汽水,可以减少工人约70%的体重损失,降低体温1℃,提高劳动生产率20%以上。其次,含盐清凉饮料是防暑降温中成本较低的一项措施。盐汽水的生产不需要复杂、昂贵的机械设备,这对于50年代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的新中国尤为重要。

20世纪50年代初,在卫生站的指导下,一些工厂开始尝试给高温工人提供淡盐水。有的仿照苏联的配方,研制了盐汽水片或盐汽水。但总体而言,50年代初各地对含盐清凉饮料的研制和使用还比较零散,直到50年代中后期,系统的研究才逐渐展开。

中国劳动生理学的先驱吴襄是新中国首批从事高温工人水盐平衡研究的学者之一。吴襄担任大连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主任,19557月,大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和中央卫生研究院劳动生理组,调查太原钢铁厂高温作业工人的暑假基础生理。测试在小型轧钢和锻钢车间进行,持续两周。吴襄团队把每个车间的工人分为盐水组和白水组两组,每组10人。经过对比,盐水组的生理指标表现更好。这证明了盐汽水确实有防暑降温的作用。但是与苏联的研究不同,吴襄认为05%的含盐量对中国工人来说太高了。

大冶的研究也认为苏联盐汽水中05%含盐量对中国人来说太高,建议改为02%。此外,19531954年间,鞍山钢铁厂劳动卫生学研究所研究了第一炼钢厂高温工人的水盐平衡状况。他们的结论与太原和大冶的试验基本一致,并确定含盐量0203%的盐汽水为最佳。基于此,鞍钢很快成立了汽水站,为工人提供盐汽水。

另一项更具影响力的研究是1955年至1957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中国劳动卫生和职业医学的奠基人顾学箕进行的。顾学箕带领研究人员和学生调查了上海高温行业工人的水盐代谢后,基本同意吴襄等人的观点,即苏联的盐汽水配方并不适合中国工人。不仅如此,他更指出在工业领域是否需要提供盐汽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劳动部制定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并于1956525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初次把盐汽水纳入了防暑降温防护措施。盐汽水的研究、生产和最终的制度化,实际上体现了新中国受到了现代化思潮和苏联体制的双重影响,是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让工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变得更为现代的一种选择。

二、盐汽水的群众大生产

为配合国家的防暑降温规定,一些在解放前就名声在外的老牌汽水厂,像天津的山海关、上海的正广和等,在1950年代成为了各地盐汽水的主要供应商。其中,上海成为盐汽水研发、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城市。1956年,正广和汽水厂开发了一款盐汽水。正广和汽水厂的盐汽水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究其原因,第一,正广和汽水厂拥有当时最专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的盐汽水质量上乘。第二,正广和曾经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汽水品牌。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品牌影响力也辐射到了盐汽水上。

为突出盐汽水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给予盐汽水免征“冷食税”。然而,即便免税后,盐汽水的利润仍然低于普通甜汽水。为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正广和汽水厂称他们将始终把盐汽水的生产放在首位。不久,正广和汽水厂公开了他们的盐汽水配方,鼓励各个企业自行生产盐汽水,并表示愿意提供任何技术指导。

很快,很多企业开始自行建设汽水车间生产盐汽水。1967年,上海第五钢铁厂投资25万元购置了制造盐汽水的机器。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厂的盐汽水生产线已经高度自动化。除了供应本厂职工外,多余的盐汽水还用于支援当地其他工厂。上海之外,武汉钢铁厂、鞍山钢铁厂等高温企业在1950年代也设立了盐汽水生产车间。但是与专业汽水生产厂相比,他们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在盐汽水的大生产中,各个工厂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记下自己的经验和问题,与兄弟单位积极交流、相互学习。例如,鞍钢把土汽水机设计刊登在了1959年版的《机械制造工业安全卫生手册》上,供全国各地工厂学习和参考。

三、盐汽水:一种“有限的福利”

盐汽水作为高温工厂中防暑降温的一款劳动保护饮品,在经济发展落后、物质匮乏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俨然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由于属于高温劳保饮料,加上食糖供应紧张,盐汽水往往只在具备高温工种的大型国有企业才有供应。这种稀缺性把盐汽水变成了一种“有限的福利”,这一特性在食物愈加匮乏的困难时期变得更加明显。1960年,上海市政府草拟了盐汽水定量供应条例。条例把高温工人分成三类。第一类:炼钢、炼铁等炉前工、轧钢工、铸钢工等,每人每天2瓶盐汽水。第二类:玻璃、搪瓷、大炉工、酒灯工等,每人每天1瓶盐汽水。第三类:电焊工、有热辐射车间的重体力劳动工、土法炼焦、不能透气的工种,每人每天半瓶盐汽水。其他高温工人参考以上水平分类。

鲍德里亚认为,“物”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视为一种符号,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初期,限量供应让盐汽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为了工人眼中一项特殊的福利。很多高温工人会省下自己那份盐汽水,带回家给家人。它带给人们喜悦和满足感,具有了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符号作用以及作为“礼物”馈赠的社会功能。

在车间里,领导干部常常亲自把盐汽水递到一线工人手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虽然与入党、劳模等荣誉相比,盐汽水对于工人的非货币激励要小很多,但是盐汽水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对工厂和工作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他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以盐汽水为主题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是曹有成在50年代创作的油画《饮》。画中一位钢铁工人敞开衣衫,一手扶着铁锹,一手拿着盐汽水,仰着脖子痛饮着。这幅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盐汽水与战高温的钢铁工人的结合,生动体现了盐汽水在那个年代的特殊意义。

围绕盐汽水的引介、研发、生产和消费,本文展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科研工作者、国家和工人群众为高温工厂的防暑降温工作做的一系列努力。盐汽水成为防暑降温的一项措施被凸显出来,不仅体现了新中国对科学、对工人健康的重视,也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呈现的不同于西方定义的现代性。作为一种特定时代下的现代性象征,盐汽水的研发、生产和消费,体现了科学、技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权力互动。对国家而言,盐汽水是现代科学的产物,代表科学生产和国家对工人阶级的关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标志。对人民而言,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福利,能免费享用盐汽水是工人阶级身份的体现。在专家们围绕盐汽水进行水盐代谢研究过程中,中国的劳动生理学人才队伍逐渐形成,职业病和公共卫生防治等领域逐渐成熟,中国的防暑降温等劳动保护机制日渐成形。

 

文章摘自《史林》2023年第5期,原文约20000字。